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品系中华绒螯蟹土池生态育苗效果比较

2022-07-28殷乐姜晓东王海宁陈瑜吴旭干

水产科技情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幼体亲本品系

殷乐 姜晓东,2 王海宁 陈瑜 吴旭干,2,5

(1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上海 201306;2 上海海洋大学,农业农村部淡水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上海 201306;3 浙江澳凌水产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浙江长兴 313106;4 陈瑜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江苏射阳 224300;5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动物遗传育种中心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上海 201306)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隶属于方蟹科(Grapsidae)、绒螯蟹属(Eriocheir),又名河蟹、大闸蟹[1]。河蟹因富含矿物质元素、脂肪酸、氨基酸、核苷酸和胆固醇等多类营养物质而深受长江流域居民喜爱,兼具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2]。河蟹的养殖周期一般包括3个阶段,即蟹苗(大眼幼体)培育阶段、蟹种(扣蟹)培育阶段及成蟹养殖阶段,其中蟹苗培育阶段的精心管理是奠定河蟹养殖成功的重要基础[3]。我国早期河蟹养殖主要依赖于自然水域的野生蟹苗,但由于过度捕捞及环境污染等原因,野生蟹苗资源日渐枯竭,制约了河蟹养殖业的发展[4]。20世纪80年代河蟹人工育苗技术的攻克使得河蟹工厂化育苗兴起,河蟹养殖业迅速发展[5]。随着河蟹育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20世纪末,土池生态育苗逐渐取代工厂化育苗,在辽宁、江苏、浙江等沿海地区大规模发展。由于河蟹土池生态育苗具有用药少、污染小,产量高等优点,现已被广泛应用于沿海地区的蟹苗生产[6]。

群体选育是甲壳类动物种质改良的重要方法[7]。目前我国已选育出“光合1号”(GS-01-004-2011)、“长江1号”(GS-01-003-2011)、“长江2号”(GS-01-004-2013)、“江海21”(GS-02-003-2015)以及“诺亚1号”(GS-01-005-2016)等5个河蟹新品种。针对河蟹上市时间较为集中的问题,本课题组自2010年起就开始进行河蟹二龄早熟品系(3母)和二龄晚熟品系(3.5母)的选育工作,目前已选育至G5成蟹阶段[8]。金坛长荡湖是中国河蟹养殖的发源地之一,但同样存在河蟹苗种来源复杂及养殖效果不稳定等问题。为解决金坛长荡湖地区没有本土河蟹选育品种的问题,金坛区农业农村局和上海海洋大学自2017年开始进行河蟹新品种“长荡湖1号”A系(雌体≥200 g,雄体≥310 g)和“长荡湖1号”B系(雌体≥250 g,雄体≥360 g)的选育,目前已选育至G2成蟹阶段[9-10]。此外,本课题组还与浙江澳凌水产苗种有限公司合作进行河蟹超大规格品系(雌体≥300 g,雄体≥400 g)的育苗探索,为超大规格河蟹选育提供基础资料。为评估各品系河蟹的繁殖性能和育苗效果,本研究在普通生产条件下评估了二龄早熟品系、“长荡湖1号”A系、“长荡湖1号”B系和超大规格品系的育苗效果,为河蟹遗传选育和优良品系规模化繁育提供参考。

1 材料和方法

1.1 亲本管理

二龄早熟品系亲本于2020年11月收集于本课题组崇明基地,“长荡湖1号”A系、“长荡湖1号”B系及超大规格品系亲本于相同时间段收集于江苏金坛。亲蟹均为肥满度高、体格健壮、无附肢损伤且无伤病的长江水系2龄成熟河蟹。二龄早熟品系、“长荡湖1号”A系、“长荡湖1号”B系和超大规格品系的母本规格分别大于150、200、250和300 g。各品系亲本的平均体质量和数量详见表1。

