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市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2022-07-29张秋萍季芳周鹤黄重静周尘
张秋萍 季芳 周鹤 黄重静 周尘
导读:蔬菜保供受到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而设施是蔬菜增产增收的重要保障,本文总结了江阴市设施蔬菜发展现状,提出了4条对策建议,以期更好地推动江阴市设施蔬菜产业现代化发展。
蔬菜是人民生活的必需品,保障蔬菜供给是重大的民生问题,“菜篮子”稳产保供逐渐受到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蔬菜种植成为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蔬菜生产因为见效快,效益相对较高,成为江阴市农业主要产业之一。20世纪80年代江阴市开始推行城郊蔬菜基地建设,90年代开始推行镇级百亩蔬菜基地建设,2013年进行省级蔬菜基地规划建设,2017年对无锡市属蔬菜基地划定等,江阴市蔬菜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其中具有满足周年生产,对提高蔬菜产量、丰富花色品种、均衡市场供应作出显著贡献的大棚等生产设施也获得推广,应用规模逐年增加。本文根据近期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对设施蔬菜产业开展专题调研的要求,总结了江阴市设施蔬菜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旨在更好地推动设施蔬菜产业现代化发展。
1 发展现状
1.1 产业规模
据统计,江阴市蔬菜大棚等生产设施发展较为迅速,尤其是近10年,随着各级财政补贴力度的加大,对设施建设项目给予了多方支持,《2021年度江阴市全面加快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奖励政策》规定了新建宜机化单体钢架大棚每667 m2补贴5 000元,宜机化连栋大棚每667 m2补贴2万元等,农户投资建设大棚等设施积极性高涨,单体钢架大棚面积从2013年的700 hm2发展到2021年的1 998.1 hm2,翻了近2番。而江阴市2021年常年商品性蔬菜基地面积为3 486.7 hm2,设施总面积为2 089.4 hm2,占比达到60%。其中,单体钢架大棚面积占设施总面积的95.6%,是江阴市主要的设施类型;小拱棚面积为69 hm2,连栋大棚为21 hm2,日光温室为1.3 hm2,没有大型连栋温室。
1.2 区域分布
大棚等设施主要分布在江阴市东南片区徐霞客镇、祝塘镇、南闸街道、青阳镇、长泾镇等蔬菜主产镇街,该5个镇街的单体大棚面积合计近1 666.7 hm2,占全市单体大棚面积的80%以上。
1.3 设施类型
江阴市蔬菜生产设施主要类型有小拱棚、单体大棚、连栋大棚、日光温室等,单体钢架大拱棚是江阴市的主要设施类型,占比达到95.6%。从最初的地膜覆盖,到小拱棚覆盖,再到竹木单体中拱棚,发展到如今最多的单体钢架大拱棚,拱杆材料也从竹木到普通钢管,再到镀锌钢管,宽度从以6 m型为主发展到以8 m型为主,土地利用率更高,也更宜机化。小拱棚作为露地蔬菜播种到出苗后,或者早春茬大棚果菜类定植后生长初期的临时保温设施,需要早揭晚盖,比较耗费人工,不作为主要设施使用。江阴市鹏程农业、青禾农场及昊天种苗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搭配建设的连栋大棚、节能日光温室、加温玻璃温室等高档设施,因为建设成本高,规模较小,主要用于育苗及生产效益较好的瓜果类蔬菜。
1.4 主推技术
随着商品性蔬菜基地规模的扩大,蔬菜种植不再以农户自留地种植为主,一些新品种、新技术不断得到应用。尤其是近年来,江阴市蔬菜技术指导部门通过建设省级蔬菜示范推广基地,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加强示范推广和培训,新技术入户率达到95%以上。主要推广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蔬菜基质集约化育苗,高温闷棚、有机肥替代化肥、复合微生物肥料应用、水旱轮作等设施蔬菜连作障碍综合防控,预防为主、综合防控的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多项新技术。
1.5 主导产品
江阴市蔬菜以叶菜生产为主,叶菜自给率达到80%以上。除了叶菜,还种植少量茄果类及瓜豆类等蔬菜,主要有大白菜、生菜、旱芹(药芹)、菠菜、茼蒿、青菜、蕹菜、黄瓜、西甜瓜、辣椒、番茄等。
1.6 成本分析
