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焦虑障碍高危人群自陈式问卷作答的眼动特征分析

2022-08-01成思哲王胤丞隋佳汝武圣君刘旭峰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眼动精神障碍个数

成思哲,冯 博,王胤丞,黄 微,隋佳汝,武圣君,吕 静,刘旭峰

(1空军军医大学军事医学心理学系基础心理学教研室,陕西 西安 710032; 2解放军第96604部队医院医学心理科,甘肃 兰州 730031; 3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心理学系, 北京 100084; 4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23医院精神心理中心,广西 南宁 530000; 5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暨国家老年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医学心理科,北京 100853)

焦虑障碍是一组以焦虑综合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精神障碍,通常具有情绪唤起、过度担忧、自主神经系统活动增强等临床表现[1]。根据2000—2015年对焦虑障碍谱系疾病流行病学Meta分析报告[2],我国焦虑障碍谱系疾病终身患病率为41.12‰,年患病率为24.47‰。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与社会节奏的不断加快,焦虑障碍的发病率越来越高[3]。因此,对焦虑障碍的早期识别与筛查并提前进行预防干预,对社会负担的缓解与个人心理健康状态的建立具有前瞻意义[4]。

目前,许多学者提出了精神障碍高危人群[5]的概念,即不满足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但具有某类精神障碍偏差人格、具备精神病性症状、直系亲属有精神障碍史其中某一项条件以上的人群[6]。根据全军部队精神障碍高危人群流行病学调查显示[7],各军种焦虑障碍高危人群检出率分别为陆军6.55%、海军7.02%、空军8.31%、火箭军7.44%,均居各军种精神障碍高危人群检出率的首位,因此对焦虑障碍高危人群进行客观有效的筛查对我军官兵心理健康筛查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

眼动技术可以捕捉到个体与外界互动的最直接的行为与反应,同时可有效地揭示个人的视觉认知加工特征[8]。目前利用眼动技术辅助对焦虑障碍谱系疾病识别与诊断的研究相对较少,且主要使用的是面部表情[9]等图片刺激材料,使用文字阅读材料的研究不多。因此,在本研究中,我们以自陈式问卷作为刺激材料,应用眼动技术记录受试者在进行问卷作答时的眼动指标,探索焦虑障碍高危人群在进行自陈式问卷作答时的眼动特征,以期为心理筛查与心理评估提供客观行为学证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研究采用多中心合作研究,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23医院签订科研协议书,焦虑障碍高危组与焦虑障碍组受试对象均来自合作单位门诊患者,健康人群组根据焦虑障碍高危组与焦虑障碍组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一般人口学资料进行匹配,面向社会招募。共收纳被试83人,其中焦虑障碍高危组29人(女8人)、焦虑障碍组24人(女15人)、健康人群组30人(女12人),平均年龄分别为34岁、35岁、31岁。本研究通过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临床试验伦理委员会审核(许可证号:KY20182047-F-1)。被试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本研究将所有被试分为三组,即焦虑障碍高危组、焦虑障碍组与健康人群组。所有被试在入组前均需进行入组初筛,三组需共同完成的初筛有:①精神病前驱期问卷(Prodromal Questionnaire-16,PQ-16)得分在正常范围内,无精神病性症状;②长谷川智能量表(Hastgawa Dementia Scale,HDS)报告智力正常;③色觉初步筛查报告无色觉、色弱等现象;④中国人利手量表(Chinese Hand Preference Questionnaire,CHPQ)报告为右利手;⑤状态特质焦虑预测量表(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STAI)对三组人群进行焦虑预评分。在上述五项基础上,焦虑障碍组加做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辅助临床医生进行评估。在上述基础上,健康人群组加做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排除基本心理病理状况。

根据精神障碍高危人群的操作性定义[7],本研究将焦虑障碍高危组人群的操作性定义拟定为具有易发焦虑障碍的特质,日常生活中具有焦虑障碍的某些症状但不足以诊断为焦虑障碍谱系疾病。结合临床医生主观判断与初筛STAI客观得分将纳入标准制定如下:①STAI特质焦虑维度男性≥53分,女性≥55分;②经三甲医院心理科2名以上门诊医生评估后按照《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焦虑障碍谱系的诊断标准不足以进行诊断,但具有焦虑障碍谱系的部分症状,程度较轻;③未经临床治疗。

