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教学共同体”新生态构建

2022-07-28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8期
关键词:共同体教学资源互联网+

李 子

(广东财经大学 人文与传播学院,广东 广州 510320)

自2015年国务院颁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以来,教育界积极探索利用互联网赋能教育实践,开展了线上教学、数字教育技术开发等多方面尝试。然而,信息时代宏观环境、业界需求和“Z世代”大学生心理特点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给当下高校教学带来了巨大挑战,教学内容滞后行业发展、教学方法单一枯燥、教学效果欠佳等问题仍普遍存在,制约了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三大职能的充分发挥,现有教学模式亟须进一步调整转型。

构建网络时代的“教学共同体”新生态是高校教学革新中的应有之义。教学共同体理念在21世纪逐步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然而目前我国学界对教学共同体的理解更多局限在传统学校教学场景和主体内,缺乏从社会协同育人这一宏观视角探讨教学共同体的内涵和运行逻辑。网络时代给教学共同体的深化和发展提供了全新机遇,需根据新时代的育人新要求,借鉴网络媒体连接互动、反馈迭代的特征和优势,打破教学场景、主体、资源的时空局限,实现由微观到宏观、线下到线上的全面拓展,构建“教学共同体”新生态,使其成为教学“新常态”。

一、融入互联网基因的“教学共同体”新内涵

“共同体”概念由德国社会学家斐迪南·滕尼斯于1887年在《共同体与社会》中提出,意指由个体意志决定的、相互发生关系的、能对内对外发挥作用的有机群体[1]2—3。这一概念在20世纪被引入教育领域,近年来得到我国学者的持续关注,如王彦明(2012)分析了教学共同体的内涵、特点和条件[2],桑雷(2016)基于“互联网+”背景下提出教学共同体的基本架构[3],赵冬冬、曾杰(2021)对跨区域教学共同体的建设开展了探讨[4],谷磊(2021)针对在线教育共同体构建进行了讨论[5]。当前,学界对教学共同体虽没有统一的概念,但对其核心要义基本有了共识:教学共同体的主体是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师和学生,情境是教学活动中呈现的课堂状态,指向是教学活动中需要师生共同解决的问题,目的是师生共同的发展和进步[6]。由此可见,目前,我国学者对教学共同体理念的探讨主要针对课堂这一微观层面,或是不同地区、层级学校间联合的中观层面。然而,在网络时代以共同体视角来审视高校教学时,应充分融入开放、连接的互联网基因,摒弃学校及课堂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真实情境相割裂的状态,将知识的生产、传授过程置于宏观社会背景下,重塑教学共同体的新内涵和新生态。

互联网内在基因与当下教育改革具有底层逻辑一致性。网络媒体的颠覆性能量来自其“去中心化”的分散型结构,使任何人都可加入网络与他人建立快速连接,并赋予每个人话语权,可随时随地进行信息的生产、传播和消费,由此造成网络信息的丰富多变、独具魅力。在“去中心化”的同时,网络传播还存在一个“再中心化”的过程。网络中传统中心逐步被消解,节点之间基于需求和兴趣重新产生自由连接,从而再度聚合成新的中心。网络中任意主体都作为节点存在,也具有成为中心的可能[7]。网络媒体这种“开放、连接、赋权、多变”的特点重塑了信息传播的底层规律,正契合“Z世代”人群“喜爱新奇独特、乐于表现自我、热衷交流分享、拥抱多元变化”的心理,因而倍受当代大学生青睐。

“去中心化——再中心化”这一网络传播基本特征与目前教育实践中开展的由“教”的中心向“学”的中心的转变不谋而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绝对权威和主宰地位逐渐被动摇,角色转变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是学生自主构建意义的帮助者;学生的主体作用日渐被重视,强调注重个体差异,学生从多种学习对象和多种教学资源中获取知识,获得全面成长[8]。

基于这种内在一致性,高校教学在应对网络时代的新挑战时,应采取“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思路,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重构课程教学新模式,构建“互联网+”视域下的“教学共同体”新生态——紧紧围绕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统筹整合多元育人主体和教学资源进行协同育人,共同完成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实现全面育人目标;同时实现共同体生态内的合作共赢、互利互生,形成动态化、可持续的共同成长。

因此,“教学共同体”新生态的构建需全面融入“开放、连接、赋权、多变”的互联网基因,对教学主体、资源、场景、方法、形式等一系列教学要素进行深入改造:一是开放性。扩展教学场域,教学活动从“物理空间”延伸到“虚拟空间”,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同时打破围墙,从课堂走向课外、从校内走向校外,开展社会实践育人。二是连接性。教学主体多元化,并产生合作联动。校内跨课程、跨专业、跨学院互动;校外与企业、政府、社会组织合作,发挥全社会各类主体的育人作用。三是赋权性。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深度参与课程内容开发、问题研究和效果评价。了解和把握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投入学习过程中,获得个性化成长。 四是多变性。教学资源、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上丰富、灵活、多变。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开展适合的教学活动,创新课堂教学形式,增加吸引力。

