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少两代怎样才能好好说话

2022-08-01南京邮电大学教授刘颂

保健医苑 2022年7期
关键词:子女老年人

文/南京邮电大学教授 刘颂

最近我们做了一个关于家庭中老年人与孩子沟通方面的调查,结果发现,老年人对与子女沟通的满意度只有23.8%。大多数老年人表示,对自己与子女的沟通状况很不满意、不满意和较不满意,其中近五分之一的老年人甚至感到伤心或失望。调查显示,导致老年人不满意及伤心失望的情况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找不到沟通话题。与子女分开居住的老年人多盼着子女回来探望,和子女生活在一起的老年人也希望每天能多跟子女说几句话,但现实情况却是当与子女面对面相处时,常常找不到与子女交谈的话题。说子女工作吧,老年人不懂;说子女生活吧,老年人怕说错话;说自己的过去吧,子女没有兴趣;说社会大事吧,老年人知道的没有子女多。左右不是,进退两难,最后剩下的就是沉默。

其二,话不过三必争吵。老年人与子女生活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代际之间在思想观念、生活态度、行为方式等方面不尽相同,因而在面对同一个问题或同一件事情时双方的看法、想法、做法往往各有各的偏好,各有各的考虑,各有各的侧重。于是,常常话不出三句,分歧立显,矛盾立现,几番你来我往之后,分歧演变为争吵,争吵带来不愉快。如此这般,时间一长,老年人多采取“鸵鸟策略”——把头埋在沙子里装作外面什么都没发生,关闭自我,放弃沟通。

其三,子女不听从老人的话。很多老年人发现,子女长大后不像小时候那样听话了,甚至在寒添衣、热避暑、饥吃饭、渴喝水之类的日常小事上也很少对父母的话言听计从,重则反驳几句,轻则卖个耳朵,更不要说在孙辈喂养、看护、教育等家庭大事上了,老年人根本没有发言权,仿佛像个初出茅庐毫无经验的“素人”,只要一开口就被斥为“不懂”,乃至“根本不懂!”这让老人很生气。

由此看来,家庭中两代人的沟通现状的确不容乐观。

沟通,尤其家庭中两代人之间的沟通非常重要。在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的基本需要中,爱的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之一,也就是对友情、爱情、亲情、同情、关心的需要,它是一种情感需要,也是一种归属需要。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生理功能日渐衰退,但心理需求不仅没有随之减弱,反而在某些方面有所增强,如爱的需要,蜗居家中的老年人尤其渴求得到友情、亲情,得到来自朋友和家人的关心、问候、孝敬、体贴和照料。而且在这个问题上,与中青年人不同的是,家庭是老年人满足爱的需要的主要来源,老年人爱的情感满足几乎完全依赖于家庭,其中最重要的人物有两个,一是老伴,二是儿女。老年人年龄越大,对老伴和儿女的依赖性越强。因此,丧偶老年人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有偶老年人。同样是家庭不和,儿女不孝,老年人的心理体验比中青年人更为强烈,更容易感到孤独、冷漠、伤心,来自家庭的爱在很大程度上是老年人生命的心理支柱。

美国心理学家哈洛及其同事1959 年报告了一项研究成果,他们把新生的婴猴从出生第一天起就从母亲身边抱走,在接下来的165 天中让它们和两个假“母亲”在一起,一个是用铁丝编织的“铁妈妈”,另一个是用仿猴毛材质制成的“毛妈妈”。“铁妈妈”胸前挂着奶瓶,“毛妈妈”两手空空。结果发现,婴猴只在饥饿的时候才到“铁妈妈”那里喝奶,其他时候都与“毛妈妈”待在一起。它们长大后虽然生理上没有明显疾病,但心理与行为方面却出现多种异常,性格孤僻,情绪冲动,鲜少合群,戒备猜忌,甚至成年后无法发生正常的性关系。在实验条件下,婴猴与母亲亲情的缺失导致严重后果。所以,作为本质为社会动物的人,不能没有人际沟通以及沟通所带来的友情、亲情、爱情的滋养。

老年人在家里如何才能与子女好好说话,获得满意的沟通呢?这里,有以下三个建议:

第一,不要沿用儿时的方式与子女沟通。子女永远是父母的孩子,无论他们年几何时,纵然儿孙绕膝,依然是父母的孩子,这一点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改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成年后的子女还是那个儿时的子女,不改变的只是父子母女之间的关系。随着子女的成长,他们的心智会发生一系列历龄性变化。心理学家拉鲍维维夫在“认知-情感发展理论”中提出,婴幼儿时期,个体认知能力处于前系统水平,情绪调节通过与外部环境的活动进行。青少年到成人早期,个体认知能力处于系统内水平,能够根据抽象的理念和社会标准进行情绪调节。成年早期到成年中期,个体认知能力处于系统间水平,对问题的看法从习俗取向转为情境主义取向,自我调节非常灵活,认知和行为变得越来越个性化,主观性、自主性和自我探索性越来越强。面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孩子,老年人与之沟通时,其态度、方式必须有所变化,不能再把他们当小孩子对待,一味地像从前那样期望“我说-你听”,要采用成年人之间的对话模式“我说-你说”,共同商量,相互尊重,求同存异。

第二,倾听子女说话,避免无谓争执。倾听是沟通的核心要素,更是成功沟通的关键。所谓倾听,就是当他人说话时,听话的人用尊重和信任的态度真诚地听,专注地听,全身心投入地听。在子女说话的过程中,不轻易打断子女的话,不在子女的话没有说完之前发表自己的意见或看法,不在没有完全了解子女真实想法之前下结论或做评判,更不能以自己的经验、知识或喜好简单地去批评或批判子女,这就是倾听。概括地说,倾听就是尊重地听、信任地听、理解地听、接受地听。由此,才能更清楚地了解子女的真实想法,避免误解,更重要的是避免因代际差异发生的不必要的争执。一项心理学研究发现,当面对人际关系问题时,处于25~34 岁成年早期阶段的人倾向于通过外显行为改变外界环境以适合自身的需要或愿望,即选择抗争的方式解决问题;而处于60 岁及以上成年晚期的人则倾向通过内部心理过程改变自我,以便更好地与他人或环境保持一致,即“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的方式解决问题。两代人之间的这种认知和行为差异是人生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需要的是相互理解而非争执。

第三,放下自我,打开心胸。平日里,人与人交谈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寒暄,二是沟通。前者可能发生在有着各种关系的人或各种人际情境下,熟悉的、陌生的、亲近的、疏远的、关系好的、关系不好的、正式的、非正式的等。不管是哪一种关系或情境人们都可能相互寒暄,有时是出于礼貌,有时是为了逃避相视无语场面的尴尬,有时是为了拉近人际距离,增进人际间的亲近,有时是为了化解过于严肃的人际气氛,有时则是交谈前的开场或铺垫,不管是哪种情况,寒暄内容多无关痛痒,无关利害,因而往往是礼节性的,或礼貌性的,浮于表面,不涉深层内心,不涉事物实质。

如下面这段对话:

老人:来啦?

子女:嗯。

老人:最近还好吧?

子女:好。

老人:工作忙吗?

子女:不忙。

这就是寒暄。

沟通与之不同,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为了增进了解或改变态度而进行的信息传递过程,是认知层面、情感层面、社会态度层面乃至价值观层面的深层信息交流,即内心所思所想、所爱所恨的交流,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心里话”。在这个问题上,老年人经常抱怨子女有话不跟自己说,其实这样的抱怨不全然有道理,因为人与人内在沟通的前提是“我说”,只有我们首先对子女坦然吐露心声,才可能换来子女相应的反响。所以,老年人在面对子女时,必须首先放下自我,打开心扉,才可能有与子女之间的真正意义上的沟通,也才能收获到沟通带来的代际关系的融洽,以及感受到融洽关系下的愉悦与幸福。

猜你喜欢

子女老年人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直面老年人声音嘶哑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如何防止老年人受骗
Tomb-sweeping Day
老年人养护消化系统从改善饮食开始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做合格母亲 教子女成才
正在上大学的成年子女是否属于离婚案件中“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
哪些子女是离婚案件中“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