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重庆合川铜梁洞及其文物价值

2022-07-29罗小川重庆市合川区文物管理所

文化产业 2022年21期
关键词:张三丰道观铜梁

罗小川 重庆市合川区文物管理所

铜梁洞位于涪江南岸的铜梁山上,因其山岩质如铜色,故名铜梁山,后来以洞名代替山名。铜梁洞最早记载在战国时期的《益都耆旧传》里,唐代及以后,诗人杜甫的祖父杜审言、唐代高僧闾邱和尚、元朝道人张三丰都曾分别到此或赋诗,或隐居,或云游,赋予了铜梁洞厚重的历史文化和传奇色彩。铜梁洞文物资源丰富,包含宋至民国时期的题记及石刻、杨瑞符墓、二仙观旧址及崇道观等,具有较高的文物研究价值。

铜梁洞位于涪江南岸的铜梁山上,因其山岩质如铜色,故名铜梁山,海拔444.3米。铜梁山汇三江之灵秀,聚巴渝之精华,不仅是一座闻名遐迩的道教名山,还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山,包含了铜梁洞题记及石刻、杨瑞符墓、二仙观旧址、崇道观等文物资源,其中铜梁洞题记及石刻为重庆市合川区文物保护单位。

铜梁洞的历史沿革

西晋史学家陈寿《益都耆旧传》载:“昔楚襄王灭巴子,封庶子于濮江之南,号铜梁侯。”这说明早在战国时就有铜梁一名。西晋文学家左思在《蜀都赋》中以“外负铜梁于宕渠,内函要害于膏腴”,描述了铜梁洞的壮观。

明正德九年(1514),铜梁山改名“金榜山”,象征科第吉祥之意,并镌刻《金榜山新名记》石碑于山上,后又恢复铜梁山名。“铜梁洞山中有石洞深丈余二,石林可坐十余人,唐闾邱道人居此五十余年,乃去碁局丹井犹存。”据张森楷《民国新修合川县志》记载:闾邱均合州人,世居州南之铜梁山,唐高宗时举进士,能诗文,与杜审言友善,后髡发为僧,居铜梁洞五十年乃去。杜甫曾作《赠蜀僧闾邱师兄》诗一首,盛赞大师之才。宋室南渡后,赵氏子孙及其臣仆多逃往合州。明万历《合州志·山川》载:“山即赵伯宜之别业,有宿云崖、方崖、松风阁、读书堂、博古斋、灵观、三清楼。”山上岩壁留有周祜(鲁国公赵宪仲弟)宋绍兴二十六年(1156)、赵彦情淳熙二年(1175)、沈汝一淳熙十一年(1184)摩崖题刻及诗文。

据《合州志》和《合川县志》记载,元末明初,元代道人张三丰云游来合,亦选胜于铜梁洞修炼,洞遂更加有名。后来便以洞名代替山名。如今在铜梁洞的门口,立有“张三丰祖师炼丹处”与“张三丰简介”石碑。石洞共有四层,第一层的石壁上有张三丰的石刻像,袒腹露怀,长髯垂胸,符合史料记载。据《明史·方伎》载:“张三丰……以其不饰边幅,又号张邋遢。颀而伟,龟形鹤背,大耳圆目,须髯如戟。”石刻像右侧为一小洞,内有一石床,据说此乃张三丰的修道之处。在石刻像的左下方还有两个高低错落的石洞,上层洞的石壁上又刻有张三丰着道袍的石像,石像的上方还有“武当行宫”四个楷书大字。

铜梁洞文物及其价值

铜梁洞题记石刻及其文物价值

铜梁洞题记及石刻位于重庆合川铜梁山上,在第二、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均有登录记载。杜甫流徙合州时,作《赠蜀僧闾邱师兄》五言古诗一首。另有《唐闾邱道人题》位于铜梁洞二仙观侧石洞内,摩崖,行书,高100cm,宽52cm,题1行,文3行,款1行。全文如下:

唐闾邱道人题

道士□千秋,仙踪□野淞。

古壁嵌石床,白云常在洞。

金堂永——书

南宋时,周祜于绍兴二十六年(1156)、赵彦情于淳熙二年(1175)、沈池一于淳熙十一年(1184)在此题刻。此后又增刻了不少内容。铜梁洞石刻分布在长70米的山岩上,现仅存造像2龛,损坏严重;摩崖题记石刻(宋至民国时期)30余处,其中早期题记石刻大多风化剥蚀,无法辨识,保存较好的有约10余处,多为民国时期题刻,洞内主要有徐晴辉题刻《游铜梁洞诗》和《金榜山新民记》,洞外山崖有民国时摹刻的岳飞和王阳明的诗句,此外还有多处以文字为主的摩崖石刻,如《乡林书岩》《龟鹤齐寿》《道人有道山不孤》《方岩》《古二仙台》及阴刻《吟风图》等,其书体涵盖真草篆隶,其中保存较为完好的有草书大字《道人有道山不孤》和篆书《龟鹤齐寿》等,前者飘逸潇洒,后者严谨古拙。