焦虑障碍组纳入标准:①经高年资主治以上级别医生诊断,符合《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焦虑障碍谱系疾病的诊断标准;②SAS≥50分;③未经临床治疗或临床治疗效果不佳。健康人群组纳入标准:①STAI特质焦虑维度男性<53分,女性<55分;②SAS<50分,SDS<50分;③SCL-90总分<160。此外,三组人群均须满足纳入标准:①16~60岁;②PQ-16条目分<7分,痛苦分<8分;③右利手;④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排除标准:①伴有严重躯体疾病或乙醇等物质滥用者;②共病其他精神或神经系统疾病者;③实验前3个月内接受过电休克治疗;④头部创伤史;⑤色盲及色弱或伴有眼部疾患者;⑥智力障碍者;⑦不能顺利配合完成自陈式问卷。

1.2 方法

被试经2名以上临床门诊医生评估并完成入组初筛后签署知情同意书,在医院眼动检查室/实验室内完成基于军事应激反应性焦虑预测量表(Military Stress Reactional Anxiety Prediction Scale,MSRAPS)[10]自陈式问卷的眼动采集,采集时间约6 min。

入组前初筛问卷涉及7项:PQ-16具有较好的精神病风险识别能力[11];HDS对文盲和低智能人群具有较好的识别能力[12];CHPQ对利手分型具有较高的识别能力[13];STAI用于评定应激情况下的状态焦虑,以及人们经常性情绪体验的特质焦虑[14];SAS用于评定焦虑症状的主观感受[15];SDS用于评定抑郁症状的主观感受[16];SCL-90用于评定较广泛的精神症状表现[17]。

正式实验采用的眼动材料为海军军医大学严进教授团队编写的MSRAPS[10]。该量表共38题,计分皆采用主观评分、四级制计分法,按照心理影响或感受程度分为“几乎没有”“有些”“中等程度”“明显”四个等级,分别计分为1、2、3、4分,分数≥81分者,在未来应激状态下出现状态焦虑的可能性≥79.51%。

本研究使用Tobii Pro X3-120便携式眼动仪,采样率为120 Hz,显示屏仪器为23.8英寸,分辨率设置为1 920×1 200 p,显示屏型号为三星275 T。

1.3 统计学分析

使用Tobii Prolab软件对每张图片材料划分兴趣区,共划分整体、题干、选项三个兴趣区。使用Python (64 bit)进行数据清洗与处理,提取总注视点、总注视时长、回视个数三个指标。使用SPSS 23.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算三组人群分别在三个兴趣区上述指标的差异。误差线表示标准误。

2 结果

本研究共提取了总注视点、总注视时长、回视个数三个眼动指标进行认知加工的比较,由于自陈式问卷共38道题目,故将38张刺激材料上采集到的眼动指标进行平均。对三组人群在整体、题干、选项三个兴趣区内三个眼动指标进行单因素三水平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三组人群在三个兴趣区水平上,总注视点、总注视时长与回视个数上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表1)。

表1 三组人群在三个兴趣区水平上三项眼动指标统计值分析(n=83)

2.1 三组人群在三个兴趣区内总注视点个数的差异

总注视点个数指在划定兴趣区内注视点的数量,代表阅读认知加工的深度,注视点个数越多,加工深度越大。方差分析统计结果见表1。选用BONFERRONI方法进行事后检验组间多重比较,注视点个数在整体、题干与选项三个兴趣区上,焦虑障碍高危组与焦虑障碍组均显著高于健康人群组(P<0.05或P<0.01),而焦虑障碍高危组与焦虑障碍组则无明显差异(图1)。

aP<0.05, bP<0.01。图1 三组人群在三个兴趣区水平上总注视点个数的差异

2.2 三组人群在三个兴趣区内总注视时长的差异

总注视时长指在划定兴趣区内所有注视时间的总和[18]。方差分析统计结果见表1。选用BONFERRONI方法进行事后检验组间多重比较,从整体兴趣区与选项兴趣区看,总注视时长焦虑障碍高危组显著长于健康人群组(P<0.01),而在题干兴趣区则无明显差异。从题干兴趣区和选项兴趣区看,总注视时长焦虑障碍组显著长于健康人群组(P<0.05或P<0.01),焦虑障碍高危组与焦虑障碍组在三个兴趣区上均无统计学差异(图2)。

aP<0.05, bP<0.01。图2 三组人群在三个兴趣区水平上总注视时长的差异

2.3 三组人群在三个兴趣区内回视个数的差异

回视个数是指对划定兴趣区第一遍注视后,对该区域再阅读的次数。方差分析统计结果见表1。选用BONFERRONI方法进行事后检验组间多重比较,回视个数在整体、题干与选项三个兴趣区,焦虑障碍高危组与焦虑障碍组均多于健康人群组(P<0.05或P<0.01),而焦虑障碍高危组与焦虑障碍组均无统计学差异(图3)。

