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旅游资源的分类与开发
——以河南省为例

2022-08-02徐迎芮蒋鹿洋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2年15期
关键词:河南省资源旅游

徐迎芮 蒋鹿洋

(上海体育学院 上海 200438)

前言

进入21世纪以来,一方面,人均可自由支配收入增加,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产生产业交融现象,许多新业态崭露头角。虽然在物质方面我们获得了质的飞跃,但是,却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精神方面以及身体健康方面的建设。体育与旅游的融合,不仅能够最大程度地利用体育的本质功能——健身功能——来改善体质、促进身体健康;同时也可以利用旅游的形式达到让人们回归自然、丰富精神生活的目的;此外,体育也被用来作为精准扶贫的手段,如,通过构建“体育+旅游”或“旅游+体育”的产业模式,解决农村空心化和农民就业等问题。国家也非常重视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带来的各种经济、社会效益,因而近年来,相继出台一系列发展体育旅游的政策,如,《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为解决体育旅游产业在实践发展中遇到的现实困境而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指出体育、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方向与内容;《关于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的指导意见》为解决体育旅游产业快速融合提出了各种融合手段。相关政策的出台及落地,为我国体育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能够融合发展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市场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产业之间资源的高度可重叠性。与单一产业资源相比,体育旅游资源更加复杂多样。对体育旅游资源进行分类,一方面有助于项目更好的开发;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在开发过程中因地制宜,突出当地风俗特色,从而达到促进经济发展及提高人民幸福感的目的。研究通过对河南省体育旅游资源类型进行分类以及对现存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开发与保护资源的建议,以期为其他省市开发体育旅游产品提供借鉴参考。

1、体育旅游资源

1.1、体育旅游资源内涵

有关于体育旅游资源的概念,目前学术界并没有统一的定义。以下为国内一些学者在不同时期对体育旅游资源概念进行的不同表述:

表1 体育旅游资源概念阐述

通过不同学者的阐述我们可以发现:旅游核心为旅游;而体育旅游核心则为体育。综上所述,本文我们将引用王冬慧学者对体育旅游资源的定义,即,在人类社会或自然环境中,既能够满足旅游者不同体育需求,同时又能够为当地产生社会经济效益的事物总和。

1.2、体育旅游资源分类

不同学者有着不同的资源分类标准。一些学者在深入剖析体育旅游者多元化体育需求的基础上,将体育旅游资源分为观光游览类、参与体验类、文化传承类、康养类、购物类和情感类等6类;于素梅则根据体育旅游者参与项目动机的不同,将体育旅游资源分为休闲、健身、刺激、野战、节庆、竞技、观光类等7类。朱红香则按照不同的标准对资源进行了更加详细的划分:按参与动机分为民俗体育类、休闲类、观光欣赏类体育旅游资源;按项目功能分为健身类、娱乐类及探索类体育旅游资源。尽管在这些标准下能够展现出资源的个类特征与属性,但却无法掌握资源的综合特征与属性,因此,她进一步从资源开发的角度将其分为休闲类资源、健身类资源、观光类资源、刺激类资源。不同于以上学者的分类标准,宛霞以色系为分类标准将资源划分为红色、蓝色、白色、绿色、黄色等5大类。无论哪种资源分类方法,都为我们进一步认识体育旅游资源提供了途径,同时也为项目开发提供了参考标准。

1.3、体育旅游资源开发

所谓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就是开发者对已存在的资源进行改造或对潜在资源进行建设的活动总和。开发的目的则是为了增强目的地对游客的吸引力,从而提高目的地旅游流,进而达到改善经济效益的最终目的。首先,对于已开发资源,一般而言,各类资源均要经历以下生命周期——“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当资源发展至成熟期阶段时,便需要考虑再次开发资源,体育旅游资源当然也不例外。在进行二次开发时,我们要将现实情况、当地资源特色以及体育旅游者的需求作为参考,进行高效的资源开发工作,以巩固、改善及提高体育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其次,对于潜在体育旅游资源,在观察市场变化和资源特征的基础上,以满足游客多元化体育需求为导向,对其进行科学高效地开发。一方面提高体育旅游目的地旅游流;另一方面为游客提供更多的体育旅游机会,从而将潜在体育旅游资源转化为现实体育旅游资源。

