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四力四融” 以提升组织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2022-08-03西南医科大学附属成都三六三医院宋燕

办公室业务 2022年13期
关键词:党组织党员基层

文/西南医科大学附属成都三六三医院 宋燕

“组织力”是管理学概念,一个组织的组织力,是内生动力、前进推力、发展潜力。抓住“组织力”这个着力点和“牛鼻子”,为高质量发展凝聚最广泛的共识和力量,变“滑动前行”为“滚动前进”。

一、研究背景

(一)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需要。从历史维度来看,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作为宝贵经验和集体记忆融入“红色基因”之中。毛泽东同志于1929年在《红军第四军前委给中央的信》中首次提出党的组织力的概念,在《论持久战》中总结提出,组织力是中国共产党赢得革命胜利的重要法宝。随着党的事业不断发展,党组织的组织力被提上议事日程,并成为基层党建研究的一个重要视角。

(二)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是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过硬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强调,要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党中央的系列要求进一步深刻诠释了基层党组织的基本属性、职责定位、作用发挥和目标任务,为提高基层党支部的堡垒强度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三)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是新时代新环境对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建设提出的挑战。当前,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机制体制和工作方法难免存在与新常态不相适应的地方,有的基层党组织由于主客观因素导致发挥作用和开展工作的底气不足,地位和作用被“矮化”“边缘化”;有的党组织开展工作与中心任务存在“两张皮”以及“自说自话”、自我循环的现象。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党组织的组织力与能否正确发挥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有着密切关系。

二、“四力四融”组织力提升路径

如图1所示,提升组织力是一项深耕细作、持续耕耘、润物无声的基础工程,需要自上而下、全员发动、目标清晰、顺势而为。本文通过探寻提升组织力的实施路径,打造可推广、易复制的基层党组织建设示范。不同层级的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其定位和功能不同,提升组织力的要素也不同,需要遵循“统筹兼顾推进、分层分类实施”的方法。

图1 “四力四融”组织力提升模型

(一)思想融入,提升政治领导力。具体有以下方面:

1.党委层面。坚持党的政治建设,进一步强化党建风险意识。作为央企所属公立三甲医院,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率先在航空工业集团及成都市首家实施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制定了基于新的领导体制的医院章程、“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党委会议事规则、院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及班子分工安排。党建工作按要求写入医院章程,准确把握加强公立医院党建的核心要义、关键环节和实践路径。

2.党支部层面。一是学习融入。落实以“主题党日”“两学一做”“三会一课”为主要内容的“123”党员基本教育规范。在疫情常态化时期,探索“线上+线下”“走出去+引进来”相结合的党员教育新模式。二是责任融入。分类分层制定党委书记(副书记)、党委委员、党群部门以及党支部书记(副书记、委员)的责任清单,层层压实党建工作责任。三是考核融入。加强“体检”,推动考核评价标准化。制定《党支部工作(星级管理)考核评价办法》,实行季度和年度考核相结合,党建成绩纳入干部年度考核指标。

(二)行动融合,提升组织执行力。具体有以下方面:

1.优化组织设置,构建提升组织力的依托。立足于改革发展实际,落实“四同步”“四对接”的要求,确保“业务工作开展到哪里,党组织就延伸到哪里”。遵循“支部建在连上”的理念,根据党员数量、职工人数、经济规模、廉政管控、重点专科、科室协同等因素对党支部设置进行改革创新。成立产业振兴、疫情防控临时党支部和党员突击队。成立“三六三医院援鄂医疗队临时党支部”,随四川省第六批医疗队在汉阳方舱医院承担救治工作,圆满实现“患者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的目标,所在医疗队被评为“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

2.把握好结合点,推动党建业务双融双促。坚持“戴党徽、亮身份、践承诺”活动,提炼并发布“合格党员”十条具体标准;打造“美丽成都·党员示范行动”首批示范团队和首批示范标兵;围绕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组织党支部、党员建言献策;采用“四个结合”(与年度考核、党员民主评议、荣誉表彰及医德医风考核相结合),开展“两优一先”评选表彰;组织开展党建查房领导班子成员考前指挥,蹲点检查,现场办公破解业务难题,推动党建业务双融双促。

3.激发好兴奋点,鼓励党员干事担当。在急、难、险、重工作中,注重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兴奋点,持续开展扶贫援建、抗灾救助、医疗援助、健康科普等特色公益活动。在改革发展主战场,鼓励党员勇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在医疗卫生供给侧改革中号召主动作为,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医教研任务;在疫情防控时期,鼓励党员在医疗秩序维护、疫情防控救治、发热门诊值守、应急核酸采集等各个方面冲锋在前。

4.把握好核心点,注重内外兼修提升党性。结合建党百年,创新策划“6个1”活动:1次党性教育,组织新任党支部书记和中层干部赴中共一大会址重温入党誓词;1次初心行动,挖掘“初心故事”文集汇编;1本文集汇编,梳理制订《医院文化故事集》;1次先进表彰,组织开展院内外评优表彰;制作1部党建专题片《铭记初心,坚守使命》;组织1场“百年芳华 红歌向党”红歌比赛。针对业务工作中存在的痛点难点,党支部牵头挂帅,围绕科学管理、客户导向、提升效率等开展协调沟通,强化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推动党建服务中心。注重“内外兼修”,对内提升党员党性,对外强化党的纪律,紧抓“关键少数”。

