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作坊与情景模拟案例教学在口腔颌面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2022-08-01黄艳覃春园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19期
关键词:颌面工作坊工作者

黄艳 覃春园

530001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颌面外科,广西南宁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为口腔专科医院,时常会面临各种类型的急症处理,但护理工作者因长期负责口腔专科护理,自身急救能力明显弱化,绝大多数护理工作者急救操作能力相对薄弱,在收治急救患者的情况下无法及时采取急救处理措施,对后续治疗产生了不利影响,同样也会威胁患者健康[1]。因此组织进行高效的护理急救教学培训尤为重要。工作坊的教学模式,主要是借助模拟情境训练手段,对急救病例进行反复模拟,在实际训练过程中为护理工作者创设紧张氛围,将急救工作的急、快、紧特点充分体现出来[2]。而情景模拟教学模式的推广应用有效创新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应用该教学方法,教师可对有关教学内容的场景进行针对性设置,使理论知识被有效转变成更加直观的情境模拟内容,将护理工作者主观能动性更好地发挥出来,对其自身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的提升作用十分显著[3-4]。要想使口腔颌面外科急救护理工作者自身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对其团队协作能力与突发状况应变能力进行全面培养,可结合工作坊和情景模拟案例教学模式,对临床护理教学模式予以改进,进一步增强培训的效果。

资料与方法

选择科室内40名护理人员,以2019年1-12月人员为对照组(20 人,应用传统教学模式),2020年1-12月人员为观察组(20人,应用工作坊+情景模拟案例教学模式)。

对照组年龄21~36 岁,平均(30.23±0.23)岁;本科学历10 名,大专学历10 名;病程1~3年,平均(1.34±0.23)年。观察组年龄20~35,平均(30.22±0.22)岁;本科学历10 名,大专学历10 名;病程1~4年,平均(1.35±0.24)年。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护理人员都认同教学模式,且认同对比分析考核成绩。

纳入标准:①所有护士均来自于口腔颌面疾病科室。②年龄18~35岁。③知情且同意本次试验。④参与积极性较高。

排除标准:①未经过专业培训。②正在实习阶段的护士。③工作积极性不高。④年龄>35岁。

方法:对照组应用传统教学模式,由教学培训护士进行传统PPT案例的理论知识讲解和常规单项操作示范。在理论和实践联合的基础上,带教教师通过真实案例讲解理论知识并进行操作和示范。观察组应用工作坊结合情景模拟案例教学模式,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导师培训团队,设计情景模拟案例,根据案例内容培训要求,先进行工作坊的单项操作技能培训,再把各项操作技能融入到模拟案例的题干中进行综合情景演练。①创建导师团队:在培训管理工作开展期间,选择科室的护士长与教学培训护士组间培训导师队伍。其中工作坊负责培训的人员由科室内主管护师及以上职称工作人员自荐或是由护士长推荐。科室内成员需被划分成4组,人数在9~10人/组,且各组均由不同层级护理工作者组成。②情境模拟案例的设计:由护士长负责,教学培训护士参与下共同设计教学中4 个典型案例。a.抢救颌面部大出血患者;b.抢救急性上呼吸道梗阻患者;c.抢救心脏骤停患者;d.抢救药物过敏患者。在设计案例的过程中,要对可能发生场景进行合理设计,同时还需融入临床必须熟练掌握的操作内容,具体包括颌面部出血的止血方法、心肺复苏术、除颤、气管插管配合以及呼吸气囊辅助呼吸、危重患者的转运等,处理过程分解成独立却具有连续性的场景。考核的重点:护士对患者病情的紧急评估及启动急救程序的正确性;护士处理临床症状所采取的急救技能,同时包括处理应急情况(停电、设备故障)的状态,以了解其应急反应能力,团队分工及配合能力。所有案例均需具备相应考核点,重点培训考核项目的内容包括面部压迫止血法、CPR、给氧、吸痰,抢救仪器使用情况、危重患者的转运与抢救记录的书写情况,各操作行为规范程度与处理方式的正确与否。③实施方案:在培训的过程中,先进行PPT的理论知识授课,将小组作为单位组织开展工作坊单项培训,随后在情境模拟案例当中融入工作坊各项技术开展综合性培训。通过抽签的方式确定护士在情景模拟案例中的角色(如护士A、护士B、护士C 等),每个角色有相应站位及项目。培训期间,可选用问答模式,具体指的就是在讲解专题时,由护理工作人员自主提出问题,以此为切入点逐步提问,以不断强化认知度。此外,在研究讨论专题内容方面,对解决问题的方案展开重点探究。授课阶段必须预留充足时间,以重点讨论相关的操作规程与注意要点,可在培训过程中引入点评模式,客观评价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等。每个季度进行一项情景模拟案例培训及考核。以颌面部大出血为例,在理论学习和工作坊技能练习阶段,由教学培训护士作为指导教师,合理融合PPT、工作坊现场操作模式,对相关知识进行讲解,并对操作过程中的各步骤方法、意义做深入讲解,演示紧急指压止血等。指压止血是暂时止血的应急手段,指压部位依据知名血管的体表标致而定,有压迫颞浅动脉、压迫颌外动脉、压迫经总动脉[5]。指导老师提出出血部位情况后请护士说出按压位置和方法,然后进行示范,并让护士相互进行演练体验来提高真实感和现场急救操作能力。结合情景模拟案例过程,在工作坊进行单项技能培训:心电监护仪使用、中心吸引、中心给氧、留置针选择及置管等模拟技能训练。在情景模拟案例阶段,可通过情景模拟案例形式,安排培训护理工作人员承担推进案例剧本与演练的任务,并由护士长负责审核剧本内容,每月组织开展一次演练。根据临床工作实际情况分为夜间单人值班及白天多人值班进行演练,现以多人值班为例:护士A(床边护士)担任发现患者病情变化,负责病情观察与评估,启动急救应急程序,开发气道,紧急指压止血(医生到达前),汇报病情,记录;护士B负责行心电监护、气道吸引、给氧;护士C负责开通静脉通路(尽量留置18 G 留置针)及给药,采集血标本(首要是配血);护士D 负责组织协调,全场指挥;配合医生进一步检查止血等事宜。急救同时注意人文关怀、隐私保护等。急救结束护士A与另一名护士清点急救药品,完善急救记录。④考核评价阶段:以情景模拟案例演练内容为主要参考依据,完成各案例培训1 周后,护士长与培训护理工作人员负责考核工作的开展,护理工作人员可随机抽取情景模拟案例中的角色(如护士A、护士B、护士C 等)接受考核。完成考核后,学员可进行自我评价,内容包括对于病情的观察情况、团队配合状况、仪器操作效果以及应急处理能力等。随后,培训护理工作者在发现不合理处理问题时要及时反馈,并交由护士长负责做总结,对考核情况进行点评。理论知识及技能操作指标分值均为100分。

