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国学课程的学理分析与教育策略
2022-03-18邹琨张甲子
邹琨 张甲子
(商丘师范学院 人文学院,河南 商丘476000)
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及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大致指明了构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国学课程的理念。两者对国学课程的开发建设提出了纲领性的意见,但因两者并非课程标准,故不能以其作为国学课程实施及评价的准绳。对于国学课程如何设计,我们还应深入讨论支撑课程体系的整体知识框架、保障课程实施的有序教学梯度及具体实践应用的课堂过程等。本文试对此进行考察分析,并尝试提出促进小学国学课程实施的策略。
一、知识框架的初步形成
目前,国学课程在小学学段推广得较好。因学业和升学压力不大,整体教学时间充裕,教学要求宽松,很多有条件的学校能够吸收与国学相关的研究成果,形成较有特色的国学教学环境。但其中暴露出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一是受外部客观限制。因国学并非独立学科,故无论是高校师范生教育,还是教师资格证审核,尚没有专门的国学教师,绝大部分小学的国学课程任务,仍是由语文老师承担的。二是很多学校选择国学教材比较随意,或者并不使用教材,只是将国学课程作为学校活动的一部分。三是学校、学生及家长对国学课程的热情度皆有,认可度却不成熟,国学课程并未走入稳定的、系统的发展轨道[1],亦没有成为本学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国学课程不是语文课程。语文课程走过了双基、三维阶段,对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讨论,明确了在本质上不应是哪个在先、哪个在后或哪个更重要的问题,而应是如何更好地融合,在训练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加强人文渗透,在恰当适度的文化提升中巩固语言文字知识。现行的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首先明确了“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部编本教材的编写理念也强调重建语文知识体系,对泛化的人文性一边倒进行纠偏[2]。国学课程需以基本的语言文字能力为基础,但在小学阶段并行开设国学课程和语文课程,前者是不能过度依赖后者的。国学是以文化思维为切入点,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让学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吸收思政营养。语文课程的知识体系是现代语文思维,国学课程则以古文思维为要。尽管两者都讲求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但瞄准点确有差异。
国学课程不等于经典诵读。2018年9月,教育部、国家语委印发《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实施方案》,要求以经典诵读的方式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案的要点一是选择合适的诵读文本,形成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梯度;二是选择可在学校持续开展的诵读活动方式,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让学生体悟其中的思想蕴含。经典诵读并不强调系统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而且许多国学知识内容并不适合诵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神也不可能全从经典诵读中得出。经典诵读只是建构国学知识体系的重要部分。
