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肺化痰方治疗痰热郁肺型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研究

2022-07-28张浩赵家亮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2年13期
关键词:清肺证候标准

张浩,赵家亮

(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 武汉430000)

0 引言

咳嗽是呼吸科的常见疾病,感染后咳嗽又称感冒后咳嗽,一般为咳嗽持续3到8周的亚急性咳嗽,诊断感染后咳嗽需先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咳嗽[1]。目前西医治疗上并无特效药,治疗主要为止咳药、减轻气道反应、糖皮质激素等,疗效不等,甚至还带有不少不良反应,如口干、头痛等,赵家亮教授有着相当扎实的中医基本功,从医多年,临床经验丰富,对运用中医药治疗各种肺系疾病有较为深刻地研究,擅用中药治疗咳嗽,清肺化痰方是由赵家亮教授根据痰热蕴肺型感染后咳嗽的特点,结合荆州地区的气候特点及人们的体质特点拟出,该方通过清热宣肺、祛湿化痰的方法治疗痰热蕴肺型感染后咳嗽,在临床运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来源:收集2020年3月1日至2020年5月30日就诊于荆州市中医医院的痰热郁肺证型感染后咳嗽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诊断标准参照《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15)》:(1)有明确的呼吸道感染病史;(2)急性感染症状已消失,仍咳嗽且持续时间超过2周;(3)血常规、X线、胸部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1.2.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学》[2]及《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3]制定,诊断标准:①主证:咳嗽,痰黄或色白,痰液稠粘;②次症:咽痒,口干,欲饮,喉中有痰声,面赤;③舌苔薄黄腻,舌质红,脉滑数。具备主症及2个以上次症,参考舌脉以诊断。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中医辨证标准中所拟定的痰热郁肺型感染后咳嗽患者;②年龄18-70岁(含18、70周岁);③知情同意并签字的患者。

1.4 排除标准

①凡不符合上述纳入标准者;②采取其他治疗方法;③对本药物过敏者;④妊娠、哺乳期妇女;⑤其他呼吸道疾病等其他影响临床评估的呼吸道疾病导致发病者;⑥患有严重的免疫系统疾病、先天心肺发育异常、心脑血管疾病等严重基础疾病者。

1.5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复方甲氧那明胶囊(国药准字H20033669),1次2粒,1天3次,连续口服10天。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清肺化痰方中药汤剂口服治疗。方药组成:桑叶9g、杏仁10g、连翘10g、桔梗9g、黄芩12g、山栀子12g、知母15g、桑白皮15g、瓜 蒌仁15g、贝母12g、麦门冬12g、橘红12g、茯苓12g、桔梗12g、芦根12g、甘草6g。煎服方法:每日1剂,分早中晚各一次温服,每次100mL,连续服用10天。

观察期间均禁止使用其它药物,饮食避免生冷、油腻、辛辣等食品。

1.6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以治疗前后咳嗽积分、中医症候积分改善情况及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评价清肺化痰方治疗痰热郁肺证型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

(1)咳嗽症状积分:

根据咳嗽对正常生活的影响严重程度,分为日间积分0、1、2、3分,夜间积分0、1、2、3分。总分值为日间积分加夜间积分。

(2)中医证候积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4]制定痰热郁肺型感染后咳嗽证候积分表,咳嗽按严重程度计为 0、3、6、9分,咽痒,口干,欲饮,喉中有痰声,面赤等症状,按严重程度计为 0、1、2、3分。

(3)不良反应:记录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的嗜睡、乏力、纳差、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疗效判定标准分为痊愈、显效、有效、无效4个级别。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 100%。①痊愈:中医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总积分减少≥95%;②显效:中医症状体征大部分消失或明显减轻,总积分减少≥70%;③有效:中医症状体征减轻,30%≤总积分减少﹤70%;④无效:中医症状体征无好转,总积分减少<30%。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者,用均数±标准差(±s)进行统计描述,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方差齐时用t检验,不齐时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时,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咳嗽积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咳嗽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咳嗽积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咳嗽积分比较(±s,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患者主要中医症候积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主要中医症候积分比较(±s,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如表4所示。

表4 两组患者治疗不良反应比较(n,%)

