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站点”:发挥民情“连心桥”作用

2022-08-03黄灵

检察风云 2022年15期
关键词:联系点工委人大常委会

文/本刊记者 黄灵

上海市黄浦区五里桥街道的代表“家站点”(图/刘永炜)

上海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重要论述的首提地、实践地。近年来,作为上海市、区人大常委会设在街道的工作机构,人大街道工委在人大立法、监督、选举及代表工作向“最后一公里”的延伸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广泛设立的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代表联络点(以下简称“代表‘家站点’”)和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以下简称“人大基层立法联系点”)更是成为服务各级人大代表的有力抓手、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窗口。

基层人大:向“最后一公里”延伸

自2016年上海市出台《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区县和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工作的若干规定》并对设立人大街道工委作出规定以来,各区人大常委会已在全市107个街道设立了人大街道工委,实现了人大街道工委组织全覆盖。但随着职责任务的不断拓展,人大街道工委性质定位不清晰、职责任务不明确、配套制度不健全及工作力量不完备等问题也愈发凸显。2022年1月1日,《上海市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街道工作委员会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开始实施。该《条例》一方面将街道人大工作的丰富实践上升为地方性法规,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城市治理效能;另一方面也很好地回应和解决了人大街道工委工作面临的现实问题,有力于推动人大街道工委建设更加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

《条例》的立法落点

第一,把握性质、找准定位。根据《地方组织法》的有关规定,《条例》明确了人大街道工委的机构性质和定位,即人大街道工委是区人大常委会在街道设立的工作机构,区人大常委会应当将街道人大工作纳入总体工作安排,推动人大街道工委依法有序开展工作。此外,规定了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分工联系,代表工作机构日常联系以及专委会、常委会工作机构和办事机构专项工作联系的分层分类联系机制。

第二,围绕重点,明确职责。《条例》根据《地方组织法》和《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区县和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工作的若干规定》中有关人大街道工委的职责规定,确立代表“家站点”和人大基层立法联系点等创新举措,将人大街道工委的职责细化,分为基本职责以及根据区人大常委会的安排和交办,在街道辖区内协助开展的与人大监督、选举等有关的辅助性、事务性工作。此外,为切实贯彻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将协同推进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工作作为人大街道工委一项重要工作予以专门规定。

第三,健全架构,提升效能。《条例》明确了人大街道工委组成人员和工作队伍的配备要求,规定了人大街道工委组成人员的配备人数、任免程序及有关岗位职责。为加强人大街道工委工作力量,明确应当配备必要的专职工作人员,辖区内代表“家站点”及人大基层立法联系点较多的,可相应增加配备专职社区工作者。

第四,完善制度,规范运作。为确保人大街道工委工作的规范化运作,《条例》对人大街道工委加强自身建设、落实会议制度、工作通报制度等作出规定。为更好履行职责,做好代表工作,规定人大街道工委负责代表“家站点”的建设和管理,对各级人大代表活动中收集到的意见建议做好分类处理和情况反馈;为更好完成交办工作,明确区人大常委会交办人大街道工委工作的程序和反馈要求;为深入推进人大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规定人大街道工委确定联络员负责日常联络、整合辖区内各类平台资源,并由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领导。

第五,加强保障,夯实基础。为确保人大街道工委工作高质量发展,《条例》就经费保障、队伍建设和监督执行等方面作出规定:将人大街道工委的工作经费纳入街道部门预算,并列入区级财政预算予以保障,由人大街道工委统 筹安排、专款专用;将人大街道工委干部的培养、选拔和任用纳入干部队伍建设总体规划,通过加强培训,不断提高其能力水平。同时规定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加强对《条例》落实情况的监督。

黄浦:全力打造“家站点”“零距离”品牌

记者获悉,上海市黄浦区人大常委会牢固树立“四型”平台(见下文)新理念,积极实施“标准化、规范化、项目化、品牌化”赋能新路径,着力推动“家站点”从“建起来”“用起来”到“活起来”。据上海市黄浦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芹介绍,该区人大常委会正秉承“开放、共享、集成、枢纽”的平台建设理念,着力打造“零距离”“家站点”——