表1 各品系河蟹亲本的平均体质量及数量

将挑选的河蟹亲本运至盐城射阳河蟹遗传育种基地后,按雌雄数量比3∶1进行配对养殖,其中二龄早熟品系、“长荡湖1号”B系及超大规格品系亲本的配对养殖池塘面积均为667 m2,“长荡湖1号”A系亲本的配对养殖池塘面积为1 000 m2。为保证河蟹亲本的基本营养需求,亲本入池2 d后开始投喂冰鲜杂鱼。为防止水质败坏,冰鲜杂鱼不宜投喂过多,日投喂量一般不超过亲本体质量的5%。投喂时将冰鲜杂鱼切成小块,于傍晚时投喂,以便河蟹夜间觅食。每个亲本交配池塘均设有料台,定点投饵,次日根据残饵情况适当调整投喂量。2021年1月中旬,拖网检查雌蟹的抱卵情况,当雌蟹抱卵率达到90%后及时剔除雄蟹,避免其干扰雌蟹抱卵。越冬期间保持池塘水位在1.5 m以上,确保水质稳定及水温正常。

次年3月中旬至4月初,每日观察抱卵蟹的胚胎发育情况,发育至眼点时开始准备育苗池。先用茶籽饼清除野杂鱼,再用漂白粉对育苗池进行消毒,无余氯残留后对育苗池适当培肥,保证蟹苗在溞Ⅰ阶段有充足的开口饵料。当抱卵蟹胚胎心跳次数约为120次/min时,将其从越冬池塘捕出,放入质量浓度15 mg/L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20 min,药浴结束后即可挂笼产卵。根据雌蟹规格确定每个网笼抱卵蟹的数量,一般每个网笼放25~40只。各品系育苗池的编号、面积及挂笼产卵蟹的数量见表2。

表2 各品系河蟹育苗池塘面积及产卵蟹数量

1.2 幼体管理

溞Ⅰ孵出后即投喂干酵母及虾片。干酵母及虾片经过孔径75 μm的筛绢过滤后全池均匀泼洒,投喂量约为0.15 g/m2。待产卵蟹全部产空后开始投喂轮虫,根据幼体密度及变态时期调整轮虫的投喂量,每天上、下午各投1次,投喂点选择在池塘上风口处。溞Ⅲ初期,为强化营养,可逐渐补充投喂一定比例的丰年虫。由于丰年虫价格昂贵、孵化条件要求高,因此仍以投喂轮虫为主。各变态时期丰年虫与轮虫的投喂比例情况见表3。

表3 河蟹幼体各阶段丰年虫和轮虫的投喂比例

每天投饵前,在育苗池塘下风口处采集水样,观察幼体密度和残饵情况,以便调整当日的投喂量。如饵料投喂过量,会产生大量的枝角类、桡足类,这些浮游动物会与蟹苗争夺水体中的溶解氧以及生存空间。整个育苗期间要保证水体的肥度,一般通过加注小球藻水或增施利于藻类生长的肥料来进行调节。当蟹苗变态为大眼幼体后,可适当减少轮虫的投喂量,而增加丰年虫的投喂量。当蟹苗全部变态为大眼幼体2~3 d后,即可拉网捞苗。将捞出的蟹苗转移到提前准备好的水泥池中进行淡化,淡化时长为2~3 d。淡化第1天保持水体盐度不变,第2天上午加水将盐度从20降至15,晚上再加水将盐度进一步降至10,第3天上午加水将水体盐度降至5以下。当大眼幼体摄食量明显减少后,可起捕销售。

1.3 数据采集与记录

每天用250 mL的广口烧瓶在育苗池塘的4个角落采样,观察幼体状态,估算幼体密度,记录幼体发育速度和变态时间;每天记录各池塘轮虫和丰年虫的投喂量,以便了解幼体摄食情况,计算饵料系数;每天观察水体的肥瘦情况,记录水温、pH,定期检测氨氮、亚硝酸盐及余氯等水质指标,防止水质超标导致蟹苗死亡;最终记录各池塘的捞苗量,出售时记录淡化后的蟹苗量,据此计算产量和淡化率,获得最终育苗产量。

相关指标的计算公式如下。

抱卵蟹获得率(%)=抱卵蟹数量/入池雌亲蟹数量×100

(1)

有效孵化率(%)=孵化抱卵蟹数量/挂笼抱卵蟹数量/×100

(2)

饵料系数=消耗的饵料质量/最终大眼幼体总体质量

(3)

(4)

淡化率(%)=淡化后大眼幼体总体质量/淡化前大眼幼体总体质量×100

(5)

1.4 数据处理

应用SPSS 19.0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反映各品系的实际情况,体现组间差异,数据采用原始数据呈现。分析数据采用“平均值±标准误”表示,用Levene法进行方差齐性检验,当不满足齐性方差检验条件时,对百分比数据进行反正弦或平方根处理。采用Duncan’s法进行多重比较,取P<0.05为差异显著。用EXCEL软件和GraphPad Prism软件绘制相关图表。