(三)载体融通,提升自我革新力。具体有以下方面:

1.运用雷达图把脉问诊(详见图2)。雷达图是一种财务分析报表,把基层党支部的考评结果形成雷达图,对党支部建设进行把脉问诊,及时发现难点痛点,以问题为导向对症下药。通过雷达图定量和定性分析,加强纵向分析、横向比较和综合研判,建立工作台账,实行“挂图”作战,剖析薄弱环节,明确整改路线和优化路径,以党支部星级管理进行表彰激励,提升党支部书记和全体党员的荣辱观和大局观。

图2 党支部堡垒指数“雷达图”

2.常规动作抓规范,创新工作抓特色。一是深入打造“一支部一品牌”“一支部一共建”。以“党建搭台子,业务结对子,党员交朋友”为理念,通过组织共建、党员共管、活动共办、资源共享等方式开展系列共建活动。二是积极推进“互联网+党建”新模式。持续推进党员E缴费、党员在线教育、党建动态播报、组织关系在线接转等互融形式。三是创新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提倡党支部主题党日结合业务工作创新,列出业务研讨、主题讨论、廉政教育、主题参观、环保宣传、志愿服务、爱心捐献、志愿服务等自选清单,在创新实践中提升组织力。

(四)资源融汇,提升发展推动力。具体有以下方面:

1.推动人才、平台、资源向基层融汇。一是推动人才向基层融汇。实施党支部书记既是党建带头人也是学科带头人的“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注重发展医疗专家、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骨干发展入党;制订《人才引进管理办法》,开展核心人才评选与激励;外派核心人才前往国外进行学术交流及培训。二是推动平台向基层融汇。推行“一线工作法”,坚持“院领导+总值班查房”;夯实工会“职工之家”建设,制定合理化建议管理办法,广泛收集意见建议;建立健全党委委员联系支部、党支部书记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的“三联系”制度,做好职工思想稳定工作。三是推动资源向基层融汇。严格落实党建工作经费、保障党工团活动经费、打造党员活动阵地;专项资金支持各文体专业协会开展工作;加大外培内训力度,提高党务干部的政治素养和履职能力。

2.开展“1+N”联系服务工程。进一步厘清党政工团的运行路径,整合力量增强服务能力,通过多种措施持续深化对离退休党员、困难党员、困难职工等群体的关爱帮扶。围绕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弱有所助、诉有所应采取系列措施。

(1)学有所教。策划“工会大讲堂”,开展国学、养生等主题讲座,满足职工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围绕行业特点组织开展技能大赛,并授予职工“岗位能手”称号;按年度和季度分别制订干部培训计划及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

(2)劳有所得。开展薪酬绩效改革工作,构建与市场水平逐步接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薪酬绩效体系。

(3)病有所医。实施职工健康计划,增加职工体检项目,推动职工门急诊及住院费用优惠政策;每年一度的职工互助保险参续保,由工会按最高标准、最全种类为职工购买。

(4)弱有所助。制定困难职工及党员关爱帮扶制度;修订《职工走访慰问实施办法》,扩大慰问范围,提高慰问标准,做到慰问全覆盖。

(5)诉有所应。注重院务公开、党务公开,坚持眼睛向下、面向一线,分类组织青年座谈会、专家座谈会、离退休人员座谈会、中青年座谈会等,不同维度倾听民意民声,解决群众所思所盼并及时反馈。

三、工作成果

(一)增强支部建设“硬度”。通过党支部堡垒指数管理,对党支部进行“把脉问诊、对症下药”。定期开展党支部星级评定及考核,进一步提升党支部堡垒强度和党员先锋指数。

(二)延伸从严治党“深度”。加强党员学习教育,激励党员自觉把个体价值实现向组织价值实现转化。

(三)淬炼书记队伍“纯度”。重视头雁工程,建立党支部书记任职培训和年度轮训制度,依托市委国资国企工委、中航党校等资源分期分批开展培训,不断提升党务干部履职能力和政治素质。

(四)提升党群关系“温度”。通过载体创新、服务贴心、措施暖心,使党支部和党员潜移默化贴近群众。发挥思想引领作用,将党的主张、党的声音和党的温暖及时传递,推动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深入人心。

四、结语

创新开展提升党组织的组织力实践,进一步提升政治领导力、发展推动力、自我革新力和组织执行力,能够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思想和政治保证。我们将继续以“三基建设”为着力点,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以队伍建设为重点、载体创新为关键、阵地建设为保障,在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道路上继续前进。

猜你喜欢

党组织党员基层
我是党员向我看
基层巡览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党员之家
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9514.8万 北京市党员总数:240.8万
对67个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巡诊”
交纳党费的过程中,下级党组织上缴党费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党组织在正式党员减少为3人以下时如何开展工作?
党员标准是什么?
走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