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传统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培养模式探析
2022-08-02刘徽
□刘徽
铜器
近年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推进,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工艺,日益成为国家和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项目之一。传承人是传统工艺类非遗的承载者和传递者,是非遗保护的核心。本文立足新疆传统工艺类非遗项目的培养模式,在总结分析的基础上,探索培养体系对于传统工艺在当代的传承所发挥的作用,以此推动新疆传统工艺振兴。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工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3 年10 月第32 届大会上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及内容,其中就包括“传统手工艺”。2011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实施,“传统技艺”是其主要内容之一。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2017 年,文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共同印发《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该计划中所称的传统工艺,“是指具有历史传承和民族或地域特色、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主要使用手工劳动的制作工艺及相关产品,是创造性的手工劳动和因材施艺的个性化制作,具有工业化生产不能替代的特性”。随着非遗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传统工艺的代表性专业门类相继被纳入非遗范畴,传统工艺从业者被认定为代表性传承人,传统工艺日益成为推动区域文化、经济繁荣的重要力量。其不仅是非遗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的物质载体。
土陶
新疆传统工艺文化积淀深厚、门类众多,是各民族在特定环境生产生活过程中孕育形成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涵盖衣食住行,其影响遍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拥有巨大的文化价值、科技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在非遗保护传承中,传承人是关键和核心,探索非遗传承人群培养模式,建立健全培养体系机制,对传统工艺在当代的传承发展将起到重要促进作用。
二、传承培养模式
以不同历史时期来划分新疆传统工艺类非遗传承培养模式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传统培养模式,另一类为现代培养模式,它们在特定社会阶段的社会生活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一)传统培养模式
手工的生产方式决定了手工艺口传心授的传承习惯。这些手艺人当中,有的继承了祖辈传下来的手艺,有的是跟着师傅学来的,历史上传统工艺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家族传承、师徒传承等。家族传承是在有直系血缘关系的人群中间进行传统工艺的传授和修习。它既保证了技艺和传统工艺品形制等的稳定性,又在世代传承实践中形成了家族传统工艺技艺特点和知名度。而师徒传承一般是师傅挑选徒弟,师徒之间具有一定的血缘、地缘或业缘关系,这种师徒传承方式是传统工艺沿袭千百年的基本传承机制,也是技能技巧的传习方式和民间知识的传授方法。
不同的地域文化孕育出独特的传统工艺和手工艺人,在新疆,由国家及自治区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认定和公布的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中,传统工艺类代表性传承人有197 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中将“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作为代表性传承人承担义务之一进行了明确。这种后继人才的培养绝大多数是以师带徒的方式开展的,每位代表性传承人都会收几名至数十名不等的徒弟,其中不乏技艺精湛、能力出众的艺人。
在传统的师徒传承中,徒弟学艺的经历是十分辛苦的,要靠勤看、强记、自悟,正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要想学到核心技艺,需要个人的努力与悟性。例如,在土陶烧制技艺中,有人认为其核心技艺是泥、釉料等的配方,其实核心技艺应是手工拉坯、窑温控制等环节,旁观者同样可以看师傅怎样操作,却不能轻易掌握该技艺。笔者在喀什调研土陶烧制技艺期间,走访了喀什市土陶传承人买买提艾力·玉苏甫的作坊,亲身体验了手工拉坯的过程。虽然有传承人在一旁指导技艺要领,但一两次的实际操作根本不能锤炼出精湛的技艺。比如,陶土在塑型过程中加水过多就无法成型,加少过少摩擦力增大也无法塑型,都需要实践者一次又一次的尝试,在操作过程中熟练地掌控手的力度。正如对中国手工艺有着深入研究的日本作家盐野米松所说:“工匠们的手艺是经过时间的积累才磨练出来的。”
(二)现代培养模式
学徒制度曾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重要作用,但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现代教育的推广普及,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年轻一代经过学校教育,在兴趣爱好、职业规划、未来发展上有了更多选择,曾经的子承父业、徒弟继承师傅的状况面临挑战,包括传统工艺在内的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出现后继乏人的窘境。传统工艺制品的制作需要多年的磨砺和沉淀,已渐渐不能满足现代消费社会快速变化的节奏,加之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手工艺人们掌握除自身熟练的手艺之外的更多技能。这些都对传统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新疆入选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传统的口传心授的师徒制度在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后逐渐转向学校教育培养模式,尤其是职业教育。学校教育是传统工艺行业的从业者培养中的全新内容,是培养从业者社会化的主要形式。学校教育的确立,完成了传统工艺行业从业者培养的转型。不同于注重传艺与心法的师徒传承,学校教育更侧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同时,传统工艺融入职业教育可以拓展职业教育发展空间,促进学历教育和社会发展的有效衔接,实现职业教育的效益最大化,这种方式能够为各类用人单位培养优异的技能型人才,进一步提升职业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2017 年,《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颁布,该计划明确了中国振兴传统工艺的重要意义、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其中,包括“依托相关高校、企业、机构,组织传统工艺持有者、从业者等传承人群参加研修、研习和培训,提高传承能力,增强传承后劲”“支持具备条件的高校开设传统工艺的相关专业和课程,培养传统工艺专业技术人才和理论研究人才”等加强传统工艺人才培养的举措。
近年来,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和非遗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新疆有多所职业学校开设了传统工艺专业。从2015 年开始,教育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截至目前,开展了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并公布试点单位,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新疆职业大学等13 所高职院校以及新疆工业经济学校、阜康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等4 所中职学校入选。
