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何明朝历代皇帝都苦寻张三丰

2017-11-15

新传奇 2017年39期
关键词:张三丰武当山朱棣

为何明朝历代皇帝都苦寻张三丰

张三丰,传说中武当派的开山始祖,创立了太极拳,是中国道教的传奇人物。其仙风道骨、鹤发童颜又踪迹难觅的绝世高人形象,让明朝历代皇帝都在苦寻其下落。那么张三丰究竟有无其人,又是个怎样的人?

张三丰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综合各类史料,大致可以确定,张三丰名君宝(又名“全一”),太极拳创始人,武当山道人,武当派祖师,道号三丰子。正史记载:张三丰南宋淳祐八年(公元1248年)四月初九子时生于辽东懿州(今辽宁阜新,一说辽宁锦州),民间亦有其他出生地的说法,如陕西宝鸡、福建邵武。

据《明史》记载,张三丰长相奇异,大耳圆目,“龟形鹤骨”,胡子像钢丝一样,头上梳了个抓髻,有点驼背,喜欢在手中拿一方尺,跟小说中的形象差距很大。据说,张三丰无论寒暑,都只穿一件道袍,戴一顶斗笠挡风遮雨,他不大注重仪表,经常穿得邋里邋遢,所以人们也常称他为“张邋遢”,或者叫他“邋遢道人”。

张三丰出生于书香门第,从小聪明过人。父母对这个孩子寄予厚望,希望他精研儒学,将来求个一官半职,光宗耀祖。没想到,张三丰五岁时,患上了眼疾,而且越来越严重,即将失明。正当他的父母焦躁不安时,一位叫张云庵的道士云游到此,说自己能治疗眼病,经过张云庵的悉心治疗,张三丰的眼睛恢复正常。作为报答,五岁的张三丰拜张云庵为师,被赐道号“玄玄”,跟随师傅学习《道德经》和医术。从此,张三丰走上了修道之路。

张三丰平时不怎么说话,但与之讨论佛儒道三教,则会侃侃而谈,“专以道德仁义,忠孝为本,并无虚诞祸福、欺诳于人。所以心与神通、神与道一,事事皆有先见之理”。

张三丰的神异之处有两点:其一,他登山如履平地,隆冬季节躺在雪地里也可以安眠,其身体素质,在普遍不得温饱、体质孱弱的人群中显得鹤立鸡群;其二,史载明朝洪武初年,他在武当山建立了几个据点,使其弟子丘玄清住在五龙,卢秋云住在南岩,刘古泉、杨善登住在紫霄。自己则在展旗峰北设观,名为遇真宫,又在黄土城建屋,名曰会仙馆,令弟子周真得看守。可见其有些经营头脑。

明朝历代皇帝苦寻其下落

张三丰代表的道教思想和其自身的养生之道是备受世人欢迎的。而且其创建的武当派和太极拳给当时世人,乃至如今,都带来了相当大的影响。

古代叫“三丰”的人不止一个,基本上都是道家的人。三代表阳,是乾卦,丰则是三中间被一竖打断了,乾卦变成了坤卦,代表阴,因此“三丰”代表乾坤合一、阴阳变化,修道的人很喜欢用这个号。图为张三丰铜像

而明朝是一个特别崇尚道教的朝代,从朱元璋开端,一直到崇祯都是极其崇尚道教的。朱棣在登基后把道教奉为国教。到了嘉靖年间,更是到了对道教崇尚的新高度。连四大名著里的《西游记》在明朝都是禁书。缘由无二,西游记尊佛抑道,因而被列为禁书。

朱元璋树立明朝是在1368年,据说这时的张三丰已经是一位120岁的高人了。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早已久闻张三丰的大名,于是派人去武当山请张三丰,想向他讨教一些长命养生之道。但是,1390年“(三丰)拂袖长往,不知所在”,朱元璋两次派人去请,张三丰都是出门远游。

到了明洪武末年的一天,朱元璋的儿子湘王朱柏,久慕张三丰的盛名,专门去武当山拜访张三丰。为了表达自己的虔诚之意,他还在武当山投放了一组道教法器,包括金龙、石简和玉璧。由于张三丰喜欢云游四方,行踪莫测,所以即便如此虔诚,湘王朱柏还是没能见到张三丰。

所以,直到朱元璋死,也没能见到张三丰。不过。此后,朝野上下便掀起了一个寻找张三丰的热潮。

朱元璋逝世后,朱棣得了明朝大统,朱棣对张三丰十分感兴趣,也是为了完成父亲和弟弟未了的心愿。据说,朱棣先后6次派人寻访张三丰,都杳无音讯。当然,朱棣之所以如此执着寻找张三丰,还因为把在民间影响很大的张三丰“延请诣朝”,一方面可以粉饰太平,收买民心;另一方面也可获得仙药,延年益寿。

