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指标与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左心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2022-07-29尹俊虎宋素银

中国医学工程 2022年3期
关键词:定量斑块心功能

尹俊虎,宋素银

(周口永善医院1.影像科;2.超声科,河南 周口 461300)

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亦称为缺血性心脏病,多发于老年人,严重危害患者身体健康,但该病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大多患者无法得到及时确诊,容易错过最佳治疗时期,使得患者发病时已进展至危重期。因此,探索一种方便、有效的筛查手段以早期诊断老年冠心病,对于改善患者预后、降低其病死率意义重大。超声心动图是检查老年冠心病左心功能指标的标准检查方法,耗时短、无辐射、费用低廉,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如无法有效反映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冠状动脉CT 血管成像(CCTA)则可清晰反应心脏病变情况(如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同时进行三维重建,有助于临床医师直观掌握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情况,但现阶段临床多集中于CCTA对冠心病的定性诊断,关于其定量分析结果尚无统一定论[1]。故设立本研究,以230 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及200 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进一步老年冠心病患者CCTA 指标与左心功能的相关性,以确定CCTA 的临床应用价值,为老年冠心病的诊治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本院医学研究伦理委员会批准备案,回顾性选取230 例2019 年1 月至2021 年1 月于周口永善医院就诊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纳入病例组,含男125 例,女105 例;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2]:I 级者64 例,II 级者60 例,III 级56 例,IV 级50 例;年龄60~85岁,平均(71.80±3.49)岁;病程1 个月~2 年,平均(0.98±0.32)年。另取200 例同期健康体检者,并将其纳入健康组,含男110 例,女90 例;年龄60~84 岁,平均年龄为(71.41±3.50)岁。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符合《内科学》[3]中冠心病的相关诊断,并经临床检查确诊者;②稳定性冠心病者;③临床资料完整,年龄60 岁以上,均行CCTA 检查者;④心率<70 次/min,无严重心律失常,可配合检查者等。

排除标准:①检查前已接受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药物等治疗者;②胃食管反流、急性冠脉综合征、颈椎病等所致胸痛者;③胸廓及心脏先天畸形者;④急性炎症、甲状腺疾病等疾病所致高代谢状态者;⑤伴心脏其他重大病变(如扩张型心肌病)、颅内病变、疑似或确诊恶性肿瘤、肝肾原发疾病者等。

1.2 检查方法

两组均行CCTA 检查:所用仪器为德国西门子SOMATOM Definition AS 64 排128 层CT,双筒高压注射器静脉注射造影剂碘海醇(350 mg/100 mL),1.5 mL/kg,后追加生理盐水(50 mL),5 mL/s。以团注示踪法(bolus tracking)触发扫描,扫描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进行扫描,有期前收缩者则采用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扫描范围:自气管隆突下1 cm 至膈下2 cm;扫描参数:自动管电流技术,管电压120 kV,准直器宽0.6 mm,层厚0.75 mm,螺距0.2~0.5,重建间隔0.5 mm,显示矩阵1 024×1 024,采集矩阵512×512。卷积函数值B26f,屏气时间7~10 s,延迟时间5 s。

1.3 观察指标

1.3.1 CCTA 定量参数 检查完毕后以处理工作站分析和重建图像,记录两组斑块数、斑块体积(非钙化斑块体积+钙化斑块体积)、血管体积、斑块负荷(总斑块体积/血管体积)、血管狭窄程度、重建指数(斑块处管腔横截面面积/近端无斑块的参考横截面管腔面积)。

1.3.2 左心功能指标 根据荷兰飞利浦公司iE Elite 多普勒超声检查结合CCTA 检查结果记录两组平均室壁应力、左心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

1.3.3 CCTA 定量参数与左心功能的相关性 以Spearman 相关性分析法分析斑块数、斑块体积、血管体积、斑块负荷、血管狭窄程度、重建指数与平均室壁应力、LVEF、LVMI 的相关性。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CCTA 定量参数比较

病例组斑块数、斑块体积、斑块负荷、血管狭窄程度、重建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血管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CCTA 定量参数比较 (±s)

