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不良事件教学案例文本结构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2022-08-03姜贺肖芷蕊臧小英赵英娜
案例结构标准化是案例库建设的第一步
,文本结构标准化不仅可以保证编写案例的架构完整、描述准确、信息全面,也有助于案例库的信息化,为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线上共享奠定基础。 而目前面向护生教学的不良事件案例库尚未见报道, 限制了案例教学在护理院校患者安全教育中的应用。 基于此, 本研究通过德尔菲法构建适用于我国护理教学的不良事件案例文本结构体系, 为不良事件案例库的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1 研究方法
1.1 成立研究小组 课题组由5 名护理学专业教师、1 名硕士研究生及1 名本科生组成,其中高级职称2 名,中级职称3 名。课题组成员分工合作依次完成了案例文本结构指标体系拟定、 编制专家函询问卷、实施2 轮专家咨询以及数据结果的整理与分析。
1.2 编制专家函询问卷
1.2.1 初步拟定不良事件教学案例文本结构指标体系 以“不良事件/患者安全/医疗风险/差错”“本科教学/案例教学/案例法”“上报/报告/通用格式”等为中文检索词,以“Adverse events/patient safety/patient safety cases”“undergraduate teaching/nursing teaching/case method”等为英文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PubMed、Web of Science 等相关数据库。 参考WHO 患者安全国际分类系统概念框架(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Patient Safety, ICPS)
、WHO 患者安全最小信息模型(Minimal Information Model for Patient Safety)
及 国 内 外 不 良 事 件 报 告 文 献
涉及的文本格式, 并基于护理教学的应用目的, 确定“护理不良事件教学案例文本结构指标体系” 初稿,编写形成德尔菲专家咨询问卷。
1.2.2 编制专家咨询问卷 函询问卷共3 部分。(1)填写说明: 介绍研究目的和填写需知, 并附联系方式;(2)专家信息:获取专家所在单位、职称、学历、工龄等资料, 并收集专家对该课题的熟悉程度与判断依据;(3)问卷主体部分:即护理不良事件教学案例文本结构指标体系,初稿拟定了“案例名称”、“案例类别”、“事件描述”、“案例分析”和“教学要求”等5项一级指标,包含13 项二级指标和13 项三级指标。采取李克特五级评分方法, 要求专家按照指标重要性程度评分对每一个条目给予相应的评分。
2.2 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与协调程度 2 轮函询变异系数分别为0~0.261;0~0.186。 2 轮专家咨询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318 和0.405(P<0.05)。 经过2 轮专家函询, 数据显示所有指标的重要性评分均>3.50,满分率均>20%。
3.1 护理不良事件教学案例文本结构标准化的必要性 当前案例教学所选用案例多为临时收集或编制的,在体例格式上通常缺乏明确标准,使得案例信息呈现不全,逻辑性和严谨性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更是缺乏与护理教学相匹配的不良事件案例资源库
。虽然张川林等
已构建了面向医务人员的患者安全案例格式,但其立足于临床不良事件报告,落脚于在职医务人员培训,适用对象与在校护生有较大差异,所形成的案例形式不能很好地与医学院校的教学相契合。因此,构建适用于我国本科护生教学的不良事件案例文本结构,使其贴合护理本科教学,将有助于教师根据授课内容选择案例, 有利于患者安全教育在护理院校中的深入推进。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 分析数据, 描述性分析用频数、构成比、均数±标准差表示;以问卷回收率衡量专家积极性; 由专家对指标的熟悉程度(q1)、判断依据(q2)及自身学术水平(q3)确定专家权威系数(q),即q=(ql+q2+q3)/3;以重要性评价均分、变异系数及满分率呈现专家意见集中程度;采用肯德尔和谐系数评价专家一致性情况。 检验水准α=0.05。
1.4 实施专家咨询 2021 年4-7 月以电子邮件形式实施2 轮专家函询,每次要求专家尽量在2 周内完成。以“变异系数<20%、重要性评分>3.50 且满分率>20%”为标准
,结合专家组意见经课题研究小组专题讨论对各级指标进行修改完善。 基于第1 轮专家函询结果,汇总19 名专家意见以及指标的整体修改情况,并呈现在填写说明中,形成并发放第2 轮函询问卷。
2 结果
2.3 专家咨询的结果 第1 轮专家咨询后,结合条目筛选标准,综合专家修改意见,删除“变异系数>20%或重要性评分<3.50” 的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各1 项,增加3 项二级指标,增加7 项三级指标,对个别指标表述进行修改。 第2 轮调整了部分二级指标描述, 未增减条目, 分析结果显示专家意见趋于一致。 各指标Likert 重要性评分均值为4.63~5.00,变异系数为0~0.138,选择满分率为0.63~1.00,终止专家函询。 最终护理不良事件教学案例文本结构指标体系共包含5 项一级指标,15 项二级指标和19 项三级指标。 详见表1。
1.3 选择及确定专家人选 选取天津、上海、浙江、山东、福建等地区的高等医学院校和三级甲等医院的19 名专家。 专家入选标准为:(1)本科及以上学历;中级及以上职称;(2)研究方向为医疗风险管理或患者安全教学;(3)工作年限≥10 年;(4)知情同意,愿意参加本研究。所选专家包括2 名男性,17 名女性,年龄为(46.21±7.78)岁。学历:本科4 名,硕士10 名,博士5名;职称:中级3 名,副高11 名,正高5 名;工作年限:10~20 年9 名,21~30 年3 名,31~40 年7 名;工作性质:临床工作或临床教学13 名,本科教学6 名。
