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百年·宜兴遗址知多少?
2022-08-02潘奕宇
文/潘奕宇
100年前,河南省一处遗址的发现,揭开了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序幕,它是中国田野考古最早发现和确认的新石器时期文化,为中华文明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它就是“仰韶文化”。随着仰韶文化遗址的发现,更多的文化遗址被陆续发掘,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的古代史,也从侧面印证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考古百年,宜兴曾有哪些重大发现?它们的发现给我们带来怎样的谜题和惊喜?让我们一起盘点一下宜兴十处重要遗址。
地点:宜兴市新街镇夏姜村唐南自然村
时期:距今约7 300年
骆驼墩遗址发现较早,在20世纪70年代,当地兴办的一座砖瓦厂在骆驼墩一带取土,出土了大量磨制精美的石器及一些陶器、玉器。在1984年的全省文物普查中,原宜兴县文管会在当地征集了各类文物数百件,认定其为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主要遗存属于距今5 000多年的崧泽文化。
2001~2002年,作为国家文物局立项的重点社科课题“太湖西部史前文化研究”的一处重要发掘地点,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和宜兴市文管会组成联合考古队,对该遗址进行了较大规模的主动发掘,取得了重大收获。发现马家浜文化时期的墓葬52座、瓮棺葬39座、灰坑5座、房址3座、大型螺贝堆积遗迹1处、祭祀遗迹4处,发现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墓葬和灰坑多座,另外还发现较为丰富的广富林文化遗存和印纹陶时期的文化遗存,其时间跨度从距今7 000年前后至距今2 000多年,前后延续达4 000多年,发现石器、陶器、骨器、玉器等400余件,各类动物骨骸标本2 000余件,碳化稻米2 000多颗,被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评选为2002年度全国六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
骆驼墩遗址发掘最重要的收获,是发现了以骆驼墩早期遗存为代表的骆驼墩文化遗存,它代表了太湖西部山地向平原过渡地带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特点。骆驼墩陶器群有着明显的自身特色,埋葬习俗也与马家浜文化有别,而瓮棺葬则更加独特,不见于其它马家浜文化遗址。经北京大学科技考古中心对骆驼墩遗址有关碳十四标本的测试,骆驼墩文化遗存第一阶段的相对年代在距今7 000年左右。
骆驼墩文化遗存的发现对于研究太湖西部史前文化提供了新材料,为我们研究马家浜文化、河姆渡文化、跨湖桥遗存、骆驼墩遗存等文化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所构成的史前文化格局提供了一个更新的视角,对研究长江下游古代文明的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地点:宜兴市芳庄镇溪东村西溪自然村
时期:距今约7 000~6 000年
