医学影像MRI与CT检查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
2022-08-04张与弛
张与弛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广东 广州 510630)
引言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受外伤或者腰椎盘病变等导致椎间盘髓核和部分纤维突出,从而使得神经根受压迫,产生椎间盘退行性变和损伤。长时间的腰部受力,如久站久坐或者外力作用造成腰椎间盘突出症。腰部酸痛无力是腰椎间盘突出主要的症状,患者因为患病部位、时间长短出现的症状各不一样,该病症潜伏期易被忽视,进而发展成更严重的腰椎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社会的重视。如何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检查措施来诊断该疾病的症状,是临床实践中尚待解决的医学问题之一。基于以上观点,本文主要从2018年至2020年入选某医院中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MRI诊断方法和CT诊断方法的诊断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选取某医院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所收治的共计200例腰椎盘突出患者。其中,本次参与实验的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46.16±1.77周岁;住院天数最少者为5天,最久者长达8个月;男性108例,平均年龄为46.81±1.96周岁,女性92例,平均年龄为45.39±1.54周岁。对照组100例,平均年龄为46.12±2.06岁,其中男性患者57例,平均年龄为46.45±2.33岁,女性患者43例,平均年龄为45.95±1.72岁。观察组100例,平均年龄为46.07±1.46岁,其中男性患者51例,平均年龄为47.21±1.54岁,女性患者49例,平均年龄为44.89±1.38岁。
1.2方法
经本院确诊后,将确实患有腰间盘疾病的患者纳入观察组之外,还需排除的研究对象有:具有语言功能障碍的患者;身带传染性疾病的患者;具有间歇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特征的患者;极度不愿意配合本次实验研究的患者。
另,所有研究对象俱在本人和家属知情的情况下进行实验,且该实验经本院道德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患者皆已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3分组方法
纳入病例按就诊顺序号方法简单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均进行CT检查。计算机断层扫描 (CT) 是现代医学中必不可少的医学成像方法,它使用精确的光束和灵敏的探头对要检查的人体部位执行多个横截面扫描检查。诊断方法是先设定定位膜的位置,定位膜层的厚度应为3.0 mm,定位膜层的距离应为1.0 mm,CT架的倾斜角度应保持在300°。 设备需要对患者的腰部进行多次位移扫描。二是进行常规扫描。扫描过程中应保证三个椎间隙,并逐步调整,以提高检查的准确性。最后,在完成常规扫描后,可以精准地扫描和检查患者的软组织。
观察组患者均进行MRI检查。磁共振成像 (MRI) 是医学成像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同时,它也是断层成像的一个分支。可利用磁共振现象获得人体相应的电磁信号,这些信号包含相关信息,可以解释为对患者状况的分析。 使用 MRI 系统进行分析和检查,在检查过程中,扫描需要多种诊断成像方法。
此外,在本次实验中应注意的是,在两组进行核磁共振检查时,应将研究对象的首饰、电子产品、零用硬币等金属物品取出。当两组研究对象结束诊断后,分别将两组患者的数据交予骨外科进行一定的临床手术治疗,并据此分析相似吻合的最后结果。
另,本次实验两组研究对象均依次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的病程、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等方面的详细检查,并借助统计学进行数据处理分析。两组研究对象在实验前关于腰椎间盘突出并无显著性的结论,其中P>0.05,不统计学意义,故而本次实验具有可比性。
1.5 疗效标准
本实验结果以患者病症的确诊、误诊以及漏诊作为评价标准,最后计算检测诊断的总有效性,此外患者的手术结果也作为疗效的标准。
1.6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经整理后,用SPSS.26(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并观察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当P<0.05时,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次实验,两组研究对象在进组前经本院医师确诊后,皆确实都是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故而为了对比两组的确诊准确率,本实验首先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了再次检测,并观察两组在检测时出现的确诊以及误诊和漏诊的频率,并进行对比。其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研究对象的检测准确频率对比
据以上表格可知,采用MRI进行诊断的观察组其有效率(93.00%),明显要高于采用CT诊断方式的对照组(78.00%),其中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组研究对象经诊断后手术结果对比
