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金属掺杂活性碳纤维电化学处理模拟印染废水
2022-08-03陈泉源刘晓琛伏明浩
郑 华,陈泉源,2,3,卢 钧,刘晓琛,伏明浩
(1. 东华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 201620;2. 上海市污染防治与生态安全研究所,上海 200092;3. 国家环保工程纺织工业污染治理工程中心,上海 201620)
纺织工业的快速发展导致印染废水排放量逐年增加[1]。据统计,印染废水年均排放量高达1.84×109[2],约占工业排放废水的五分之一[3]。印染废水残余染料以偶氮活性染料为主[4]。高级氧化技术可将废水中污染物高效矿化,其中电Fenton技术利用两电子反应原位生成H2O2,在Fe2+的催化下产生强氧化性的·OH,将废水中的染料分子转化为低毒的中间产物,可实现无害化矿化[5]。
阴极材料的电催化活性是原位生成H2O2和催化产生·OH最重要的因素。碳毡[6-7]、石墨毡[8]、活性碳纤维[9-10]、碳纳米管[11]等碳材料比表面积大、机械强度稳定[12],在处理难降解污染物方面极具潜力。非金属(N、P、S和B)改性克服了金属改性易溶解的缺点,可进一步提高电极催化活性。通过调节碳电子结构[13]、电荷调制[14]、提高给电子能力[15]等方式产生催化活性位点,促进两电子反应。
本研究分别采用磷酸、硼酸和尿素对活性碳纤维毡(ACF)进行掺杂改性,制备了阴极材料PACF、BACF和NACF,对其表观结构及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考察了其电催化降解活性红X-3B的催化活性。
1 实验部分
1.1 材料、试剂和仪器
ACF:上海联兵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钌铱镀钛阳极板(DSA):河北明轩钛制品有限公司;以活性红X-3B(RRX-3B)为模型污染物配制模拟废水,废水pH 5.36,色度7.454倍,COD为224.11 mg/L。
浓磷酸、尿素、硼酸、Na2SO4、FeSO4·7H2O、丙酮、乙醇、RRX-3B:均为分析纯。
T6新世纪型紫外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Titrette数字瓶口滴定器:德国普兰德公司;Maisen-MS3010D型直流电源:深圳市安泰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CHI660D型电化学工作站:武汉科思特仪器有限公司;OTF-1200X型管式炉:合肥科晶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1.2 电极材料的制备
ACF(50 mm×50 mm×3 mm)分别用丙酮、乙醇、去离子水超声清洗20 min。将预处理过的ACF分别浸没在一定浓度的磷酸或硼酸溶液中,置于衬有特氟龙的不锈钢高压釜中,加热至一定温度,保持一定时间,冷却至室温。将反应产物用去离子水洗涤至pH=7.0,烘干后用锡纸包裹,在管式炉内700 ℃下煅烧2 h,得到PACF和BACF。将预处理过的ACF浸入一定浓度的尿素溶液中,持续搅拌12 h,烘干后用锡纸包裹,在管式炉内700 ℃下煅烧2 h,得到NACF[16]。
1.3 电Fenton氧化实验
反应在250 mL的烧杯中进行,以ACF或改性ACF为阴极,DSA为阳极,阳极和阴极间隔30 mm,杯底近阴极处曝气,通过磁力持续搅拌均匀。反应废水为200 mL质量浓度为1 000 mg/L的 RRX-3B溶液,50 mmol/L的Na2SO4作为电解质,0.2 mmol/L的 FeSO4溶液作为催化剂,调节废水pH为一定值。恒流模式电流设置为500 mA,电流密度设为一定值。电化学反应装置见图1。
图1 电化学反应装置
1.4 分析表征方法
采用S-4800型扫描电子显微镜(日本日立公司)观察电极表面形貌;采用Autosorb-iQ型全自动快速比表面与孔隙度分析仪(美国康塔公司)分析电极孔径分布和比表面积;通采用Escalab 250Xi 型X射线光电子能谱(赛默飞公司)分析电极元素化学价态。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废水色度和UV254;采用草酸钛钾分光光度法测定H2O2浓度[17];采用重铬酸钾微波消解法测定废水COD[18]。
2 结果与讨论
2.1 电极材料表征结果
ACF和PACF的SEM照片见图2。由图2可见:ACF电极呈纤维状交错分布,表面光滑无杂质,纤维层间存在一些细脊;改性后,有微小块状物质嵌入纤维孔隙,附着在纤维表面。
图2 ACF(a)和PACF(b)的SEM照片
PACF的EDS谱图见图3。由图3可知,PACF主要由C、N、O、P元素组成。
图3 PACF的EDS谱图
ACF和PACF主要为微孔和中孔,均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分别为1 618.52 m2/g和1 697.70 m2/g。PACF的孔体积也相应增大(由0.667 cm3/g增大到0.701 cm3/g),介孔结构更加明显。因为磷酸通过高温水热-煅烧活化碳材料,促进了中孔发育,形成了更加丰富的中孔结构[19],有利于污染物的电子传递,加快氧还原反应[20]。
PACF的XPS谱图见图4。峰,拟合后的4个峰分别是C—P(132.8,133.6 eV)和O—P(133.9,134.8 eV)。XPS光谱中出现了P2p峰和不同的含磷官能团,表明磷在ACF上成功掺杂。O—P的占比为64.37%,C—P的占比为35.63%,产生了更多的含氧基团,促进反应进程[21]。
