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模拟失重下miR-212-3p/SIRT1通路调控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

2022-08-02徐丽群张晓雁张丽君胡泽兵曹新生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微血管内皮细胞内皮

徐丽群,张晓雁,张丽君,孙 权,薛 桐,胡泽兵,曹新生,石 菲,张 舒

(空军军医大学航空航天医学系生物动力学教研室,航空航天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 西安 710032)

内皮细胞对机械刺激高度敏感,通过将机械刺激转化为细胞内信号从而调节内皮及血管功能[1]。长时间太空飞行或卧床严重影响心血管系统功能,已成为影响中长期航天飞行的重要问题。已有报道微血管内皮细胞在血管稳态和局部血流中起着关键作用,微循环系统中的内皮功能障碍会导致严重的心血管功能失调[2]。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度为21~23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通过与靶基因的3′-UTR结合导致转录抑制和信使RNA(messenger RNA,mRNA)降解。研究表明,miRNA在内皮细胞功能、血管生成、血管炎症等与血管功能相关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3-4]。此外,miR-27b-5p、miR-503-5p和miR-151a等对机械刺激敏感,并对内皮细胞作用显著[5-7]。最近研究表明,miR-212-3p能够抑制肿瘤细胞增殖[8]。然而,模拟失重下miR-212-3p表达是否发生变化及是否影响微血管内皮功能尚不清楚。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 Ⅰ(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是一种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依赖性去乙酰酶,可对组蛋白和非组蛋白等转录因子进行去乙酰化,参与调控细胞衰老、基因转录、能量平衡和氧化应激[9]。研究表明SIRT1通过调控细胞的增殖、迁移在血管发育和生成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10]。本研究以小鼠微血管内皮细胞系bEnd.3细胞为研究对象,检测模拟失重下微血管内皮细胞中miR-212-3p及SIRT1是否差异表达,并进一步探究miR-212-3p及SIRT1在微血管内皮细胞中的功能及机制[10]。本研究将有助于深化对失重导致的心血管功能失调发生机制的理解,为寻求新的治疗靶点提供实验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系bEnd.3(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库);高糖培养基(Gibco公司);胎牛血清(Gibco公司);青-链霉素双抗(Gibco公司);胰蛋白酶(Gibco公司);2D回转器(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mimic-212-3p、inhibitor-212-3p、pcDNA3.1-SIRT1及相应的阴性对照(上海吉玛制药技术有限公司);RNAiso Plus细胞裂解液、SYBR®PremixExTaqTM、Mir-X miRNA First-Strand Synthesis Kit、Prime Script®RT Reagent Kit(TaKaRa公司);M-PER哺乳动物蛋白抽提试剂(Thermo Fisher Scientific公司);BCA蛋白定量试剂盒(美国Sigma公司);PVDF膜(美国Invitrogen公司);qRT-PCR仪(美国Bio-Rad公司);Cell Counting Kit-8(CCK-8)试剂盒(中国碧云天公司);5-乙炔基-2′-脱氧尿苷(5-ethynyl-2′-deoxyuridine,EdU)试剂盒(中国碧云天公司);酶标仪(Bio-Rad公司);化学发光仪(Tanon-4200,上海天能科技有限公司)。

1.2 方法

1.2.1 细胞培养 用含有100 mL/L胎牛血清、10 mL/L青霉素和链霉素的高糖培养基,在50 mL/L CO2、95%湿度、37°C培养箱中常规培养微血管内皮细胞,实验均用第4~8代的细胞。

1.2.2 细胞模拟失重实验 采用2D回转器模拟地面细胞的失重环境,将bEnd.3细胞以6×105个/瓶的密度接种于25 cm2专用回转培养瓶中常规培养。细胞贴壁后,将培养瓶灌满培养基并盖塞子,确保完全去除气泡。然后,将培养瓶放入回转器中,以24 r/min的速度绕水平轴回转24、48和72 h,获得的细胞为失重组。对照组置入相同环境中常规培养,不进行回转。细胞分为Con组和Clino组。

