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化工原理”模块化教学的课堂管理与考核评价研究
——以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为例

2022-08-02李亚玲王静张甲

安徽化工 2022年4期
关键词:化工原理生源模块化

李亚玲,王静,张甲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应用化学工程学院,甘肃 兰州 730060)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首要目的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术技能人才。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职业教育的规模得到了超常规发展,但与此同时,高职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生源结构多样化日益凸显,导致高职院校教学和管理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课堂管理与考核评价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有效连接“教”与“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纽带和桥梁,对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不断改进和创新高职院校多样化生源结构下的课堂管理与考核评价模式,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有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本文以我校“化工原理”课程模块化教学的课堂管理与考核评价为例,研究教育教学重点环节中的课堂管理与考核评价问题,以期为今后的教育教学改革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提供有价值的研究信息。

1 研究背景

1.1 高职院校的学生生源结构和特点

目前,高职院校的生源主要有四大类:一是通过普通高考招收的普高生;二是通过高职院校综合评价录取招收的普高生;三是通过高职院校中职升学考试招收的中专或职中生;四是通过高职院校扩招招收的具有高中阶段学历或同等学历(初中毕业满三年以上)的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以及新型职业农民等。

在现代职业教育这个新背景下,综合考虑学生的成长环境和社会环境,前期对我校的2 000多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总结得出:第一类生源的学生大部分学习习惯较好,思想活跃,积极主动,较热爱学习,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储备,但自我约束能力较差,进取意识和动手能力较差,且自我中心意识较强;第二类生源的学生大部分学习习惯较差,甚至没有养成自己的学习习惯,自我约束能力和控制能力差,专业理论基础差,但活泼好动,多才多艺,个性鲜明;第三类生源的学生通过中职阶段的学习,有了一定的专业技能基础,动手能力较强,人际交往能力强,视野相对前两类生源的学生较开阔,但专业理论基础差,大部分学生存在学习方法不当甚至不爱学习,学习态度不明确,学习自觉性差等问题。第一批第四类生源的学生2019 年秋季入学,通过日常的教学和管理发现,这类生源的学生年龄结构、生活背景、文化水平和受教育程度差距较大,整体学习能力较弱,学习主动性不强。

学生生源结构的多样化,导致高职院校学生群体组成复杂,学生质量参差不齐,专业理论基础薄弱,给教学和管理带来很大困难,影响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

1.2 “化工原理”课程模块化教学的内容安排和优势

“化工原理”是高职院校根据化工类专业对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而设立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教学内容来源于生产一线,主要包含原料的预处理和产品的分离精制。教学过程强调工程技术观念和实践技能训练,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教学的目的旨在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化工工程问题的能力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为其今后进入化工相关的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新的生源结构下,我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对接岗位需求,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对“化工原理”课程进行模块化教学改革。改革后“化工原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分3 个单元,每个单元分不同的模块,至少包含了“理论+仿真+操作”3个模块,有的单元还包含了设计模块,具体内容安排如表1所示。

表1 “化工原理”课程模块化教学的内容安排

“化工原理”课程模块化教学改变了以往以理论知识为体系的传统授课模式,在其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加入了技能操作的训练和培养,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老师的教学效果,真正实现了“教、学、练”一体化。此外,模块化教学在课堂管理和考核评价过程中,可以采用更加多元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其更符合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

2 课堂管理模式研究

新时代职业教育大发展的新背景下,中国职业教育将迎来新一轮的变革。高职院校该如何应对新变革下多样化生源结构对教学和管理的影响是摆在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本文以此为前提,在我校现行的教学管理模式基础上,充分利用我校的教育教学资源,从教学环节的“课堂管理”入手,通过“化工原理”课程模块化教学的课堂教学管理实践改革数据探索研究新背景下高职院校课堂管理的新模式,旨在为高职院校因生源结构多样化带来的课堂管理问题提供一定的解决方案。

2.1 借助信息化网络云平台,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塑课堂管理新模式

“化工原理”课程模块化教学的课堂管理充分利用了信息化网络云平台“云课堂智慧职教”,在我校煤化工技术专业国家级教学资源库课程资源充足的基础上,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课堂教学管理模式,分课前、课中、课后3个环节,每个环节同时包括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具体的管理实施过程如表2 所示。该课堂管理模式对以往传统的课堂进行了时间和空间的延伸与拓展,不仅有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其课堂教学质量也有了显著提高。