通过对两种资源类型开发的阐述,我们不难发现,资源开发工作的直接目的是开发各式各样的体育旅游活动客体,创造、改善和提高体育旅游资源吸引力,使其可以满足体育旅游者多层次、差异化的体育需求,最终将潜在的或已经存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2、河南省体育旅游资源分类与开发

2.1、资源分类

(1)自然资源。

河南省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和自然条件。周围山川环绕,这些山体资源为开发山地、户外及探险体育旅游产品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河南省5A级风景区如焦作市云台山、辉县市八里沟及洛阳市嵩县白云山景区,以及电影取景地辉县市郭亮村等等,这些高质量景观得到了许多本市及外来人员的青睐。另外,水域资源也十分丰富,跟随四季变换,夏季可打造漂流项目而冬季可开展滑雪项目。如今依托北京冬奥会大背景,人民群众对冰雪体育的热情高涨,冰雪体育旅游掀起前所未有的浪潮;河南省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也将迎来巨大的发展空间。此外,一些海拔适中的地区是开展航空体育运动的理想基地。如,国际一流滑翔基地林州林滤山及河南登封市嵩皇体育小镇等等。

(2)民俗体育资源。

河南省除了具有十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之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民俗体育资源,如,起源于河南嵩山和焦作的少林拳和太极拳。作为武术重要的两个分支,少林拳和太极拳已经成为河南省体育旅游的招牌。两拳历史悠久,具有修身养性、强身健体、社会交往等功用,因而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支持,尤其是老年人。现如今,在公园和花园里都有随处可见的太极拳爱好者。

(3)赛事体育资源。

植根于丰厚的历史文化,河南省开创了属于自己的特色赛事体育旅游项目:中国郑开国际马拉松赛事以及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赛,这些赛事不仅凸显了深厚的武术文化,同时也成为河南省特色体育赛事。此外,在本土体育赛事的成功举办的基础上,河南逐渐开始承办各类大型体育赛事,如,2019年,国际乒联世界巡回赛总决赛在河南郑州举办。有数据显示:在2006-2011年的6年中,河南省举办各项体育赛事共计22类,类型最多的比赛为锦标赛、联赛和冠军赛。此外,随着赛事举办的增多,高尔夫、斯诺克等商业性质较高的比赛也开始在河南举办。赛事体育旅游的发展在宏观上提高了河南省在国内及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微观上为河南省增加了客流量,带动了相关业态的发展,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2.2、资源开发

(1)开发现状。

在山体资源中,目前较为熟悉的产品有登山、攀岩、滑雪、滑草等;在水体资源中,主要有漂流、划船、垂钓、游泳等;此外还有定向越野、拓展训练等户外体育项目及滑翔、蹦极等航空体育项目。同时河南省利用自身丰富的花草树木资源开发了观赏性体育旅游项目,如,洛阳的牡丹花会。每年到了牡丹花开的季节,洛阳便会人满为患,游客们从四面八方集聚在洛阳,只为欣赏盛开的牡丹花。现在洛阳的牡丹花节也成功跻身全国四大名著节会之中。除此之外,以“两拳”为代表的的特色民族体育旅游资源一直是河南省引以为傲的体育旅游产品,打造的特色体育赛事已经成为河南省的招牌代表。同时,在花园、公园甚至村庄中,都摆放有一定规模的体育健身设施,来满足人们日常进行体育健身的需求。

(2)开发项目SWOT分析。

所谓SWOT分析,即基于内外部竞争环境和竞争条件下的态势分析;换句话说就是对研究对象的优势、劣势、机遇及挑战等进行深入挖掘,从而得到的一系列结果。该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对研究对象进行全面且系统的研究,从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通过对河南省体育旅游资源项目开发进行SWOT分析,明确河南省目前存在的弱势及挑战,从而提出科学有效的开发建议,推动河南省体育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分析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2 河南省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分析