二、“教学共同体”新生态中的育人主体和资源构成

“教学共同体”新生态的构建需变封闭为开放,将视野从学校层面扩展至整个社会层面,统筹吸纳多元参与主体和教学资源。把教学场景、主体和资源拓展到传统课堂、任课教师、课程教材之外,逐层扩展、有机整合。首先,由课内层拓展到校内层,开展课程、专业、学院间的联动;然后,校内层拓展到校外层,引入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各类社会育人资源;最后,从线下空间拓展到线上各种教学资源和教学工具的充分利用。如图1所示。

图1 “教学共同体”新生态中的教育主体和教学资源构成

教学共同体中各类育人主体和资源实现整合联动,不仅能帮助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学习和掌握,实现知识技能和整体素质的提升;同时课程教学成果也可以反哺学校、企业和社会,发挥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实现教学共同体中各参与主体的共同成长。

(一)教师学生多元互动

打破“教”“学”二元对立的传统观念,将两者看作教学过程中的不可剥离、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教”与“学”有机互动和动态生成,使师生一起成为课堂创造者。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角色,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使其参与教学活动全过程。通过人人参与的互动交流,使每个人既是知识的接收者,又是传播者和创造者,在动态生成中推进教学。

(二)课程专业打通联动

“跨课程、跨专业”联动,实现教学资源优势整合。通过合作共同完成对社会实践项目的全流程执行,在各环节中串联起不同课程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目标,锻炼不同专业同学的相互协作。

(三)校内校外力量协同

在校内教学资源之外,充分引入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社会组织等校外丰富的育人资源,邀请一线专业人士利用业界实际项目开展课程训练,通过实践促进学习。

(四)线上线下资源整合

充分挖掘整合慕课、专业网站、论坛等网络教学资源;关注网络热点,搭建教学案例库;利用各类网络平台和网络教学工具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与管理,提升教学效率和效果。

三、基于“教学共同体”新生态的教学实践创新

基于上述“教学共同体”新生态的构成特性,高校课程教学实践也需作针对性调整,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四个维度进行革新,以保证“教学共同体”模式顺利有序地运行。

(一)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契合需求,充分挖掘教学资源

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安排应在教学目标框架内充分做到“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调查了解学生实际需求和兴趣,扩展教学内容、设置研究问题。充分利用线上资源解决现有教材内容落后于业界发展的问题,紧跟热点时事,提升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和吸引力。充分利用好国家精品慕课等资源作为线下课程补充,搜集网络热点事件、各类热门节目等当代大学生关注的内容建立案例库,通过实际案例生动阐释专业理论,并充分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深度融合,在潜移默化中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同时引入社会资源进课堂,邀请企业、社会组织等领域的行业专家,通过课堂讲授、实践指导等方式,让学生及时了解行业最新资讯和岗位技能要求,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

(二)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多种方式,打造“沉浸式”学习体验

契合网络时代大学生心理特点开展课程教学设计,借鉴节目策划的方式构建 “课程五线谱”,协调“内容、方法、情绪、工具、时间”五个因素,将枯燥单调的传统课堂打造成富有节奏和变化的优美乐章,创造学生“心流”状态[9]102。在教学中注重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采用讨论式、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10]。充分利用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实验、游戏、辩论等多元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积极情绪,借鉴节目策划中的“8分钟原则”,每隔8—10分钟设置一个情绪调动点,使课程持续保持对学生注意力的吸引,形成“沉浸式”学习体验。

(三)教学组织——“跨课程、跨专业”联动教学,以实践促进知识内化

教学组织方式上打破传统封闭式课堂,突破课程和专业壁垒,连接校内和校外资源。以实践项目为引线,串联起相关课程及专业间的培养目标和训练任务,并促进知识的理解和应用,锻炼学生的创作力和实操能力,充分实现其自我价值和全面成长。教师角色转变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进行统筹协调,保证课程教学的顺利开展。

例如,笔者所负责的广告系“网络传播与新媒体”课程曾同视觉传达系“电视广告制作”课程进行联动,引入旨在通过网络传播提升大众对视障人群了解和关注的“视障乐行”公益项目。课程教师共同指导两个专业的学生完成项目的策划、宣传物料创作、媒体传播和效果评估的全流程,在各阶段的执行中整合行业协会、社会组织、媒体等各类育人资源共同指导学生实践,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通过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情操,实现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使同学们在跨专业的团队协作中发挥各专业优势和同伴学习的作用,在实践中深刻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如图2所示。

图2 “跨课程、跨专业”联合实践教学组织形式

(四)教学评价——构建360度评价体系,立体评估育人效果

为更好地适应新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评价体系也需进行重新构建,形成“全程+二维+多元+反转”的360度立体式评价。

“全程”指评价贯穿课程教学全过程,针对各阶段的教学任务对学生的学习和应用情况进行评价,把握每一步进展和收获,并在课程结束时进行总体评价,共同形成最终的评价结果。“二维”即评价标准从“德育、智育”两个方面进行考核,在专业知识技能培养和思想道德培养上全面评估教学育人效果。“多元”为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改变单一的教师评价方式,增加各类相关评价主体,通过学生自评及互评、教师评价、合作方评价相结合,全方位衡量学生的表现。“反转”是评价角色的调换,在老师评价学生之外,赋予学生对教学实施效果的评议权,针对教师授课组织、学生互动参与等具体问题进行评价,以便更好地收集教学反馈意见,提升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共同体教学资源互联网+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土木工程科研资源转化为实践教学资源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