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的干预价值研究
2022-08-04高红
高 红
(日照市人民医院 山东 日照 276800)
机械通是重症监护病房经常采取的辅助通气手段之一,其目的在于保障对机体的供氧,防止机体出现缺氧以及二氧化碳蓄积的情况,普遍适用于因各种原因导致的呼吸衰竭患者[1]。但是有大量研究表示,采取机械通气治疗后患者易合并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以及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等并发症,若处置不当可以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2]。因此,正确使用呼吸机以及对机械通气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提高护理质理、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次研究将我院2019年4月-2020年4月期间ICU收治的采取机械通气辅助治疗的患者抽取了104例进行分组研究,目的即在于探讨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对此类患者的临床干预效果以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开始于2019年4月并于2020年4月结束,共计纳入研究对象104例,均为此时间段内我院ICU收治的机械通气患者,并以数字随机法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每组纳入病例数量均为52例。对照组患者年龄介于44-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16±5.47)岁,其中男性患者30例(57.69%),女性患者22例(42.31%),患者BMI指数最低的20kg/m2,最高的24kg/m2,平均BMI指数为(22.19±1.13)kg/m2,入组时入住ICU时间介于1.5-4.3d之间,平均入住ICU时间为(3.01±1.15)d。研究组患者年龄介于44-6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85±5.62)岁,其中男性患者32例(61.54%),女性患者20例(38.46%),患者BMI指数最低的20kg/m2,最高的24kg/m2,平均BMI指数为(22.41±1.27)kg/m2,入组时入住ICU时间介于1.5-4.7d之间,平均入住ICU时间为(3.12±1.19)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软件分析后可知具有可比性,(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已获得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1)患者及家属对研究内容知情并自愿加入本次研究。(2)患者均符合机械通气辅助治疗的适应症。排除标准:(1)中途退出或是死亡者。(2)无自主呼吸功能以及合并患有严重肺感染的患者。(3)恶性肿瘤患者。
1.2研究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采取ICU机械通气患者的常规护理干预,即为患者进行口腔、皮肤、翻身、叩背、监测生命体征、管道等护理干预。对研究组患者则开展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进行护理干预,(1)明确创新型护理流程,主要包括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并开展疾病护理、心理疏导以及呼吸机护理,共计五个大项,对患者进行评估后制定详细的护理措施,并依此开展护理工作和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估。(2)实施再造护理流程干预,主要包括3个方面,①合理分配护理人员,成立护理小组,小组成员由1名主管护士+2名责任护师+4名护士共同组成[3]。②优化护理环境,即对不同疾病的患者合理配置所需急救药品以及急救器材,以保障急救工作的迅速开展。③抢救流程,针对不同疾病的患者制定不同的抢救流程,小组成员必须对抢救流程了然于胸,以便抢救工作能够有序开展。(3)对护理质量实施监管,主要包括对小组成员护理操作技能的培训、考核以及对各护理环节的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监督整改。
1.3观察指标
根据9所三级甲等医院现行的对护理质量评价的相关标准对本次研究的护理质量进行评比,护理质量评比共包括四个维度,即护理服务(包括服务意识、患者护理以及患者满意率三个小项)、护理管理(包括病区管理、急救药品管理以及消毒管理和护理文书管理四个小项)、护理技术(包括基础护理以及专科护理两个小项)、护理安全(包括护理安全事故、护理差错以及护理缺陷三个小项),每个小项评分范围均为1-10分,得分越高提示该项护理质量越好。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入住ICU和住院的时间;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肺不张、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呼吸道梗阻以及声带受损)的发生情况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护理满意度评分量表由我院自拟,该表满分为100分,0-59为不满意,60-74为一般满意,75-84为满意,85-100为十分满意,护理满意度为十分满意与满意和一般满意例数的总和/52×100%。
1.4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质量对比。
研究组护理服务、护理管理、护理技术、护理安全以及护理质量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质量对比分]
2.2 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对比。
研究组患者机械通气时、入住ICU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用时要短,(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对比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仅为3.85%,明显比对照组患者30.77%的并发症发生率要低,(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2.4 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达98.08%,明显比对照组患者73.08%的护理满意度高,(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对于因脑外伤、脑卒中、肺部疾病导致中枢性或是周围性呼吸衰竭患者而言,通过机械通气可以有效维持其气道的通畅性,改善通气受阻以及机体缺氧等情况,是ICU重症监护病房中最常见的一种辅助通气治疗方法之一险[4]。但是有大量研究都表明,呼吸机是目前所有的治疗型设备中对机体造成损伤风险最高的设备,一旦患者使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后合并出现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或是呼吸道梗阻等情况将会极大的增加患者病死的风险[5]。因此对此类患者加大护理干预力度、开展并发症预防工作对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ICU病房中,护理人员不仅要对患者开展相关的护理操作,对呼吸机的维护也消毒工作也需要由护理人员来完成,所以ICU护理工作人员护理质量的优劣则直接影响到了采取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的预后[6]。
优化护理流程的目的即在于不断提升ICU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转出ICU[7],从本次研究结果我们也能够见到,对研究组患者开展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后该组患者使用机械通气进行辅助治疗的时间明显得以缩短,使用时间越短,对患者造成的损伤就越小,相应的,并发各类并发症的风险也会随之降低,最终则实现了提升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经济负担等多个目的。
分析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的优点:(1)该模式是以管理学为基础建立的一套新型护理流程模式,通过制定具有具个性化和规范化的护理方案并建立反馈机制来使得该护理流程不断被修正最终形成良性循环。(2)该模式除了重视对人的护理干预,还关注对相关急救药品以及器材的管理,优化硬件设备和配置,使得护理效果以及急救效率都得到提升[8]。(3)良性的监督管理体系能够监督护理人员不断提升自我的护理技能、纠正护理工作中的不正确之处,护理质量因此得以提升,护理效果也随之得到提升[9]。(4)该模式具有一定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这样就能避免因护理人员的个人行为差错导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并且规范化操作对预并发症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次研究结果与邓舒雯、陈锦玲、彭冬玲等人在《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在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患者中对护理质量、临床指标及并发症的影响》[10]一文中的研究结果较为一致,进一步证实了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综上可见,对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患者开展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进而提升护理质量,有利于缩短患者使用机械通气、入住ICU和住院的时间,并降低患者机械通气后合并发生各类并发症的风险,同时也有利于提升护患关系,临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