第一,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力度。在医改背景下,工会要增强医院职工的思想政治建设工作,不断地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在医院领导的支持下,工会可以多次组织活动,旨在提升医院职工的思想政治意识,改变观念;同时,工会要加大思想政治宣传力度,督促医院职工进行自我提升,不只是工作技能方面,还有思想政治方面,从而使得医院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全面提升。
2.1 专家的积极性与权威程度 第1 轮函询共发放23 份问卷,收回19 份问卷;第2 轮函询发放19份, 收回19 份。 2 轮问卷有效率分别为82.61%和100%。 专家权威系数为0.733。
3 讨论
在进行正式开挖清淤之前,还要进行试挖,收集有关开挖的深度和尺寸等相关的数据,确保后期工作符合设计的要求。
3.3 护理不良事件教学案例文本结构指标体系的实用性
截至2016年底,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50031万人,占总人口的10.8%,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所占比例连续21年增长(见图1)。然而目前中国各类养老床位672.7万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30张,存在巨大缺口(见图2)。中国的老龄人口约占世界老龄人口总量的1/5,是世界老龄人口最多、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妥善解决老龄人口的健康护理问题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由此可见,如何应对日趋严重的老龄化问题,并解决由老龄化社会带来的养老问题是当务之急。从中国目前的家庭发展趋势及养老服务业发展趋势来看,医养结合是必然趋势。
3.2 护理不良事件教学案例文本结构指标体系的科学性 本研究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
,深入分析和总结不良事件案例教学和护理案例库建设的相关资料, 同时综合考虑护理本科教学与护理专业学生的特点, 从不良事件案例本身及本科护理教学两方面综合衡量,筛选了教学案例文本结构的相关指标,以使其形成的案例更贴合本科护理课程。 本研究共选取了来自不同地区的19 名专家进行函询,工作年限(23.00±10.35)年,84.2%的专家为副高职称,其中不仅纳入了国内医疗风险管理领域的专家, 还邀请了患者安全教育方向的专家。 本项目组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733,2 轮有效率分别为82.6%和100%,表明所邀请专家具有较高的积极性和权威性
。2 轮函询Kendall 系数分别为0.318 和0.405 (P<0.05),说明专家意见具有较好的协调性。 最终所有文本结构指标的重要性评分均>4,变异系数均<0.2,表明修改后的指标体系结构和表述得到了专家们的认可,表现出较高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具有比较好的科学性。
2.由于企业投入研发费用须承担研发风险,因此建议企业在客观分析自身盈利及偿债能力的基础上,正确评估研发支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避免因决策失误而造成资金损失,甚至要利用将研发费用资本化来平滑企业利润。企业作为整个经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致力于提升企业价值,避免弄虚作假,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向投资者及社会公众传递真实的企业信息,保证企业长足发展。
3.3.1 案例分级归类便于检索 表1 结果显示,案例识别包括2 项二级指标:案例名称和案例关键词,且二者权重系数一样, 表明专家认为具有同等的重要性,该指标有助于归纳区分不同案例类型,方便教师和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下的检索学习。 案例类别下设2 项二级指标,将结合患者安全国际分类法
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2019 年《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
对案例进行分级分类,准确呈现各不良事件案例的归属类型和事件定性。
3.3.2 案例描述分析利于深剖 案例描述参照WHO 建立的患者安全最小信息模型
,设置了事件要素、发生过程、事件处理3 项二级指标。最终该部分指标整体以时间顺序呈现,包括医务人员及患者采取行动所造成的后果,以及应急处理与后续护理。 基于客观事实的结构化描述便于护生明确事件发生的具体过程, 有利于从事件发生规律中提取关键环节,深化其对事件后果的印象,强化风险隐患意识
。 而案例分析的二级指标则包括原因分析、预防措施及改进效果。事件发生的可能原因及预防对策不仅限于医务人员和患者等人为因素,还涉及环境设施、工作流程及规章制度等要素
,该部分将有助于在教学时以人因工程理念认识患者安全事件
,同时结合根因分析、鱼骨图等风险管理方法,分点罗列,深入剖析,可以提高学生对安全事件的全面、连续性评估分析能力。
充分调研国内外山洪灾害监测预警指标确定方法,选择具有物理机理、操作方便、实用性强的计算方法,深入分析各种方法的适用条件,明确各种方法所需参数信息,制定相应的技术规范指导数据监测。经典水文理论法要求的资料全面系统,满足了这一方法的资料,在其他方法中基本都能使用,故这一方法的资料需求可考虑为整个数据监测的基本框架;进一步深入分析和研究水位/流量倒推法,探讨实现临界雨量和临界水位的相互转换,更方便地计算和分析山洪灾害监测预警指标。
