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农本草经》治“瘀血”药物探析*

2022-08-02苑素云王佑华

中医文献杂志 2022年2期
关键词:牛膝条文瘀血

周 嫦 王 怿 苑素云 王佑华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200032)

《神农本草经》(以下简称《本经》)成书于两千多年前,载录的365种药物来自于古人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实录。其所载药物主治功效基本牢靠适用,绝大部分药物目前临床仍在应用,如川芎治肝血瘀阻,胸胁刺痛;丹参治瘀阻心脉、胸痹心痛等,充分证实其所记载的药物疗效确切可信[1]。《本经》明确记载治“瘀血(恶血)”的药物有24味之多。 此外,还有大量“利血气”“通血脉”“逐血痹”的记载,以及治疗“血闭”“血瘕”“血病”等的记载。根据上下文分析,这些均属于治“瘀血”的药物。本文将以日本医家森立之辑本《本经》为底本,收集整理《本经》中论治“瘀血”药物的性味及功效,初步对治“瘀血”用药属性作一分类,以此探讨治疗“瘀血”用药规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以日本医家森立之辑本《本经》为底本,仔细研读原文,结合古今对“瘀血”的认识,以《实用血瘀证诊断标准》[3]为依据,选取《本经》中论治“瘀血”的药物[4],并请两名中医主任医师结合临床给予论证把关。

2.入选标准

根据证候名[5],选取包含“瘀血”“恶血”的条文,如牡丹“除癥坚瘀血”,蒺藜子“治恶血,破癥结积聚”。

根据“瘀血”的临床症状,选取包含“刺痛”的条文,如桔梗“治胃胁痛如刀刺”。

根据辨证施治方法,选择包含 “逐血痹”的条文,如干地黄“逐血痹”,芍药“除血痹,破坚积”;选择包含“通血脉”的条文,如空青“利九窍,通血脉”,蜚虻“通利血脉及九窍”;选取包含“逐血气”的条文,如菊花“久服利血气”,牛膝“逐血气”。

根据“瘀血”导致的病证,选取包含“血闭”“月闭”的条文,如芎(川芎)“治妇人血闭无子”,鼠妇“妇人月闭血瘕”;选取包含“血瘕”的条文,如附子“破癥坚积聚,血瘕”。

3.排除标准

按照前述标准整理后,对其中病名、功效作用不符合“瘀血”的形成及病证特点的药物均予以排除,并由两名主任医师结合临床予以勘误。

结 果

1.治“瘀血”用药的品类属性

详查《本经》中的365味药物,其中治“瘀血”用药共计51味,包括三品、三类,其中上品13味,矿物类3味,植物类8味,动物类2味;中品30味,矿石类3味,植物类17味,动物类10味;下品8味,矿石类2味,植物类4味,动物类2味。详见表1。

表1 《本经》中治“瘀血”药物归类

2.治“瘀血”用药的气味属性

表2 《本经》中治“瘀血”用药的气味属性

3.治“瘀血”用药的功用分析

对《本经》51味具有治“瘀血”作用药物的具体功效表述进行归纳,其中24味药记载以治“瘀血(恶血)”, 13味药治“血闭”,7味药“利血气”“通血脉”,4味药“逐血痹”,2味药治“血瘕”,1味药治“血病”。详见表3。

上述51味治疗“瘀血”药物,目前仍在临床广泛应用的有30味[以纳入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药学》(第九版)[6]为依据]。将其按现代主要功效进行分类,该30味中药共分布在12类。其中前3类分别是活血化瘀药(8味)、补虚药(4味)、清热药(4味),合计16味。

表3 《本经》中治“瘀血”药物功效表述分类总结

《本经》中治疗“瘀血”药物举例

1.干地黄

仲景时期,医家多将地黄分为干地黄和生地黄两种。其中干地黄即为现在的生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干燥块根,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作用。而古之生地黄现多指鲜地黄,为地黄的新鲜块根,具有清热凉血止血,生津止渴的作用。在民间,人们常用鲜地黄捣汁饮之,治妇人崩中血不止、鼻衄吐血等。《本经·卷上》记载:“干地黄,一名地髓。逐血痹,填骨髓。除痹,生者尤良。”[2]9《名医别录·卷第一》谓干地黄:“破恶血,溺血……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强调干地黄逐血痹、通血脉的作用。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病治》载:“五劳虚极羸瘦,腹满不能饮食……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缓中补虚,大黄虫丸主之。”该方条文见“肌肤甲错”,是指皮肤枯燥如鳞甲交错之状,是久瘀后多见的一种外候。由于血行障碍,气血难以滋养皮肤,则见肌肤甲错、皮肤干涩之证。大黄虫丸一方由大黄、干地黄、黄芩、桃仁、杏仁、芍药、甘草以及水蛭等虫类药等分为末,炼蜜为丸服用。后世多理解干地黄的作用为滋阴补虚,其实并不完全如此。《本经》中即提出地黄有“逐血痹”之功,可见逐瘀行血为其主要功效。