民国十四年(1925),前清县丞、书法家徐晴辉题七律诗于铜梁洞二仙观右侧石洞内,此通书法笔力遒劲,很有宋代名家黄庭坚的韵味。摩崖,行书,高153cm,宽168cm,诗7行,款1行。全文如下:

归来何处可探幽,南有一峰天外浮。

两大乾坤收洞里,千重山水绕楼头。

石题诗句留仙迹,履破苔痕访旧游。

羽客攀谭风月好,浑忘世变几经秋。

乙丑秋邑人徐艳瑛题书

徐晴辉题书(图片来源:重庆市合川区文物管理所)

铜梁洞的摩崖石刻颇多,除洞内外及周边,还有二仙观主体建筑群右侧“方岩”一带的石刻,但由于自然风化与苔藓覆盖,已难以辨认全文及其出处与作者。其中,在二仙观旧址西侧岩上,刻有一幅龙形大草题记石刻,据说出自张三丰之手。此通书法结体怪异,犹如道家画符一样,大圈套小圈连绵不绝,难以辨认。据相关专业人员考证,该通题记石刻内容为四首唐宋七律诗,从左至右分别为刘长卿《别严士元》、戴复古《月夜舟中》、王维《敕借岐王九成宫避暑应教》、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诗无标题,草体,每首28字,共224字,其中开篇第一首《别严士元》,与坊间流传的张三丰“道符体”龙形大草书法如出一辙,也有学者认为此通石刻为张三丰记述了火龙真人亲授武功的恢宏气势。总而言之,此石刻对于研究道家书法文化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文物和考古价值。

1980年7月,铜梁洞题记及石刻被合川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发现题记石刻最早的为南宋时期,最晚的为民国时期,铜梁洞题记石刻跨越时间较长,具有明确的时代和不同时期的表现形式与风格,展现了宋以来较高的书法艺术价值。

杨瑞符墓及其文物价值

杨瑞符墓位于重庆合川铜梁山方岩东下侧,东距二仙观10米。杨瑞符,字节卿,原天津市静海县人,1902年出生,1921年入伍并编入国民革命军88师262旅524团,先后任排、连、营长,淞沪抗战后晋升为团长,死后追赠陆军少将,是孤军奋战“八百壮士”的指挥者之一,也是2020年上映的电影《八佰》中“杨瑞符”原型。1937年淞沪抗战时,在谢晋元的领导下,杨瑞符带领该营“八百壮士”留守闸北,以“四行仓库”为依托,进行了惨烈的战斗,掩护中国几十万军队撤出上海。杨瑞符发表的《孤军奋斗四日记》文章中有一段回忆:“我于是在百忙中,拿起他的笔记本写着‘剩一兵一卒誓为中华民族争人格’。”寥寥几字透露出了他满腔的爱国热血和必死的决心。1939年5月,杨瑞符肺部枪伤复发,携妻儿及负伤的内弟来到大后方,在合川铜梁洞二仙观养伤。1940年初,杨瑞符在淞沪抗战中留下的枪伤复发,送医抢救无效,终年37岁,夫人遵其嘱葬于铜梁山。县人感念其为国奋战,捐资购棺修墓。

杨瑞符墓前原立刻有碑文的纪念石塔和纪念亭,“文革”中被拆毁,墓葬石块松动垮塌,隐于荒草杂蔓中难以辨认,墓前二仙观新修神殿将其遮挡。2009年9月,杨瑞符墓被确定为“重庆市抗战遗址文物保护点”。

2015年,时值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合川区人民政府对杨瑞符墓进行了重建,曾经荒废的淞沪抗战八百壮士营长杨瑞符墓,由从前的一丘荒冢变为一座庄重而崭新的石墓。墓前耸立着一座高大的墓碑,墓碑上镌刻着“生于一九〇二年,卒于一九四〇年春”“抗日将军杨瑞符之墓”“重庆市合川人民政府公元二〇一五年五月敬立”等字样。墓碑前同步修建了祭拜台,并在墓周修建了栏杆。

杨瑞符及其所属官兵为抗击日本侵略军奋不顾身,勇于牺牲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该墓对于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弘扬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二仙观旧址及其文物价值

二仙观旧址(原名二仙台)位于重庆合川铜梁山上,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有登录记载。其历为道教圣地,始建于明初,主要奉祀张三丰和其师火龙真人。由于明太祖朱元璋和成祖朱棣都极其崇敬张三丰,因此二仙台在当时盛极一时,住观道士多达数百人。

明成化九年(1473),知州谭升《游铜梁山诗序》叙其盛况:“岩复以楼,石洞四,前刻神像,左凿门,后通山洞,石床各一,鼎炉支石备在,道士谓闾邱仙炼丹处也。”明隆庆五年(1571),灵观、三清楼毁于兵火。万历七年(1579),州人李存瑞重建,明末复毁于兵火。入清以后,由于统治者不满张三丰在世时反对异族统治,致使二仙台荒废二百余年。

