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懿荣的四帧《访碑图》
2022-08-04李文君
□李文君
王懿荣是晚清金石学者,以发现甲骨文为人熟知。王氏能发现甲骨文,离不开他长期浸淫金石、醉心碑帖的经历。故宫博物院藏有四帧《访碑图》,描述王懿荣在河南、陕西、四川三地访碑的情形,是他痴迷金石的最好见证。
金石大家王懿荣
王懿荣是山东福山(今烟台市福山区)人,字廉生,生于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祖父王兆琛是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进士,曾任山西巡抚;父亲王祖源为拔贡出身,官至四川按察使。王懿荣本人是光绪六年(1880年)进士,曾以翰林院编修的身份在南书房行走,后任国子监祭酒。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七月,八国联军侵入京城,王懿荣以身殉国,获谥“文敏”。
在晚清金石圈中,王懿荣是相当重要的人物。他鉴藏金石,主要有三种渠道:一是与金石藏家互通有无,王懿荣与当时著名的金石学者陈介祺、吴云、潘祖荫、吴大等人的关系均相当密切,交流鉴赏心得、互赠金石拓片成为常态;二是与北京琉璃厂、山东济南、陕西西安等处的古董商们联系紧密,靠他们传递最新的金石信息;三是深受顾炎武、翁方纲、黄易等人的影响,他利用外出的机会,到田野去访古拓碑。
《访碑图》概貌
王懿荣《访碑图》为故宫博物院藏品,正式文物名称为“吴大澄等四家读唐经观碑图卷”(文物号:新00128899),是20世纪50年代由国家文物局调拨入藏的,此前并未对外刊布。《访碑图》采用手卷装的形式,包首有墨笔题签曰:“福山祭酒《访碑图》四帧,辛巳冬日 识”(图1)。题签者的姓名已被涂抹掉,题签日期的辛巳年,结合题签与手卷的内容综合分析,题签时间应为1941年。这是因为:第一,王懿荣在光绪二十年(1894年)六月始接替陆润庠担任国子监祭酒,而题签中称王为“福山祭酒”,只能是在1894年之后;第二,手卷中“陈州谒太昊陵”与“新都道上读王稚子石阙图”两帧的本事,均发生于光绪八年(1882年),故题签也应该在1882年之后。
《访碑图》共有四帧,装裱于一个手卷之内。每帧画幅右侧,均有墨笔题签标明图名称与绘制者,字迹与包首题签完全相同。除去画幅右侧的题签,所有题识跋语均位于画面本幅之上。画幅之外,再无其他题跋。下面按原图的装裱顺序,对各帧《访碑图》及其本事逐一给予简要说明。
陈州谒太昊陵图
此帧《访碑图》右侧有墨笔题签:“陈州谒太昊陵图,丁少山布衣画”。画面右上方留白处有篆书题识云:“光绪八年十有一月初,吉雪复路,廉生庶常谒太昊陵日写。”图中用寥寥数笔,勾勒出太昊陵万木萧疏的冬日景色。绘者丁少山(1829—1894),名艮善,字少山,山东日照人,从朴学家许瀚学习《说文》及金石之学,曾做过金石学者陈介祺的助手,精于金石训诂之学,擅书法。
◇ 陈州谒太昊陵图
太昊陵位于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城北的蔡河之滨,是祭祀太昊伏羲氏的陵庙。淮阳古属陈国,对伏羲的祭祀由来已久。宋以前的太昊陵建筑悉毁于水患兵燹,现存建筑多是明正统以后及清代所建,其建筑布局在乾隆年间才最终定型。太昊陵内古碑并不多,知名者有两通:一是相传为苏小妹所写的“太昊伏羲氏之陵”巨型墓碑(淮阳县太昊陵文物保管所:《淮阳县太昊陵》,《中原文物》1981年第1期);一是立于明正德年间的“明太祖朱元璋御制祝文致祭碑”(李乃庆:《朱元璋太昊陵御祭碑及御祭文》,《中原文物》2007年第3期)。
光绪七年三月,中进士入庶常馆不久的王懿荣请假从京赴四川,看望任成都知府的父亲。光绪八年八月,王懿荣离蜀进京,应庶吉士散馆考试。途中,为遣嫁次女王崇瑛(17岁),绕道河南陈州(吕伟达主编:《王懿荣集》,齐鲁书社,1999年)。王崇瑛许给陈州知府吴重熹的次子吴。吴氏为海丰(今山东无棣)人,吴重熹之父吴式芬,是知名的金石藏家;吴重熹的岳父,就是陈介祺。“嫁事毕,(王懿荣)与少山及家兄知仲谒太昊陵。”(前揭《王懿荣集》)谒陵时间为光绪八年十一月初,参加者除王懿荣,还有其堂兄王知仲、此图的绘者丁少山。丁氏当时在吴重熹幕府任职,协助整理吴式芬的遗作《捃古录》,刊刻桂馥的《历代石经略》等金石学书籍。
