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史博物馆,论新时代研究生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路径
2022-08-03张明利
张明利
(北京化工大学校史博物馆,北京 102200)
0 引言
爱国主义既是亘古不变的优良传统,也是历久弥新的时代主旋律。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淬炼中,爱国主义成为中华民族的民族血脉和精神底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格外重视和关注爱国主义教育事业,随着《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印发和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的实施,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股弘扬爱国主义的热潮。广大青年在爱国主义教育洗礼中更凝聚起前所未有的奋进力量和赤心报国的强大动能。
其中在青年一代的大学生群体中,高校研究生文化层次更高,思想更加成熟,阅历更显丰富。因此高校加强对研究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为国家进步汇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贡献。而作为大学文脉传承的重要载体,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高校校史博物馆从一开始便带着强烈的以史为鉴的现实关怀和服务育人的意识,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深刻的励志故事等着力于培植大学生的爱国爱校情怀。而基于前述研究生的特点,如何发挥校史博物馆引领,融合创新研究生爱国主义教育,助力将研究生培育成为时代新人,担当起报国伟业,仍需做深入探究。
1 研究生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挑战
1.1 爱国主义教育内外环境错综复杂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双重背景下,由于各项尖端科学技术及工业化水平的空前进步,人类社会空间距离、交往途径、信息获取渠道等发生巨大变革。全球化带来的外来文化与中国文化在深度交融中既输出了许多正向文化产物,但也不可避免地出现文化间的尖锐矛盾和复杂意识形态斗争,这在很多研究生群体中表现比较明显。近年来哈韩哈日现象突出,部分欧风美雨亦严重影响着研究生的价值取向。从一开始潜移默化引导穿着打扮,到更深层次侵染思想认识,造成价值观念无意识性偏离,这种现象的发生让爱国主义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在国内方面,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发展驱动社会发生几次重大转型,各种体制机制保障难以跟上发展步伐,较大的贫富差距和未及时发展起来的精神文化建设促使不少人幸福感有所缺失。一些研究生在这样一个发展震荡期往往容易受到较大干扰,加之爱国主义教育并不到位,导致研究生群体中不少人对爱国主义认识不足,对爱国主义常常表现出漠不关心的态度。
1.2 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方法陈旧,育人机制落后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迅速扩大的研究生招生规模与落后的教育方式和机制之间存在着不可忽视的矛盾。虽然传统化的教育手段仍有许多可取之处,但是在当代高等教育科学探索快速发展条件下,教育方法不断完成全面升级,信息化、智慧化教学成为主流,大学科框架内外深度交叉融合、学校各教育机构开始冲破机制藩篱广泛融通,推动教育方法更新颖、更高质量,更契合学生。这就使得很多旧有教育方式和不少尚未及尽快革新的高校不再适应经济全球化新时代下发展的教育事业。21世纪的今天,对研究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需要建立系统而全面的育人体系,高校应调动各方面的力量,不同部门之间积极配合相互合作,才能实现高效深入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而目前多数高校对于研究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体系建设存在不少漏洞,相关制度体系仍较薄弱,在迅速扩招的局面下呈现出疲于应付一木难支的态势。
1.3 高校对爱国主义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
高校对爱国主义教育重视程度不足、挖掘利用不深,爱国主义教育的推广传播力度有限,在研究生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往往难以充分与本校校史资源紧密结合,导致高校爱国主义文化氛围不够浓厚,爱国主义精神的传递多浮于表面,从而出现部分研究生对爱国主义认同度低的现象。与此同时,由于大部分高校对爱国主义的价值缺乏足够的认识,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也不能深入挖掘本校爱国主义资源,并将其广泛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去,导致研究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在较长时间内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进程缓慢,校史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文化价值内涵也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资源的共享无法得到实现。
1.4 网络平台给爱国主义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信息化时代,网络以其特有的信息海量,开放多元、平台虚拟、匿名互动等特征赢得了大量网民游走于虚拟化的网络冲浪。而正值青年的研究生一代往往更热衷于通过网络平台寻求自由、宣泄不满、张扬个性,极易导致其在纷繁复杂的网络环境中迷失方向,掉入虚拟现实陷阱诱发信仰危机,出现政治立场偏移、爱国主义情感表达非理性化等情况。同时,各种负面的网络文化刺激了以个人为本位的价值观产生,导致研究生的价值观自发地向功利主义、利己主义等方面倾斜。此外,虚拟环境里的网络世界极大地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个别人甚至利用网络广织广播全球意识大网,意图取代国家观念,甚至宣扬在全球化时代再谈爱国主义是一种狭隘的认识和主张。这也对当前研究生爱国主义教育造成冲击并影响了研究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发展。
2 研究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价值
2.1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厚植研究生爱国情怀