小学国学课程不能机械地套用蒙学。蒙学是更泛泛的概念,是古代儿童启蒙材料、启蒙思想及私学教育方式的合体。从启蒙材料看,有用于识字的“三百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有用于诗词基础的对韵,更有以“蒙以养正”的《四书》《五经》。但从启蒙思想来看,这些启蒙材料中的某些内容、某些观念等,也有局限性。现在的小学课程设计,是近百年来充分吸收了西方的学科分类、专业设置和课程方案后逐渐建立起来的,与私学教育方式差距甚远。小学国学课程的建构,是通过审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适合小学生接受,需要小学生知晓的完整的知识框架。其中,经典的蒙学材料要采纳,德智并举的蒙学思想要继承。
在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已基本明确了相应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前者是“启蒙教育”“认知教育”,后者是“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还列举了相应的教学内容。
提炼国学知识架构的要点,无论是小学低年级还是高年级,都兼有爱国情怀、道德修养、礼仪规范、历史人物、民风民俗、生活情趣等,区别在于:低年级以启蒙为主,要侧重心理渗透;高年级以认知教育为主,要激发独立思考。
在基本划定了小学国学课程的支柱内容后,还要分析其知识框架的特点:一是基础性与系统性。小学国学课程虽不至于像语文课程那样从字词句篇出发,打好牢固的听说读写基础,但也要有合理的出发点。国学课程以培养学生情志、启发学生思维为切入点,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以贯之的思想、精神、观念及方法中,提炼出符合学生接受能力、提升学生文化素养、有助学生未来发展的内容,搭好系统的知识框架,为更高层次的学习打好基础。二是传统性与现代性。国学从传统而来,小学国学课程要通过对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与行为规范等多方面的讲授,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与发展,让学生理解什么是中国的文化,什么是中国人的气质。这不是机械的因循守旧,而是灵活的推陈出新,选择适合学生在时代发展中学习、接受的内容,让国学课程更具有现代意义。三是学术性与趣味性。国学本就是学术概念,在走过了百年历程后,才有了普遍认同的学术体系。对“四部”典籍中的思想观念的理解、文化形态的分析,有了一系列的研究方法,诸多复杂的问题也有了定性的结论。小学国学课程虽不直接触及学术,但学术是衡量小学国学课程内容是否正确的标杆。在讲授过程中要能深入浅出,贯穿以趣味性,方能吸引学生走入其中,达到课程教学的良好效果。
归而言之,小学国学课程不可能面面俱到,关键在于围绕核心素养,突破相关学科的边界,将具体的知识提升为学生发展需要的观念,将问题的答案改造为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沟通传统与现代,培养全面真实的人。
二、教学梯度的合理设计
小学教育跨越六年时间之久,任何一门课程的合理教学梯度的设计,都非常重要。暂没有具体课程标准的小学国学课程,若不率先考虑教学梯度,那么在具体教学实施中,知识的难易程度与逻辑顺序将陷于混乱,教学内容忽多忽少、忽难忽易,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小学国学课程以主题单元的形式开展最为合理,每单元设三五篇选文,相应的拓展内容与课后练习亦围绕主题来设计。其中必须考虑到主题的难度系数与教学适用度,不论是六分册或是十二分册,都要从浅到深通盘设计,以形成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教学梯度。
其一,课时量化的梯度。应以同一课时长度量化小学国学课程的教学目标,这是具体的、微观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在有限的课时内,要明确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或教学任务,也就是学生应达到的预期状态,能学到什么、又能学到哪一步。小学国学课程跨度长,有限课时的内容不能贪多嚼不烂,从一句话到一段话的背诵、从简单故事到复杂故事的理解,背诵的诗文长度、人物与故事情节的多寡,都需要精心安排。如小学低年级的背诵量是20—30字,高年级渐次达到50—75字;低年级所讲述故事中的人物一般不超过3—4人,情境创设应在同一背景下,情节不能有过多转折,到高年级才能加入插叙、倒叙等。又因小学国学课程在各地推广程度不同,周课时与总课时受到选用的不同教材及具体情况的影响,课时比例怎样最合理,也是要纳入讨论范围的。