2.牛膝

牛膝是我国的传统常用中药。《本经·卷上》中记载,牛膝具有“治寒湿痿痹,逐血气”[2]13的功效。“血气”的变化可以反映疾病的形成[7]。《素问·调经论》言:“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血寒会导致脉道不通阻塞气机,须通其道以治其病。后世医家多认为牛膝具有逐瘀通经,引血下行的作用[8],即是遵照《本经》所言之“逐(或)利血气”。

明代医家王清任根据瘀血病位,运用独特的处方辨证思路,遵《本经》用药规律,善用桃仁、当归、生地黄、牛膝、桔梗等,治疗血瘀胸中之证。既可通血分瘀滞,又可清气分郁结,活血而不耗血,祛瘀又能生新[9]。血府逐瘀汤能够明显抑制心肌缺血模型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提高血清一氧化氮含量,改善急性微循环障碍,发挥抗炎、降脂、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10]。

3.黄芩

《本经·卷中》提道:“黄芩,味苦平,生川谷。治诸热黄疸,肠澼泄利,逐水下血闭,恶疮,疽蚀,火疡。”[2]38《本草经解·卷二·草部下》中解释道:“血闭者,实热在血分而经闭不通也。心主血,味苦清心,则能下泄,所以主之。”由此认识到,黄芩虽长于治疗气分热证,但也能入血分活血化瘀。

妊娠妇人多以肝血不足、脾气虚弱为主,肝血不足则生内热,脾虚不运则痰浊内生,湿热中阻,导致胎动不安。故以当归散行疏肝养血、健脾清热之功。方以当归为君,补血养血并行;又以白芍、川芎为臣,养血活血;佐以白术健脾除湿,少量黄芩清热祛瘀。诸药并用,则血虚得补,湿热可除,共奏养胎、安胎之效[11]。产后常见血虚挟瘀,故本方常能用之。

4.桔梗

《本经·卷中》言桔梗:“治胃胁痛如刀刺,腹满肠鸣幽幽,惊恐悸气。”[2]39“痛如刀刺”即是血瘀证的典型症状。瘀血壅滞,阻碍气血运行。不通即为痛,故瘀血疼痛具有疼痛固定,刺痛为主,拒按等生理特点。《本草思辨录·卷一》中亦云:“桔梗能升能降,能散能泄,四者兼具。”

无论是气虚、阴虚或是痰浊、湿邪,均可影响血液的正常运行,日久形成血瘀入络之证[12]。具体来说,痰饮为有形之邪,可随气流动,压迫阻塞脉络,妨碍血行。痰瘀致病往往互为因果,痰浊阻滞经络可使血行不畅致瘀;瘀血停积阻滞,影响津液输布,体内水液聚集凝结为痰湿。故在痰瘀同病的治疗中,当取用具有活血化瘀和祛湿(或燥湿、化痰、利水)双重作用的药物进行治疗[13]。

5.附子

《本经·卷下》云:“附子温中,破癥坚积聚,血瘕。”[2]69血瘕即是瘀血所形成的肿块。《名医别录·卷第三》亦记载“附子疗心腹冷痛……又堕胎”,由此,附子破瘀通血的功效不言而喻。

颜德馨教授是我国著名中医药学家,善用温阳法治疗心血管疾病。颜老认为,冠心病引发的胸痛,多为阳虚血瘀所致。立法应以温阳为主,化瘀为辅。常以附子汤合桃红四物汤化裁治疗冠心病,即是利用附子辛雄峻烈,开瘀散结,疏通血络,体现了《黄帝内经》“伏其所主,先其所因”的宗旨,疗效确切持久,止痛效果显著[14]。

讨 论

“瘀”字始见于《楚辞·九辨》:“形销铄而瘀伤。”许慎《说文解字·卷七下》言:“瘀,积血也。”《黄帝内经》中未出现“血瘀”或“瘀血”的字眼,但却有“恶血”“留血”“衃血”的记载。张仲景提出了“瘀血”的主要脉证,强调治疗“当下之”,制定了多个活血化瘀复方。唐容川《血证论》对气与血、气滞与血瘀、瘀血与新血、祛瘀与止血的关系论述精辟,见解独到。“瘀血”是中医学特有概念,是疾病过程中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是某些疾病的致病因素。临床中瘀血的病证繁多,历代医家采用病证结合的治疗原则,对“瘀血”的治疗形成了一定的用药规律,积累了丰富经验。