2 结果

2.1 抱卵蟹获得率和有效孵化率

各品系亲本交配及越冬后的抱卵蟹获得率见表4。从结果来看,各品系抱卵蟹获得率与亲本的规格关系较大,表现为随着亲本规格增大而呈明显的降低趋势,“长荡湖1号”B系和超大规格品系的抱卵蟹获得率明显偏低,超大规格品系的抱卵蟹获得率甚至低于50%。

表4 各品系抱卵蟹获得率

各品系抱卵蟹的有效孵化率见表5。结果表明,抱卵蟹孵化率随着亲本规格的增大呈现一定的降低趋势,但组间差异并不显著(P>0.05),4个品系河蟹的有效孵化率最高与最低差异仅在5%左右。

表5 各品系抱卵蟹的有效孵化率

2.2 育苗过程中水温变化、日投饵量和幼体发育情况

各品系试验组育苗期间水温和日投饵量的变化情况见图1。整个育苗过程中水温的变化范围为13~21 ℃,除个别时间段下雨和大风天气导致的温度下降外,育苗期间的水温整体呈上升趋势。

图1 各品系河蟹育苗期间土池水温和投饵量(轮虫+丰年虫)的变化情况

从饵料投喂情况看,整个育苗期间的日投饵量呈现先逐渐增加后迅速减少的变化趋势。4月5日—5月1日期间,日投饵量随着幼体的蜕皮生长而逐渐增加;5月1日—6日,蟹苗正处于大眼幼体变态阶段,饵料投喂量大大减少。其中,4月22—23日及4月28—29日,因遭遇强降雨天气,饵料投喂量较平常有所减少。

各品系试验组幼体阶段蜕皮周期的变化情况见图2。在整个幼体培育过程中,蜕皮周期呈先降后增的变化趋势,其中溞Ⅰ—Ⅱ及溞Ⅴ—大眼幼体期间的蜕皮周期长达7~8 d,溞Ⅱ—Ⅲ及溞Ⅳ—Ⅴ期间的蜕皮周期为6~7 d,溞Ⅲ—Ⅳ期间的蜕皮周期仅为5~6 d。各品系试验组之间,除了二龄早熟品系在溞Ⅳ—Ⅴ期间的蜕皮周期显著低于“长荡湖1号”A系和超大规格品系外(P<0.05),不同品系幼体蜕皮周期无显著差异(P>0.05)。

注:不同字母表示组间差异显著(P<0.05)。

2.3 育苗效果

各品系河蟹的最终育苗效果见表6。从单位产量看,超大规格品系的产量低于其余3个品系。就单蟹产苗量整体而言,各品系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单看每口池塘,排除6#(“长荡湖1号”B系)和10#(超大规格品系)两个异常池塘外,各品系的单蟹产苗量随着亲本规格的增大而呈增加趋势。幼体饵料系数在二龄早熟品系、“长荡湖1号”A系及“长荡湖1号”B系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而超大规格品系的饵料系数显著高于其余3个品系(P<0.05)。各品系大眼幼体的淡化率均为90%左右,差异较小。

表6 各品系河蟹亲本最终育苗效果比较

3 结论

3.1 抱卵蟹获得率

抱卵蟹获得率,即河蟹母本经配对、越冬及暂养后的回捕率,可以反映河蟹亲本入池至挂笼期间的存活情况。本试验中,随着亲本规格由150 g左右增至300 g左右,抱卵蟹获得率由70.16%降低至47.79%。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与不同规格河蟹亲本的营养物质储存情况有关。河蟹性腺发育是一个卵巢和肌肉中营养物质快速积累的过程,大规格河蟹往往因生长周期长、性腺成熟时间晚,导致其营养物质积累较少[11]。当卵巢和肌肉中的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不足时,抱卵蟹不能获得足够的能量供给,以至于不能安全越冬[12-13]。另一方面可能是大规格品系亲本抱卵不稳定。与小规格河蟹亲本相比,大规格河蟹亲本对暂养期间水质和底质的要求更高,亲本越冬期间如水质、底质恶化可能就会导致大规格抱卵蟹不能安全越冬。亲本孵化率是指挂笼期间成功孵化抱卵蟹的数量与全部挂笼抱卵蟹数量的百分比值,与挂笼期间抱卵蟹的存活及排卵情况有关。本试验中,亲本孵化率随着亲本规格的增大呈现下降趋势,与不同规格亲本越冬后回捕率的差异相一致。