2.3、开发对策及原则

(1)开发内容。

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内容包括建设和完善体育旅游配套设施、提高目的地的可进入性以及培养专业的体育旅游人才等。首先,开展体育旅游活动的物质基础即为配套体育设施的完善。对于已开发的地区,要对目的地的设施进行定期的检查维护与维修,保证设施的完整以及游客的安全;对于未开发的地域,要根据当地的特色,建设相匹配的设施;其次,由于体育旅游具有异地性的特征,旅游者必须借助一些交通设施才能够到达目的地。这就要求开发者在对体育旅游资源进行开发的过程中要考虑到交通和通讯等问题。这便是可进入性问题。这些问题包括交通路线、交通设施、交通方式、通讯设施以及有关交通的合理运营等。如果客车班次无规律、途中交通堵塞等问题出现,势必会降低旅游者的兴致,更糟糕的后果可能是旅游者不想再次在该目的地进行体育旅游活动从而造成该目的地口碑的破坏;最后是要进行专业人士的培养,众所周知,服务质量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会起到增加或减少体育旅游资源吸引力的作用。因此,为了体育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要培养各类专业的人才。

(2)开发对策。

①突出特色,打造品牌

在体育旅游快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体育旅游产品面临同质化严重的现象,河南省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开辟出一条特色的中原体育旅游之路,是其亟待解决的重要、核心问题。河南省独特的民俗体育旅游资源是突出河南特色的重中之重,除改造开发观赏性项目外,也要大力建设参与性体育旅游项目,发挥国粹的独特功能,并尽可能地扩大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

②整合资源,提高竞争力

资源开发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强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提高旅游流,从而为目的地带来经济、社会效益。但资源本身又具有地域性、季节性的特征,因此,我们在开发产品的过程中,要注重资源的整合,开发出互补的产品,从而提高区域的竞争力。

③提高意识,保护资源

在体育旅游发展的同时,对资源破坏的现象也越来越多。只重视资源的开发而不注重资源的保护就像是治疗而不预防疾病,有时候甚至会出现事倍功半的效果。而资源的保护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保护意识。我们也可以借助政府的力量,制定法律法规,将保护资源的意识深入人心,最终促进体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3)开发原则。

①因地制宜原则

体育旅游资源异质性是不同地区体育旅游活动对体育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根本所在。因此开发体育旅游资源时,要遵循因地制宜及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开发原则,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开发。因地制宜原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尽可能地保护历史遗留下来的或自然形成的原始风貌;第二,尽可能地反映当地的文化特色。而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相统一则能够推动体育旅游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②生态保护原则

在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生态保护原则不仅体现在对环境、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中,同样还体现在对某些资源的保护中。在某种意义上,对一些资源的开发本身就意味着一定程度的破坏,特别是对于自然体育旅游资源和历史体育旅游资源。但是如果开发适当,那可能未必会造成损害,反而起到保护这些资源的作用。在进行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时,要考虑到体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不能只强调开发而不顾对环境或其他方面的破坏。

③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相统一原则

进行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目的是在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的情况下,为本地人口提供更多工作岗位,从而推动体育旅游产业及相关产业发展进而完成经济增长的最终目标。既然最终目的是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那么当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成本大于收益的情况下,在该地区开发体育旅游产品便是不明智的选择。换句话说,当收益大于开发成本时,开发体育旅游资源才是明智的。因此并非所有地区都要大力发展体育旅游产业。此外,经济效益并不是在开发过程中考虑的唯一效益,生态环境的保护也同样重要。因而在开发过程中要避免出现资源开发程度超过社会、环境承受程度,从而导致资源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

3、展望

体育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既可以说是体育性的旅游事业,也可以说是旅游性的体育事业。河南省不仅拥有丰富的自然、历史文化资源,同时还有独特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这为促进河南省体育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但是,由于受到一些地区地理位置和经济条件的限制、以及开发资源模式的缺乏,导致资源未得到充分的开发。因而为充分开发利用体育旅游资源,满足游客亲近自然、释放压力、返璞归真等多元化的体育需求,结合河南省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产业发展趋势,提出河南省要突出本地特色,打造独特品牌;整合各类资源,提高吸引力;提高思想意识,保护资源等开发对策。河南省应充分利用省内各种体育旅游资源,从赛事体育、体育项目、休闲体育等多方面出发,推进体育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河南省资源旅游
送伞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我给资源分分类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河南省小流域综合治理调查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