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湿地公园管养探索和实践
——以金海湿地公园为例

2022-08-02郁佳峥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2年19期
关键词:金海灌木站位

郁佳峥

上海浦发综合养护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 201399

金海湿地公园位于上海市环城绿化带中,总面积46.6公顷,是上海市区最大的湿地公园之一。该公园充分利用了规划地块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特点,通过水生与湿生植物的重建、以及招引鱼类和鸟类等措施,营造人工与自然之间过渡的湿地景观系统,以维护城市湿地系统的生态平衡,保护城市湿地功能和湿地生物多样性[1]。然而,近年来,随着郊区城市化速度的加快以及游客量的急速增加,如何保护公园内的生态环境,成为日趋紧迫的问题。本文以浦东金海湿地公园现有的生态环境调查结果为支撑,探索如何在公园实践管养中恢复植被、野生动物栖息地、生物多样性的方法,并鼓励和引导公众参与恢复过程,把生态保护的理念切入到市民生活。

1 金海湿地公园生态环境项目调查

1.1 调查方法与结果

切实对湿地公园的生物、植被、水质进行调查检测是湿地公园管养探索不可或缺的环节,是生物多样性保护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

本次生物调查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昆虫、动物、鸟类、两栖爬行类、鱼类和入侵物种,通过运用样线法、样点法、红外相机监测、红外热成像等科研方法对金海湿地公园的物种种类进行总结,自2021年9月起,前后共计开展了6次鸟类、1次昆虫样线调查,1次安装兽类观测红外相机活动及若干次维护工作共完成7次调查,记录到鸟类54种,昆虫106种,野生兽类2种,并组织59名公众志愿者参加培训。通过放置5台红外相机,6次鸟类实地的调查,截至2022年1月18日,累计工作10080小时,拍摄到4108张红外照片或视频,红外相机与样线总共记录到鸟类54种,主要包括北红尾鸲、鸲姬鹟、黄腰柳莺、乌鸫、白鹭、棕头鸦雀、苍鹭、白鹡鸰,其中水鸟8种,其余主要为林鸟[3]。红外相机拍摄到鸟类17种,其中丘鹬、雉鸡、怀氏虎鸫、乌灰鸫、白眉鸫为样线调查未覆盖到的鸟类。外相机拍摄到兽类2种,包括:黄鼬和东北刺猬。红外相机科学准确的记录了生物数量及活动情况,为生物研究提供真实可靠的素材。

2021年10月底在金海湿地进行的1次调查中,共计发现昆虫106种,其中半翅目20种,革翅目1种,鳞翅目1种,膜翅目37种,啮目1种,翘翅目14种,双翅目21种,缨翅目36种,螳螂目1种,缨翅目1种,直翅目7种。因季节限制,2021年度完成1次调查,2022年度将继续运用多种调查方法对数据进行补充[4]。

植被调查的主要对象是乔木和灌木,于2021年11月30日,在植物果期这个重要生理期对植被进行了调查。植被的调查方法采用经典的植物群落样方法结合分层取样的技术进行,在金海湿地数字化图件上有植被分布的区域布设样点48个。进行植被样方调查时,以样点为中心设一个10×10m的样方,在样方内调查乔木、灌木和草本信息,其中草本样方在大样方的四角设置4个1×1m的小样方调查草本信息。记录数据包括乔木的树种、数量、树高、胸径、枝下高、冠幅和健康状况;灌木的种类、株高、冠幅、覆盖度和生长状况;草本的种名、平均高度、盖度和多度[5]。

通过此次植物群落野外调查得知,在48个样方中,金海湿地共有乔木植物种类43种,共调查树木340棵,其中主要乔木种类有无患子、女贞、杜英、香樟和广玉兰[6]。植物群落野外样方调查结果显示,乔木的平均胸径为16.8cm,胸径变化幅度为1cm-41.4cm。乔木最高值为26m,最低值为1m,乔木的平均树高7.46m。冠幅平均为3.58m,其中常绿乔木有9种,其余为落叶阔叶林。