1.2.3 细胞转染 将bEnd.3细胞以1×105个/孔的密度传至6孔板,用有血清无双抗的培养基常规培养过夜,细胞密度为60%~80%时转染。使用Lipofectamine 2000将mimic-212-3p(40 nmol/L)、inhibitor-212-3p(80 nmol/L)、pcDNA3.1-SIRT1(100 mg/L)及其相应的阴性对照转染至bEnd.3细胞,无血清无双抗培养基培养6~8 h后更换为有血清无双抗培养基常规培养。细胞分组为:mimic-NC组、mimic-212-3p组、inhibitor-NC组、inhibitor-212-3p组、mimic-212-3p+ pcDNA3.1(+)组和mimic-212-3p+ pcDNA3.1-SIRT1组。RNA Oligo序列见表1。

表1 RNA Oligo序列

1.2.4 挽救实验 将bEnd.3细胞以适当的密度传至回转培养瓶,并用有血清无双抗的培养基培养过夜,当细胞密度为60%时转染。转染后灌满培养基并加塞,将培养瓶置于2D回转器并以24 r/min转速围绕其水平轴旋转48 h。细胞分为Con组、Clino组、Clino+inhibitor-NC组和Clino+inhibitor-212-3p组。

1.2.5 实时荧光定量PCR 用RNAiso Plus提取bEnd.3细胞总RNA,并逆转录为互补DNA。使用PrimeScriptTMRT Master Mix Kit或Mir-X miRNA First-Strand Synthesis Kit将RNA逆转录成cDNA,以GAPDH或U6作为内参基因。采用CFX96 real-time PCR检测系统和SYBR®PremixExTaqTMII检测mRNA和miRNA的表达水平,采用Ct(2-ΔΔCt)计算样本间miRNA或mRNA的相对表达量。PCR引物序列见表2。

表2 基因引物序列

1.2.6 蛋白质印迹分析 胰酶消化,收集并裂解细胞提取bEnd.3细胞的总蛋白。超声裂解蛋白样本,在12 000 r/min、4 ℃下离心10 min并吸取上清后进行BCA定量。按照Western blotting操作说明进行凝胶电泳,转膜,50 g/L脱脂牛奶封闭2 h后与特异性一抗GAPDH(1∶1 000;Cell Signaling Technology,美国),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PCNA)(1∶1 000;Cell Signaling Technology,美国)和SIRT1(1∶1 000;Proteintech,美国),4 ℃孵育过夜。然后,洗膜,将膜与二抗孵育2 h(1∶5 000;中杉金桥公司,中国),使用凝胶成像仪拍照。利用Image J软件进行定量分析。

1.2.7 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 将细胞以2×107个/L(100 μL/孔)的密度接种在96孔板中,并在37 ℃下孵育。分别于0、24、48、72 h加入CCK-8试剂(10 μL/孔),37 ℃孵育2 h,使用酶标仪检测A450 nm值。每组至少设3个重复,所有实验至少重复3次。

1.2.8 EdU检测细胞增殖 EdU是一种胸腺嘧啶类似物,可以在DNA合成过程中替代胸腺嘧啶掺入到新合成的DNA中以评估细胞增殖率。将细胞以1×108个/L的密度接种于6孔板中并培养过夜,每孔细胞加入50 μmol/L EdU试剂,37°C孵育4 h。严格按照EdU细胞增殖检测试剂盒说明书操作,EdU阳性细胞(红色)与4′,6-二脒基-2-苯基吲哚(4′,6-diamidino-2-phenylindole,DAPI)阳性细胞(蓝色)的比率表示细胞增殖率。

2 结果

2.1 模拟失重下miR-212-3p表达上调并抑制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

为了探究miR-212-3p是否在模拟失重下差异表达,将微血管内皮细胞置于2D回转器培养24、48和72 h后进行qRT-PCR检测,结果表明miR-212-3p的表达显著升高,其中在48 h升高最明显(P<0.01,图1A)。为了进一步探究miR-212-3p在微血管内皮细胞中的作用,向bEnd.3细胞中转染mimic-NC、mimic-212-3p、inhibitor-NC或inhibitor-212-3p。与NC组相比,mimic组的PCNA蛋白水平表达显著下降,而inhibitor组的PCNA蛋白水平升高(P<0.01,图1B)。此外,CCK-8及EdU实验表明过表达miR-212-3p能够显著抑制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能力(P<0.05或P<0.01,图1C~D)。

