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长城资源略论

2022-08-03白旭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11期
关键词:卡伦烽火台驿站

白旭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博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民族众多的国家。在我国五千年漫长的发展史中,留存下来众多印有中华文化印记的遗迹或遗物,长城即是其中一种。历史上,中原王朝为防止北方少数民族侵扰,在两者交界之地,建造了或土夯筑或石头砌筑的长城。这些长城既是先民辛勤劳动建造起来的一项伟大工程,又是先民为我们留下的一种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1 新疆长城资源的界定

长城资源,是指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至明代各王朝以国家安全防御为目的,在统治区域边缘地带,利用险要地形,运用土、石、砖等建筑材料构筑的,以连续性的高墙为主体,并由其与城池、关隘、壕堑、烽火台等设施共同组成的一种绵亘万里、点线结合、纵深梯次的军事防御工程体系遗存的总称。

谈及“长城”,人们想到的就是嘉峪关到山海关之间的万里长城,也会想到河西走廊中由西向东延伸的汉代土城墙。事实上,2012年国家文物局就已经将长城资源的概念进行了延伸,不仅包括前述长城,而且将历代修筑的长城墙体、敌楼、壕堑、关隘、城堡以及烽火台等都纳入长城资源概念中。从这个意义上讲,新疆众多的城堡和烽火台也应归为长城资源。

新疆,古称“西域”,自古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由于其地理环境重要、交通四通八达,这里自古就是民族交融、文化汇聚的地方。公元前138年张骞“凿空”西域,公元前60年汉政府在西域设立西域都护府,从此“汉之号令班西域矣”,天山南北广大地区正式列入汉朝版图,中国历代中央政府在西域设官建置,驻军屯垦,实施军政管辖。军政管辖的具体措施即是建立大量的烽火台和戍堡等重要的军事防御设施,这不仅使中央政府对西域进行有效的治理和管辖,而且有效地保障了丝绸之路上过往商旅的安全。就此意义来说,新疆烽火台和戍堡等长城资源,既是国家长城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 新疆长城资源的分布及其特点

新疆地域辽阔,横贯中部的天山山脉与南北的阿尔泰山、昆仑山构成了一种独特的地形,即“三山夹两盆”,境内地形地貌复杂,有沙漠、戈壁、绿洲、河流、高山等多种地形地貌。独特的地理环境决定新疆长城资源分布(表1)有着独特的特点。新疆长城资源分布的背景环境,根据其分布区域可以大致分为戈壁沙漠地区、雅丹地貌、绿洲边缘地区、沿山岗阜、多山地、绿洲及城乡建设区六种。

表1 新疆长城资源分布一览表

在这六种背景环境中,历代中央王朝在对西域进行管理时都采取了因地制宜的方针构建军事防御设施。新疆长城资源主要是以安全防御为目的,在统治区域边缘地带,利用险要地形构建的绵亘万里、点阵结合、纵深梯次的军事防御工程体系,大多数处于戈壁沙漠、山麓崖口的险要位置。这就造成新疆的长城大多依据地形地势而建,并没有连续高大的墙体。但就功能而言,新疆历代的长城资源和中原地区长城都是用于军事保障,起到维护道路畅通与边防安全的重要作用。

另外一个特点就是,新疆唐代的长城资源是在汉代所建长城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具体地形地势的特点,在丝绸之路沿线及军事要地附近修筑的诸多军事设施。

可见,新疆长城资源的分布,一方面受联系东西方的交通线路(如丝绸之路、河西走廊等)以及绿洲城镇分布的制约,另一方面也与西域当地修建长城资源的地形地貌的变化有关。

3 新疆长城资源的类型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新疆长城资源凝聚着新疆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建设边疆、开发边疆的民族精神,是新疆各族人民共同维护边疆稳定、国家统一,建设美好家园的历史见证,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新疆长城资源类型丰富,包括单体建筑、关堡、相关遗存三个类型。其中汉代25处,唐代187处,分布在全疆10个地、州、市,40个县、市、区;另外还有134座清代烽火台、卡伦、驿站等军事设施遗址。

