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情 民族义
——记李济深先生对覃异之道路选择的影响
2022-08-04覃珊
□ 覃珊
李济深先生是黄埔军校副校长,享有“全国陆军皆后学,两粤名将尽门生”的美誉。而我的父亲覃异之也在这两粤门生之中。
说到我父亲和李济深先生的情谊,可以从36年前父亲在梧州参加纪念李济深先生诞辰100周年活动时写的一首诗说起:
纪念李任公老师诞辰一百周年敬赋
春风黄埔岛,化雨桂林城。
为国求真理,革新结世英。
和平促统一,联共助中兴。
华夏今飞跃,高风启后人。
/ 李济深。
/ 黄埔军校时期的覃异之。
春风化雨是用来称颂师长教诲的,所以诗的前两句概括了李济深先生作为老师对父亲的影响和熏陶。父亲是1925年6月从桂军军官学校转到黄埔2期学习的学员,之后在黄埔军校还分别担任过第3期少尉副区队长、第4期入伍生连中队长; 第6期少尉区队长、第7期少校副中队长等教职。之后即开始军旅生涯。在军校的日子,父亲跟随李济深先生参加了东征,当时是宣传队队员。同为广西人,李济深先生对父亲除了有师长之情,更有一份对于家乡青年的嘱托。而父亲对于李济深先生倾力支持孙中山先生创办、筹备黄埔军校过程中,给予的财力、人力、物力的大力支持尤为钦佩。黄埔军校的著名教官邓演达、陈诚、钱大钧等都是李济深先生推荐的教官。正是因为李济深先生毫无保留的大力支持,才使黄埔军校能够克服重重困难,于1924年6月顺利开学。当时,李济深先生被任命为军校教练部主任。1926年5月任副校长。
父亲1930年起即离开军校,正式开始军旅生涯。14年抗战中,父亲先后参加了长城古北口抗战、台儿庄会战、徐州会战、长沙会战等战役,在历次战役中,英勇顽强,将兵有方(关麟征将军语),拼死抵抗,取得了一些战功。特别是在长沙会战中“一战成名”,很多记者、作家都纷纷赴前线采访,包括剧作家田汉、导演史东山等,因此在社会上有了一定声望。李济深先生和父亲都喜好以诗抒怀。父亲在长沙大战追击日军途中做了一首《夜行军》:
马首悬新月,三军气若虹。
夜寒茶当酒,星斗落杯中。
此诗经由记者们的报道而使李济深先生知晓。1943年春,父亲担任第52军副军长兼衡莱师管区司令,常驻湖南常宁县,因为家眷在桂林,所以回到桂林省亲的机会增加,而此时李济深先生出任军事委员会西南办公厅主任兼桂林行营主任。所以父亲每次到桂林,必定到李府拜见老师。在那里他碰到过柳亚子先生,当时李济深向柳亚子介绍父亲时说,我这位小同乡就是《夜行军》的作者。柳亚子先生马上说:“哦,就是‘星斗落杯中’将军,我知道!” 所以他们在一起除了聊形势、政局,也常在一起交流诗词。父亲在李府经老师介绍认识的民主人士还有梁漱溟、千家驹等,父亲也在战场认识了田汉等人。大家在一起针对抗战时局发表自己的看法,他们的共同主张是坚持与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支持抗日民主运动,这对父亲日后的选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长沙大战期间,覃异之(右)与田汉合影。
1946年,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发动内战,欲将共产党消灭。此时,以李济深为首的国民党左派也在积极阻止内战。他凭着与国民党军队很深的关系和在政界的声望,积极劝说、策动老部下不要为内战卖命。1946年5月底,李济深与冯玉祥、谭平山、王葆真等一起乘坐“民联”号轮船由重庆前往南京时,特意到四川万县作短暂停留,就是为了说服当时驻守万县的父亲,当时,父亲担任青年军204师师长,是9个青年师长中唯一一个蒋介石钦点的。因为在抗战中,蒋介石不止一次接见过父亲,坊间都说他是蒋校长中意的所谓“天子门生”。在李济深经过万县前,蒋介石也刚刚到万县视察了204师,对于父亲的将兵训练大为赞赏,离开第二天就发来贺电,予以表彰。所以此时的父亲还在头脑发热,沉浸在抗日胜利后建设国家的梦想中,鼓励青年军人们“接受时代的使命,抱定建国的决心,锻炼建国的技术,势将铁与血,写出中华民族光荣的历史”(父亲作词的204师师歌),还没有意识到内战的危害。李济深先生下船以后,要求父亲带他到一个僻静的地方,有重要的话交代。于是父亲把老师带到万县公园的外宾接待室,老师说:“蒋介石对和平解决国共争端的任何意见根本听不进去,一心要发动战争。我们今天必须反对内战,反对独裁。只有和平、民主,国家才能复兴,人民才能休养生息。目前看来,内战不可避免,你首先必须设法避免参加内战,其次,如果有机会也尽力劝说一下校长。”这次谈话使父亲触动很大,头脑冷静下来,开始考虑国家和自己的前途及道路。后来,父亲升任52军军长、第8兵团副司令、首都卫戍副总司令等职,始终对内战抱着反对的态度,并在1949年8月在香港和黄绍竑等43名国民党军政人员一起通电起义,投入新中国的怀抱。
起义后,父亲在周总理的安排下赴香港做国民党军政人员的策反工作,为解放台湾积极工作,直到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才回到内地。父亲受邀参加了政协和民革的工作,而李济深先生则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主席。从1925年到解放后,李济深先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大义始终深深感召、影响着父亲。李济深先生晚年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积极促进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事业,为此做了大量工作。195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李济深先生却重病在身。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他以诗言志:
十年建国万年红,衡麓光辉永照中。
我与人民宏愿在,及身要见九州同。
老师的教诲和遗愿也一直是父亲后来工作的方向,父亲先后担任全国政协第二、三、四、五、六、七届委员,第五、六届常委,其间,为祖国统一殚精竭虑。父亲亲历了改革开放,见证了国家向着他年轻时的理想突飞猛进,对此,他感念颇深,对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华民族走上复兴之路充满信心。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辛亥革命110周年。我有幸随辛亥革命先贤后裔一起在人民大会堂亲耳聆听了习总书记的讲话。习总书记说:“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忠诚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台湾问题因民族弱乱而产生,必将随着民族复兴而解决。这是中华民族历史演进大势所决定的,更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意志。”“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不容任何外来干涉,任何人都不要低估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坚定意志、强大能力!祖国完全统一的历史任务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这些掷地有声的话语更坚定了我们祖国统一的信心!随后,我又随嘉宾团参访了广州和中山,寻光而行,寻找初心。祖国统一的历史任务从李济深先生及父亲一辈,传承到我们这一代,完成这一历史任务是我们血脉相承的使命。在此仅以一首小诗表达我的感触:
/ 作者(右)与李济深之女李筱松参观党史馆时合影。
一脉炎黄血,相承报国忠。
求索复兴路,百花沐东风。
统一宏愿在,要见九州同。(注)
台海回归日,奉酒告任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