aP<0.05, bP<0.01。图3 三组人群在三个兴趣区水平上回视个数的差异

3 讨论

本研究使用视线追踪技术分析焦虑障碍高危人群在自陈式问卷作答时的眼动特征,提取总注视点个数、总注视时长、回视个数三个眼动指标进行单因素三水平重复测量分析,发现相较健康人群来说,焦虑障碍高危人群与焦虑障碍人群具有更多的注视点、更长的注视时长与更多的回视个数。我们认为,这可能与这两类人群在进行自陈式问卷作答时,会分配更多的认知资源,即进一步进行深入加工有关。

既往行为学研究发现高焦虑特质人群的认知加工具有注意易化、解除困难与注意回避的特点,即对威胁信息具有更高的敏感性与警惕性;反应更加敏捷并且不易脱离;同时在进行情绪加工时会分配更多的注意资源在外界的威胁信息上[19],这与我们的眼动研究结果相一致。第一,注视点的数量代表了认知加工的深度,这说明焦虑障碍高危人群与焦虑障碍人群在进行问卷作答时,相较健康人群使用了更多的认知资源进行加工。笔者认为是其在阅读自陈式题目时,积极地与自身状况进行比对,如在阅读题目时会更具体地想象问题描绘的场景,从而产生一定的焦虑体验。第二,焦虑障碍高危人群在进行题目选择时的注视时间更长,反映出其思考的时间更久。本研究量表采用等级计分的方法,焦虑障碍高危人群在进行选择时可能会更仔细地判断自己属于哪种程度,选择的纠结造成了阅读选项时间的延长。而焦虑障碍组患者由于过度紧张焦虑,希望快点结束问卷作答以缓解自己内心紧张焦虑的状态,但又想如实反映自己的心理状况,从而导致总注视时长比普通人群长但无明显差异。同时总注视时长又为总注视点个数与平均注视时长的乘积,而焦虑障碍组的总注视点个数远高于健康人群组,也能够说明焦虑障碍组人群在进行问卷作答时注意力不能集中。第三,回视个数的增多反映出具有焦虑症状的人在进行问卷作答时会更加地纠结,需反复确认自己要进行选择的题目。同时,焦虑障碍高危组与焦虑障碍组无明显差异,则说明焦虑障碍高危人群的认知加工特点已趋向于焦虑障碍患者。此外,既往有研究表明抑郁障碍高危人群在进行自陈式问卷时,相较健康人群具有更多的注视点与更短的平均注视时长[20],与我们的研究结果相一致,这可能提示焦虑与抑郁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伴发或同源的特性。

本研究基于既往对精神障碍高危概念的研究,提出了焦虑障碍高危人群的操作性定义,即不满足临床上对焦虑障碍谱系疾病的诊断标准,但又具备胸闷心慌、焦躁不安、担心害怕等焦虑障碍的部分症状,即具有诱发为焦虑障碍的焦虑特质,是健康人群中的“焦虑隐藏炸弹”。因此,将筛检与防治精神障碍疾病的门槛前移对于临床评估以及军事心理选拔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我军征兵心理检测系统基本采用自陈式问卷与结构式访谈相结合的形式,与临床患者具有主观就诊的诉求不同,应征青年存在主观意愿入伍等社会目的,在进行心理选拔时易产生作伪或作假等反应偏差,而多质融合理论的主要思想便是将客观眼动技术与主观自陈式问卷相结合,以期更加准确真实地对受试者进行评估。

但目前本研究尚有一定的不足,一是被试数量较少,针对提出的“焦虑障碍高危”的概念,我们对入组被试的质量进行了严格把关,再加之临床评估的时效性,被试收集较为困难;二是眼动分析的方法较为单一,未将客观眼动特征与自陈式问卷的得分进行合理有效的融合分析。未来的研究可考虑进一步扩大被试的容量,并将客观指标与主观得分进行融合,采用机器学习等技术,构建模型纳入多质融合系统。

猜你喜欢

眼动精神障碍个数
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并发精神障碍患者80例临床疗效观察
基于眼动的驾驶员危险认知
基于ssVEP与眼动追踪的混合型并行脑机接口研究
怎样数出小正方体的个数
海豹的睡眠:只有一半大脑在睡觉
最强大脑
四川省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
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是什么病
想一想
认识频数分布直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