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内分泌科护士胰岛素泵使用的知信行现状与培训需求分析*

2022-08-04张琼丹胡远丽

现代医药卫生 2022年14期
关键词:内分泌科胰岛素泵问卷

陈 飞,蒋 雯,张琼丹,胡远丽,陈 娟

(德阳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四川 德阳 618000)

伴随着糖尿病患病率的逐年增长,住院糖尿病及高血糖患者的数量也在急剧增加,仅部分糖尿病患者会在内分泌科接受专业化的治疗和护理,相当数量的糖尿病患者会因为并发症或其他疾病在非内分泌科住院治疗,其比例约占73.64%[1-2]。胰岛素泵是一种模拟人体生理胰岛素分泌的临床胰岛素输注系统,是胰岛素强化治疗的重要手段,可有效控制围手术期、疾病应急状态和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明显降低其并发症发生风险,给患者带来长期获益[3-4]。伴随着院内血糖管理模式的大力推广与应用,胰岛素泵作为降糖治疗的有效手段,也被推广至非内分泌科应用。非内分泌科护士作为非内分泌科糖尿病患者的主要照顾者,其对胰岛素泵知识的掌握程度、认知态度和操作行为直接影响患者带泵治疗的效果,但目前尚鲜有系统的调查显示非内分泌科护士对胰岛素泵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旨在调查非内分泌科护士胰岛素泵使用的知信行现状及其培训需求,为下一步胰岛素泵的系统化培训和规范化管理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本院非内分泌科的护理人员作为调查对象。纳入标准:开展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非内分泌科科室的护士;从事临床护理工作2年及以上;自愿参与本调查。排除标准:调查期间外出学习、进修、休假超过1个月的非内分泌科护士;非本院护士,包括进修、实习护生。

790名调查对象中,内科护士318名,外科护士310名,急诊和危重症护士162名;男33名,女757名;大专及以下135名,本科647名,硕士及以上8名;初级职称645名,中级职称134名,高级职称11名;糖尿病联络护士42名,非联络护士748名;有内分泌科工作经历45名,无内分泌科工作经历745名。

1.2方法

1.2.1调查工具

1.2.1.1一般资料调查表 包括性别、年龄、学历、职称、工作年限、工作科室、工作岗位、是否糖尿病联络护士、是否在内分泌科工作过(3个月以上)、临床工作中是否操作过胰岛素泵、是否具备糖尿病相关知识等。

1.2.1.2非内分泌科护士胰岛素泵使用知信行问卷 在国内外胰岛素泵使用指南基础上[5-7],参考文献[8-10]研究现状,由6名内分泌科医师、护士、胰岛素泵师多次修订完成非内分泌科护士胰岛素泵使用知信行问卷,通过预调查测得该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96。最终问卷包含34个条目,知识维度14个条目,均为选择题,答对计1分,答错0分,总分0~14分,分数越高表明胰岛素泵知识掌握越好。态度维度7个条目,采用完全不同意、不同意、不确定、同意、完全同意Likert 5 级计分法进行评分,总分0~35分,分数越高表明胰岛素泵使用态度越积极。行为维度13个条目,采用从不、偶尔、一般、经常、总是Likert 5级计分法进行评分,总分0~65分,分数越高表明胰岛素泵使用行为越规范。

将知信行问卷得分进行百分制标准化,各维度得分=实际得分/最高分×100,知信行总得分=(知识得分×12.28%+态度得分×30.70%+行为得分×57.02%)。将知信行得分划分为良(>85分)、中(60~85分)、差(<60分)3个等级[11]。

1.2.1.3非内分泌科护士胰岛素泵使用的培训需求问卷 参考《中国胰岛素泵治疗护理管理规范》[6-7],结合临床实际情况,编制非内分泌科护士胰岛素泵使用的培训需求问卷,包括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2个方面。

