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负压与非负压细针穿刺的诊断效果比较
2022-08-03刘建州黄雅萍张新鹏孙心平
刘建州,黄雅萍,张新鹏,孙心平
北京市垂杨柳医院 超声科,北京 100021
引言
作为一种常见的甲状腺疾病,甲状腺结节在临床上的发病率较高,在随机选择的人群中检出率甚至可达67%[1-2]。此外,由于超声成像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人们对健康重视程度的不断加强,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呈现逐年攀升的趋势。很多患者并无明显临床症状,多在进行其他检查时偶然发现。一般认为,甲状腺结节是甲状腺内的细胞异常增生导致的局部肿块,患者临床症状可表现为颈部不适、有压迫感等,吞咽时可能出现颈部肿块上下移动的现象。引发甲状腺结节的潜在原因很多,主要包括甲状腺退行性变化、机体炎症、自身免疫因素等。虽然甲状腺结节多为良性,但仍然有5%~15%的概率为甲状腺癌,因此,在患病早期及时诊断并区分其良恶性十分重要[3]。临床上甲状腺结节的性质主要依据影像学方法进行诊断,其中常规超声检查、超声造影检查、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检查以及MRI 检查应用最广[4],尤其是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检查,其在术前鉴别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方面非常有效。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检查可以抽取结节部位的细胞样本用于后续的细胞学检查,从而判断结节性质,可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5-6]。而且细针穿刺创伤小、出血少,对比粗针穿刺更加安全,患者接受度更高。不过,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检查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即获得的样本量相对较少、涂片的不满意率较高等,对疾病的诊断非常不利。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增加穿刺带出的病灶细胞量,临床上引入了负压细针穿刺检查。为了比较负压细针穿刺检查和非负压细针穿刺检查在甲状腺结节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本研究选取90 位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用两种检查方法进行检查并比较检查结果,从而评估两种检查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8 年3 月至2021 年9 月于我院就诊的甲状腺结节患者85 例(甲状腺4 级结节病灶90 个)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25~55 岁,平均年龄(40.33±6.20)岁。患者对研究充分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并通过。
入选标准:① 甲状腺结节超声评分4 级以及对结节比较介意、对穿刺有心理需求的患者;② 经过彩超检查确诊有甲状腺结节者;③ 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 近期合并有上呼吸道急、慢性感染,尤其是病毒性感染的患者;② 合并肝、肾等其他脏器功能不全的患者;③ 最近6 个月内有大型手术的患者;④ 检出其他恶性肿瘤的患者;⑤ 临床资料不完整者。
1.2 研究方法
85 例患者均实施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负压与非负压细针穿刺活检,并对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涂片一般要求包含颗粒状物、镜下可观察到6~8 个细胞团、细胞团中至少包含10~15个细胞,满足条件者视为涂片满意,否则为不满意。
1.2.1 仪器调节
使用GE Voluson E10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病灶进行扫查成像,所用探头为浅表高频探头。为减少成像变量,调整换能器基波频率为10.0 MHz。为提高空间分辨率,开启二次谐波成像模式。调整焦点结节中心处,涂抹适量耦合剂至探查部位体表皮肤并使耦合剂充分浸润皮肤,减小探头和皮肤间的声阻抗,减少超声波衰减和近场混响伪像,提高整体的成像质量。
1.2.2 超声引导细针穿刺
采用 GE Voluson E10 彩超仪,选择预设值甲状腺模式,探头频率为5.0~12.0 MHz。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颈部。在进行细针穿刺前,先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常规检查,观察结节大小、位置、形态、有无钙化及周边血流情况等。选择最佳穿刺途径,对局部皮肤进行常规消毒,用2%利多卡因5 mL 进行局部麻醉,之后一手固定探头,一手持22 G 活检针进行超声引导下穿刺,进入甲状腺结节后,撤针芯并快速提插穿刺针5~10 次,完成取材。超声引导细针穿刺取样后,将标本立即进行涂片、固定,由病理科医生进行观察并判断取材是否合格。然后再进行负压细针穿刺,负压细针穿刺时连接5 mL 的注射器,保持2 mL 负压进行取材。每个结节穿刺两次,第一次为非负压细针穿刺,第二次为负压细针穿刺。穿刺结束后,外敷输液贴,局部压迫,留患者观察20 min,无特殊不适即可离院。
1.2.3 观察指标
(1) 观察并记录甲状腺结节超声特征,包括结节的形态、纵横比、钙化情况以及血流丰富程度。其中,血流丰富程度采用Aider 分级,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结节内存在3~4 个点状血流信号或一条清晰血管为结节血供丰富,不满足条件者则视为血供不丰富。