当代研究生是国家尖端科研的中坚力量、推动创新的未来希望,给他们创造良好成长与教育条件关乎国家的前途命运。培育研究生养成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更是国家总体发展规划的重要一环。高校通过加强研究生这一群体对爱国主义内涵的深入了解,进一步落实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工作,能够让爱国主义精神以更可信、更可亲、更可行的形象入脑入心,增强研究生的爱国情感,规范研究生的言行举止和行为习惯,影响研究生的价值理念和生活方式,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激发出浓厚的爱国情怀。
2.2 爱国主义教育开辟研究生思政教育新路径
在研究生思政教育过程中加强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就是通过挖掘爱国主义的红色典型案例,以爱国为出发点形成培养爱国之情、砥砺报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的生动“教材”来教化学生,很大程度上丰富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内容。在研究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感受着这些爱国主义的故事,在接受、理解爱国主义文化教育内涵时能够减少障碍,也更容易让他们接受,还不仅可以降低与学生之间的情感疏离,同时也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扩容和丰富,极大增强了课堂吸引力。并且在深刻学习爱国主义的过程中能切实体悟到历史沧桑、厚重背后下的真实与震撼,能帮助研究生消除历史虚无主义及民族虚无主义多重扰动造成的消极影响。
2.3 增强研究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习近平总书记曾谆谆教导:“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爱国是本分,也是职责,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重视爱国主义教育,通过挖掘红色革命事迹,弘扬前辈们焚膏继晷潜心科研、治学为国立学为民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从而影响研究生深刻地去感受当前国家何以发展如此迅速、和平时代的幸福生活又如此来之不易,领会到改革开放在何其艰难的阵痛中才终得实现国家繁荣富强,进而激发当代研究生的爱国情怀,形成对于国家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真正将个人命运与国家紧密相连,不断提升社会责任意识和历史使命感。如裘劭恒教授所说:“当祖国需要他的时候,他必挺身而出;当人民需要他的时候,他定义不容辞”。从时代角度看,通过总结爱国主义精神在各个时期的表现形式和作用,进而阐述新时代研究生面临的使命和任务、新时代研究生肩负的社会责任与担当,能够推动爱国主义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创新。
2.4 激励研究生投身科技创新铸就强国之盾
科技创新引领大国进步,科研报国铸就强国之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是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们心系祖国和人民,不畏艰难,无私奉献,为科学技术进步、人民生活改善、中华民族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研究生作为我国高层次学历人群,拥有一定的科研知识与创新能力,是国家未来从事科学研究事业的主力军。通过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广大研究生形成无私向善、甘于奉献的宝贵品德,锻炼研究生们的意志,使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响应党的号召,听从祖国召唤,保持深厚的家国情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高度的历史使命感,为党、为祖国、为人民的进步发展而不懈奋斗。这不仅是继承和发扬以国家民族命运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更是在发扬以爱国主义为底色的科学家精神。
3 校史博物馆融入研究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路径
3.1 运用情感教学心理学,培养爱国主义认同心理
校史博物馆蕴藏有大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珍贵资源,保存着很多彰显爱国主义的历史素材,依托立体清晰的各类展览最大化地呈现出本校有血有肉的历史脉络。而基于研究生的特点,当前在校史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中充分运用情感教学心理学,成为实现研究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情感渠道畅通、建立与研究生的情感同频、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神经通路的一个新尝试。校史博物馆可以将单一性爱国主义主题教育和校史感恩教育、励志教育相结合,以创新性视角展现一些具体化和历史亲切感的人物或事迹,建立与研究生的心理共情,满足情感需求,达到精神的归属。此外,为打破以往填鸭式及灌输式教育方法,应有效利用问卷、快问快答等形式及时了解研究生的心理感受,获取如何改进的情感方案。这既有助于让研究生进行自我认识、自我反思,又能在有效互动中分析和解决研究生爱国情感、爱国思想、爱国行为等问题,培养研究生爱国主义认同心理。
3.2 校史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思政理论课教学
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校史博物馆要与思政课教学、军事理论课教学等相互配合,将爱国主义文化与课堂教学活动相结合,推进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通过提炼升华校史中先辈献身科研、投身国家建设、推进国家进步的爱国事迹,融入高校研究生思政课爱国主义教育体系,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典型案例进入研究生的课堂,能够加深研究生对爱国主义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始终保持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而不断奋斗的意志和信念。此外,前述情感教学心理学也为解决高校研究生在思政教育中的各种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思路。通过提升研究生的情感体验,营造良好氛围,促进教育和被教育者之间交流的效果,从根本上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进行改变,进而达到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目标。