民国初年,万县道人谭遁九来合川布道,募捐重修二仙台,民国十年(1921)九月竣工,邑人莫致中作《创修铜梁洞二仙观记》。重修的二仙观为砖石结构,坐南朝北,与县城遥遥相望。其规模较大,共计楼房三层,高耸出山外,貌似一座西洋式教堂,可称中国道教庙观建筑的巨大革新。第一层祀王爷,第二层祀张三丰和火龙真人,第三层祀玉皇。观外有平房一列,为接待厅和宿舍。二仙观旧址现存偏殿1间,坐南朝北,占地面积为310平方米。平面呈长方形,歇山式屋顶,小青瓦屋,穿斗式梁架,面阔5间,29.2米,进深1间,8.2米,台基高0.27米,左右两边各有一方形天井。墙上的壁画依然清晰可见,每位道长神态自若,仙风道骨,使得道观仍保存着一分灵气。殿内木装壁上现存有翻刻的康有为、翁同龢等名人诗词以及修建二仙观木刻碑。

二仙观旧址现存建筑保存较好,内有名人题刻,文物内涵较为丰富,具有较高的文物保护价值。同时,在二仙观旧址内择一处远眺合川全城,可发现道观檐角形态别具一格,远远望去,与城相连,像一本摊开的诗集邀游人一阅,赏心悦目。

崇道观及其文物价值

铜梁洞崇道观于2018年由合川组织专业人员对铜梁洞再次实地调查时发现,通常被当地人称为老庙,其位于铜梁山岩向西500余米处。崇道观现存观门、大殿,整体保存较好,大殿屋顶瓦片掉落严重,碑刻风化严重。

观门为拱形门,位于大殿正前下方,通过两条石阶梯道相连,其中道观门楣正中刻有“古洞灵崇道观”六字,门顶左侧刻“遁九谭教正述□□□永一书”,右侧刻“民国第一癸亥冬月吉日”。

大殿为抬梁式结构,建筑现存廊柱、花窗、屋檐及大门前一对石狮子柱础(镀金),屋檐横梁两端分别刻有“大清乾隆四十九年孟春月吉旦”“合阳□士商□善捐资重修立”。殿内保存原始台座3个,共有新塑造像7尊。大殿房屋内新发现石碑11块,左侧墙壁有石刻碑3块,均有碑座,从左至右第一块石碑保存较好,字迹较为清晰,题刻时间为“光绪七年”,第二、三块风化比较严重,其中第二块石碑可辨认为“大清乾隆五十二年丁未”;右侧墙壁有石刻碑5块,从内向外第一块为吕洞宾造像,造像上方刻有“孚佑帝君造像”六字;第二块为功德碑;第三块仅能辨认出一个“见”字;第四块为界碑内容,碑顶刻有“福禄尔康”四字,题刻时间为“乾隆五十二年丁未年”,第五块碑顶刻有“祀事孔明”四字,题刻时间为“大清嘉庆甲子年”。

(图片来源:重庆市合川区文物管理所)

大殿正堂后壁立有石刻碑3块,从左至右第一块碑刻因废旧木材遮挡,仅可见“开张”“奇逸”四字,经查阅相关资料,此题刻全句为翻刻陈抟老祖的手书对联“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这副对联出自洛阳龙门石窟上的石刻字,相传为陈抟老祖的手书对联。全联用笔于矫健灵动之中,参以锥辣之趣,结体奇险,势态崚嶒,虽然很少有牵带萦回,却能承上启下,笔断意连,可谓联中之稀有珍品。第二、三块碑刻内容由于废旧木材堆放遮挡,无法辨认。

崇道观是铜梁洞除了二仙观旧址外第二座原有的古代庙观。其现存的观门和大殿等建筑、道观门楣正中刻的“古洞灵崇道观”字样等道教遗迹保存较好,题刻数量较多,且题刻年代较为清晰,题刻内容亦丰富多彩,进一步丰富了重庆合川道教文化色彩,对于研究铜梁洞历史与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

铜梁洞作为合川一座富有历史和文化色彩的名山,历为合川风景名胜之地。宋代至民国丰富的题刻遗存,赋予了铜梁洞浓厚的历史文化色彩。目前发现题记石刻最早的为南宋时期,最晚的为民国时期,其中较著名的有徐晴辉题刻《游铜梁洞诗》和《乡林书岩》,铜梁洞题记及石刻跨越时间较长,书法展现风格形式多样,具有重要的文物研究意义。同时,血战四行仓库的抗日英雄杨瑞符墓,赋予了铜梁洞浓厚的爱国主义色彩,具有现代教育意义。二仙观旧址和崇道观,赋予了铜梁洞浓厚的道教文化色彩,二者保留了原有建筑形式和风格,原有道教遗迹较为丰富,并且二仙观旧址内有何绍基、康有为、翁同龢等名人书法,具有道教历史文化及艺术风格研究意义。

猜你喜欢

张三丰道观铜梁
铜梁:美丽乡村扮靓龙乡大地
重庆市发改委批复市郊铁路璧山至铜梁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以道观之”的价值之维
“民间杂耍”舞出大名堂
论道教宫观建筑的衍变脉络
穿越在历史中的“张三丰”
张三丰:哥就是神一般的传说
农旅融合开出致富花
张三丰的手掌有多?硬
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