1.2.2调查方法 采取网络调查的方式,通过QQ群、微信群向临床在岗护士发送问卷星的链接进行调查。用统一指导语向研究对象详细说明研究目的、意义、问卷填写方法和注意事项,取得知情同意。将所有条目设置为必答题,以保证问卷填写的完整性;问卷填写方式设定为每台设备只能回答1次,以避免重复作答;为防止可能的偏倚,由研究者采用统一指导语说明填写要求。调查对象有疑问时,研究者采用一致性语言进行解释。最后,对回收的问卷逐一进行检查,删除答案逻辑混乱(如前后填写矛盾、不一致等)、答题时长低于100 s的异常问卷。共发放问卷810份,回收有效问卷79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7.53%。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Excel2010软件进行双人录入数据,应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百分比描述,计量资料采用描述性分析,不同特征护士使用胰岛素泵的知信行得分比较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非内分泌科护士胰岛素泵使用的影响因素。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非内分泌科护士胰岛素泵使用的知信行得分及得分率 非内分泌科护士胰岛素泵使用知识得分为21.43~100.00分,平均(70.53±15.97)分,处于中等水平;态度得分为20.00~100.00分,平均(90.15±9.92)分,处于良好水平;行为得分为20.00~100.00分,平均(84.99±14.93)分,处于中等水平。各条目得分及得分率详见表1~3。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非内分泌科护士胰岛素泵使用的知识与态度、行为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53、0.120,态度与行为的相关系数为0.448,均P<0.05。见表4。

表1 非内分泌科护士胰岛素泵使用知识得分及得分率

表2 非内分泌科护士胰岛素泵使用态度得分及得分率

表3 非内分泌科护士胰岛素泵使用行为得分及得分率

表4 非内分泌科护士胰岛素泵使用知识、态度、行为的相关性分析(r)

2.2非内分泌科护士胰岛素泵使用知信行得分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学历、是否操作过胰岛素泵、是否知晓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护士胰岛素泵使用知识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工作年限、科室、是否有内分泌科工作经验、是否操作过胰岛素泵、是否知晓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护士胰岛素泵使用态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学历、职称、工作岗位、是否有内分泌科工作经验、是否操作过胰岛素泵、是否知晓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护士胰岛素泵使用行为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工作岗位、是否有内分泌科工作经验、是否操作过胰岛素泵、是否知晓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护士胰岛素泵使用知信行总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非内分泌科护士胰岛素泵使用知信行得分的单因素分析分)

续表5 非内分泌科护士胰岛素泵使用知信行得分的单因素分析分)

2.3非内分泌科护士胰岛素泵使用知信行得分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以非内分泌科护士胰岛素泵使用的知信行总得分作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作为自变量(赋值情况见表6),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变量进入水平为α=0.05,剔除水平α=0.10。结果显示,是否有内分泌科工作经验、工作是否操作过胰岛素泵、是否知晓糖尿病相关知识是非内分泌科护士胰岛素泵使用知信行总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见表7。

表6 自变量赋值表

表7 非内分泌科护士胰岛素泵使用知信行总得分的多因素分析

2.4非内分泌科护士胰岛素泵使用的培训需求评估 非内分泌科护士胰岛素泵使用的培训内容、培训方式需求,见表8。

表8 非内分泌科护士胰岛素泵使用培训需求(n=790)

3 讨 论

3.1非内分泌科护士胰岛素泵使用的知信行现状

3.1.1知识 非内分泌科护士胰岛素泵使用的知识得分为(70.53±15.97)分,处于中等水平。由表1可以看出,非内分泌科护士对胰岛素泵知识掌握程度差别较大,对于患处的局部观察和处理方式掌握较好,而对于胰岛素泵治疗的相关原理和血糖控制目标掌握较差。其可能与胰岛素泵使用的操作性较强有关,非内分泌科护士在临床工作中通过实际操作能熟练掌握相关方法和处理措施,对于较少接触或培训较少的原理、控制目标等内容不知晓或遗忘。其次,还与非内分泌护士糖尿病专科知识储备较低密切相关。因此,迫切需要一套系统化的胰岛素泵培训体系来提升全院护士胰岛素泵相关理论知识。

3.1.2态度 非内分泌科护士胰岛素泵使用的态度得分为(90.15±9.92)分,处于良好水平,说明非内分泌科护士对胰岛素泵使用的态度较积极,能够意识到胰岛素泵治疗在控制院内高血糖中的显著效果及重要性。其中,得分率最低的条目是“我认为非内分泌科护士应该承担起胰岛素泵管理的相关工作”,占82.35%,说明非内分泌科护士在参与胰岛素泵的管理工作中,有待加强意识的转变。早在2012年,美国内分泌学会发布的《非急诊住院患者高血糖管理临床实践指南》倡导[11],全院开展多科协作的血糖管理模式,为院内高血糖患者提供个体化的预防、诊断和管理方案。由于非内分泌科的医务人员对内分泌专业知识的缺乏,对胰岛素泵设备性能及操作不熟练,缺乏规范性的管理制度,非内分泌科胰岛素泵的管理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12]。因此,一支多科合作的核心团队及规范化管理体系对于胰岛素泵的规范使用尤为重要。