此外,为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普及,发挥学校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的示范作用,2014 年,原自治区文化厅认定了14 家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普及基地,涉及传统工艺的有5 家。
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普及基地
新疆和田玉文化创意产业园外观
职业教育培养的从业者为传统工艺传承注入了新的内容。同时,不同层次从业者也提升了行业的整体水平,为新疆传统工艺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笔者选取首批入选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的新疆职业大学作为案例,尝试展现新疆在现代学徒制方面的探索,以及符合专业发展、发挥本地优势的现代学徒制模式。
新疆是和田玉原料的集散地、商品销售地。随着玉雕产业的发展,当地从业人员也在设法提升新疆玉雕的水平。因此,玉雕加工专业在新疆有广泛的就业前景,而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既在玉雕技艺人才培养、技艺传承创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促进了玉雕技艺的传承保护与产业的发展。
坐落于乌鲁木齐市的新疆职业大学,在师资、生源、配套设施等方面都有很好的基础,传媒与设计学院主要从事玉雕专业和宝玉石鉴定专业的人才培养,作为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该校把2015 级宝玉石鉴定与加工(玉雕设计)专业作为现代学徒制的教学试点,与企业合作成立“宝玉石鉴定与加工”大专专业,其中包括鉴定、加工、设计及首饰设计四个专业方向。在现代学徒制的实施过程中,双方采用单考单招的招生模式,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在课程设置方面,不仅有玉雕基本造型及表现技法、玉雕加工等专业主干课,还有素描、白描、书法、设计镶嵌等专业相关基础课程,让学生逐步形成完整、全面的知识结构,提高审美能力、美术修养;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了“教学与生产全过程对接”的校企深度合作办学模式;同时,建立校企共同参与的“多元化”考核模式,并由学院、教研室和企业专人小组实施质量监控。经过3 年的教学实践,培养取得了显著成果。2015 级宝玉石鉴定与加工(玉雕设计)专业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92%以上。这种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今后学生传承、创新玉雕工艺提供了更大的保障。
2015 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以下简称“研培计划”)实施。该计划以非遗中覆盖面最广、最能带动就业的传统工艺类项目为切入点,通过组织非遗项目持有者、从业者等传承人群到高校学习专业知识、研究技艺和技术、开展交流研讨与实践,帮助传承人群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在秉承传统、不失其本的基础上,提高中国传统工艺的设计、制作及衍生品开发水平,促进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截至2020 年底,全国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850 余期,培训学员3.3 万人,覆盖传承人群超过10 万人。
印花布木模戳
2016 年以来,新疆针对编织、刺绣等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传统手工艺,确定了开展传承人群研培的专业方向。在遴选研培院校方面,结合学员特点,对院校学科特色、教学优势、师资配备、课程设置、教学环境等进行调研和考量,先后委托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上海大学、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等疆内外院校,开展了30 余期2 千余人次的培训班,通过课堂教学、考察观摩、交流研讨、实践训练、作品展示等,帮助传承人群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提高传承能力,增强传承后劲。
在实施研培计划的过程中,研培院校结合新疆非遗保护实际和自身学科优势,针对参加培训传承人群的实际情况,探索出一条以研培促科研,以科研服务社会,助力传承人群培养、优秀文化传承与地方经济发展的特色道路。针对学员大多来自偏远农村的情况,为拓宽其眼界,加大学员参观交流教学模块的强度,每期培训都保证学员进行参观交流,组织他们参观博物馆、七坊街以及观看经典剧目演出等。例如,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作为非遗传承人群培训基地,具体承担研培组织实施工作,主要以传统美术类非遗项目刺绣为重点实施研培。截至目前,共举办11期刺绣传承人群培训,形成了充实稳定的师资、管理团队及丰富的非遗培训授课经验。学院先后对阿勒泰、哈密、喀什、阿克苏以及克州等多个地区的学员采取入户访谈、集中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回访,了解学员的家庭状况以及返乡后刺绣的传承、创作情况。更好地为其提供专业指导,并经由回访获取学员的反馈和意见,进一步量化和优化培训课程,以便制定更为贴合实际的培训计划,实现研培工作的双向交流。此外,研培班还面向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和田地区墨玉县等南疆四地州,开展妇女刺绣普及、提升培训,发挥传统工艺类非遗项目居家就业、就近就业的优势,采取建立就业工坊、产品设计及提升、组织产品销售等措施,助力脱贫攻坚,促进乡村振兴。
近年来,随着面向青少年的非遗普及教育深入开展,作为非遗传承的有效手段之一,传统工艺类非遗项目,如面人、皮影戏等越来越多地进入校园、进入课堂,增强了青少年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参与感。以面人项目为例,2012年,面人入选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多年来,通过开设面人课堂、成立面人社团、举办面人大赛等方式,积极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因其简便易学、形象生动、可塑性强等特点,深受青少年的喜爱。乌鲁木齐市相继在50 余所中小学和幼儿园开设面人课堂,参与体验的学生和幼儿达4 万余人次。以面人等传统工艺类非遗项目为主要内容的非遗进校园活动的持续开展,培养了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让他们从中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结语
非遗以人为核心,正如著名民俗学家刘锡诚所言:“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他们以超人的才智,灵性,贮存着、掌握着、承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类别的文化传统和精湛技艺,他们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的宝库,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的‘接力赛’中处在当代起跑点上的‘执棒者’和代表人物。”随着传承人培养模式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无论是以现代学徒制为代表的职业教育体系的不断探索,还是面向更加广泛的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计划的实施,抑或非遗进校园活动的持续开展,这些都为新疆传统工艺类非遗传承提供了新路径。非遗传承人培养体系也会随着非遗保护工作的深入实施而不断完善健全,实现传统工艺的现代转型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