《本经》中治“瘀血”用药,多以中品(共计30味)及植物类(共计29味)为主。《本经·序录》称:“中药一百二十五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补虚羸者,本中经。”[2]1“养性”,即是指调养性情。“性”即是指人的禀性和气质,是人本身所具有的。而“情”则是指人对外界事物刺激所产生的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正常情志活动。“养性”实际上体现了古人心身同治的独特思想,既要治疗身体疾病,又要顾及心理变化。用药也大抵如此,利用药物四性,就能起到“遏病”的作用,即预防、阻止疾病的发生、发展。“斟酌其宜”则是指调性情就要合情,中品药气味有偏与不偏,有毒或无毒,应先辨别病人性情,再以同气的药养之[15]。

《本经》以四气五味药性理论为基础,提出“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及有毒无毒”,并将四气五味理论落实于具体药物中,以四气配五味,进一步发展了药性学说,奠定了四气五味理论指导临床用药的基础。《本经》治疗“瘀血”用药中,出现最多的是味辛性温者,其次为味苦性平,再次为味甘性寒。总以辛、苦、寒为主。一般来讲,寒凉药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阴除蒸、清心开窍等作用,主要用于血热吐衄、热极生风等一系列阳热证。五味中“苦”味属火,“能泄、能燥、能坚”,即具有清泄火热、燥湿、坚阴(泻火存阴)等作用。苦味泄火,体内阳盛化火,入舍于血,血热互结,血中津液耗伤,使血液壅滞而运行不畅,《医林改错·积块》载:“血受热则煎熬成块。”如牡丹皮苦寒,入心肝血分,善治温病热入营血,迫血妄行所致发斑。苦能燥湿化痰,痰饮等积滞体内,阻遏脉络,造成血液运行不畅。苦能泻火存阴,气阴是推动血液运行的动力,阴虚则脉道失于柔润而僵化。

《本经》中治“瘀血”药物条文所涉及病证名多样,如“恶血”“血痹”“血瘕”“血闭”等,体现了《本经》对《黄帝内经》的传承与发展。恶血,出自《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有所堕坠,恶血留内。”指瘀血,坏血。《诸病源候论·卷一》载:“血痹者,由体虚邪入于阴经故也。血为阴,邪入于血而痹,故为血痹也。”即是指邪入血分而成的痹证,多由气血虚弱,当风睡卧,或因劳汗出,风邪乘虚侵入,导致血气闭阻不通。血瘕是由瘀血所生的病理产物,属八瘕之一。瘀血内阻,冲任不通,则为闭经,古称血闭。

近代以来,有研究者将影像学等检查显示有血管狭窄(<50%),血液流变学、凝血、纤溶、微循环等实验室理化检测异常,近1个月有外伤、手术或人工流产等情况纳入参考标准,不断修订完善“瘀血”和血瘀证诊断标准。同时,理化结果还可作为诊断血瘀证的重要参考之一,指导临床用药。血瘀证常见于各种疾病,虽然有不同的临床表现,但以活血化瘀为总治疗原则。有学者将活血化瘀药分为和血药、活血药、破血药3类:和血药具有养血、和血脉作用, 如当归“治温疟寒热,妇人漏下绝子,诸恶疮疡”,丹参“治心腹邪气,寒热积聚,破癥除瘕”;活血药具有活血散瘀、行血的作用, 如牛膝“治寒湿痿痹,四肢拘挛,膝痛不可屈伸,逐血气”等;破血药药性峻猛,具有破血逐瘀作用, 如水蛭“治恶血瘀血月闭,破血瘕积聚”,桃仁“治瘀血,血闭瘕”等。这体现了 “异病同治”这一中医特色治疗原则,即不同疾病虽表现不同,但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采取相同治法,在临床实践中,对于提高临床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经》是一本珍贵的中医知识宝库,书中所列药物涉及生长环境、四气五味、有毒无毒、功用主治和久服预后等诸多方面,内容详实复杂,值得考究。本文通过统计分析《本经》在治疗“瘀血”中的药物种类,剖析其功效特点,联系古今医家应用,将传统经典用药理论与临床实际相结合,探索其中的用药规律方法,从中发掘出更多有益于中医临床诊治的认识,从而有利于拓展中医临床思路。

猜你喜欢

牛膝条文瘀血
外来入侵植物粗毛牛膝菊研究现状及防治对策
入侵植物牛膝菊研究进展
从“痹症有瘀血说”论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中医教你识瘀症
基于ITS 序列鉴别特色民族药材土牛膝及其混伪品的研究
论债法在民法典中的编写体例
瘀血被清除掉,身体会有什么变化?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条文一则考义
牛膝鸡爪/明·冯梦龙《广笑府》
有一种口渴和瘀血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