于是,朱棣找张三丰高调得多。他派一名叫胡广的人去武当山请张三丰,但是胡广来来回回十来年,都没见到张三丰。随着朱棣年龄的添加,朱棣很着急,于是对胡广说“找不到张三丰,你就去死”。胡广没有办法,于是对朱棣胡说八道,自称见到了张三丰,“但真人要到太上老君那里赴宴,不能奉召,请多多理解”。

胡广为了保命而随意编造的谎言,聪明的朱棣居然就信了,还给张三丰写了一封信,信中说道,“朕久仰真人,十分想见您一面,您道德崇高,希望有空的时候,一定到京城来,探讨治国之道和养生之术。”这封信由张三丰的徒弟孙碧云转交,张三丰淡泊名利,对皇帝的请求,依然避而不见。

为表虔诚之心,公元1417年,朱棣命人在武当山,为张三丰修建了一座名叫遇真宫的道观,希望张三丰能在这里传道授业。此后,朱棣开始大修武当山宫观,工程历时14年,由张三丰的徒弟孙碧云主持,共建成33处建筑群。

朱棣不仅修建宫观,还在全国钦选道士到武当山修道,武当道场也成为皇帝的御用家庙。朱棣还特地为张三丰打造了一座高1.45米、重达3500多公斤的铜像,铜像表情沉稳,目光炯炯有神,是明代铜像中的佳作。不仅如此,朱棣陆续发了600多道圣旨给武当山,道士们将其中的一些圣旨内容以石雕或木雕的形式呈现出来,如今保留下来的有12座石雕圣旨和3块木雕圣旨。

在朱棣之后,明朝其他的皇帝关于寻觅张三丰也是乐此不疲。据说,有人在笔记中称“(三丰)正统间犹在”,正统是永乐帝的曾孙、明英宗朱祁镇的年号。亦有人说他“天顺末,或隐或现”,这就更远了。

这些真假难辨的消息像兴奋剂一样刺激着明朝皇帝们的神经。若能找到如此一位仙人,向其当面请教长寿之道,岂不可以享尽人间荣华富贵?于是,明朝的历代皇帝坚信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张三丰还活在世界上,并纷纷给其封号。明英宗赐号“通微显化真人”,明宪宗封其为“韬光尚志真仙”,明世宗赠封他为“清虚元妙真君”。

张三丰究竟活了多少岁

其实,民间也一直流传着张三丰在全国各地的行踪。杨溥着《禅玄显教编》中就说,张三丰曾经在陕西宝鸡死而复生:“本朝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九月二十日,(张三丰)自言辞世,留颂而逝,民人杨轨山等置棺殓讫,监葬发视之,三丰复生,后入蜀见蜀王。”

河南柘城县人张某,声称自己在一个道观见过张三丰。那年他十三岁,张三丰问他是哪里人,叫什么名字,他一一回答,对方告诉他:“我就是张三丰,当年曾在你家吃过饭。”

那么,张三丰到底去了哪里,是死是活?依据《明史·列传第一百八十七方伎》和《古今太极拳谱及源流阐秘》记载,张三丰应该卒于大约1458年,其寿命应该在212岁左右。这也是目前普遍公认的一个数字。当然,还有一些关于张三丰的记录,最近一次是在清朝道光年间。但是这只是传说,没有实际的佐证。

很多人坚信张三丰一直在活在世上,因为他已经超越生死。虽然历史上没有特别明确的记载张三丰到底活了多少岁,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张三丰相对是一个百岁以上的老人。

其实,关于张三丰,还有很多猜测:比如,根本就没有张三丰这个人,是住在武当山的道士们虚构了这样一位长者,借用其传奇经历为自己撑腰打气;比如,张三丰在洪武初年刚名声大噪时就已去世了,其信徒托词说他到外地云游,以此神化师傅;再如,三四百年中,有好几个叫张三丰或名字跟“张三丰”发音相同的人出现过,都有文字记载,人们把这些人混同为一人,炮制出一个叫做张三丰的神仙。

(《重庆晨报》2017.8.31、人民网2016.1.22等)

猜你喜欢

张三丰武当山朱棣
朱棣“魂牵”建文帝
武当山道人消防队荣获第五届全国119消防先进集体奖
轻轻松松聊汉语:湖北武当山
武当山武术馆发展现状研究
武当山特区欢欢喜喜过大年
穿越在历史中的“张三丰”
穿越在历史中的“张三丰”
张三丰:哥就是神一般的传说
『影帝』朱棣
朱棣压顶,解缙“三字拨千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