灌木共27种,主要有石楠、蚊母树、石榴、胡颓子和八角金盘组成。调查的乔木和灌木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的冠幅都在0m-2m之间,0m-1.5m的灌木占大部分,少数的样方缺少灌木层,有灌木层的样方则表现为物种多样性低。

草本植物共48种,主要有白花车轴草、红花酢浆草、爵床、莲子草和马唐等。

水体的调查采用野外现场在线测定和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抽取10个点位,测定水体的的水温,电导率、溶解氧、pH,实验室进行水质测定,测定参数包括水温、pH、CODcr、总磷浓度、总氮浓度、氨氮浓度、硫酸盐浓度、磷酸盐浓度、硝酸盐浓度、亚硝酸盐浓度等指标[7]。

图1 水质指标测定采样点分布图

根据金海湿地水质调查样点的分析结果显示,金海湿地水质pH值7.43-7.81之间,偏中性;水温在12.7℃-13.4℃之间,处于常温水;按照《中国人民共和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五级划分标准,10个站位水中总氮含量均在1.5mg/L以上,所有站位水中的总氮含量均为V类水质。10个站位水中硝酸盐的含量均小于10mg/L,所有站位水中的硝酸盐含量均为Ⅰ类水质;10个站位水中溶解氧含量均大于6mg/L,所有站位水中解氧含量均为Ⅰ类水质;10个站位水中总磷含量为Ⅱ类水质;站位3水中亚硝酸盐含量为Ⅳ类水质,其余站位水中亚硝酸盐含量均为Ⅲ类水质;10个站位透明度都在小于0.5,不符合景观用水标准。

另外,站位7水中的化学需氧量为Ⅲ类水质、站位9水中的化学需氧量为Ⅳ类水质,其余站位均为V类水质。金海湿地站位电导率处于612-886µs/cm之间,水的电导率表示水的纯度,如果电导率很高,说明水中的能导电矿物质含量很高,水的纯净度很低,根据该地区景观用水标准分析,金海湿地的水质严重超出了景观用水电导率的标准要求[8]。

1.2 存在问题

通过这次对湿地公园生态环境的现场调查发现,金海湿地公园在生物管养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四大方面问题:

第一、金海湿地公园的人工林树种单一,分别是香樟、女贞、蚊母树、无患子、栾树、朴树,且在空间上存在分布不均匀,有一半的样方中缺少灌木层,禾本科草本,在有灌木层的26个样方中有15个样方的灌木层只有一种灌木,植物层次单调,为小型哺乳动物、林鸟及昆虫提供庇护所和食物的功能较弱。

表1 水质指标测定方法

第二、金海湿地公园围墙对小型动物行动造成阻碍。改造之前的围墙对小型哺乳动物的进出和对绿地的使用都存在潜在的阻碍,不利于生物的活动,也很难扩大生物的活动范围,对于生物生存繁殖起到很大的制约作用。

第三、越冬季的6次样线调查中未观测到越冬水鸟。整体而言金海湿地公园滨水浅滩面积小,坡度陡,芦苇丛多而密,导致越冬的水鸟站立、停留、觅食、栖息、筑巢的空间不足。

第四、金海湿地水中的化学需氧量较高,水体有机污染严重,水中总氮含量偏高,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并且,水中电导率也很高,金海湿地水质可溶性电导电杂质较多(比如金属元素)。主要原因是水的流动性差,导致水的循环更新慢,这样大量的污染物沉积下来,严重污染底泥,影响了底栖生物的生存,也导致水的溶氧能力不足,鱼类和底栖类生物因缺氧而无法生存。另外,因水中缺少鱼类等生存,导致水中营养物质无法利用,站点分布地区水体面积较小且与外界水体联系较差,流动性收到影响,因此影响水质[9]。