长安学宫读石经图
此帧《访碑图》右侧有墨笔题签:“长安学宫读石经图,吴清卿河督画”。画幅右上方留白处有题识云:“长安学宫读唐石经图。廉生来言,去年五月入蜀,道出关中,挈其子崇烈诣长安学宫,读唐开成石经,为生平亲见开成祖石之始。余视学秦中时,曾督工精拓之,以一部分赠廉生。今复为作此图,以纪古缘,不自知其工拙也。光绪五年重五日,大。”此图绘者为苏州人吴大(1835—1902),同治十二年至光绪二年曾任陕甘学政,对长安学宫与开成石经非常熟悉。吴大是王懿荣的好友,也是知名的金石学者。图中用简笔勾绘出陕西文庙(学宫)的墙垣与建筑,画面中心,一大一小二人(即王懿荣与其子王崇烈)正在观碑。图绘于光绪五年(1879年)重五(端午)日,当时吴大任河南河北道,驻节河南武陟。题签中称吴大为河督,吴氏担任河东河道总督,是在光绪十四年八月至光绪十六年正月,则可知题签写于此段时间之内。
光绪三年八月初四,王懿荣的夫人黄氏病殁于京师。光绪四年三月,王懿荣请假赴蜀省亲(其父时任四川龙安知府,驻今平武县),携次女崇瑛(13岁)、次子崇烈(9岁)同行(长女保生夭折,长子崇燕已先随祖父母赴川)(前揭《王懿荣集》,第469页)。长安学宫即陕西文庙,今西安碑林博物馆所在地,唐代的开成石经保存于此。对痴迷金石的王懿荣来说,路过古都西安,游览碑林这样的地方,不亚于朝圣。
黄许镇观碑图
◇黄许镇观碑图
此帧《访碑图》右侧有墨笔题签:“黄许镇观碑图,王蕴古少年画”。图上方留白处有题识云:“黄许镇观碑图,江标题。碑为汉上庸长司马孟台神道,见宋人著录。南皮张孝达师视学时重访出,黄许镇在今德阳县。嘱此廉生前辈纪游之作,事在光绪戊寅八月。越十二年,嘱蓬莱王鸿箴画,武进费念慈记之。”图中,在一大片稻田之中,一红衣人与绿衣人指指点点观碑。绘制者为蓬莱人王鸿箴,字蕴古,年少善画,其他情况有待进一步发掘。“黄许镇观碑图”篆书题名为江标所书,江标是苏州人,光绪十五年(1889年)进士,后曾任湖南学政。其余题跋为费念慈所书,费念慈是江苏武进人,与江标同年中进士,二人均酷好金石,与王懿荣关系亲密。光绪十五年八月初三,吴重熹第三子吴豳与黄国瑾之女、王懿荣之侄女与黄国瑾之侄在同一天定亲,执柯媒人就是江标与费念慈(黄政整理:《江标日记》,凤凰出版社,2019年)。
王懿荣所观之上庸长阙,在四川德阳市旌阳区黄许镇西北里许的种猪场内,碑高一丈二,宽二尺八寸,厚一尺六寸,原碑文为“故上庸长司马孟台神道碑”11个八分隶体字,现仅存“上庸长”三字(德阳县志编委会:《德阳县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此阙为东汉遗存,在张之洞(孝达)任四川学政时,重新被发现。张之洞在光绪元年秋致王懿荣的信中说:“今有一快事,汉上庸长司马君台神道,曾见系释,后遂无闻,顷为弟访得之,拓本一纸奉鉴。”(赵德馨:《张之洞全集》第12册,武汉出版社,2008年)光绪四年戊寅八月,王懿荣入蜀省亲,经过德阳黄许镇,特去实地踏勘上庸长阙。十二年后的光绪十六年,回忆旧事,请少年王蕴古绘就此图。
新都道上读王稚子石阙图
此帧《访碑图》右侧有墨笔题签:“新都道上读王稚子石阙图,尹竹年明经画”。画幅上方留白处有篆书题识云:“新都道上读王稚子石阙图。廉生前辈壬午秋日事父□城,尹竹年同年为写此图,雪堂和尚刻石赠之,此其原稿。光绪庚寅卯月江标记。”此图设色,林边田野中,有三人在读碑,躬身者为王懿荣,僧人为雪堂和尚,另一人为邓质。雪堂和尚(1824—1899),法名含澈,号雪堂,是四川新繁(今属成都市新都区)龙藏寺的住持,能诗善书;邓质字文甫,新繁人,举人出身,当时在王祖源幕府任职。绘者尹竹年,指尹彭寿(1835—?),字慈经,号竹年,山东诸城人,嗜金石,工篆隶,曾与王懿荣一起在济南泺源书院学习。光绪十二年,在国子监祭酒盛昱的主持下,尹彭寿曾接替黟县人黄士陵,重刻石鼓文。尹彭寿精于金石鉴定,但他“时赝造古器物售人,陈斋(介祺)、潘伯寅(潘祖荫)、王廉生多受其欺”(唐桂艳:《由献唐先生的一则题跋说起》,《山东图书馆学刊》2009年第3期)。光绪庚寅卯月,即光绪十六年二月,此时江标从广州经上海返回苏州,途中日记阙略,未能明确其记于何日(前揭《江标日记》,第393页)。