其二,基础知识的梯度。在这一点上,小学国学课程与语文有相似之处,其不像数学那样,有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基本定律及定理作为支撑,形成了较容易量化考核的知识体系,而是纵横交错、纷繁复杂的综合体。小学国学课程亦不能像历史课程那样以历史时间为线索。尽管以主题单元为本,却不需要与语文课程听说读写的工具性进阶环环相扣,但也绝不能不考虑学生各阶段的基础能力。对于低年级,涉及的字词不能太艰深,背诵的句段篇要语言通俗、朗朗上口,到了高年级才能要求读得入情入境、成为真情实感的表达。其他涉及的基础知识,如辨析词义、文言翻译等,也不能随意为之。
其三,基本内容的梯度。小学国学课程的课时量化,是为了保证课时内的学习效果,但这样的量化不是独立的,而要能保证课程总目标。国学课程要有体系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小学阶段的内容导向应从身边生活切入,低年级学生注意力的广度小、稳定性差,以春夏秋冬四季、风雨雷电气象、父母兄弟姐妹亲情、日常饮食起居的器物等内容为要,创设情境,让学生能感受到、体验到。到了高年级加以节日节气、民风民俗等文化现象的描述,让学生能记忆;加以历史故事、修身道理等思想的表达,让学生能自觉思考。
其四,思想的梯度。小学国学课程传授的内容主要是文化的表现形式,是外在的文化有什么、文化是什么样子。而其中蕴含的思想是为什么如此,中国人何以在文化的浸润中是中国人,我们的文化从哪里来,又将走向何方。小学国学课程让学生领悟这一思想,要避免两个极端:一是不成体系的随意拼凑,又杂又多;一是不考虑学生学力,又深又难。低年级应以礼法思想为主。大而言之是国家之礼法,首先强调爱国思想,以恰当的诗文让学生认识国家的具体形态,进而树立起对祖国的自豪感、依恋感;其次是法律意识,以恰当的历史事例以古喻今,向学生灌输无规矩不成方圆的法治观念。小而言之是生活之礼俗、伦理之规约,如饮食起居、衣着仪表、洒扫应对进退之节,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及交友之道。高年级应从历史知识的拓展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立人为本,成志于学,通过古代圣贤的人生经历,让学生知道什么样的人才是优秀的。以古人出众的智慧、坚韧的品行操守、为国家作出的贡献引导学生树立要做优秀的人的志向。
其五,思维的梯度。小学生是最具好奇心的,身心发展最迅速、最旺盛也是最具想象力的。按照皮亚杰的建构主义认知理论,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前运算阶段与具体运算阶段,对具体的事物及形象已有了显著的认知增长,开始具备少许的抽象思维和逻辑结构。小学国学课程不是要在现有的课程体系上加大学生负担,盲目地给学生传递更多更细的事先编好了有既定结论和答案的知识点,而是以少课时、轻负担、高质量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思维是可以训练的,即可以通过知识的积累促成思维过程,重复训练后,便可形成能长期保持的思维[3]。低年级仍需以形象思维的训练为主。可以从古诗文中提炼出适合的物象,如鸟兽草木之名、日常名物事类等,以训练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并培养审美能力、情感能力等。到高年级再培养抽象的逻辑推理,如对历史人物故事进行简单的比较、归纳,对思想的进一步演绎。国学课程的知识量永远不可能穷尽,以有梯度的知识体系对学生进行有系统的思维训练,是为了让学生在面对大量未知的知识时,有着更强的接受和理解能力,根本目的是指向未来。
三、教学内容的细化
无论是小学国学课程知识框架的形成,还是教学梯度的设计,实际上都需要编撰完善的教材与之相匹配。近年来出版的相关的小学国学教材仍以适用于经典诵读的文选类居多,适用于构建国学课程的综合类教材较少。在现有基础上继续探索小学国学教材编撰的理论方法,并在有条件的小学进行试验,以观察课堂教学过程及教师在实践中发现的错误和缺点,其后再进行相应调整[4],还是一项十分必要的工作。
以华文出版社2017年出版的《初级国学读本》为例,其设定的总目标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学理出发,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传承人文精神,实现文化创新。其内容从古籍中精选,注意到课时量化、基础知识、基本内容的循序渐进,组织方式为主题单元,既在每一分册设置了主题,分别是《蒙正》《诗意》《雅致》《经言》《子说》《史鉴》;也在每一分册内设置了十个单元。每课的设计都较巧妙,教学任务聚焦在让学生记住一句话、背诵一首诗、知道一件事或明白一个道理,既给学生打好了基础,也给学生搭建了框架。