西溪遗址于1984年文物普查中被发现,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溪遗址中心区域为一高出四周农田2米的长条状高地,东西长300余米,南北100余米,面积近5万平方米。遗址的南、北、西三侧有河流呈半环状环绕,为西溪遗址的先民在生产、生活、对外交流等方面提供了极为便利的自然条件。
为进一步了解西溪遗址的内涵,并完善太湖流域史前考古学文化的文化谱系,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和宜兴市文管会分别于2002年和2003年对该遗址进行了试发掘和第一阶段主动性正式发掘。通过发掘证实了西溪遗址为马家浜文化时期的一处大型聚落遗址,主要遗存形成于距今约7 000~6 000年,且表现了多个方面的重要价值。
通过发掘出土了一定数量的实物,有形体硕大的缸,制作精美的鼎、匜、盉,打磨精致的石斧、石(石奔),更有古拙可爱的陶猪、母背子羊陶塑艺术品、雕刻生动的鱼,再结合遗址中的各种遗迹,我们不难想像出六、七千年前,这里的先民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炊烟袅袅、鸡犬相闻、鱼来飘香,偶尔还有舟船相往,呈现出一派祥和、自然的浓郁生活气息。
地点:宜兴市丁蜀镇周家村分洪桥西境
时期:西晋延烧至宋
小窑墩窑址为一东西方向的长条形斜坡状高墩,全长约50余米,最宽处约20米,东头高约8米,西头高1~2米,属龙窑结构。窑址正中可见一条凹槽,当系龙窑倒塌后的遗存。该窑的文化堆积十分丰富,包含三个不同时期的产品堆积,下层为西晋时期的堆积,产品主要为青瓷器,胎质坚致灰白,个别露胎处呈淡红色,釉色淡青或青中泛黄,器型有碗、盏、碟、钵、盆、洗,并有少量的双系或双复系罐及堆塑罐,其中碗、钵等器物的口沿及罐的肩部饰以弦纹及网格纹,出土的窑具有圆筒形、覆盆形窑座和钵形齿口窑垫;中层为唐代遗存,产品仍为青瓷器,胎质致密灰白,淘练精细,釉色浅青、青绿或茶绿色,器型以碗、盘、盆、钵类为主,还有罐、灯盏类器物,窑具有饼形圈口状窑垫,浅盘形窑座,喇叭口形窑柱,还普遍发现用泥渣作为装烧时叠物的一种间垫;上层为宋代产品,大多为大件缸瓮等黑货陶器,该层不见窑具。
小窑墩遗址是宜兴现存窑址中烧造年代较早、保存较为完好的窑址之一,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2006年5月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点:宜兴市丁蜀镇桃渊村涧潨自然村
时期:唐
涧潨龙窑遗址于1975年在普查古窑址过程中被发现,1976年5月南京博物院会同宜兴陶瓷公司对遗址进行了发掘,2006年5月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龙窑利用土墩自北向南倾斜的地势建筑窑基,窑基尚有空室、挡火墙、窑床等部分保存较好,窑基残长28.4米,窑床宽度不等,窑头2.3米,中段2.65米,尾部已残缺。空室平面作不规则圆形,长1.9米、宽2.2米,作调节温度用,墙壁粘结有很厚的墨绿色玻璃状结晶体(俗称“窑汗”);挡火墙(俗称“火屏”)置于空室与窑床中间,为一堵高0.54米、厚0.3米的矮墙,两侧为固定墙壁,中间部分留有随时可堵、可拆的空档,烧火时临时堵塞,出窑时即可拆去;窑床坡度平缓,与地平面构成的倾角各段不同,窑头2°~4°,中段5°~8°,尾部8°~10°,窑壁依坡度用长方形砖坯单砖砌成。窑床底部结构,除窑头部分长约1.4米范围用青砖铺地外,其它窑段先填0.3米烧土,后在其上铺0.17米厚的细砂层,属“软底窑”。
涧潨龙窑烧制产品比较简朴,以生产民间日常使用的碗、钵、罐、盘(碟)、灯盏为主,兼烧盆、瓶等其它产品。产品的原料是经淘洗处理过的粘土,胎质断面浅灰或黄灰,均用轮制拉坯成型,比较规整,器底多留旋削痕迹,有些产品器腹较厚,碗、盘类的饼形底外缘被削去一圈,釉色绝大部分是青釉,色泽比较清新光亮,颜色细分有茶绿、青绿、浅青,多数属青绿泛黄,亦有少量褐色或酱色釉,以及酱釉、青釉上挂黑褐色彩斑。施釉方法采用浸釉和荡釉,浸釉一般仅施于碗、钵、盘的口部内外,釉线里外一致,属于半釉,有些满釉的钵、罐采取荡釉的方法。