A:模拟失重24、48、72 h后bEnd.3细胞的miR-212-3p 表达(bP<0.01 vs Con组);B:转染mimic-NC、mimic-212-3p、inhibitor-NC、inhibitor-212-3p后bEnd.3细胞的PCNA蛋白表达;C:EdU法测定细胞增殖率;D: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速率 (aP<0.05, bP<0.01 vs NC组)。PCNA:增殖细胞核抗原;EdU:5-乙炔基-2′-脱氧尿苷;DAPI:4′,6-二脒基-2-苯基吲哚。图1 模拟失重下bEnd.3细胞中miR-212-3p的表达及功能变化

2.2 抑制miR-212-3p可部分缓解模拟失重导致的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抑制

为了探究模拟失重能否通过miR-212-3p调节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将inhibitor-212-3p转染bEnd.3细胞后在回转器中培养48 h。与Clino组相比,Clino+inhibitor-212-3p组PCNA蛋白表达增加,但低于Con组PCNA蛋白表达量(P<0.01,图2A)。CCK-8及EdU实验得到了相同的结果(图2B~C),提示沉默miR-212-3p可以减轻模拟失重导致的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抑制,miR-212-3p或可成为潜在的干预靶点。

A:转染inhibitor-212-3p后模拟失重48 h,PCNA的蛋白表达;B: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速率(aP<0.05, bP<0.01 vs Con组);C:EdU法测定细胞增殖率。PCNA:增殖细胞核抗原;EdU:5-乙炔基-2′-脱氧尿苷;DAPI:4′,6-二脒基-2-苯基吲哚。图2 miR-212-3p沉默可挽救模拟失重导致的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抑制

2.3 miR-212-3p靶向SIRT1并负调控SIRT1表达

为探究miR-212-3p调控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潜在机制,我们利用miRDB数据库筛选并验证出miR-212-3p的潜在靶点SIRT1。在模拟失重过程中,miR-212-3p表达水平升高,而SIRT1的表达降低(P<0.05,图3A)。向bEnd.3细胞中转染mimic-212-3p或inhibitor-212-3p后,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miR-212-3p能够显著降低细胞中SIRT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P<0.01,图3B~C)。此外,已有研究通过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证实了miR-212-3p和SIRT1之间的靶向结合关系[11-12]。miR-212-3p过表达可显著降低SIRT1 3′-UTR WT载体的荧光素酶活性,但对miR-212-3p结合位点突变的SIRT1 3′-UTR MUT载体没有影响。在模拟失重过程中抑制miR-212-3p可部分恢复失重导致的微血管内皮细胞中SIRT1表达量降低(P<0.01,图3D)。这些结果表明,SIRT1是miR-212-3p的一个重要靶点,且能感知机械刺激。

A:模拟失重24、48、72 h后bEnd.3细胞的SIRT1 mRNA表达(aP<0.05, bP<0.01);B:转染mimic-NC、mimic-212-3p、inhibitor-NC、inhibitor-212-3p后bEnd.3细胞的SIRT1 mRNA表达(bP<0.01);C:转染mimic-NC、mimic-212-3p、inhibitor-NC、inhibitor-212-3p后细胞中SIRT1蛋白表达;D:转染inhibitor-212-3p后模拟失重48 h,SIRT1的蛋白表达。PCNA:增殖细胞核抗原;EdU:5-乙炔基-2′-脱氧尿苷;DAPI:4′,6-二脒基-2-苯基吲哚。图3 miR-212-3p靶向SIRT1并负调控SIRT1表达

2.4 miR-212-3p依赖SIRT1负调控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

为了验证miR-212-3p是否通过靶向SIRT1调节微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将mimic-212-3p和pcDNA3.1-SIRT1或其阴性对照共转染至bEnd.3细胞。与mimic-NC组相比,mimic组的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能力显著降低(P<0.01,图4A);而共转染pcDNA3.1-SIRT1后,细胞中PCNA表达升高(P<0.05,图4A);CCK-8和EdU检测结果也表明转染pcDNA3.1-SIRT1可明显改善miR-212-3p导致的bEnd.3细胞增殖抑制(P<0.05,图4B~C),提示miR-212-3p依赖SIRT1负调控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

A:mimic-212-3p和pcDNA3.1-SIRT1或pcDNA3.1(+)共转染至bEnd.3细胞后SIRT1和PCNA蛋白的表达;B: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速率(aP<0.05, bP<0.01 vs mimic-NC);C:EdU法测定细胞增殖率。PCNA:增殖细胞核抗原;EdU:5-乙炔基-2′-脱氧尿苷;DAPI:4′,6-二脒基-2-苯基吲哚。图4 miR-212-3p依赖SIRT1负调控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