3.2 饵料投喂、水温变化和幼体发育情况

从饵料总投喂量看,本试验中,在溞Ⅰ—Ⅴ期间日投饵量逐渐增加,而变态为大眼幼体后,日投饵量迅速减少。就两种饵料投喂比例而言,观察到溞Ⅲ出现后即逐渐增加丰年虫的投喂比例,在大眼幼体及淡化期间丰年虫投喂量占比为40%~50%。已有研究表明,丰年虫含有比轮虫更多的营养物质,可以有效促进幼体生长和变态发育,提高其应对环境变化和疾病侵袭的耐受力,从而提高成活率及产量[14-15]。虽然丰年虫是河蟹幼体的优质活性饵料,但因其价格昂贵、缺乏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等缺点,本试验在溞Ⅴ和大眼幼体期间补充投喂了DHA含量较高的藻粉[16]。河蟹溞状幼体需经历5次蜕皮才能变态为大眼幼体。本试验中,各阶段幼体的蜕皮周期先减后增,并在溞Ⅲ时蜕皮周期最短。在丁昊翔等[17]的繁育试验中,溞状幼体在不同时期的蜕皮周期同样呈现先降后增的变化趋势,但在溞Ⅳ时蜕皮周期最短。这一方面可能与水温的差异有关,本试验所依托的育苗场位于盐城射阳,而丁昊翔等[17]的幼体繁育试验在南通如东进行,由于纬度上的差异,两个育苗场在育苗期间的平均水温相差2~3 ℃。此外,盐城射阳河蟹幼体培育整体比南通如东晚5~10 d。这些不同育苗地点之间的温度和气候差异,可能导致了不同的溞状幼体蜕皮规律。

3.3 育苗效果

河蟹“飞机苗”是指大眼幼体的头胸甲颜色偏淡,渐渐变白,头胸甲向外张开,像飞机的翅膀[18]。“飞机苗”具有不易捕捞、不耐长途运输及成活率低等缺点,其品质远差于正常大眼幼体。本试验“长荡湖1号”B系及超大规格品系中分别有1口池塘出现了“飞机苗”现象,以至于这两口池塘的单蟹产量仅为1.24 kg和1.31 kg,远低于其他池塘。大规格品系(“长荡湖1号”B系和超大规格品系)出现“飞机苗”现象,一方面反映出大规格亲本所产幼体的品质及免疫力较差;另一方面也与育苗后期水温升高、投饵量增加有关。投喂轮虫时没有沥干水分,大量轮虫塘的肥水进入育苗池,加之温度升高导致育苗池水质过肥,因而出现了“飞机苗”。因此,在育苗过程中掌握适当的投饵量,并进行水质调控是非常重要的,必要时应适当换水[18]。除6#和10#这两口出现“飞机苗”的池塘之外,其他试验塘单蟹产苗量与亲本规格成一定正相关,这与茅海成等[19]和王少兵等[20]大规格中华绒螯蟹单蟹产苗量高的结论相一致。饵料系数(FCR)通常反映饵料转化率的高低。本试验中,超大规格品系的FCR明显高于其余3个品系,这可能是由于超大规格品系的3口育苗池塘中挂笼抱卵蟹数量少、幼体密度低,导致饵料浪费严重。此外,超大规格品系幼体蜕皮时间长,饵料投喂量大,因此造成了饵料浪费,FCR偏高[21]。

综上所述,虽然大规格品系在单蟹产苗量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其抱卵蟹越冬后的回捕率及挂笼孵化率较低,因此有必要通过亲本营养强化及越冬管理优化等措施来提高大规格抱卵蟹的成活率。

猜你喜欢

幼体亲本品系
多亲本群体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2020.7.6 莱肯生物)
黄河三角洲刺参苗种繁育技术
甬优系列不同组合在江苏省淮北地区试种表现初报
用DTOPSIS法综合评价陆地棉23个品系
安徽省玉米隆平206高产制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水稻品种(苗头品系)对比试验
水晶虾幼体发育研究初报
1982—2011年江苏大麦育成品种亲本分析
低盐胁迫下条斑紫菜不同品系体细胞与壳孢子的耐受性差异
南方地区南美白对虾育苗技术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