窑具为粘土夹杂大量砂粒制成,胎质较厚,耐火度较高,包括有垫座(俗称“底脚”)、垫片、泥丁以及套钵等。涧潨窑遗址的烧造历史不见于文献记载,从产品特征看其时代大体属于唐代中、晚期,是江苏省内最早进行科学发掘的窑址,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地址:宜兴市新街镇水北村真武殿自然村
时期:唐中晚期延烧至宋
真武殿古窑群于1984年文物普查中发现,窑址原规模较大,现真武殿村及周围均属窑址范围。由于早年整田平地及村民建房等,致使部分窑址被挖毁。现存窑址为一东西向的小山丘,东西长350余米,南北宽约80米,其中分布窑墩十余座。四周瓷片堆积十分丰富,厚约1~2米,少数地域厚达5~6米。从现场采集的标本看,其产品主要为各式平底碗、四系陶罐、执壶、洗等,还有少量的碾轮、瓷枕等。青灰或红褐色胎,拉坯成型,器表常常带有修坯时留下的旋削纹,壶嘴、把、系等均采用粘接法,粘接处修制不规整,执壶的把用模制成型后粘贴,少数带条形纹和“吉”字纹。釉色以茶绿、酱色、青绿等为主,釉面光泽较好,胎釉结合牢固,釉内常带有细小的片纹,施釉往往不及底。窑具多见柱形支柱,碗用叠烧法,常见数只或十余只粘烧在一起的残次品。
真武殿窑群的窑址皆为龙窑结构,从烧造器物的特征看,该窑创烧于唐代中晚期,延烧至北宋。从现存窑址的规模看,当属当时宜兴地区生产日用青瓷器的主要窑场之一。该窑群目前保存较好,通过进一步深入地调查研究,对于了解唐、宋时期宜兴乃至全国越窑系青瓷的生产情况具有重要的价值。2006年5月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宜兴市西渚镇五圣村
时期:宋
筱王村古窑群主要分布在五圣村的筱王、大地、中窑、下窑、五圣、潘山岕、包家等自然村,已发现的窑址有20余处。窑址直径小的约30余米,大的近百米,堆积高5~10米不等。
筱王村古窑群烧造时间主要在宋代,部分窑址延烧至明初。其产品主要有四系坛、四系罐(俗称韩瓶)、小缸、执壶、瓶、盆等。灰褐色胎,施亮青釉,因胎色较深,施釉后器表略近褐色,釉层较薄,施釉往往不及底。拉坯成型,部分器物修坯不够精细,表面有旋坯纹,流、系、把等均采用粘接法。
筱王村窑群窑址分布范围较广,据传共有窑墩90余座,除西渚五圣村外,在溧阳市戴埠的神山、东干、宥里等地亦有分布。从堆积看,其延烧时间较长,产量巨大,是宋代宜兴日用陶瓷的重要产地之一。2006年5月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宜兴市张渚镇凤凰村
时期:东汉至明清
凤凰村窑址分布于张渚西北部丘陵地带三个低矮的土台之上,遗址南侧是绵延的低矮丘陵山地,平均海拔约10米。凤凰村窑址于2019年,在宜长高速公路(张渚互通段)建设施工前的考古调查、勘探中发现,经过历时225天的考古,共发掘清理出宋代窑址17座,东汉晚期至明清时期古墓葬24座。其出土遗物包含当时烧造的瓦当、滴水、板瓦、筒瓦等建筑构件,以及瓦当模具、陶拍等。还出土有青瓷碗、黑釉白彩绘瓷碗、陶韩瓶、陶盆等生活用器残片,墓葬内出土随葬品有青釉瓷碗、盏、青瓷罐、陶罐、铜钱等。凤凰村窑址及出土文物的发掘,为判断窑址的年代、研究窑炉烧造的器类、宜兴地区的窑业发展史、东汉和南宋的砖瓦窑建造和烧制技术等提供了实物资料。
地址:宜兴市丁蜀镇前墅村
时期:明延烧至今