2 金海湿地公园管养的提升方案

第一、为了解决金海湿地树种单一、空间上存在分布不均匀的情况,需要均匀种植并增加植物类型,多引种栽培常绿的乡土植物,补植林下灌木,使用食源和蜜源植物,在灌木稀疏处搭建本杰士堆作为补充,开花植物富集处搭建昆虫旅馆,提供栖息地的同时兼顾科普教育功能。进行对生物多样性友好的植被管理,尽量减少林下植被的清理;减少对枯落物的清理,如果有条件可进行堆肥;乔木的枝条修剪应在深秋至初冬季节开展,避开鸟类繁殖季节;维持最低量或尽量避免使用化学药剂;除古树名木外,不填堵树洞,以免影响动物营巢和栖居。

第二、提升栖息地连通性,在适宜地点营造野生动物走廊,原来的围栏孔径太小,对于动物的活动存在潜在的阻碍,不利于小型哺乳动物的捕食活动。对围栏进行改造,在围网底部设置有间隔的开口,方便刺猬等小型哺乳动物使用和通过[10]。

第三、为了营造更广阔的水鸟栖息地,提升水鸟种类的多样性,园区将统一在改造中营造坡道适宜的滨水浅滩,并进行芦苇季节性管理;同时进行生物多样性友好的挺水植物管理:在管理的过程中,只以高度50cm以上的芦苇、香蒲等挺水植物为割除对象;水面宽阔处从深水区向岸边收割,保留岸边3-5m宽度的挺水植物,保持适当的视线遮蔽;水面狭窄处以保障河道通畅为主,重要排水河道宽度小于4米时挺水植物可考虑全部割除;避免在4-7月鸟类和蜻蜓集中繁殖期割除挺水植物;在鸟类导赏活动中配合宣传,让公众了解湿地植被管理的方式。

第四、改变水体富营养化的现象,尝试进行工程性措施,挖掘底泥沉积物对水进行整体更换或者进行水体深层爆气,注水冲稀等,这些方式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金海湿地水体富营养化的现象,在管养的过程中,也可以用含磷和氮浓度低的水注入湖泊,起到稀释营养物质浓度的作用。

3 金海湿地公园管养的目标展望

通过2021年-2022年上半年对金海湿地公园的问题研究,制定出2022年全年工作计划,计划调动120人通过12次鸟类调查,6次昆虫调查,全年红外相机监测,2次鱼类及两栖类调查的方式,对金海湿地公园物种多样性进行调查与分析,对园区内的植被、鸟类、昆虫、鱼类等生物物种进行数量采集与进一步的细化分类,争取在金海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推进落实上述提升方案的选址与落地,如乡土灌木的种植、昆虫旅馆、本杰士堆的营造。

继续推动自然观察和公民科学的理念和行动,以金海湿地公园为试点项目累计相关经验,让更多的志愿者参与到生态保护的活动中来,通过筹备和制作公众宣传资料如设计植物信息折页、绿地图、园内措施科普牌及相关周边活动如志愿者参与清理入侵物种等方式。更好地唤醒公众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探索人与自然的可能性[11]。

4 结语

总之,我们在改造和提升金海湿地公园生物、植被、水质时,应从调查、记录、汇总、分析、解决和展望几个角度出发,尽量做到在发展过程中不损害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不破坏金海湿地原有的生态系统。对于生物、植被、水质的保护,不仅要重视调查研究的过程,还要重视调查研究的结果,并针对结果中出现出来的问题进行细致化分析与总结,以确保该调查研究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只有如此金海城市湿地公园的自然生态系统才能够获得持续健康发展,才能够发挥出其在城市功能性空间运用中的价值,才能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美好生态愿景。

猜你喜欢

金海灌木站位
青岛金海种苗有限公司
故纸情怀
建党百年说“站位”
Association between estradiol levels and clinical outcomes of IVF cycles with single blastocyst embryo transfer
百花绽放
百花绽放
灌木丛
做最好的自己
提升站位讲政治 创新担当争出彩
提高政治站位 勇于担当作为 以从严要求开创人大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