王稚子石阙,指东汉王涣(字稚子)墓前的两座石阙,原址在今成都市新都区桂湖街道督桥河村。王涣任过河内温县与雒阳的县令,政绩斐然,他去世之后,两地百姓在其墓前各竖一阙予以纪念,这就是王稚子双石阙。双阙各高三丈,相向而立,字径三寸五分。西阙题:“汉故先灵侍御史河内温令王君稚子之阙”,东阙题:“汉故兖州刺史雒阳令王君稚子之阙”。清道光时,西阙毁于水患;“文革”期间,残存的东阙亦毁。(陈廷乐:《汉王涣墓与稚子阙》,《四川文物》1988年第3期)
光绪七年三月,王懿荣请假从京赴四川龙安府探亲。光绪八年壬午八月,王懿荣离开四川,准备入都参加庶吉士散馆考试。八月二十九日,王懿荣从成都北上,雪堂和尚与邓质为他送行,当夜宿于新都宝光寺,翌日晨出访王稚子阙墓,再送到弥牟镇(今属成都市青白江区)揖别。王懿荣行至鹿头关(今德阳市罗江区白马关)时,写下了《鹿头关怀雪堂和尚、文甫同年》诗:“宝光寺里离筵晚,稚子碑前客意闲。今日怀人在何处?斜风细雨鹿头关。”(前揭《王懿荣集》)
◇新都道上读王稚子石阙图
光绪十二年六月,邓质在北京特请尹彭寿作《新都读碑图》,以纪自己与王懿荣、雪堂访碑之事。光绪十五年春,雪堂和尚将尹彭寿所绘《新都读碑图》增加题记并刻石,嵌立于王稚子阙房内的墙壁中。石刻《新都读碑图》有王懿荣、尹彭寿、顾复初、邓质等七人的题记,其中尹彭寿的题记说:“碑为汉故兖州刺史雒阳令王君稚子之阙,在成都新都县弥牟镇道旁,今止存‘汉故兖州刺史雒阳’八残字一阙。又有画像及宋人题名数石乱卧于地。壬午(1882年)秋,邓君文甫孝廉与雪堂和尚为王君廉生太史送行于此。越三载,文甫来京话其旧事,属彭寿作图并志。”雪堂和尚的题记云:“光绪壬午八月二十九日,与文甫孝廉送廉生太史于新都,访汉王稚子石阙。至丙戌(1886年)夏,山左尹君竹年始为文甫作《新都读碑图》于京师。又二年,吴君倬夫为余写此图,作石印凡五百幅于成都,索者纷纷不已。复命徒星文钩勒潜西精舍(在龙藏寺,雪堂和尚的居处),将尹君题图原跋、廉生太史怀别之诗镌其上,以纪一重翰墨因缘。并书余当日相与读碑时旧作:‘速客归京师,访古临广汉。循吏王稚子,石阙久糜烂。累累一土,尽为荒草蔓。盘桓周道中,仰天共三叹!’”(冯修齐:《龙藏寺雪堂和尚与文人士大夫的交游》,西华大学、四川省文史研究馆蜀学研究中心编:《蜀学》第六辑,巴蜀书社,2011年)从雪堂的跋语可知,他先是请吴倬夫将此图写刻上版,石印五百余份,接着又命徒弟星文将《新都读碑图》摹勒上石,以期永久保存。
时至今日,雪堂和尚主持摹刻的《新都读碑图》原石,已随残存的王稚子东阙一并损毁,但其石印本仍有留存。收录在刘铭伟编订的《王懿荣先生书作集》(黄海数字出版社,2013年)一书中的《新都读碑图》石印本照片,与《新都道上读王稚子石阙图》对比,无论是构图,还是笔法,均有不少差异。前引江标的题记说,《新都道上读王稚子石阙图》为原稿,则雪堂和尚石刻的《新都读碑图》为定本。今日定本既已不存,则原稿的出现,更值得我们欣喜。
王懿荣的四帧《访碑图》,并未严格按访碑时间来排列装裱,而是按地域顺序排列,先是河南,后是陕西与四川二省。这四帧《访碑图》,涉及丁艮善、吴大、王鸿箴、尹彭寿四位绘者,还涉及江标、费念慈等题款人。无论是绘画人还是题识者,他们都与王懿荣一样,均是热衷金石之人,绘制《访碑图》,只是临时“客串”。除去丁艮善与王懿荣一起拜谒太昊陵,其他绘者当时都不在访碑现场。吴大对长安学宫还算熟悉,王鸿箴与尹彭寿二人从未踏足过四川,只因有着对金石学的执着,仅凭当事人的口述,一幅寄情金石、笔墨淡雅的《访碑图》就诞生在他们笔下。这四帧写意的《访碑图》所反映出的古人不辞劳苦亲临现场的治学态度与精神,值得我们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