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湘中地区贫困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研究
——以邵阳市洞口县永发村为例

2022-08-04杨昌鹏张平余翰武姜胜华

安徽建筑 2022年7期
关键词:公共设施人居整治

杨昌鹏,张平,余翰武,姜胜华

(湖南科技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新型城镇化政策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的乡村建设已经从重点谋求经济价值的初始阶段,转为谋求乡村生活价值、生态环境价值等多元复合价值的新阶段。乡村的发展成为促进新型城镇化、实现城乡统筹的关键,而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则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之一。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我国乡村发展也进入到转型发展的新阶段,传统乡村向现代乡村发展转型,乡村的形态、规模、环境、空间等物化空间形态在发生着巨变,与此同时,乡村的产业、经济、文化、人口等非物化空间也在发生着重大变化。在转型发展的新时期,随着农村经济发展速度显著加快,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但在人居环境方面还面临着诸多问题,阻碍到农村居民生活幸福感、获得感的提升。针对这种情况,如何进行幸福感、获得感的提升。针对这种情况,如何提升乡村人居环境品质,改善人居生活环境,则是摆在设计师、研究者等面前,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2019 年中央一号文件鼓励各地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合理选择简便易行、长期管用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模式[1]。本文基于上述文献梳理和政策要求,以湘中地区贫困村邵阳永发村为例,深入实地调研分析,从当地百姓面临的实际问题、未来乡村总体规划发展的需要入手,以屋场改造、垃圾污水治理、休闲娱乐公共设施建设、乡村教育和乡村产业发展为重点,逐一整理现状资料,界定剖析问题,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提出相应的科学的可行性的对策建议,对于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1 文献回顾

21 世纪以来,学术界对乡村人居环境的突出问题做了一定相关研究,对促进“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践起到了一定作用,特别是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乡村人居环境得到逐步改善,但如何系统科学的绿色的整治乡村人居环境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2015 年以前,学术界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乡村人居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上,此后,在国家政策引导下,开始侧重于研究在两山理念指导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面对的问题,以及整治的政策、路径与模式等方面,更注重实践层面的探索。在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方面,学者[2-5]往往以乡村居民的满意度作为最好的评价标准进行分析并探寻问题根源;在问题困境方面,学者们[6-9]认为不但存在着技术管理政策的不足,也存在着经济政策的不足;在整治政策及路径方面,学术界提出了不少观点,如补短板、强弱项[10],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引进协议机制等。在整治模式方面,李伯华提出通过规范居民的行为的整治模式,徐顺青等提出在污水和垃圾处理中的创新模式,孙慧波等提出提高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的优化过程。

2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意义

2.1 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途径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标志着我国的乡村建设已经从重点经济建设转变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位一体建设。在新阶段,随着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的发展,解决饥饱之后,农村居民对生活、工作和娱乐环境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在新情况下,农村人居环境的整治及落后面貌的改善,是当前农村居民的迫切需要,也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有效途径。

2.2 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根本要求

“三农”问题一直是党中央重点关注的问题,三位一体的“三农”问题的解决促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得以顺利实现。乡村人居环境的品质直接影响了农村居民的幸福感,因此,全面、科学深入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农村地区脏乱差的面貌,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势在必行。

2.3 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农村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农村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与新时代习主席提出的“两山理念”相悖。实施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不仅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和提高农村居民居住环境质量,还能够带动乡村产业有机多元化发展,进而转变乡村经济发展模式,提高农村经济发展质量,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良性循环。

3 湘中地区落后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现状及成因剖析

3.1 永发村概况

永发村位于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黄桥镇,距离黄桥镇仅1km,距洞口县城35km 左右。全村现有33 个村民小组,1207户4286人,村域面积6.96km²。气候上,地势西北多山,中部地势低平,东南丘冈棋布,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永发村依山傍水,自然资源丰富,整体自然环境优美,村落主要由新屋里组团、乔家大院子、有家冲组团、枣子湾组团和姚背渡组团组成。村内文昌塔、谢氏宗祠、丹玄宫三个历史建筑景观点,地方特色产品众多,如雪峰蜜桔、猪血丸子、枞菌、地瓜干、酱腌菜、葛根、油茶等。

3.2 居住条件现状及成因分析

永发村少数房屋属砖木混合小瓦房,两层居多,多为湘西南传统风格建筑。但由于房屋年代久远,基本是改革开放前修建,建筑质量较差,违章搭建构筑物较多,人畜混杂,环境卫生较差,部分房屋破损较严重,因此改善村内住房条件刻不容缓(如图1)。

图1 永发村住房条件较差

究其原因,在快速推进城镇化过程中,村内大量适龄劳动人口外流至省会或其他大城市,村庄内缺乏人气、活力和生机,空心化、空巢化和老龄化问题严重,因此危旧房较多,功能单一,布局分散,整体环境差。

3.3 垃圾污水现状及成因分析

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没有得到有效处理,是导致当地环境脏乱差的主要原因,同时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污染,严重影响了居民生活质量,当地村民迫切需要对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进行有效处理。永发村生活用水一半以上都是自备井,缺乏统一管理,用水安全无法保障。全村无污水处理设施,生活污水基本是直接排放。村内虽有垃圾集中收集点,但垃圾投放随意、清运不及时等问题依然存在,环境卫生尚有很大改善空间,村内缺乏公共厕所。

究其原因有三点:①分散居住,致使农村污水收集难度大;②缺少资金投入,建设存在不规范不合理现象;③缺乏专业人才、有效监管,运行维护难以维系。

3.4 公共设施现状及成因分析

公共设施是乡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激发乡村的活力,主要集中在卫生、娱乐、教育、交通与信息等方面,乡村公共设施的建设有利于满足村民生活、生产和娱乐的需求。永发村公共设施不足,公共活动场所缺乏,教育设施、文体设施以及市场设施等都比较缺乏,很大程度地限制了村民的生活质量。