3 讨论

血管内皮是高度动态的组织,对机械刺激十分敏感。失重环境下血流动力学水平下降,血管局部剪切应力降低,从而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形态、超微结构、以及分泌、增殖、凋亡和血管生成功能的改变[13-14]。研究表明,微重力损伤微循环功能,抑制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凋亡[2,15]。由于微血管内皮在调节血管稳态和局部血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微重力导致的微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与多种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为阐明模拟失重对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我们检测了模拟失重下bEnd.3细胞中miR-212-3p及SIRT1的表达变化,并探索了其潜在的机制。微重力导致的心血管功能失调目前仍是困扰中长期航天飞行的问题,因此迫切需要探索其潜在的分子机制,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miRNAs参与血管生成的多个过程[16]。miR-29b通过靶向AKT3抑制VEGF和c-Myc的表达,从而抑制血管生成和肿瘤发生[17];miR-1908、miR-199a可以协同抑制ApoE/LRP1/LRP8信号通路,抑制黑色素瘤血管生成和肿瘤转移[18]。miR-212-3p作为一个肿瘤抑制因子,参与调节肿瘤细胞增殖、凋亡及迁移[19-20]。此外,研究报道miR-212-3p可通过靶向SGK3抑制胶质母细胞瘤血管生成和增殖[21]。本研究发现miR-212-3p是一个机械敏感性miRNA且在失重下表达增多。敲除及过表达实验结果表明miR-212-3p能够显著抑制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通过模拟失重下挽救实验进一步验证抑制miR-212-3p可以部分缓解模拟失重导致的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抑制,但无法完全逆转,表明miR-212-3p参与模拟失重导致的增殖抑制。此外,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我们预测并进一步验证了miR-212-3p的下游靶基因SIRT1。PCR及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miR-212-3p能够在转录及转录后水平抑制SIRT1的表达,此外,有文献报道miR-212-3p能够直接靶向SIRT1的3′-UTR。然而目前关于模拟失重能否通过miR-212-3p/SIRT1通路调控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功能的研究尚未报道,我们展开了进一步的探索和验证。

SIRT1是基因转录、细胞代谢的关键调控因子。研究表明SIRT1在血管内皮稳态、血管新生和内皮功能障碍的调节中至关重要。SIRT1介导的去乙酰化参与调控血管萌发和血管生成。SIRT1敲除显著抑制体新生血管萌芽及生成,导致斑马鱼和小鼠的血管形成缺陷和新生血管受损[22]。此外,SIRT1通过调控Nrf2信号通路在宫颈癌细胞增殖、凋亡及迁移侵袭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23]。本实验发现SIRT1在模拟失重下表达下降,表明SIRT1对模拟失重敏感;miR-212-3p和pcDNA3.1-SIRT1共转染实验发现转染pcDNA3.1-SIRT1后可明显改善miR-212-3p导致的bEnd.3细胞增殖抑制,但增殖能力仍比阴性对照组低,表明miR-212-3p依赖SIRT1负调控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

本研究中,我们发现模拟失重促进bEnd.3细胞中miR-212-3p的表达,而抑制SIRT1的表达。分别向细胞中转染mimic-212-3p或inhibitor-212-3p进行功能实验发现,miR-212-3p能够抑制bEnd.3细胞中SIRT1的表达并抑制细胞增殖。此外,抑制miR-212-3p可以部分缓解模拟失重导致的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抑制。以上实验结果提示miR-212-3p通过负调控SIRT1从而抑制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综上所述,本研究阐明了miR-212-3p/SIRT1通路在微血管内皮细胞中的作用,并为干预失重导致的心血管功能失调提供了一个潜在的治疗靶点。

猜你喜欢

微血管内皮细胞内皮
内皮祖细胞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有氧运动和精氨酸补充对高血压的干预作用及其与内皮细胞功能的关系
术前血清miR-221-3p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表达与早期宫颈鳞癌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基于OCTA图像分析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黄斑区微血管病变观察
眼库获取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
血管病,“大河小溪”一起治
基于“内皮损伤学说”探讨动脉粥样硬化的中医药防治策略
“糖衣”告诉细胞何时造血
勒布朗的遗产
微血管心绞痛:没有冠状动脉狭窄的心绞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