设施蔬菜生产成本以一次性投入的大棚为最多,据调查,多年前搭建每667 m2单体钢架大棚成本0.5万~1.5万元,连栋大棚成本5万~10万元。随着钢材价格的不断调整,建设成本也不断变化,尤其是2021年,钢材价格高涨,导致大棚搭建成本也大涨。设施蔬菜生产成本还包括种子、肥料、农药等农资,以及农机、人工和土地租赁等成本。以江阴市南闸街道种植叶菜为主,规模5 000 m2左右的蔡泾蔬菜基地为例进行分析,该基地以家庭夫妻2人用工为主,只在采收、清理时临时少量雇工,大棚较简易,搭建多年,成本不高,按种植菠菜—生菜—大白菜—药芹等叶菜的茬口计算,每667 m2年总成本约23 765元,总产值26 500元,净利润2 735元。再以江阴市徐霞客镇青禾农场的连栋大棚生产为例进行分析,大棚是在2014年左右由专业厂家按标准搭建,基本配套设施完善,成本较高。基地规模大,需投入农机,全部雇佣工人生产,管理人员人工成本暂不计算,以番茄—甜瓜—大白菜茬口分析,每667 m2总成本为31 636元,总产值为34 000元,净利润为2 364元左右(表1)。另根据测算,基地规模较大的,设施投入大,人工及管理成本高,如果营销方式落后,盈利会更低甚至亏损。
表1 设施蔬菜产业每年每667 m2生产成本收益调查 元
1.7 销售市场
江阴市蔬菜种植以散户为主,产品缺乏品牌,没有包装。90%左右进入批发市场,以本地江南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无锡朝阳批发市场为主,少量进入农贸市场零售,或者进入超市、平价直销店,以及配送等。
1.8 生产效益
由于销售以批发为主,价格较零售低了很多。加上设施不齐全,受气候影响大,季节性短缺严重,导致价高时没菜,菜多时价格又较低,产销脱节时有发生。蔬菜营销仍是薄弱环节,营销渠道不畅,农户获取市场信息渠道较少,很难跟上市场变化,存在一定的生产盲目性,深加工和精包装缺乏,距离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要求差距很大,制约了蔬菜产品的效益转化增值。
2 存在问题
2.1 抗灾害能力较弱
由于江阴市主要蔬菜基地建设时间较长,大部分超过10年,设施陈旧,老化严重。农户为了节约成本,当时就没有按照标准搭建大棚等设施,自行搭建的一些大棚标准较低,肩高、顶高、拱杆间距及钢架材料等不符合相应标准,配件不齐全,牢固度不够,应对特殊气候能力较弱,尤其是在台风、暴雨雪恶劣天气下容易发生较大灾害损失。
2.2 配套设施不完善
单体大棚除了覆盖1层塑料薄膜外,很少配备遮阳网、湿帘等降温设施,保温除了多层覆盖外,其他加温设施也几乎没有,导致冬春季阴雨天、光照不足时,夏天高温高湿时的季节性短缺时常发生,保供能力大大削弱。
2.3 宜机化程度较低
机械化、智能化是减轻蔬菜生产劳动强度,降低人工成本,吸引年轻人的有效手段。但江阴市蔬菜种植以外来人员为主,种植规模偏小,投入少,生产设施以简易单体钢架大棚为主,只能使用一些小型耕地机械等,加上基地道路沟渠不配套,机械通过性差,蔬菜生产机械化、智能化程度较低。
2.4 标准化生产欠缺
江阴市蔬菜种植较分散,规模经营小,田园环境较差。从业人员年龄偏大,科技素质低,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不强,品种以常规为主,缺乏名、特、优、稀蔬菜,难以满足不同层次居民的需求。基本缺乏品牌,没有包装,商品化处理弱,检测及其他功能区域等配套设施极度缺乏,标准化生产水平整体偏弱。
3 对策建议
3.1 提高设施建设标准及宜机化程度
设施投入大,回收期长,江阴市近几年不断出台各类奖补政策,在规模基地,建设各类设施大棚只要达到一定面积,就给予补贴。尤其是2021年度开始,为了提高抗灾害能力和宜机化程度,在市级乡村振兴奖补政策中,参考国家或省级地方标准,特别明确了各类设施大棚建设要求。以单体钢架大棚为例,要求设计合理,坚固耐用,棚宽不低于8 m,肩高不低于1.8 m,棚高不低于3 m,热镀锌(热浸锌)拱杆直径不小于32 mm,拱杆间距不大于1 m,棚门尺寸不小于1.8 m×2.0 m(宽×高)等,每个大棚都请第三方进行测量审计,达到要求的才可以进行奖补。建议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并根据建设成本,及时调整补贴力度。另外,同一片蔬菜基地区域内相同设施尽可能统一规格,集中连片,整齐美观。
3.2 加大农业设施投保门槛
农业设施保险是政策性农业保险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在经常出现大风、大雨、大雪等灾害天气的情况下,保险公司对出险的设施赔付金额是最多的。建议设施大棚需要达到一定标准,才能给予投保及理赔,促使农户对低端设施进行改建或重建,不断提高江阴市标准设施比例。
3.3 鼓励基地完善配套设施
结合2022年起江苏省开展绿色蔬菜保供基地建设契机,加快出台江阴市夏秋季叶菜生产面积补贴政策,以及对遮阳网、防虫网和喷滴灌“两网一灌”等配套设施投资的补贴,鼓励农户完善各项配套设施,保障叶菜周年生产能力,缓解季节性短缺,提高设施地产蔬菜保供能力。
3.4 持续创建省级园艺标准园
江阴市从2016年正式出台对创建成功的省级园艺标准园进行奖励的政策,迄今已经有16家新型园艺经营主体通过验收创建成功,获得江阴市及无锡市级财政奖励。建议农业主管部门加强年度考核力度,不定期进行督查和抽查,使得园区常年保持标准园要求。鼓励更多蔬菜经营主体以省级园艺标准园创建为抓手,积极申报创建,严格按照创建要求提高设施蔬菜规模和标准化生产水平,提升品牌影响力,提高产品附加值,进一步增加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