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供给与高质量需求有效对接是供给侧改革之旨归
2022-08-01陈晓晖姚舜禹
陈晓晖,姚舜禹
(大连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4)
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经济内在关系的两个基本方面,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通过构建有效的市场供求机制,使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在结构和质量上实现有效对接和动态平衡,才能推动经济持续、健康、稳定、高质量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以回应高质量需求为动力引擎,精准聚焦当前导致供给和需求对接错位的制约因素,以创造高质量供给为深化改革的主攻方向。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供求机制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供求关系是市场经济在流通领域的特有关系,是一定时期内社会提供的全部产品、劳务与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社会总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在价值上如何补偿、在实物上如何替换的问题。供求关系反映了供给与需求的对立统一,供求关系变化所遵循的基本法则是供求规律。供求规律是指商品的供求变化与价格变动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的必然性,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关系或发展趋势。一方面,商品的供求变化影响价格变化,即商品供给一定,需求增加会引起价格升高,反之则会下降;商品需求一定,供给增加会引起价格下降,反之则会升高。另一方面,商品价格变动会影响商品的供求状况,即商品价格升高会引发供给的增加和需求的减少;商品价格的下降会引发供给的减少和需求的增加。保持良好的供求关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之一,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充分认识供求规律的地位和作用,遵循供求规律,力求实现供给和需求的有效对接和动态平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系统中构建合理的供求机制。
供求机制是市场机制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指通过供给和需求的矛盾运动影响各种生产要素组合的一种市场机制,矛盾运动的主体包括商品、劳动力、社会资源等,机制预期是供给和需求趋于均衡状态。供求机制发挥作用的机理是针对供给与需求之间在不平衡状态时形成的各种商品的市场价格,通过市场价格、市场供给量、市场需求量等市场信号调节社会生产和需求,进而实现供需之间的基本平衡。供求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是供求关系是不断变动的,而不是处于一种固化的状态,商品的价格、商品的生产规模、商品的消费方向和数量是可调节的。在供求关系的不断变化中寻求相对的平衡是供求机制发挥作用的目标,且供求机制调节的不仅是“量”的供给,还包括结构上的调整,即通过供给结构的变化调节需求结构和生产结构。
供求机制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发挥作用的直接表现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总量间的平衡,对应供求关系的两种主要状态,即供过于求时,部分商品的价值得不到完全实现,会导致部分企业出现滞销现象,压缩生产规模或退出生产;供不应求时,部分商品价格上涨,进而释放更多的投资空间以扩大生产。二是结构间的平衡,即通过供求机制调节使生产资料、劳动力、资本等要素在不同生产部类、不同部门、不同企业之间合理转移,使经济结构保持动态平衡。三是时间上的平衡,即促使部分生产者从事跨时间维度(反季节、应时令等)的生产经营活动,延展社会生产,丰富产品供给,满足市场需求进而缓解供需矛盾。四是空间上的平衡,即调节地域之间、地区之间的生产经营活动,促使统一大市场的各个区域之间调剂余缺,互通有无,使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能够得以实现。
相较于一般意义上的市场供求机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供求机制有其独特的地位和优势。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供求机制构建和优化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最终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其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供求机制发挥作用过程中,国家战略导向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只有在国家战略导向的引领下,遵循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原则,供求机制才能发挥时效性和动态性优势并获得执行性保障,市场主体才能充分遵循、把握和利用供求规律,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及时根据供求关系的变化,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动态调整。最后,政府充分发挥供需管理职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供求机制的显著优势。政府通过财政补贴、税收调整、增加政府采购和扩大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保障性统购统销等举措,积极参与市场供求调节,充分发挥供需管理职能和作用。政府通过制定一系列有效的宏观调控政策,在规避市场风险、应对供求机制失效、调节市场供给范围、打破地域间供求关系界限以及兼顾公共产品的供需变化和资源配置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从而保障经济稳定增长、调节收入分配公平。