(2)记录并比较超声引导下甲状腺负压与非负压细针穿刺取材后涂片的病理诊断结果。
(3)根据Bethesda 报告系统对涂片质量进行区分,判断病理样本质量,分为不满意或不能进行病理诊断、满意或可以进行病理诊断,计算并比较超声引导下甲状腺负压与非负压细针穿刺的涂片满意率。
(4)比较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负压与非负压细针穿刺的诊断效果,比较指标为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符合率。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其中计数资料行χ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s)表示。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甲状腺结节超声特征
根据超声观察结果对甲状腺结节的基本特征及结节性质进行归类(图1),观察并进行归类的成像特征包括甲状腺结节的形态、纵横比、钙化情况以及血流丰富程度,见表1。
表1 甲状腺结节的声像特征分析[n(%)]
图1 甲状腺4c结节(a)和甲状腺乳头状癌(b)超声声像图
2.2 甲状腺结节负压与非负压细针穿刺涂片的病理图像
观察并比较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负压与非负压细针穿刺所得涂片,可见在负压穿刺涂片样本中,能观察到丰富的分化良好的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部分呈实性片状平铺;而在非负压穿刺涂片样本中,能观察到少量分化良好的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少数细胞核增大,未见明确肿瘤细胞(图2)。
图2 负压与非负压细针穿刺所得病理涂片
2.3 负压细针穿刺与非负压细针穿刺涂片满意率比较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负压细针穿刺涂片满意率为82.22%,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非负压细针穿刺涂片满意率为74.44%,负压细针穿刺涂片满意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负压细针穿刺与非负压细针穿刺涂片满意率比较(n=90)
2.4 负压细针穿刺与非负压细针穿刺诊断结果比较
比较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负压与非负压细针穿刺检查的诊断结果,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符合率均较为接近,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3。
表3 负压细针穿刺与非负压细针穿刺诊断率比较(%)
3 讨论
甲状腺结节多见于中青年人群,其中尤以30~50 岁的女性高发[7-8]。甲状腺结节发病较为隐蔽,往往不易被发现,患者多于常规检查中首次发现病灶。甲状腺结节以良性为主,但恶性结节仍占有一定比例,数据显示恶性结节的检出在近几年呈现不断攀升的趋势[9]。高分辨率超声检测设备在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其应用使得甲状腺恶性结节在早期即可得到及时的分辨[10-12],其中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血流情况的显示更为清晰[13],所以甲状腺结节的临床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资料。
细针穿刺活检作为一种病理诊断方法具有安全性高、准确率高的特点[14],可以对甲状腺结节的性质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具有更高的临床参考意义,因此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本研究选取了85 例患者(90 个病灶)进行超声引导下的负压细针穿刺与非负压细针穿刺检查,并比较了两种方法的诊断价值。研究发现在穿刺过程中如遇结节硬度较大、进针较为困难、结节取样过程中移动等情况时,采用负压细针穿刺的效果较好,能取得质量符合要求的涂片,涂片满意率高。虽然这种取样方法术中出血略多于非负压细针穿刺,但术后经过按压止血即可取得较好的止血效果;而对于有囊性成分的结节或血运丰富的结节,为稳妥起见,穿刺操作医生可先行非负压细针穿刺,病理医生涂片感觉样本不满意时再行负压细针穿刺。
细针穿刺后获得的样本进行涂片时,通常可涂4~5 张载玻片,但只有符合要求的标本(包含颗粒状物、镜下可观察到6~8 个细胞团、细胞团中至少包含10~15 个细胞)才可作为满意标本用于临床诊断,进而帮助医师获得有指导意义的诊断结果[15]。如果镜检发现细胞团较少或没有足够的细胞,则不能满足病理诊断的要求,即病理标本不满意。在本次研究中,负压细针穿刺的涂片满意率明显高于非负压细针穿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在实施负压细针穿刺时,由于负压吸引,穿刺针内的血液成分会多于非负压细针穿刺,血细胞污染标本的概率更大,因此涂片的镜下视野不如非负压穿刺清晰。观察两种取样方式的涂片,负压细针穿刺不满意的涂片多为大量血细胞污染,而非负压细针穿刺不满意的涂片多为未见明显肿瘤细胞或组织,不能完成病理诊断,两种方式各有优劣。
总之,超声引导下的细针穿刺检查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具有高效性、敏感性、准确性,目前已经成为辨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首选手段[14]。在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过程中,建议灵活使用负压和非负压的方案,对于临床穿刺取材难度较大的案例,建议选择负压细针穿刺;而对于有囊性成分的结节或血运丰富的结节,可先行非负压细针穿刺,若效果欠佳再行负压细针穿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