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①存在部分村民占用公共设施导致其私有化;②由于乡村缺乏科学规划导致公共设施过于分散和缺少资金建设公共设施。

4 改善湘中地区落后乡村人居环境的对策建议

4.1 以改善农村居住条件统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综上所述,永发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首要任务是改善居住环境。将农村脏乱差的住房条件改善纳入人居环境整治实施方案中,加快建设美丽屋场;推行房前屋后场院改善,打造具有田园风貌的新时代新农村;同步建设污水处理、卫生厕所等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民宅改造方面,对房屋主体进行修整,屋脊按当地民居形式稍作装饰;墙体粉刷,适当增加点缀,顺应当地民居特点;院落中增加绿植和铺装,平整菜地;围绕主体建筑形成前后院,既充分保证家庭活动空间,也能确保人禽分离(如图2)。在院落环境整治方面,充分利用乡土蔬果绿植打造庭院景观,以特色竹篱笆围合庭院,同时补植庭院植物,保留居民的小菜园,还可以将部分绿地改造为小菜园,不仅能丰富乡村景观,还能为居民提供丰富的瓜果蔬菜。

图2 民宅改造前后

4.2 以厕所改造为抓手同步推进生活污水垃圾整治

农村环境“三大革命”中厕所改造是重中之重。当前永发村厕所环境差,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污染,影响农民的生活质量。通过厕所改造带动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手段。针对永发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公共卫生厕所和垃圾回收分类处理点没有的问题,以改善居民居住条件为引领,由于农户较为分散,因此结合实际情况,对于户厕改造,选择采用“水冲厕所+三格化粪池+菜地或果园”模式(如图3),对生活污水和厕所污水做无害化处理后再利用;对于生活垃圾处理,采用“垃圾分类处理教育宣传+农户分类点+公共收集点”模式,在厕所改造的工程中就可以完成教育宣传和农户分类点在厕所的建设,在公共设施建设时完成公共收集点建设,同时可采取制定积分标准、积分兑换实物,引导激励村民逐步养成垃圾分类习惯;在“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11]”基础上,以乡镇为单位选址垃圾填埋场。对于公厕建设,在村民活动中心、住户密集的院落、旅游景点(如文昌塔、丹玄宫等)建设公共厕所,公厕与农宅保持合理间距,要有专人管理,确保运营维护到位。

图3 “水冲厕所+三格化粪池+菜地或果园”模式

4.3 以实施田园景观生产、推行绿色生活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

人居环境的改善不仅表现在生活方式上,还体现在生产方式上。在“两山理念”的指导下,推行绿色生活,实施绿色生产,以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改变村内宅前屋后脏乱差的现状,平整菜地、完善沟渠、清理杂草,硬化垄间路。

采用“党建引领+公司+村合作社+农户”模式,以市场为导向订单式种植,选择绿色蔬菜、优质水稻、特色油茶、林下产业等项目,分区块集中种植,形成规模种植,蔬菜区采用大棚种植,一年四季可以提供不同种类优质绿色时令的蔬菜。水稻种植区采用“稻+”模式(稻+鱼、稻+虾、稻+蛙等),稻收后还可以轮种其他经济作物,提高农民收入。林地可以种植当地特色水果也可以部分引入等,可以入园采摘体验,加上当地油茶产业区等特色产业,结合以文昌塔、丹玄宫、谢氏宗祠等历史建筑为节点,发展形成“农业+历史文化建筑”休闲旅游模式,加快配套设施建设,分散与集中串联式布局,紧靠山水资源,打造观光农业,实现“以农育旅、农旅融合、旅游富民”的目标,实现农业增值增效拓展农民增收。利用“生态+、旅游+”模式,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游,建设体验式蔬菜基地,打造具有专业化、特色化和服务化的乡村旅游品牌,以实现产业与居住环境双发展,最终实现乡村振兴。

4.4 完善公共设施建设,转变生产生活方式

乡村的公共设施建设要遵循传承传统民俗文化的发展,尊重自然生态,结合乡村原生态景色和现时代生活特点。针对永发村公共设施现状问题,提出对闲置山体进行开发,结合林下产业、水果种植园、油茶园、滨水空间、蔬菜种植园、水稻种植区和历史建筑观光点,建设“乡间漫步”,打造一处处集休闲、观景,入园采摘体验且含教育意义的现代原生态乡村徒步公园;居住集中区域要设置老人小孩活动场地和小型阅览空间。根据永发村落郝水河特点,设计一处沿河流为线路的景观体系,其中设置充满意境的文化长廊、趣味水上观光区、亲水平台等滨水景观,设置水上划船体验区,进一步提升乡村文化建设。合理搭配永发村周围农作物景观,协调水生植物与陆生植物的分布形式以及种植密度与层次关系,打造具有乡土气息、缤纷多彩的植物景观,在带领游客观赏原汁原味乡村景观的同时也为村民的生活环境增添了色彩。

5 结语

习总书记强调“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规划先行”。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具有复杂性、长期性与系统性,应该统筹规划,同时改善乡村人居环境还需要提高农民的思想认识,提高农民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通过政府引领,农民自发,打造出一个适宜人生活、生产和娱乐的良好环境。

猜你喜欢

公共设施人居整治
启东市南阳镇唱好专项整治“三部曲”
浅析土地整治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最美城市“绿化带”
产品力时代,保利发展控股全面进阶健康美好人居
整治号贩子须强化医院责任
加强人居环境整治 助推“美丽登封”建设
引导性设计在公共设施领域的应用研究
浅析旅游景区公共设施的设计
一路惊喜
公共设施区位规划及相关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