3.3.3 案例应用指引教学实践 从表1 可知, 案例应用的权重系数为0.206, 是5 项一级指标中最高的, 表明专家认为该部分是教学案例编写时要重要考虑的。 该部分共设置了适用课程、教学重点、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和知识拓展5 项二级指标,可以有效引导护理专业教师将特定案例应用于具体教学实践,这也是与Elkin 等
所构建指标体系的最大差异。 适用课程可以为教师选择与专业课程甚至特定章节相配匹的不良事件案例提供明确指引。 考虑到不良事件案例通常呈现信息较为丰富
、不同教学的授课目的存在差异、 不同教师对于患者安全及医疗风险教育的认知水平不一
,因此案例编写时还应考虑教学重点、教学目标及教学方式等指标,相当于为案例的教学应用实践提供了可操作性说明。 案例应用维度的设置使得所形成的案例更贴近护理本科教学,提高了不良事件案例的教学适用性,授课老师可以更容易接受并能快速掌握其实际应用。
[1] 张川林,肖明朝,赵庆华,等.患者安全案例格式文本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国护理管理,2019,19(6):915-918. DOI:10.3969/j.issn.1672-1756.2019.06.023.
[2] Sherman H, Castro G, Fletcher M, et al. Towards an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for Patient Safety: The Conceptual Framework[J]. Int J Qual Health Care,2009,21(1):2-8. DOI:10.1093/intqhc/mzn054.
[3]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orking Paper: Preliminary Version of Minimal Information Model for Patient Safety[EB/OL].(2014-07-10)[2021-01-25].https://www.who.int/patientsafety/implementation/IMPS_working-paper.pdf.
[4] 林炜炜,向准.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的国际比较及启示[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9, 26(2):133-135. DOI:10.13912/j.cnki.chqm.2019.26.2.39.
[5] Elkin PL, Johnson HC, Callahan MR, et al. Improving Patient Safety Reporting with the Common Formats: Common Data Representation for Patient Safety Organizations[J]. J Biomed Inform,2016,64(9):116-121. DOI:10.1016/j.jbi.2016.09.020.
[6] 郭秀花.医学现场调查技术与统计分析[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7] 张洁,尹雨晴,林静,等. 临床案例库资源教学化建设的思考[J].护理学报,2019, 26(10):14-17. 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19.10.014.
[8] 陶文雯.临床教育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D].湖州:湖州师范学院,2019.
[9] 李瑶,喻姣花,匡玉苏,等.基于病人安全国际分类法的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护理研究,2020,34(9):1517-1520.DOI:10.12102/j.issn.1009-6493.2020.09.005.
[10] 马旭东.我国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分类的思考[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21,28(6):46-50.DOI:10.13912/j.cnki.chqm.2021.28.6.13.
[11] 程喜荣,苏悦,薛媛,等.导学式情境模拟教学法在实习护生职业风险培训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22,37(2):60-63. DOI:10.3870/j.issn.1001-4152.2022.02.060.
[12] Richard J. Root Cause Analysis in Health Care: Tools and Techniques[M]. 4th ed. Oak Brook: Joint Commission Resources,2009.
[13] 金环,喻姣花,李鑫,等.护理不良事件人因可靠性数据库的设计与应用[J].护理学报,2019,26(3):8-11.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19.03.008.
[14] 洪中,李远珍. 我国医学生接受患者安全教育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9, 25(4):521-524. DOI:10.3760/cma.j.issn.1674-2907.2019.04.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