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故居与一座城市的记忆

2022-08-02本刊编辑部

传记文学 2022年7期
关键词:住所故居知识分子

本刊编辑部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是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体现。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益发重要。1840年以来,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来自五湖四海的各种身份的人们聚集在北京、上海、南京、武汉、广州等重要城市,这些城市的空间形态、基础设施、交往功能也随之发生变化,形成独特的景观。

伴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大,城市也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认知。城市不再是住所的简单集聚,而成为了一种公共的系统,如人体一般“自有其生命和成长的法则”(彼得·阿克罗伊德:《伦敦传》)。城市不断吸纳着人,不断以自身的秩序塑造着个人的生活方式。而在城市规模逐渐扩大的过程中,城市逐渐成为一种符号、一种想象,成为承载人们对生活的向往以及共同记忆的场所。正如意大利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在《看不见的城市》中写道:“城市就像一块海绵,吸汲着这些不断涌流的记忆潮水,并且随之膨胀着。”一座令人神往的城市,不仅是物质资源集中之地,还必然是人际关系交织之场,是想象与记忆诞生之处。人在城市之中生活,不止是生活在局部的、有边界的物质性的住所之中,还生活于对城市的认识、感受和想象之中。人们由此和这座城市过去的人相连,等待和未来的人相逢。

住所是一个人与一座城的多种连接点中最为重要的一种。一类人对住所的选择、在住所发生的故事,代表着这类人在城市中的生活方式。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程中,北京以其特殊的政治、文化地位吸引了无数知识分子。他们在这里落脚、居住,并展开自己的事业,使自己的人生与这座城市之间产生联系。居住地的选择、居住地的条件影响着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生命体验,知识分子群体之间的交往影响和塑造了他们各自的社会地位、人际关系,这些住所也因与知识分子的相遇,在主人逝世后从单一意义上的住所变成了承载城市文化记忆的故居。

一座名人故居往往会成为一座城市的文化记忆符号。北京这座城市在现代化道路上又与哪些故居留下了哪些记忆呢?我刊2022年第7 期特别推出封面专题“北京:故居与一座城市的记忆”,邀请北方工业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冯雷,以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老舍、沈从文、丁玲、艾青、汪曾祺8 位20世纪具有代表性的知识分子在北京的故居为视角,讲述他们与北京这座城市之间的往事。在北京这座兼容并包的城市中,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新文化运动的开拓者在北京辗转求索;以老舍为代表的土生土长的北京作家,将自身的热情倾注在笔端,在与这座城市的互动中创作出独特的“京味儿”文学;丁玲与艾青在北京数次来去,体会着人生浮沉;沈从文、汪曾祺怀揣文学理想来到北京,在此开启自己的文学生涯。一方面,他们在北京找寻住处,寓居陋室,多次迁居,为生活奔波;另一方面,他们也将自己在北京的生命体验融入到自己的事业之中,超越了客观条件的限制,在北京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的故居因记录了他们的生活,而成为北京城市记忆的组成部分。专题文章以富于地域文化色彩的故居为锚点,书写这些现代知识分子在北京的足迹,而最终目的则是通过故居中展现的人生故事,认识城市的风貌,探寻普遍性的记忆,还原属于一代知识分子的生活。

由于城市“自有其生命和成长的法则”,故居在加速更新的城市中似乎显得格格不入。相比于长城、故宫、颐和园及鸟巢、水立方等重要的地标性建筑,故居这类存在于市井之间的文化遗产受到的关注显然不足。然而,故居又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并不因物质实体的破败而失去存在的价值,反而更凸显出超越时间的意义。故居是承载记忆之处,它们存在的目的是保存一个与过去相连的空间。今天,人们的生存和发展越来越离不开城市,而城市之于人的文化功能也越来越重要。在中国,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人口都远超千万,对人类的精神文明的影响举足轻重。在这些城市里,对故居等文化遗产进行合理的保护和修缮,可以保留城市记忆、传承城市精神、展现城市风貌,有利于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和谐统一,让城市成为经济繁荣、文化多元生长的场所。

猜你喜欢

住所故居知识分子
现代知识分子故居与“北京文学地图”
卫立煌故居
Love in shoes 鞋中有爱
探访“铁甲元勋”许光达故居
在宜兴徐悲鸿故居
住所与居所的区别是什么?
对知识分子的希望
住所
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