二、回应高质量需求是深化供给侧改革的动力引擎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高质量供给与高质量需求有效对接,必须以回应高质量需求为动力引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建议”指出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要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提升供给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需求,供给就无从实现,新的需求可以催生新的供给。”供给质量、体系和结构的调整必须围绕需求的转型和升级而展开,以回应高质量需求为动力和导向。高质量需求源自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如何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为经济发展开拓了新空间;高质量需求催生消费结构升级转换,要充分发挥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应从总体上把握高质量需求的新变化、新特征,以回应高质量需求为动力创造有效供给。
(一)高质量需求源自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党的十九大做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大政治判断,如何满足美好生活的需要是引领供给方向、实现供求有效对接的重点。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在需求方面呈现领域拓展、内涵丰富、标准升级、主体多元等新特征。
第一,需求领域拓展。人民群众不再仅限于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对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生态文明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在物质生活方面,人民群众对产品提出了更高的使用和服务需求;在政治上追求民主和法治,要求民主有序、执法公正;在文化上追求丰富的精神生活,希望教育公平、文化产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社会生活上追求公平正义,希望安全稳定、保障健全、健康和谐;在生态文明上主张建设美丽中国,希望绿水青山、低碳环保、尊重自然等。
第二,需求内涵丰富。从需求品质看,人民群众的高品质需求日益增多,对传统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资料的需求越发强调质量,产品的个性化、人性化、便捷化等因素越来越重要,人们对配套的服务、物流、售后等保障性措施提出更高要求。同时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前所未有地强烈,求知、求乐、求美的愿望日益迫切。从需求属性看,人民群众的需求呈现个体化向社会化的转化。人们的社会性需求日益增多,开始超越个人需求关注社会需求,超越家庭需求关注公共需求,对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公共权力、公共安全、公共资源的需求显著增加。从需求范畴看,人民群众的需求呈现单一性向综合性的转化,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人们的需求大多是以解决温饱为主的单一性需求,当前人们需求的综合性越来越高,复杂性和解决难度也有所提高,需调动的大量社会资源,协调多种社会力量。同时,人民群众的需求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中,已有需求尚未很好满足,新的需求又不断产生。
第三,需求标准升级。人民群众的高质量需求呈现客观需求向主观需求、生存需要向发展需要的转化。一方面人民群众所向往的美好生活不仅追求客观需要的满足,更追求主观感受的满足,将幸福感、获得感、满足感、安全感、尊严感等主观需要纳入高质量需求范畴;另一方面人民群众不仅要求满足维持自身生命活动的生存需要,更追求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需要,将需求目光转向自我个性发展方面。美好生活是在不违背社会道德、秩序、法律规范等条件的前提下,在物质丰裕的基础上,个人按照自我意愿工作、生活进而达到精神满足的状态。人们更关注社会整体能够为自身个性化发展提供怎样的条件,从而实现自身生存需要和发展需要、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有机统一。
第四,需求主体多元。美好生活是惠及全体人民的生活,要准确把握需求主体多元化趋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重点关注特定群体的特殊需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1 800万左右的城镇低保人口,要通过保障制度来保障基本生活;对1.3亿多65岁以上的老年人,要增加养老服务供给、增强医疗服务的便利性;对2亿多在城镇务工的农民工,要让他们逐步公平享受当地基本公共服务;对上千万在特大城市就业的大学毕业生等其他常住人口,要让他们有适宜居住的条件;对900多万城镇登记失业人员,要让他们有一门专业技能,实现稳定就业和稳定收入。解决特定人群面临的不同困难,既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也使养老、就业指导、职业技能培训等成为朝阳产业,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空间。
(二)高质量需求催生消费结构升级转换
需求质量的提升催生消费结构新一轮升级转换,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的特点。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消费主导型阶段,更需要准确把握消费重点转换、理念更新、逻辑调整、保障需求增加等新特征,聚焦消费结构升级在需求侧所释放的新空间,精准增加和配套有效供给。
第一,消费重点转换。一方面,人民群众对消费品的使用环节管理需求增多。“建议”指出:“推动汽车等消费品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重视使用管理成为人民群众在传统消费领域的新需求,购买消费品后使用环节的作用愈发重要,对使用指导、售后服务、体验反馈、性能追踪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另一方面,人民群众对新型消费的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保障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关注新型消费平台、渠道、场所的覆盖是否全面,监督管理体系是否健全,市场秩序是否规范,受众群体的普及程度等问题。