观察指标:比较实施前后理论、技能考核成绩。以每次培训和演练的内容为参考依据,护士长和培训组护士拟定针对性理论试题、综合模拟新联的评分标准,理论考核、实践操作考核均采取百分制进行评定。各季度均需对参与研究的护理工作者进行操作考核和理论考核。对比分析两组护士4次培训后的考核成绩平均分数。比较两组护士教学满意度。完成培训后利用院内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了解护理工作者对于教学模式的评价情况,问卷内容含括教学安排、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效果4个维度,各维度的分数均为25 分,总分数为100 分。满意即总分数>85 分,较满意即总分数60~85分,不满意即总分数<60分。满意度=(满意+较满意)/总例数×100%。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3.0 统计学分析系统展开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成绩比较:观察组急救理论成绩与急救操作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理论与操作考核成绩比较(±s,分)

表1 两组理论与操作考核成绩比较(±s,分)

组别 n 急救理论成绩 急救操作成绩对照组 20 82.35±5.33 86.43±2.63观察组 20 95.25±4.14 94.35±3.41 t 8.548 8.2248 P<0.05 <0.05

两组教学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教学满意度比较[n(%)]

讨论

根据实践调查分析,有效结合工作坊和情景模拟案例教学模式,可使口腔颌面外科急救护理教学效果明显增强。通过联合教学可利用真实的病例为护士营造更为生动的情境,使护理工作者积极参与口腔颌面外科急救护理知识的学习,并不断增强学习主动性。于特定的模拟教学情境环境中,护理工作者可切实参与口腔颌面外科急救护理问题解决过程中,更有利于提高护士自身的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工作坊培训模式与情景模拟教学模式联合运用在教学中,可使机动护士更积极主动地学习,与单一化的应急理论授课抑或是单一操作技能培训方法相比,护理工作者从被动接受状态转变为主动参与准备状态[6]。口腔颌面外科急救护理教学期间合理运用工作坊和情景模拟案例教学模式,与临床护理教学的发展需求更吻合,不仅有效规避了传统护理教学的缺陷,同时也使护理工作者更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对口腔颌面外科急救护理相关知识予以自主学习,对新技能予以熟练掌握,进一步优化自身急救技能。所以,开展口腔颌面外科急救护理教学过程中,工作坊和情景模拟案例教学模式的有效融合,在提高护理工作者理论知识水平、综合操作技能方面的作用不容小觑。

根据研究结果了解到护理工作者对联合教学模式十分认可,且各方面满意度均>95%。采用工作坊与情景模拟案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让护士真实体验到自己与伙伴合作进行急救,过程体验到解决问题和获得技能后的满足感,并提高团队合作意识,更能激发护士的学习能动性与热情,进而提高教学培训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对于口腔颌面外科急救护理教学工作,予以工作坊联合模拟案例教学法,可有效提升护士急救意识、急救综合能力,为临床急救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并明显提高护士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带教工作中应用并予以推广。

猜你喜欢

颌面工作坊工作者
“中日跨境文化研究工作坊”八年记
关爱工作者之歌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罗雪芳名师工作坊:携手共进,聚水成渊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郑建金:颌面外科专家的日常
第二届“新革命史工作坊”会议综述
“第七届望道修辞学论坛暨‘修辞与语篇’学术前沿工作坊”述评
颌面软组织创伤160例急诊整形修复的护理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