前墅龙窑创烧于明代,延烧至今,是宜兴地区目前仍以传统方法烧制陶瓷器的唯一一座龙窑,2006年5月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窑头北尾南,窑身内壁以耐火砖发券砌成拱形,外壁敷以块石和太湖边上特有的白土,窑身左右设投柴孔(俗称“鳞眼洞”)42对,西侧设装窑用的壶口(窑门)5个,窑身上方建有窑棚,花岗石柱,上覆以木质梁架及小板瓦。龙窑通长43.4米,窑身外壁宽约3米,内壁底部宽约2.3米,高约1.55米。燃料主要为煤(煤为20世纪70年代所改,仅在窑头作预热)、松、竹枝等。现产品主要为盆、瓮、罐、壶等日用粗陶,间搭烧少量紫砂器。
前墅龙窑目前仍然较好地保存了我国古代龙窑的结构特征和陶瓷器的烧制方法,是研究我国古代陶瓷生产发展十分难得的实物资料,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地址:宜兴丁蜀镇的蠡墅村
时期:明
1976年,宜兴红旗陶瓷厂在上级党委和主管部门的关怀下,准备在羊角山下投资建造一座隧道窑。在基建工程中,发现该墩旁有大量古陶及其残片出土,即向宜兴市陶瓷公司报告。陶瓷公司陶瓷史编写小组于9月底闻讯后多次奔赴现场,搜集了大批古陶残片,其中有早期宜兴紫砂及欧窑残片,立即向有关部门作了汇报。南京博物院、南大历史系对此极为重视,于10月中旬分别派出有关人员亲临现场进行实地考查。
羊角山古窑址的堆积极为丰富,早期紫砂器型主要有壶、钵两大类产品,以壶类为大宗。较晚的紫砂残器有几个特点,壶身已向几何形变化,如有六方长颈壶,嘴也开始用刀割成平口型,较为挺刮,有的与壶身一样出现六角形、方圆相结合等多种形式,还有在壶嘴边用柿蒂纹或菱瓣纹,以及器腹上部有乳钉纹等简练的装饰。
欧窑残器在“新建窑”南坡断层多有发现,以花盆类居多,造型有四方、六方、菊瓣形等,盆足有云足,胎壁轻而薄,胎大部份是白泥。断面较致密,釉色有月白、月绿、乳黄、浅灰诸色,还有少量仿春哥纹片釉。
羊角山窑址的发现为研究宜兴陶瓷史,尤其对于宜兴紫砂的起源及其发展史提供了大量丰富而生动的材料,是一次较为重要的考古新发现。
地址:宜兴市丁蜀镇蜀山
时期:明清
蜀山窑创烧于明代中后期,从考古发掘的情况看,出土遗物可分为紫砂陶、均釉陶、日用陶和窑具等四大类。紫砂器物多为壶、花盆、玩具等;均釉陶器型有罐、灯、烛台、三足炉等;日用陶数量较多,器型有罐、盆、虎子、壶等;窑具有掇罐、模具、垫具等。器物成型工艺有打坯成型、模制成型及模制镶接成型,特别是紫砂器物的成型工艺、造型风格、泥料质地从明代到民国有着明显的变化,是了解当时陶瓷生产、销售、贸易情况的重要依据。
蜀山窑早期产品中,均窑和紫砂的烧制工艺上没有明显的区别,大多采用同窑混烧的方法。均陶有紫砂胎和白泥胎两大类,明代晚期产品主要是较粗的甲泥胎质,未发现白泥胎产品。清代初期,紫砂和白泥有了较为严格的区别,从出土标本数量看,清代初期(顺治、康熙)紫砂壶产品较少,均釉产品也仅见少量,更多生产白泥胎酱釉罐等生活用具。清乾隆开始,紫砂壶、铫等茶具开始大量烧造,这一时期均釉产品的品种较少,仅见炉、烛台等。清代中期以后,紫砂壶等茶具成为蜀山窑的主要品种,一直延续到20世纪60年代。
蜀山窑烧制的陶瓷品种繁多,其中紫砂有壶、茶叶罐、砚台、花瓶、穿心铫等;均陶有香炉、花杆、省油灯、文具等;日用陶有缸、瓮、盆、罐、壶、瓶、灯、花盆等。蜀山窑烧制的陶瓷品种几乎涵盖了明清时宜兴窑的所有品种,且成为了宜兴各窑中连续烧造时间最长的窑口,由此可见蜀山窑生产的兴旺,也反映出蜀山窑产品在当时的受欢迎程度。
这些大大小小的“文化宝库”共同组成了“宜兴窑系”的内核,展现了宜兴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是我们陶都人文化自信的底气。
考古百年,照亮中华文明之源;成果丰硕,提升人民文化自信;传承创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文化兴,则国运兴,让我们向考古人致敬,向传统文化致敬,向中华文明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