3 讨论

感染后咳嗽是呼吸科常见疾病,中医学可将其归属为“久咳”“难治性咳嗽”“顽咳”等,临床上一般从风、寒、痰、燥、火等方面论治,病气袭于肺导致肺失宣降,肺气不和,上逆则变为咳嗽,感染后咳嗽迁延不愈多兼有气阴不足,正所谓“邪气所凑,其气必虚”,邪盛正虚机体无力驱邪则邪气留恋,咳嗽经久不愈,其病邪来源亦有内因外因之分,《黄帝内经》:“五脏六腑皆令人咳”,不独肺经外感邪气可致咳嗽,其它脏腑邪气亦可随经传变,变生咳嗽,故其证型也不局限于风邪恋肺、痰饮伏肺、痰热郁肺、燥伤肺阴等,还有胃气上逆、肝火犯肺等其他脏腑先伤后传于肺腑的证型,感染后咳嗽的治疗中不论外感内伤,皆当辨明机体正邪虚实,病位主次,不能单纯见咳止咳,正虚者应重视扶正益气,可用六君子汤、敛肺止咳汤等调理肺脾,防止祛邪而伤正,风邪恋肺者应宣肺祛邪为主,肺阴伤者应顾护肺阴,用药注意祛邪不伤阴,适当加入养阴润燥之品,如沙参、麦冬、玉竹等滋阴润燥之物,痰邪在肺者,化痰为主,再视其寒热选用清热化痰之剂或温肺化痰之剂,常用方药有温肺豁痰之小青龙汤,清热泻肺之予千金苇茎汤加减等,由其他脏腑传变致病者,止咳化痰的基础上针对原病脏腑对症用药,如肝火犯肺应兼清肝降火,可加金铃子散加减,胃气上逆者兼和胃降逆,旋覆代赭汤可用之,再佐以半夏泻心汤加减,除经典方剂外,亦有不少现代医家依据自己治疗经验拟出经验方剂治疗各种证型的感染后咳嗽,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除传统的方药治疗方法外,针灸、穴位敷贴、中药熏治、耳针等中医特色外治法对于感染后咳嗽治疗也独具特色,其见效快、安全性高、副作用小的特点使其在感染后咳嗽的临床治疗中逐渐推广开来[5-7]。

本研究方选自拟清肺化痰方治疗痰热郁肺型的感染后咳嗽患者。方中橘红理气化痰合茯苓健脾之功,使气顺湿去而痰消,桑叶甘寒质润,轻清疏散,长于散肺,桔梗上开肺气,肺气宜宣化,则湿随气化,使阳不内郁;杏仁下降肺气,肺得清肃,则气道自调,使邪除而气机得畅,则咳嗽可止,芦根、麦冬、知母功擅养阴清热,兼能润肺止咳,浙贝母、瓜蒌仁涤荡肺痰,散结而畅胸气,《医学启源》[8]有云:“凡嗽……有热无热,俱用黄芩为佐。”黄芩、桑白皮、连翘、栀子清肺中火以解毒热,与方中桔梗同用,利咽之效更佳,黄芩苦寒,合甘草生用,既能清热燥湿解毒,又可调和诸药。方中使用荆州地区的道地药材中药金不换,可起清热利湿之功,且符合荆州地区患者的体质特点。全方共奏清热宣肺、祛湿化痰之功。

中医学源远流长,相对于西医,具有多样的辨证体系,如“六经辨证”等,在这些治疗法则的指导下,运用中医药治疗呼吸道疾病疗效确切,通过调控人体自身机能从而治疗疾病,通常无耐药性,且无副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能更有效治疗痰热郁肺型感染后咳嗽,总有效率、咳嗽改善、中医证候改善、不良反应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清肺化痰方可有效、安全的治疗痰热郁肺型感染后咳嗽,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清肺证候标准
萧山地区帕金森病睡眠障碍患者中医证候要素、复合证候及其危险因素研究
广泛性焦虑障碍中医证候、体质及其关系的研究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研究综述
补肝汤治疗肝肾阴虚型慢性乙型肝炎效果分析及对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政治标准是发展党员的首要标准
清肺茶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食物防霾靠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