据以上表格可知,采用MRI进行诊断的观察组其和后期手术的临床诊疗吻合度要显著强于采用了CT进行临床诊断的对照组,其中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目前,CT和MRI是用于临床诊断的主要影像学技术。CT(计算机断层扫描)是一种临床应用,涉及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使用灵敏的探测器将人体的特定部位一个一个地包围起来。在使用时,它具有许多功能和优势,尤其是快速的扫描时间和清晰的图像特征,使其在研究患者疾病方面具有通用性。CT诊断技术的临床优势在于能够对病变组织和局部区域进行详细、全面的观察和诊断,降低患者的治疗成本。但是CT检查技术的缺点也很明显,无法诊断游离的椎间盘及相关组织,主要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检查,同时相关的患者在检查过程中也各不相同,同时,在某种程度上受到辐射的影响。
与CT检测相比,MRI具有一定的优势。磁共振成像 (NMRI) 也称为自旋成像或医学磁共振成像,本文对磁共振成像进行研究。利用核磁共振 (NMR) 的原理,每种材料都有不同的材料结构,从而导致不同的衰减和发射能量。通过检测发射出的电磁波,可以知道构成物体的原子核种类及其相对位置,可以绘制出物体内部的结构图。临床上,MRI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医学成像技术,可以有效地可视化不同的情况。多参数提供了丰富的诊断信息,使得医学信息诊断和人体代谢功能诊断非常有效。磁共振成像技术可以随时调整磁场的横截面图像,选择合适的横截面进行成像,获得其他成像技术难以或无法获得的图像。常对椎间盘、髓核有较好的诊疗效果,对脊髓和神经节也能达到有效的诊断效果。然而,在临床实践中,MRI技术也有其缺陷,例如等待时间长、价格成本高。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主要对200名患者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从本次实验结果所得,采用MRI与CT检查得出的结果的准确率分别是93%,78%。显而易见,在腰椎盘的检测中MRI检查技术的准确率比CT高。与CT检查相比,MRI对软组织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它具有各种序列和任何方向的扫描。常规的矢状位、侧位、冠状位扫描可有效消除骨伪影,清晰显示腰椎间盘突出症。硬脑膜囊和神经根病变的位置和形状表明硬脑膜囊和神经根病变的受压程度,以确定椎管狭窄的程度,不存在放射风险,但缺损不代表钙化。足够的气体在椎间盘内积聚,从而增加检查时间。部分患者有椎管狭窄等副作用。本研究获得的不同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阳性检出率数据对MRI具有明显优势。不过,当谈到对不同人物的具体识别时,两者各有千秋。虽然CT检查在椎间盘钙化和积气方面的影响更为明显,但MRI在椎间盘退变、神经根病压迫、脊髓、硬脑膜囊压迫变形等方面优势明显。结合相关数据和研究,MRI 扫描显示它们在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比 CT 扫描更准确。 MRI 扫描可以显着减少对椎间盘退变、脊髓、硬脑膜囊和神经根病的漏诊率。虽然评估这些迹象有明显的优势,但 CT 扫描的好处在于椎间盘气体和钙化等迹象,它们易于操作且成本相对较低。当然,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中,无论是CT还是MRI,都有一定的误诊误诊。本研究中,一名患者有游离椎间盘,CT和MRI均误诊为椎管内良性间隙。因此,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MRI和CT扫描各有利弊。全面了解两种影像学检查的特点,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将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并提供互补的益处。 MRI 在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优于 CT,被推荐为首选的检查方法。
本次实验综上所述,在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病症的检查中MRI具有高精度、高分辨率、无辐射等优点。与此同时,据资料显示,它在进行软组织的检查中也具有很大的优势,其进一步的临床应用将会在今后越来越广泛。因此,MRI能为后期手术起到较高的临床治疗效果,且由于检查效率较高,临床价值较高,故而值得推广。然而,CT和MRI仍存在一些临床诊断中的优劣点,在今后的临床诊断中并不能一味的只支持MRI而草率的淘汰CT。从中医辨证的角度而言,作为一名医务人员要对所有的临床工具进行正确的评价,并从中选择出合适的诊断方法,积极结合两者,达到相辅相成的地步。唯有如此,才能将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将大大的提高,这种临床治疗的效果明显要优于仅采用单一诊断的方法。
4 结论
CT扫描和MRI扫描两种检测方式互补,可有效地提升临床诊断正确率,减少诊断失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检查中,MRI具有高精度、高分辨率、无辐射等优点,MRI检查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MRI检查也有其缺陷,例如对于骨组织检查和鉴别诊断,MRI 不如 CT 有效且成本更低。CT和MRI仍存在一些临床诊断中的优劣点,在今后的临床诊断中并不能一味的只支持MRI而草率的淘汰CT。作为一名医务人员要对所有的临床工具进行正确的评价,并从中选择出合适的诊断方法,积极结合两者,为患者进行有效而成本低的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