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系统推进,推动河南省学前融合教育走在全国前列

2022-08-02王晓瑞

现代特殊教育 2022年11期
关键词:残疾儿童辅导河南省

王 帅 王晓瑞

全省学前融合教育推进会

河南省高度重视特殊教育工作,坚持特教特办。近年来,通过实施两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建立了“普特结合、全纳融合”的特殊教育体系,特别是把融合教育的理念和实践前置到学前阶段,进行了有效探索,形成了学前融合教育发展优势,推动学前融合教育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一、加强顶层设计,布局整体发展

2014 年12 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省发改委等部门《河南省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 年》),明确指出:“切实将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纳入全省学前教育发展总体规划,保障残疾儿童接受学前教育。鼓励普通幼儿园接收轻度残疾儿童入园学习,大幅度提高残疾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比例。”河南省成为当时全国唯一一个在省级层面出台并推广学前融合教育政策的省份。2017年,河南省教育厅联合省残疾人联合会、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等八部门出台《河南省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 年)》,指出:“继续推进实施学前融合教育,支持普通幼儿园接受残疾儿童,稳步扩大试点园范围。”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保障了特殊需要儿童入学接受教育的权利,全省学前融合教育工作也得以稳步快速发展。

为使每一个残疾儿童都能接受合适的教育,河南省启动学前融合教育试点工作,依托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整合各方资源,成立河南省学前融合教育发展支持中心(以下简称省融合教育中心)。在全省范围内遴选了45 所幼儿园作为学前融合教育的首批试点园,2016 年至2019 年又先后分四批遴选了学前融合教育试点园。截至目前,全省共有182 所学前融合教育试点园,分布在城市(156所)和农村(26 所),涵盖公办(144 所)和民办(38所)。不仅实现了30 万人口及以上的县(市、区)建立一所学前融合教育幼儿园的目标,而且率先在全国实现全省18 个设区市158 个县(市、区)全覆盖。各试点幼儿园积极招收特殊需要儿童,目前在园特殊需要儿童620 名,包括孤独症、脑瘫、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唐氏综合征、听力障碍等多种障碍类型。至此,河南省学前融合教育布局与规模已初步形成。“十四五”时期,河南省将在全省逐步推行“1+5+N”模式,即以省融合教育中心为总指导中心,在豫中、豫东、豫南、豫西、豫北五个区域设立分中心,辐射各个区域发展,并在各个区域设立若干个资源中心,具体指导各个试点园的融合教育工作。

为有力支持学前融合教育试点园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河南省按照每所试点园10 万元的标准拨付资源教室建设经费,并在教师培训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同时,自2018 年起,河南省提高非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学生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学前教育阶段按照生均1 万元的标准执行;并对学前教育阶段的残疾儿童按照建档立卡儿童标准享受保教费和生活费补助。目前,仅省级财政用于试点园资源教室建设、教师培训方面的经费就达2300 万元。此外,河南省充分争取社会力量支持,教育部门与河南振豫教育基金合作,实施“振豫-融创未来”项目,设立专项经费奖励学前融合教育先进个人和集体;与郑州慈善总会合作,成立“学前融合教育发展基金”,基金全部用于学前融合教育。河南省成为全国第一个建立财政为主、社会支持、全面覆盖的学前融合教育服务体系的省份。

个别化康复活动

二、强化专业支持,促进内涵发展

融合教育要发展,专业支持是关键。河南省采取职前、职后两条途径并行发展的方式加强学前融合教育师资培养。一方面,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设置了特殊教育专业(融合教育方向),确立了“学前+特教”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既具备学前教育能力,又具备特殊教育技能的融合教育普及型人才,为全省融合教育幼儿园提供专业师资力量。另一方面,河南省在遴选学前融合教育试点园的同时,注重培养和建设一支专业的学前融合教育师资队伍。省融合教育中心自2015 年开始,对全省的学前融合教育教师实施在职培训,采用“分层级、阶梯式”的培训模式,即面向园长、保教主任、一线教师等不同对象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按照初阶、进阶、高阶三个阶段的课程梯度安排培训课程,开设的主要课程包括学前融合教育理念、特殊需要儿童障碍类型及教学策略、个别化教学计划的制订、同伴关系的建立、特殊需要儿童问题行为的处理等等,以此促进学前融合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为指导普通幼儿园规范、系统地实施融合教育,河南省扎实推进巡回辅导工作。自2015 年起,每年组织开展学前融合教育巡回辅导工作,具体由省融合教育中心负责统筹实施。每年巡回辅导的时长依据所需辅导园的数量而定,每所幼儿园的辅导时长为1 个工作日,每轮的巡回辅导大多为期一个月。整个巡回辅导的开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需求调研与前期筹备”。省融合教育中心开展前期工作调研,了解各试点幼儿园开展融合教育的情况;根据调研情况制订详细的巡回辅导方案、巡回辅导流程等,同时根据试点园的具体情况组建专家团队。第二阶段是“实地督导与重点辅导”。省融合教育中心组建了一支由高校专家、医学专家、一线融合教育专家等组成的巡回辅导专家团队,专家团队实地进入融合教育幼儿园,通过园长座谈、入班观察、现场指导、物理评估、教师/家长交流等环节,重点了解幼儿园开展融合教育的情况、特殊需要儿童受教育的情况、融合教育课堂教学情况,以及家园沟通情况等,并现场直接对上述方面进行指导。第三阶段是“反馈与总结”。巡回辅导结束后,各专家团队需要撰写试点园巡回辅导分报告,然后反馈至幼儿园,幼儿园根据分报告进行有针对性的整改与提升;专家团队同时将分报告递交给省融合教育中心进行汇总,最终形成本年度的巡回辅导总报告,总报告将成为下一阶段工作开展的重要依据。

三、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发展合力

融合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全社会的支持。河南省积极营造尊重理解、包容悦纳的氛围。每年的12 月3 日“世界残疾人日”,省融合教育中心都在全省组织开展“学前融合教育宣传周”活动,每年确定一个宣传主题,鼓励全省182 所试点园联动当地残联、妇联、医院、社区、特殊教育学校以及康复机构等,开展文艺演出、亲子活动、主题活动、联谊活动、专题讲座等,同时邀请当地电视台、报刊、网络等主流媒体参与宣传并进行跟踪报道,树立科学的融合教育理念,提升对特殊需要儿童的接纳度,在全社会营造支持学前融合教育发展的氛围。

手牵手张婉月(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奇色花幼儿园)指导老师:刘冰

同时,河南省积极整合各方资源,发挥团队力量,汇集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成立河南省学前融合教育专家委员会,以专业智慧引领全省学前融合教育发展。省融合教育中心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合作成立河南省医教康联合实践基地,逐步探索“普特融通、医教结合”模式,面向全省融合教育试点园开展特殊需要儿童的入学转衔工作,并为试点园教师提供实习实训场所。郑州幼儿师专与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奇色花幼儿园联合成立融合教育教研基地,从幼儿师资培养和实操实训两方面共同推进学前融合教育。省融合教育中心通过与相关单位的合作,使学前融合教育在专业力量、专家资源、经费支持等方面都得到了有力保障,逐步构建起完善的学前融合教育支持体系。

“十四五”时期,河南省将持续强化系统推进,按照《“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提出的“大力发展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的要求,以适宜融合为目标,扎实推动全省学前融合教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让学前融合教育成为河南教育的一张亮丽名片。

猜你喜欢

残疾儿童辅导河南省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给这些孩子一个温馨的世界——宝鸡对残疾儿童“应救尽救”
农村残疾儿童教育康复保障的问题与对策
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少水平低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