3.3 建立校史博物馆爱国主义文化特色档案资源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提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蕴藏着极为丰富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瑰宝。”因此,依托校史博物馆优势,学校馆藏的爱国主义教育档案资料能够得到极大开发利用。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体现爱国主义精神的资源虽储量丰富、形式多样,但不是任何形式的资源都可以学习宣传,需要进行适当的整理归纳,突出品牌化、特色化。以北京化工大学为例,校史博物馆积极参与学校档案资料的整理,如红色革命先锋档案、抗美援朝参战老兵档案、大学生参军档案、优秀科研人物档案、扶贫档案、抗疫档案等特色化档案正在不断形成。这些档案的归类整理不仅能够服务于爱国主义校史研究,更为构建起一个生动形象的校园爱国主义文化创造了条件。
3.4 创新校史博物馆主题教育和新媒体宣传模式
校史博物馆可以通过校内举办爱国主义特色展览,开展相关演出、赛事等主题教育。在校外,可以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如引领同学们到博物馆、档案馆、纪念馆参观,鼓励同学们寻访红色古迹遗址,采访学校老教师、毕业校友,以及依托如重走红色革命发生地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当家乡爱国教育示范基地的乡土爱国知识宣传讲解员,实现爱国主义教育从课堂搬到现场的空间场景转换。同时,校史博物馆应充分借助新媒体更新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等特点,抓住机遇及时转变校史传播形式,优化校史传播手段,彻底实现校史传播的历史性变革,以多元网络文化输出吸引研究生关注爱国主义。此外,要发挥时代元素,创新引入“接地气”形式与内容,让爱国主义教育在新媒体格局下“活起来”。如建立爱国主义论坛,利用音视频网上打卡学习,结合当代年轻人喜爱游戏的特点,创新推出爱国主义知识答题小游戏,以升级闯关模式激发研究生参与等。这些新的模式主动契合了研究生的个性特点,突出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吸引力,有助于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
3.5 探索研究生角色转变,做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角
长期以来,校史博物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主要是以现场讲解、课堂教学以及专题讲座等为主,研究生更多扮演了倾听者和接受者的角色,爱国主义教育效果不明显、作用不突出,爱国内涵难以深入人心。因此,近些年许多高校校史博物馆搭建了如校史社团、校史讲解队等学生组织,这在探索研究生角色转换,增强爱国主义教育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尝试。
与此同时,结合研究生的特点,校史博物馆进一步指导其以问题意识和科学精神深入探研及正确阐述爱国主义。从校史讲解出发努力做到将爱国主义内涵讲深讲透,给参观者带来一种立体的、直接的感官刺激。引导研究生激发新的思维方式,将个人有关校史与爱国主义的所学所悟转换成创新支点,打造出一系列融合性和创新性活动等。总体而言,通过实现研究生角色转变,不仅能够让研究生通过校史获取荣誉感、自豪感,产生奋发向上的情感,还能透过研究生的主动参与,实现爱国主义教育双向互动,从而激发出研究生的爱国情怀,带来研究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开拓性变革。
4 结语
在新时代全国高校大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背景下,基于校史博物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为高校校史育人工作创造了新机遇,也有助于拓宽爱国主义教育途径,给高校教育工作者跳出原有教育思维提供了新方向、新思路。目前,学界对校史博物馆融合对接爱国主义教育的研究尚未得见。本文尝试从“研究生”这一群体视角出发研究校史博物馆教育如何融入爱国主义教育,旨在加速推动校史博物馆育人路径的创新,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深入开展提供新语境,实现高校内涵式发展和高质量人才的培养。
注释
①⑭王陶冶,马骏,刘景超.讲好新时代研究生爱国主义教育“必修课”——基于北京化工大学的实践[J].北京教育:德育,2020(Z1):86-88,92.
②⑯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EB/OL].(2019-11-12)[2022-04-06].https://www.gov.cn/zhengce/2019-11/12/content_5451352.htm;李建军.高校德育基地建设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4:11-24.
③刘徽,刘绍成.浅谈当代研究生爱国主义现状及几点建议[J].德育教育,2016(11):120-121.
④⑦吕东杰.21世纪强化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路径研究[D].大庆:东北石油大学,2017:20-23.
⑤吉峰,蒋思平.红色校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研究[J].汉字文化,2021(3):183-184.
⑥郑洁,李晏沄.新时代青年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1):32-34.
⑧高扬.浅析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在社会转型期面临的挑战[J].科技信息,2011(33):494-495.
⑨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2019-04-30)[2022-04-06].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32216293296246797&wfr=spider&for=pc.
⑩陈文樑.大师剧《裘劭恒》正式启动开始演员招募[EB/OL].(2020-04-14)[2022-04-06].http://www.suibe.edu.cn/2020/0414/c7322a97378/page.htm.
⑪段惠方.开展校史教育传承大学精神的路径[J].高教论坛,2021(10):60-62.
⑫⑬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5-29(001).
⑮习近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EB/OL].(2021-05-28)[2022-04-06].https://www.163.com/money/article/GB4E9NL000259DLP.html.
⑰茹志娜.论档案资源开发利用与爱国主义教育的融合[J].兰台内外,2019(8):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