第二,消费理念更新。随着消费主力群体年龄结构的变化和新型消费的兴起,人民群众的消费理念也在不断更新。在消费模式上,消费者群体对直播带货、网络电商等新型营销模式的认同度不断提高,“网络爆款”“明星同款”“极致性价比”等理念有力促进了消费者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的提升。在消费选择上,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大数据”技术能够相对准确地追踪研判消费者的消费意向,即时定向推送相关产品信息,并实时跟进,有效提升了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在消费方式上,由于网络购物的方便快捷,网售商品类别内容的不断丰富,加之快递、物流服务的跟进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选择产品以及购物方式时,更加关注能否高效、便捷、有效节约购物成本等因素。在支付方式上,消费者对按揭、贷款、分期等新型支付方式的接受度显著提高,强力冲击了传统崇尚的“收支相抵、略有结余”的消费理念,“提前消费”“预付消费”的认可度逐渐提升,随之对健全消费市场金融服务和监管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第三,消费逻辑调整。新型消费的兴起改变了消费的初始逻辑,即从“人找商品”变为“商品找人”。传统消费的初始逻辑是以商品为核心,商品流通主要渠道是实体店,宣传方式主要是广告、明星代言等,宣传平台主要是报纸电视等。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商品流通渠道和宣传平台由线下转为线上,但并未改变其“人找商品”的初始逻辑,而新型消费的兴起改变了消费的初始逻辑,进入到“商品找人”的新阶段。商家利用短视频和电商平台,通过直播带货等形式使商品流通渠道、宣传平台和宣传手段相融合,品牌方、主播和消费者三方直接对接,打造了融流通、宣传、售卖、服务于一体的新型消费场域。同时,“直播内容”“粉丝效应”“明星带货”等形式使消费者的消费出发点不仅源自满足自身需要,也包括对带货主播或直播内容的情感支持。总之,新型消费的核心是人,不再是商品,新型消费的配套供给要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第四,消费保障需求增加。人民群众对消费保障的需求日益增多,要求加快线上消费与线下消费融合发展,对城乡之间消费市场的平衡性提出更高要求;服务消费观念逐渐转变,要求不断改善服务消费环境;要求完善节假日制度和带薪休假制度以扩大假日消费;要求持续推进消费者权益保护;要求加大城际交通、物流、农村消费基础设施建设等。
高质量需求源自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同时催生消费结构升级转化。如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适应我国经济进入消费主导型时代,成为供给侧新一轮结构调整以实现高质量供给和高质量需求有效对接的动力引擎和重要导向。
三、当前高质量供给与高质量需求有效对接的制约因素
制约高质量供给和需求有效对接的主要矛盾仍在供给侧,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仍存在短板,服务业不发达,国际产业链中仍处于中低端,高端供给不足;供给质量和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市场的适配性仍有待提高;创新能力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仍存在差距等。供给侧的主要矛盾呈现结构性、要素性、体制性问题相互叠加的特点,制约高质量供给和需求的有效对接。
(一)供给侧内部存在结构性失衡
第一,实体经济存在结构性供需失衡。缺乏合理的实体经济结构很难实现供给质量的提高,消费需求向高品质升级与主要产品供给体系仍处于中低端的矛盾是实体经济结构性供需失衡的主要表现。市场上流通的商品日益呈现多样化色彩,但从实际来看,大多数产品供给仍限于满足低质量、低价格的中低端需求,供给结构、质量和体系未能及时调整以跟进消费多样化、个性化趋势。
第二,金融和实体经济存在失衡。金融和实体经济失衡的主要表现是金融资本和实体资本循环不畅。金融资本投入市场、参与流通,追求的首要目的是投资收益。实体经济结构性失衡导致金融资本无法获得对等的投资收益和经济利益,致使大量金融资本成为游资,在金融体系内部自我流通循环。一方面会导致金融资本内部堆积,无法充分利用好我国经济结构中巨大的投资空间,同时增加金融风险;另一方面导致实体经济无法有效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加剧结构性失衡的矛盾并催生新的结构性问题。
第三,房地产和实体经济失衡。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房地产行业迅猛发展,大量资本流入房地产市场。在房地产行业投资空间饱和的情况下,资本通过加杠杆的方法推高房地产市场成本,造成房价大幅度上涨和价格虚高的现象。原本相对扎实的隶属于实体经济的房地产行业在资本的推动下产生了大量泡沫,加剧了实体经济的结构性失衡。
(二)生产要素供给管理质量有待提升
第一,传统生产要素管理能力有待提升。传统生产要素主要包括土地要素和劳动力要素,对传统生产要素的供给管理仍需进一步提升质量。我国人均可用土地资源十分有限,如何更好地保护、利用和开发有限土地资源仍需探索,土地资源商品化、市场化配置不足,土地价格体系仍有待完善,土地利用效率有待提高。劳动力资源是我国最丰富的资源,劳动力要素的地位、市场份额、在分配中所占比重等都有待提高,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季节性失业、需求不足导致的失业等问题仍难以有效解决。
第二,资本要素管理规则有待完善。资本要素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在供给管理方面要把握好尺度和力度。一方面资本要素的收益权和使用权保护有待加强,资本的要素市场主体地位有待强化,各类型的资本要素市场保护机制仍需健全。由于金融资本要素的特殊性和管理经验的相对欠缺,亟需建立完整的金融资本要素供给管理体制。另一方面对资本要素在市场发挥作用的优先级仍需加以适当的限制和约束,明确资本要素交易规则,加大力度进行反垄断监管,防止资本的无序扩张。