表2 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课堂教学管理模式实施过程

2.2 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课堂管理的多元化,塑课堂管理新模式

“化工原理”课程模块化教学改革后,每个单元的内容都至少包含了“理论+仿真+操作”3个模块,有的单元还包含了设计模块。在充分利用信息化网络云平台、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的前提下,该课程理论教学课堂管理注重学生的讨论汇报、内容消化和课后总结,仿真教学课堂管理注重学生的练习过程、结果总结和过程优化,实操教学课堂管理注重学生的过程记录、组内协作和数据答辩。一门课不同的模块实现了课堂管理的多元化,最大程度地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3 考核评价体系研究

课程的考核评价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良好学风、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尤其是在新的生源结构、新的时代背景下,科学合理、全面高效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对提高教学质量更为重要。本文以“化工原理”课程模块化教学为例,经过多轮的教学实践改革数据,探索研究多样化生源结构下高职院校课程考核评价的新模式,以期为今后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价值的研究信息。

3.1 分模块按学时比例设置考核权重

“化工原理”课程模块化教学改革后分3个单元,每个单元独立成一门课,每门课又分不同的模块。为了保证课程考核评价的合理性,每门课应严格按照各个模块学时所占比例设置考核权重。其中,理论模块的考核包含了考勤、课堂活动(测验、讨论、提问等)、课后作业以及末考成绩;仿真和实操模块包含了考勤、过程考核(课堂纪律、课堂表现、课堂笔记、课后作业等)和结果考核(仿真:每个单元的开车、停车和事故考试;实操:每个项目学生的实际操作和考核答辩)。

3.2 严考勤,重过程,有记录,全面考核

“化工原理”课程模块化教学充分利用信息化网络云平台“云课堂智慧职教”,无论是理论还是仿真和实操,每节课利用“云课堂智慧职教”线上严格考勤。其中,理论模块每节课的课堂活动至少包含提问、讨论以及测验,全部线上完成,尤其是测验,为了检测每节课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以及监督学生在上课过程中是否认真听讲,在理论课每节课教学内容讲完之后,留出5~10 min 时间进行随堂测试。这些课堂活动的成绩都会纳入理论模块的考核当中。可以说每天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哪天不学,学生的成绩就会受到影响,因而教学效果非常好;仿真和实操模块每节课线下全过程有记录,课堂纪律、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全部量化考核,真正做到课堂管理有记录,学生数据可查询。此外,该门课程所有模块的课堂笔记也纳入过程考核中,尽可能保证课程考核的全面性。

3.3 考核评价有制度,严落实

再好的课程考核评价办法,如果没有制度的指导和制约,就无法严格落实,就是无效的。为此,我校出台相关文件明确规定,“化工原理”课程模块化教学对于考核结果60 分以下的学生,要求按照初修的标准重修该门课程,老师和学生必须严格落实。经过多轮的课程教学实践改革,“化工原理”课程模块化教学的考核评价体系日趋完善,不断良性循环,并且有了不断修正和更新,真正做到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3.4 分层考核,动态评价

“化工原理”课程模块化教学针对不同的生源结构采用不同的考核标准,比如,对于扩招招收的学生,在课堂管理模式和考核办法相同的大前提下,适当降低了考核标准,降低了考核难度,加入了多元的动态评价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有加分;鼓励学生及时主动完成课程作业,有加分;鼓励学生用与专业相关的技能证书以及相关职业技能竞赛代替部分成绩等等。以学生为主体,尽可能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能力。

4 结束语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主动探索高职院校多样化生源结构下的课堂管理与考核评价模式,不断深化考核机制改革,不断创新课堂管理新模式,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课程教学质量,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术技能人才贡献力量,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

猜你喜欢

化工原理生源模块化
重卡内饰模块化技术
用模块化思维打造组织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JGJ/T 435—2018施工现场模块化设施技术标准
两类生源高职生的比较及对教育教学的启示①
模块化微流控系统与应用
基于SPOC教学模式的课程教学设计
数学定律在化工原理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化工原理》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探讨
跨省生源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