第一,积极打造开放型平台。人大代表和群众可以随时到已建成的“10+16+92”个“家站点”参与线下活动交流;同时,代表和群众24小时均可在“网上家站点”实现线上“零距离”互动;此外,群众还可以通过“有事找代表”二维码在线上与代表联系。

第二,积极打造共享型平台。“家站点”既是代表履职的重要平台;也是群众可以共享的公共空间,群众可以利用附近的“家站点”学习、社交、休憩。

第三,积极打造集成型平台。“家站点”既可以承载换届选举、宣传学习、立法参与等人大工作,如淮海中路街道把代表联系点与基层立法联系点有机融合;也可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如外滩街道和小东门街道都在旧改地块设置代表联络站,主动参与和服务旧改攻坚;还可以探索与居民自治、社区共治融合互促,加快构建社区治理共同体,最大化发挥平台效能。

第四,积极打造枢纽型平台。“家站点”是人大常委会、政府、代表、群众之间“零距离”收集、汇总、交换、处理、反馈信息的重要枢纽,打通了推动社情民意有效解决的“最后一公里”。

2021年,依托“家站点”平台,黄浦区累计收集报送社情民意395条,推动解决182条。其中,淮海中路街道报送的“一大会址”地铁站更名的建议,得到了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蒋卓庆批示肯定并落实到位;五里桥街道的市、区人大代表民意接力联动提出的932路公交车增设站点的建议得到有效解决;外滩街道以《上海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实施为契机,推动老旧小区非机动车充电装置布点安装;瑞金二路街道代表反映巨鹿香山菜场菜品不丰富且经营模式混乱的问题得到了有关部门重视,整改后的香山菜场已于2021年10月中旬重新开张。这些社情民意的推动解决,进一步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金山:发挥民情“连心桥”作用

山阳镇是金山区政府所在地,区域面积42平方公里,实有人口16万。全镇有区六届人大代表17人,镇十九届人大代表67人。该镇人大坚持推进“家站点”等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平台建设,并结合贯彻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关于《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平台绩效评价工作办法(试行)》,在阵地建设、设施配备、活动内容和运行机制等方面予以强化规范。

2013年6月,山阳镇建成金山区首个“代表之家”。2014年9月,“代表之家”向下 延伸,设立了17个“代表联络站”,在全区率先实现代表联络机构全覆盖。近年来,随着新城建设加快,城镇化率不断提高,社区体量逐年增大,山阳镇人大在2017年5月相应调整优化了“代表联络站”分布,新增3个居委会“代表联络站”,及时填补了部分社区代表联系选民阵地的空白。

据上海市金山区山阳镇人大主席黎连忠介绍:2018年,山阳镇人大根据《金山区人大常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人大代表联络机构建设的指导意见》,深化谋划和持续推进“家站点”建设。依托村居党建网格点,安排34名区、镇人大代表在32个党建网格点中担任网格长或网格员,将“代表联络站”的触角延伸至居民家中和农村宅基。32个“代表联络点”的建立与运行,大大缩短了代表与选民的距离,代表联系选民更便捷,听取诉求更直接,人大代表履职更接地气。近年来,“家站点”平台建设效能初显——本届人大通过“家站点”平台共开展接待选民活动600余次,接待选民3000余人次;收集选民意见建议479条,梳理汇总成代表建议268条,提交人大与政府工作对接会平台办理答复254条,提交区人大办理14条。

猜你喜欢

联系点工委人大常委会
中共梧州城工委
高邑县人大常委会 组织召开常委会主任与“三长”联席会议
基层立法联系点发挥大作用
成立学校少工委 推进少先队改革实施
立法联系点:群众爹与立法新途径
本刊2017年第二季度稿件刊用情况
做好地方立法联系点工作的几点建议
韩国工委筹备成立申请书
韩国工委筹备成立同意函
坚持包联系点 打造过硬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