第三,新型生产要素供给管理方法有待探索。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新型生产要素相较于传统生产要素具有普及性强、规模大、可再生、与其他要素融合度高等新特点,在提升产品供给数量、质量、效率以及降低成本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有助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提高宏观经济治理的精准度。新型生产要素市场亟待培育,亟需探索有效的供给管理手段和方法,在明确新型要素产权、保障要素自由流动、规范要素市场竞争、打造服务体系等方面仍需不断探索。
(三)政府与市场权责边界不明晰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政府履行供需管理职能要将重点放在“事前评估、事中监管和事后评价”方面。但实际供需关系调节过程中市场和政府发挥作用的边界仍不够明晰。
第一,市场自发调节存在不确定性和越界行为。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并不意味着发挥全部作用,完全依靠市场调节供需关系会导致以盲目追求效率和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的垄断行为。市场自发调节会导致供给侧的过度集中化和需求侧的渠道单一化。完全依靠市场自发调节的供需关系状态,在供给侧表现为寻求各行业、各领域的垄断和集中,在市场需要某种供给时能够高效满足市场需求;在需求侧表现为渠道单一化,某种需求的满足只能通过市场规定的渠道获得。短期看提高了供给和需求的对接效率,但长期看则会导致资本的无序扩张和垄断。供给侧的集中统一导致大型企业对同行业内其他企业的控制甚至兼并;需求侧的单一化会导致流通领域资本,特别是线上流通资本和网络平台经济通过控制流通渠道和销售渠道,打压传统渠道,挤压传统从业者,进而实现垄断。
第二,政府发挥职能存在不到位或干预过多。政府供需管理能力仍有待提升,目前一定程度上仍存在“该管的地方缺位”“不该管的地方越位”等现象。一方面,对于市场自发调节造成的结构性失衡、资本无序扩张和垄断现象,政府有效发挥宏观经济治理作用和效能,通过财税政策参与供需管理调控的手段、能力和魄力都有待提升。在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政府发挥供需管理作用的方式方法创新性不够,使用智能化、信息化工具经验不足,导致政府供需管理的时效性和有效性不足。另一方面,政府对以企业为主体的微观经济活动存在盲目干预现象,尤其是部分地方政府存在较为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倾向,保护本地企业打压外地企业,不依照市场规则和供需关系办事,破坏公平竞争,一定程度上妨碍供给和需求的有效对接。
当前高质量供给和高质量需求有效对接的主要制约因素集中在供给侧,要以提高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除壁垒,消解制约因素的消极影响。
四、创造高质量供给是深化供给侧改革的主攻方向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高质量供给和高质量需求的有效对接,应以创造高质量供给为主攻方向,扩大有效供给,减少无效供给,重点提升供给质量,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增加有效供给的主要途径是强化高效能制度供给,创新高水平技术供给,扩大高质量产品供给。
(一)强化高效能制度供给
第一,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决议”指出,新时代以来“党加强对经济工作的战略谋划和统一领导,完善党领导经济工作体制机制”,党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不断提高,确保经济稳定发展。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能够提高风险防控能力,妥善应对经济领域可能出现的重大风险;能够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提高宏观政策的统筹协同能力;能够稳定市场,将对市场的稳定预期转化为有序的经济行为;能够充分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凝聚人心,汇聚民力,将人民群众的力量和智慧凝聚到经济建设上来。
第二,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应切实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优势,基本经济制度创新发展为包括所有制、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主要内容的制度体系。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要紧紧围绕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将制度优势体现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中。坚持保障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地位,充分发挥其供给主体作用;坚持完善分配制度,畅通供给主体和需求主体之间的流通和循环,保障有效供给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加快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市场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第三,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供给结构调整的关键在于市场主体是否有活力和动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动力的关键在深化改革,使结构调整由政府主导转变为市场主导。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全面完善产权制度、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等基础性保障制度,以实现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深化改革,破除制约市场自发调节供需关系的体制机制障碍。政府应减少对微观经济活动和资源配置的直接干预,缩减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推行“非禁即入”原则,使市场和企业能够最大限度实现自发调节,政府主要在宏观调控方面发挥作用,维护多层次、多领域市场安全稳定。