蒙学首要的就是进行道德启蒙,通过儿歌和韵语的形式,把人生道理深入浅出地表达出来。最后的《声律》《对韵》两单元,既是深度难度的提升,也是二三册诗歌的导入。能在分册内进行知识的串联,这是很有特点的。从声律到属对,实际上是一种语音、词汇及修辞的综合训练,是不讲语法理论的造句练习。在古代是作诗的基础,在现代是作文的开始。每课八到十句的整齐韵语,要求学生反复诵读加背诵,再通过适当的方式解释关键的字词含义即可,如广寒宫的神话故事,学富五车的典故,叶公好龙、井底之蛙、打草惊蛇等寓言,其中有事物的同类相比、连类而及、义反相衬等,容易联想记忆,以此指导学生去发现并积累丰厚的语言文化素材。
以“诗中有意,以怡情志”为立意,通过优美而浅近的诗歌,足以启发学生想象,开拓视野。以节日为主题对生活进行诗意表达,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纽带。寒食、清明容易混淆,实则不同,以此可补充文化知识点;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神话故事,能让学生将中秋理解得更浪漫;天文、地理与节气物候是古人智慧在传统文化中的结晶,日月星辰如何运转,风云雨雪、雾霜雷电如何产生,山川大漠、河流湖泊什么样子;春天的惊蛰有何物候变化,夏天的小满为什么叫小满,秋天的白露为什么叫白露,重点在古人怎样思考,今人怎样认知。
以“诗中有趣,以养性灵”为立意,其中欢愉愁苦的真切之言,能让学生在感情熏陶中,体味到古人的情致,感受到古代真实有过的衣食住行的生活。咏物诗常以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为主题,曲尽事物之妙。咏物诗可以促进学生养成勤于观察事物的习惯,而一些特殊类别的事物,如乐器中的筝、琵琶、笛、钟,兵器中的剑、弓、刀,文房四宝的笔、墨、纸、砚等,还能托物言志,既有生活哲理,也有人生感怀。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室内开展的剪纸花、玩棋、投针及斗虫,在室外进行的观花灯、放风筝、打蹴鞠、赛龙舟,还有极具古意的观社祭神,都是民间艺术和文化的呈现。
古代以经学为教育主干,认为“勿谓小儿无记性”,要求先大量背诵,再慢慢消化理解。自清末小学堂的“读经讲经”课程开始反对“强责背诵”和无目的空谈,强调应切于实用,根据适当内容选用节本,实则是思想重组,逐渐塑造出了近代的知识体系。小学国学课程中的经书内容,亦是有意识的优中选精。先选《四书》,再选《五经》,另加上《孝经》,择取其中合适段落,短则三五十字,长则百余字,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伦理道德、社会责任及家国天下情怀为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众多价值就蕴含在经书中,通过经义的讲授,养成学生深厚的文化认同感。
与儒家视角不同,诸子呈现了更新颖的视角,可让学生得到更多的启发。教师要找好贴近生活的切入点,将学生带入思想情境中,在学生能理解、能讨论的层面进行,否则会变成生涩的概念植入与空洞的说教。内容切忌成人化,要以形象解释抽象,培养学生对外在事物的判断能力、对内在身心的认知能力。如以种树为喻,讲学习贵在坚持;以贵重的珠宝、动听的音乐为喻,说明善言的力量;以镰刀丢了就怀疑是邻居偷了的例子,讲如何客观判断是非;以弯曲的大树不能作木材的例子,说明事物价值的两面性。知识链中的故事与选文的思想内涵密切相关,有些艰深难理解的,可以从故事延伸到道理。
现行小学课程设置中没有专门的历史课程,小学生虽不需训练科学严谨的历史观,但历史教育是不可或缺的。国学课程教学内容围绕“人”这个中心,从二十四史中精选出来的短小精悍的故事,旨在以古代贤者为榜样,使学生见贤思齐。如子路负米,展现的是孝道观;狄仁杰能坦然对待别人指出缺点,而不攻异己;董仲舒、范仲淹一生勤学;羊续、王安石不收贿赂;郭璞、袁枢不畏强权;无论是房玄龄、杜如晦等文官,还是狄青、沐英等武将,都尽心做好本职工作。之前讲过的道理,皆能从这些真实历史人物身上反照出来。在古今相通中,让传统美德根植于学生的心灵。
小学国学课程并非万能,在小学阶段起到的不是替代作用,而是补充作用。小学国学课程知识框架的完善、教学内容的设计,怎样与其他课程相互配合,又怎样与中学阶段衔接,还有很长很难的路要走。但其根本目标是为了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系,在小学阶段既要夯实基础,也要打开格局,才能走向教育的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