图4 PACF的XPS谱图
2.2 阴极电催化活性
在废水pH=3.0、Na2SO4投加量为50 mmol/L、Fe2+投加量为0.2 mmol/L的条件下,阴极改性前后对废水的处理效果见图5。由图5可见:经过非金属改性后的ACF在反应30 min内,脱色率均达9 5%以上,明显高于A C F 的脱色率(86.89%);UV254和COD去除率的大小顺序为: ACF 图5 阴极改性前后对废水的处理效果 2.3.1 废水pH 以PA C F 为阴极,在N a2S O4投加量为5 0 mmol/L、Fe2+投加量为0.2 mmol/L、电流密度为20 mA/cm2的条件下,废水pH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见图6。 图6 废水pH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由图6可见,废水pH为3~7的范围内,随着pH逐渐升高,脱色率从100%降至97.89%,UV254去除率从97.38%降至17.57%,COD去除率从91.33%降至57.14%。废水pH=3.0时处理效果最佳,原因是pH升高,铁离子通过式(4)沉淀并附着在电极表面,从而抑制·OH生成。此外,较高的pH将导致H2O2还原(式(2))和析氢(式(3))等副反应加剧,抑制式(1)反应,致使H2O2产量下降。值得一提的是,当废水pH=2.0时,铁离子将与H2O2形成稳定的配合物,催化活性减弱[24]。 2.3.2 Fe2+投加量 以PACF为阴极,在Na2SO4投加量为50 mmol/L、电流密度为20 mA/cm2、废水pH=3.0的条件下,Fe2+投加量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见图7。由图7可见:随着Fe2+投加量的增加,废水脱色率、UV254去除率和COD去除率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当Fe2+投加量从0增加到0.6 mmol/L时,完全脱色时间从180 min缩短至60 min,UV254去除率从75.18%提高到97.13%,COD去除率从76.67%提高到99.02%;但进一步增加Fe2+投加量到1.0 mmol/L,UV254和COD去除效果均小幅减弱。当体系中无Fe2+存在时,由于缺少催化剂,原位产生的H2O2数量有限,无法进一步生成强氧化性的活性氧物质(ROSs)。电Fenton体系中的Fe2+可催化H2O2生成·OH(式(5)),但过多的Fe2+将通过式(6)消耗·OH[25]。因此,最佳的Fe2+投加量为0.6 mmol/L。 图7 Fe2+投加量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2.3.3 电流密度 以PACF为阴极,在Na2SO4投加量为50 mmol/L、Fe2+投加量为0.60 mmol/L、废水pH=3.0的条件下,电流密度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见图8。由图8可见:当电流密度为20 mA/cm2时,废水的脱色率、UV254去除率、COD去除率均最佳;反应180 min后,脱色率达100%,UV254和COD去除率分别为97.13%和99.02%。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大,体系中离子和X-3B分子传递和转移速率提高[26],污染物去除率逐渐提高,但过高的电流密度(30 mA/cm2)致使二电子反应减弱(式(1)),副反应加剧,促进了H2O2的无效分解(式(2))和析氢(式(3))副反应。此外,过高的电流会使体系温度升高,O2在水中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抑制二电子还原生成H2O2的反应,同时H2O2也会在高温下不稳定分解。 图8 电流密度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分别以ACF和PACF为阴极,其重复使用性能见图9。由图9可见: ACF和PACF的脱色率差别不明显;第一次使用,PACF的UV254去除率比RACF高18.20个百分点,COD去除率高15.84个百分点;第5次使用,ACF的COD去除率降至42.04%,PACF的COD去除率降至44.25%,PACF的性能仍优于ACF,这是由于有机物在电极表面氧化还原,产生的副产物沉积,逐渐覆盖了活性位点[27]。 图9 电极材料的重复使用性能■ ACF;■ PACF a)分别采用磷酸、硼酸、尿素改性ACF电极得到PACF、BACF和NACF。采用改性前后的ACF电极作阴极,电Fenton处理含活性红X-3B模拟废水,UV254和COD去除率的大小顺序为: ACF b)磷酸高温活化后的PACF成功引入磷原子,孔隙率和比表面积增大,O—P等含氧基团增多,出现更多活性位点,电催化活性增强。 c)以PACF为阴极,在废水pH=3.0、Na2SO4投加量为50 mmol/L、Fe2+投加量为0.60 mmol/L、电流密度为20 mA/cm2的条件下,反应180 min后,废水脱色率达100%,UV254和COD去除率分别为97.13%和99.02%。重复使用5次后,PACF的性能仍好于ACF。2.3 操作条件的优化
2.4 电极材料的重复使用性能
3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