表1 两组CCTA 定量参数比较 (±s)

2.2 两组左心功能指标比较

病例组平均室壁应力、LVMI 高于对照组,LVEF 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左心功能指标比较 (±s)

表2 两组左心功能指标比较 (±s)

2.3 CCTA 定量参数与左心功能的Spearman 相关性分析

斑块数、斑块体积、斑块负荷、血管狭窄程度与平均室壁应力、LVMI 呈正相关(r=0.287、0.268、0.238、0.268;0.257、0.393、0.393、0.301,P<0.05);斑块数、斑块体积、斑块负荷、血管狭窄程度与LVEF 呈负相关(r=-0.244、-0.314、-0.376、-0.271,P<0.05);重建指数与平均室壁应力呈负相关(r=-2.148,P<0.05),与LVEF 呈正相关(r=0.357,P<0.05)。见表3。

表3 CCTA 定量参数与左心功能的Spearman 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所致管腔狭窄,甚至心肌供血不足、心肌细胞变性/坏死等均为老年冠心病的主要病理基础,可直接影响患者心肌收缩、舒张功能,且冠心病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均较高,故而及时准确评估心功能对于判断病情发展程度以供治疗参考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意义重大[4]。本研究结果显示,病例组平均室壁应力、LVMI 高于对照组,LVEF 低于对照组,与张蕾等[5]研究所得相似,进一步说明左心功能指标变化与老年冠心病患者病情进展密切相关。其中,超声检查是确定左心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的主要方法,但其无法消除局部运动异常、室壁瘤形成、心肌梗死后心肌肥厚、心腔扩大等心率形态不规则情况等对左心功能指标所产生的影响。CCTA 检查结果则可清晰显示左前降支、左冠主支、左回旋支等的动脉狭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有助于准确判断患者左心功能指标,但其主要依靠检查者主观判断,现多用于介入术中检查、术前诊断等,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检查意义尚未完全明确。

斑块数、斑块体积、斑块负荷、血管狭窄程度、重建指数等均可反映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本研究经CCTA 检查可见病例组斑块数、斑块体积、斑块负荷、血管狭窄程度、重建指数高于对照组,且斑块数、斑块体积、斑块负荷、血管狭窄程度与平均室壁应力、LVMI 呈正相关;斑块数、斑块体积、斑块负荷、血管狭窄程度与LVEF 呈负相关;重建指数与平均室壁应力呈负相关,与LVEF 呈正相关,提示老年冠心病患者可见CCTA 定量参数异常,且其指标变化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斑块数、斑块体积、斑块负荷越大,冠状动脉血流受阻情况越严重,心功能受损程度越严重,其中,非钙化斑块内部胆固醇及炎性细胞含量较高,多呈现多灶性,严重影响血流,亦可激活平滑肌细胞,导致斑块性质不稳定,完全堵塞冠状动脉小分支,进而导致心肌梗死,促进病情进展;钙化斑块虽相对稳定,但其亦可致血管腔狭窄,使得心肌供血不足而降低患者心功能。冠心病早期可维持心肌正常血液供给,进而代偿性扩张血管腔,即为正性重建,此时重建指数>1.0;随着病情进展,冠心病患者血管进一步狭窄,严重影响血流情况,可致管腔进一步狭窄,使得重建指数变小,心功能下降严重。而CTCA 检查一次性获取心脏内部结构、左心功能、冠脉斑块及其狭窄情况等多种信息,可有效减少检查次数,更有助于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诊断[6-8]。

综上所述,老年冠心病患者可见CCTA 定量参数异常、左心功能下降,且CCTA 定量参数变化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临床可经CCTA以评估患者病情进展及预后情况。

猜你喜欢

定量斑块心功能
颈动脉的斑块逆转看“软硬”
一篇文章了解颈动脉斑块
microRNA-146a与冠心病患者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
显微定量法鉴别林下山参和园参
有颈动脉斑块未必要吃降脂药
当归和欧当归的定性与定量鉴别
10 种中药制剂中柴胡的定量测定
心功能如何分级?
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慢性HBV感染不同状态下HBsAg定量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