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市蔬菜产业冷藏保鲜设施配套建设现状和问题及对策
2022-07-29张国秀刘霞云林俊凤郝婷婷文延年
张国秀 刘霞云 林俊凤 郝婷婷 文延年
导读:总结了寿光蔬菜产业冷藏保鲜设施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冷藏保鲜设施配套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3条建议,以促进蔬菜产业做大做强,促进乡村振兴。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做好产业振兴这门功课,就要大力加强一二三产业融合体系发展,构建现代化的农业企业经营体系,加快完善农产品生产、储存、加工及销售等各产业链条配套建设与合作,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实现乡村振兴。寿光市是中国蔬菜之乡,蔬菜产业作为当地乡村的支柱产业,在乡村振兴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冷藏保鲜设施配套建设在蔬菜产业链发展中不可或缺。建设配套完善的现代化蔬菜冷藏保鲜设施,能更有力地促进蔬菜及其他农产品的流通、储存、生产与加工等,保证蔬菜及其他农产品产得出、出得去、进得来,带动农产品加工发展,对寿光市蔬菜产业振兴、乡村振兴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2010年以来,寿光市先后规划建设了占地200 hm2的农产品物流园,在寿光东部建设了田马果菜批发市场,并配套建设了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形成了以两大综合市场为龙头,1 356处村头地边市场为基础的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体系。截至目前,寿光市拥有冷藏库、冷冻库、气调库总计530座,容积756 862.7 m3。其中,冷藏库445座,容积623 281 m3;冷冻库54座,容积93 821.7 m3;气调库31座,容积39 760 m3。近年来虽然蔬菜产业冷藏保鲜设施配套体系建设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蔬菜的稳产保供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距今后蔬菜产业继续做大做强,更好地促进乡村振兴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还需要在设施建设规模、老旧更新及新技术应用上下更多功夫。
1 冷藏保鲜设施配套体系建设当前存在的问题
1.1 土地因素制约
寿光市从事蔬菜初加工销售的村头地边市场,大多建在蔬菜大棚聚集区域,土地性质一般为设施农用地,而目前政策要求用于蔬菜仓储保鲜的冷藏库、通风库、烘干房等设施用地性质必须为建设用地,有2/3以上的村头市场受土地制约不能建设蔬菜初加工配套设施。部分批发市场初加工设施建造时前瞻性不够,在规模、技术、功能设计等方面无法满足后期发展需求,土地审批等使得再扩张受限。
1.2 支持政策不够系统,力度不足
近年来,从农业农村部到省、市、县,多次出台了针对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的支持政策,但从寿光市目前对蔬菜初加工设施的需求来看,仍然是杯水车薪。以胡萝卜加工为例,寿光市化龙镇胡萝卜加工园区拥有农产品加工企业35家,建有20 000 m2的交易市场1个,胡萝卜年加工及交易量80万t,交易额5亿元,是国内最大的胡萝卜加工、集散、出口中心,胡萝卜年出口额占国内出口额的65%左右,但目前符合条件纳入产地初加工补贴政策的企业仅有2家,共7个冷藏库和1个烘干房,补贴数量比例不足10%。
1.3 设施老化严重,亟需更新换代
目前,寿光市农产品冷链物流(仓储保鲜基础设施)是以蔬菜、水果等农产品为主的冷藏库、贮藏窖。据统计,各农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及涉农中小企业初步完善了贮藏窖、通风库、冷藏库、烘干设施等基础设备,实现了农产品的就地加工转化。但是,随着农产品产销能力的增长,全市对贮藏窖、通风库、冷藏库、烘干设施等储藏加工设备的需求日趋变大,这些设备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①大多数储藏加工设备是老式的架子库 机械化作业程度低的人工作业架子库,需要大量人工,装卸费时费力,效率低,装卸导致产品的间接伤害率比较高,造成单位成本偏高。
②已有储藏加工设备时间普遍使用年限较长,老化严重 已有冷库设备多数已经老化,存在安全生产隐患,能耗比较高,各项指标相对落后,不适应现代蔬菜、果品存储的需要。
2 意见建议
2.1 适当放宽对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用地的限制
建议针对具备规模效应、示范带动作用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农业龙头企业,用于蔬菜仓储保鲜的设施用地性质调整为设施农用地,方便蔬菜初加工企业、合作社就地完善配套建设初加工设施。
2.2 加强调研规划,促进各部门协调,将政策落到实处
建议对蔬菜产业冷链物流设施配套建设情况进行专项调查研究,强化顶层设计,科学规划,系统出台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发展规划和支持政策,尽快建立起与当地农产品初加工规模相适应的设施保障体系,推动当地农产品产地初加工企业做强做大和转型升级。
2.3 加大对老旧设施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
建议加大对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老旧设施升级改造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力度,由农业主管部门聘请技术专家进行指导帮扶,根据实际情况引导相关企业盘活现有资产,对老旧初加工设施进行技术改造或拆除重建,满足产业发展的设施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