3.1.3行为 非内分泌科护士胰岛素泵使用的行为得分为(84.99±14.93)分,处于中等水平。由表3可以看出,非内分泌科护士对于常规的餐前追加、穿刺局部观察可以独立处理,但是在遇到特殊情况时的处理方法掌握不好。研究显示,胰岛素泵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如皮肤过敏、注射部位感染、导管堵塞、导管脱落、低血糖、注射失败等,其中部分是由护理人员操作不当所引起[4,9-10]。因此规范并熟练地掌握胰岛素泵治疗操作流程,对于避免或减少胰岛素泵输注障碍及各种安全问题的发生尤为重要。而胰岛素泵仅属于内分泌专业的专科护理操作,部分医院通过院内血糖管理团队进行监管,对于非内分泌科室来讲,需要一套完善的培训与监督机制来保证操作行为的规范执行。

3.2非内分泌科护士胰岛素泵使用的影响因素 本研究结果显示,是否有内分泌科工作经验、是否操作过胰岛素泵、是否知晓糖尿病相关知识是非内分泌科护士胰岛素泵使用知信行总得分的影响因素。理论是系统化、体系化的认识,凡是认识都来源于实践,所以理论不可能脱离实践。胰岛素泵操作性强,即使经过专业培训,若在临床工作中脱离了实践,也容易产生遗忘,或者影响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对于平日操作过胰岛素泵的护士,能结合自己平日工作经验深入理解胰岛素泵相关知识,并产生积极的信念与态度,从而促进规范的行为。其次,胰岛素泵的操作对专科知识要求较高,护士必须及时发现和排除各种故障或报警,并对不良事件做出有效地解释,才能保证带泵效果。同时,高血糖的控制必须结合饮食、运动等多样化的手段才能达到效果,护士具备糖尿病专科知识,有较好的理论基础,更易理解胰岛素泵的使用与管理,从而有效控制血糖。

3.3非内分泌科护士胰岛素泵使用的培训需求及建议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非内分泌科护士胰岛素泵使用理论知识培训需求最高的是胰岛素泵治疗的血糖控制目标、胰岛素泵常见问题及原因;需求最低的是胰岛素泵管理制度,主要与平时工作中的需求最多相关,同时也与上述参与胰岛素泵管理不积极相符合。操作技能培训需求最高的是输注管路分离、胰岛素泵的日常检查、胰岛素泵常见问题的紧急处置,这部分操作主要是由非内分泌科护士完成,也是相对较为复杂的操作,加之临床各种突发状况,部分情况不能独自处理。

胰岛素泵进入中国市场15年以来,个人长期使用胰岛素泵者已近4万人,但我国目前关于胰岛素泵的管理仍处于探索阶段[13]。临床护士作为非内分泌科糖尿病患者护理的一线人员和主力军,其知识掌握程度、认知态度和护理行为将直接影响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和康复情况。因此,一套完善的胰岛素泵院内管理体系尤为重要。

首先,应建立起以护理部为主导的三级组织管理体系:护理部-内分泌科-临床科室,通过各级分工和监管来引起临床科室对胰岛素泵正确使用的重视程度,通过完善质量控制标准来定期进行考核,以保证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14],临床科室加强与胰岛素泵师的联系,针对胰岛素泵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沟通与处理。其次,建立一套形式多样化的培训机制,通过讲座、工作坊、专职跟班等形式对胰岛素泵使用的知识进行系统化的培训,结合临床案例,多方位、多角度地完善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促进护士更好地掌握胰岛素泵使用知识和技巧。另外,胰岛素泵的培训应结合临床护士的特点来制定培训方案,对于有内分泌工作经验、胰岛素泵知识掌握较好的护士可以作为科室联络员;对于年轻护士,先从简单的知识和操作技能开始培训;而对于高年资护士,则应该重点培训较难的知识或技能,特别是结合患者的血糖波动情况综合分析胰岛素泵治疗的效果。同时,护士的责任心、耐心、沟通技巧、教育手段均会影响患者对糖尿病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和带泵效果,完善的培训体系还要以提升护士的综合能力为目标[15]。

猜你喜欢

内分泌科胰岛素泵问卷
有效固定胰岛素泵的管理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影响
胰岛素泵用于腹腔给药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
内分泌科临床护理带教中联合教学模式的应用分析
制度化管理在胰岛素泵使用中的优势
糖尿病健康教育在内分泌科护理中的应用
内分泌专科与非专科护士对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管理对比分析
内分泌科护理中优质服务的思考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胰岛素泵与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