3.1 烽火台

烽火台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又称烽燧,俗称烽堠、烟墩,是古代王朝在军事要地或丝路沿线要地设置的传达军事信息的军事设施,烽燧之间间隔一定距离,往往以烟火为信号来传递消息。遇有敌情,举放烽火的方法昼夜不同,白天举烟(叫“燧”),夜晚放火(叫“烽”),五百以下之敌放一道烽火,五百以上放两道烽火。烟以黄羊、骆驼等干粪燃烧为主,但狼粪最优,故叫狼烟。守护烽火台者如发现有百敌则举一烟,千敌举三烟,五千以上便举四烟。

烽火台是新疆长城资源中发现数量最多的类型。万里长城初建的是彼此相望的烽火台,或是连续不断的防御城堡。据《史记·匈奴传》载,“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匈奴,收河南地,修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并将秦、赵、燕三国长城连接了起来,形成了万里长城的雏形。

新疆烽火台共有256处,其中汉代的25处、唐代的161处、清代的70处。其中最著名的是库车克孜尔尕哈烽燧(图1),年代为汉唐时期,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库车市伊西哈拉镇道来提巴格村西北3千米。地处盐水沟河谷东岸,北依却勒塔格山脉,南为向南倾斜的洪积戈壁。地表遍布砾石,植被稀少。烽火台平面呈长方形,由底部向上逐渐收缩,剖面呈梯形,高约13.5米,基底存长6.5、宽4.5米,顶部望楼、木栅残迹尚存。烽火台为黄土夯筑,中间夹树枝,夯层厚0.1~0.2米。该烽火台始建于汉宣帝年间,是全疆境内时代最早、保存最完好的烽火台之一,是汉唐丝绸之路标志性的古代军事通讯建筑设施。

图1 克孜尔尕哈烽燧

这些用汗水和黄土凝结而成的古老的夯土建筑,虽然经历了千年的雨雪风霜,却依然如顽强的战士一般守望着这片各民族共同开发的土地。它们见证了边疆战士们保家卫国的英雄壮举、见证了边疆各民族和谐共处的盛世年华,也见证了东西方文明的碰撞与融合。如今,烽燧早已丧失其实用价值,但它屹立在这里,无时无刻不彰显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智慧与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3.2 戍堡与驿站

除烽火台以外,新疆的长城资源遗存还有关隘、戍堡、驿站等。其中,唐代戍堡、驿站26处。

新疆关隘遗址发现不多。关隘控制着国家的军事、交通,必据山川险峻要害处,往来人员需持验通关过所或关防文牒。

当数据包是以HBF模式转发时,数据包目的节点是t,雷区FAR为F。节点si是任意一个节点。而节点sj是节点si的一个邻居节点。从节点si至节点sj的HTHS表示为

戍堡(图2、图3)有的和烽火台连用,有的独立设置,与关隘一样,多位于要道沿途,有时为了维护政治中心的安全,修筑在较大的城镇周边,用于统兵戍守。

图2 麻扎塔格戍堡全景

图3 米兰戍堡遗址全景

驿站(图4)是古代官府传递文书的官员途中休息、吃饭、换马的场所。驿站设置地点的选择和其作用有关,主要分布在交通干线上。新疆地区的驿站始建于汉代,直至清代,烽燧功能不断拓展,驿站体系也更加完善。

图4 安江开其克驿站

3.3 卡伦

卡伦(图5),源于满语karun,意为“瞭望、守卫”,其最初的含义为设立于要隘之地的防守瞭望之兵,又称喀伦、喀路、喀龙、卡路等。新疆卡伦多分布于边境地区,共有20余处。清朝定都北京后,为彻底安定西北边疆,自乾隆二十年(1755)起,清政府开始新的军事行动,出兵新疆,先后平定准噶尔、阿睦尔撒纳、大小和卓和张格尔等叛乱。叛乱平定后,清政府完全控制天山南北地区,并在这些地区针对新疆民族分布特点,因地制宜实行郡县制、伯克制、札萨克制、八旗制等多种管理制度;经济上屯垦开发,以边养边;军事上驻扎大军,屯兵驻防。并在交通要道沿途修建军台、驿站,在边境地区修筑卡伦等军事设施。清朝政府在新疆天山南北的边境、关隘等处,设有众多的卡伦,其作用类似于现代的边防哨所。每一卡伦都驻扎一定数量的官兵,负责侦察瞭望、管理游牧、监督贸易,还担负稽查逃人、防止入侵等任务。新疆地区发现的卡伦以伊犁将军所辖的霍城、察布查尔县最多,保存最好。卡伦内驻守军队,定期巡查,守卫边疆安宁。