(二)创新高水平技术供给
增加有效技术供给要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发挥创新驱动在高质量供给和需求有效对接层面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第一,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一是要坚决贯彻执行科技强国战略,打造新型科技创新举国体制,加快推进国家科技创新战略布局与科技创新市场化运行体制相融合。二是要加强基础性研究和通用技术应用研究,注重原始创新,优化数学、基础物理、基础化学等基础性学科的发展布局,完善基础技术供给体系,为核心技术攻坚战打好基础。三是要瞄准前沿领域制定战略性科研计划,加强对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技术、高精尖领域的科研攻关,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命健康、航天科技等前沿领域加大投入,增强中国在科技前沿领域的话语权。
第二,加快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以企业为科技创新主体是加快实现转化的有效方法,能够大幅提高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成效。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新型生产要素向企业集聚。优化科研力量配置和资源布局,以企业为核心推进与科研院所、高校的合作,组建新型科技创新联合体,推进产学研一线融合、深度融合,鼓励企业为科研院所、高校等科研机构提供研发资金支持。鼓励大企业发挥引领和支撑作用,支持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对企业研发投入实行税收优惠,加快推进形成完整的科技创新产业链。
第三,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进科技创新项目管理方式和组织方式,实行“揭榜挂帅”等制度。完善科技创新评价机制和奖励机制,加大对科技创新项目的研发投入,健全社会多渠道投资机制。完善金融资本对科技创新的支持体系,推动技术创新实现产业化、规模化。充分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健全科技创新人才的激励和保障机制,配套相关要素收益分配机制和服务体系,凝聚各方人才。在全社会弘扬和培育科学精神、工匠精神,营造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
(三)扩大高质量产品供给
第一,以质量为生命打造品牌。提升产品质量是增加高质量产品供给的基础。立足我国产业规模优势和良好的实体经济基础,继续巩固和壮大传统制造业,提升产品质量的同时,推动传统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发展。深入开展新兴产业产品质量提升行动,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领域,生物技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新兴技术领域,建设一批有特色、有优势的企业。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推动各类型市场主体参与服务供给,使服务业向产品化和专业化方向迈进,推动服务业向多样化和高品质升级。
第二,加强产品流通渠道监管。产品流通渠道多样化使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无需直接对接,线上平台成为连接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主要渠道,网络流通平台已实现规模化。一方面要明确网络平台和商品生产者对产品质量的同等责任主体地位,消费者通过网络平台和电商等渠道购买产品后,出现质量问题无法和商品生产者直接对接,需明确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体系,严格规定商品生产者和网络平台共同对产品质量负责。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流通平台的反垄断监管。线上大型流通平台凭借资本优势、数据优势和技术优势,使流通领域的市场集中程度越来越高,呈现大平台垄断的趋势。要加强反垄断监管,严格落实和执行《反垄断法》,规范线上平台和数字经济发展。
第三,引入竞争提升产品质量。扩大内需战略支撑体系的不断完善降低了商品服务和流通成本,社会交易成本降低,对产品质量和市场占有率提出更高要求。只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才能意识到提升产品质量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引入竞争倒逼企业,不断提升民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品质量,是党和国家对国内市场竞争环境准确判断基础上的经济治理手段。例如,“苹果”进入中国市场倒逼民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以提升竞争力,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华为在“5G”技术中取得了全球领先的地位;特斯拉新能源汽车工厂落户上海亦是同理,倒逼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加速技术研发。科学的经济预期和市场管理能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进步,要坚持鼓励和引入公平竞争以促进民族企业发展。
五、结语
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是将经济改革的侧重点转移到应对经济发展长周期中出现的结构性问题,改革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以缓解侧重于短周期经济波动的需求政策带来的结构失衡加剧、产能过剩、增速下滑的局面。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实现高质量供给和高质量需求的有效对接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要以回应高质量需求为动力引擎,以创造高质量供给为主攻方向,以满足需求为最终目标,以深化改革为根本途径,实现高质量供给与高质量需求有效对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