图5 富尔干(红山嘴)卡伦

西域作为边疆地区,历代中央政权十分重视对其军事设施的建设,来保障边疆的安全和丝绸之路商道的畅通。无论是汉唐时期建设的关隘、戍堡、驿站等军事设施,还是清代的卡伦,都是这一举措的体现。这些留存至今的长城资源,不仅是历代中央政府在西域行使主权的象征,而且是先民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对研究当时的社会、政治和军事有着重要的价值。

3.4 新疆长城资源的保护现状

新疆长城资源主要利用黄土、卵石、树枝、柴草等修筑而成,属于土建筑遗址,均保存在露天中,其保存现状令人担忧。从调查的情况看,新疆长城资源主要遭到来自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的破坏。自然方面,新疆长城资源大多地处沙漠戈壁之中,风蚀、雨蚀和盐碱腐蚀是最主要的破坏因素。由于新疆干旱少雨,植被稀少,春季多风沙,风蚀毁坏的速度十分惊人。同时因其多为含沙性大的土坯垒砌和黄土夯筑而成,沙土遇水极易崩解。千百年来偶尔的暴雨也会对土建筑遗址造成极大的破坏。有的烽火台所处位置地下水位较高,基部受潮泛碱,可溶盐聚集在烽火台基部,使得台体结构松散,强度降低,易导致整体坍塌。另外新疆地处地震活跃地带,较剧烈的地震也易造成台体开裂和坍塌。

长城资源的人为破坏正在加剧。根据调查,通常靠近居民区的长城资源遗迹因开垦农田,或被夷为平地,或成为田埂土垄,或被取土用于积肥,成为改造土壤的原料;地处野外荒漠戈壁的长城资源遗迹长期无人看护,少有保护标志和看护设施,寻宝人的盗掘盗挖致使遗迹本体千疮百孔;在各种工程建设中,有些建设单位文物保护意识淡薄,没有意识到保护长城资源的重要性,随意将其破坏。另外,由于千百年的风雨侵蚀,建筑多已酥松,人为随意踩踏攀爬也是造成长城资源建筑损毁的一个原因。

迄今为止,针对新疆长城资源已经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包括考古调查、信息采集、规划编制、本体保护工程实施、保护围护设施、保护区划及“四有”工作方面等。其中,“四有”工作已基本完成,已全面实施保护加固工程的长城资源有133处、保护围护设施工程180余处。现已有23个项目纳入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新疆段)“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建设中,着力完善新疆长城文化公园基础设施,创新文化旅游产品,提升文化旅游服务品质。

新疆长城资源的保护以及宣传深刻切合了文旅融合以及文化润疆的主题。新疆丰富的长城资源用长城文化滋润各族群众心灵,对于构筑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4 结语

长城,作为现存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工建筑遗存,不仅仅是边疆地区的军事防御设施,而且也是中华大地上连接中华文明与周边文明的纽带。

新疆的长城资源见证了自汉代以来我国历朝历代中央政府统辖管理西域、维护祖国统一的历史进程和沧桑巨变。新疆长城资源分布地域广泛、建筑形式多样,为研究新疆古代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今天的长城早已不是由一堵堵墙组成的“物质的长城”,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所在,是“文化的长城”“精神的长城”。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长城早已是中华民族坚韧不屈、自强不息的民族性格的象征。在艰难时刻,长城犹如灯台一般,激发了民族团结、众志成城的爱国精神,指明了我们前进的方向。不论是在过去、现在、未来,长城都具有无与伦比的精神象征意义。

注释

①[佚名].长城资源简介[EB/OL].(2016-11-09)[2022-03-18].http://www.greatwallheritage.cn/CCMCMS/html/1//53/index.html.

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长城资源调查报告[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4:1.

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长城资源调查报告[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4:4.

④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长城资源调查报告[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4:59.

⑤马长泉.论清代卡伦的文化内涵[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3):117-121.

猜你喜欢

卡伦烽火台驿站
烽火台:军事预警体系的关键
首山烽火台,迟暮的美人云鬓散落
“小默克尔”之路不会平坦
有我在,平安在
用卡伦·霍妮的成熟理论分析希斯克利夫的神经症人格
囫囵吞枣
背水一战
在十八驿站(二首)
摄影师的怪癖
卡伦连唱47个小时募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