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常规开胸手术治疗肺癌对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影响

2022-07-27韦盛利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2年8期
关键词:肺叶胸腔镜心肺

韦盛利

(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颈胸心血管外科,广西 河池 547000)

0 引言

从全球来看,肺癌已成为严重影响人类身体健康,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的一种恶性肿瘤,肺癌的发生与空气污染、吸烟、职业因素等有关,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咯血、胸部疼痛等[1]。在治疗肺癌的过程中,临床主要运用手术的方式,以往多采取开胸手术的方式来进行,尽管有着术野清晰、操作简单等优势,但是这一手术方式会带来很大的创伤,术中需将肋骨撑开,因此,术后患者需要较长的恢复时间。随着单孔胸腔镜技术的进步,将其引入到肺癌治疗中,逐渐增多了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应用,这一术式有着较小的创伤、清晰的术野、术后并发症少、恢复更快等特点,且能够明显改善患者呼吸困难、运动受限等情况[2]。本次研究重点探讨了肺癌患者,运用开胸手术与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本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接收的90例肺癌患者进行研究,分组采取分层随机法进行,各45例。纳入研究的患者均经病理诊断、组织活检确诊为肺癌;均没有实施放化疗;没有出现远处转移;认知、精神均正常;了解本次实验且签署了同意书。排除心肾功能严重不全者;不耐受手术者;精神存在异常者;存在禁忌者;不能很好配合研究者。对照组男女比30/15;年龄51-77岁,平均(63.48±2.04)岁;最长的病程为29个月,最短的为2个月,平均(12.76±1.54)个月;其中腺癌25例、鳞癌16例、小细胞癌4例;观察组男31例,女14例;年龄52-78岁,平均(63.51±2.11)岁;病程的最长、最短范围在3-30(12.81±1.39)个月;其中腺癌、鳞癌、小细胞癌分别为23、17、5例。比较患者的资料(性别、年龄、病程、 病理类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开胸手术。实施全麻,取患者的侧卧位,在第五或第六肋间,行后外侧切口,大概长度为15-20cm,将局部的胸壁肌肉切断,并辅助运用肋骨牵开器,将肋骨牵开,完全直视下,行肺叶切除操作,清扫系统性淋巴结。

1.2.2 观察组

观察组予以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协助病人取侧卧位,实施全身麻醉,常规消毒、铺巾,在腋前线第4肋间,行长大概4cm的切口,作为主要操作孔及观察孔,置入胸腔镜后,先细致地检查胸腔脏器组织、病灶部位,使用腔镜下切割缝合器,来切除肺叶,并彻底清扫淋巴结,之后逐层缝合各切口。术后2组均需要给予化痰、对症治疗等。

1.3 指标观察

对2组的手术指标进行观察和统计,主要包括手术时间、引流量、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对2组的心肺功能指标进行治疗前后的对比和统计,主要包括FVC(用力肺活量)、PEF(呼气流量峰值)、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6MWT(6min步行试验),观察和记录2组发生并发症的情况,主要包括肺不张、术口感染、肺漏气、慢性疼痛[3]。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对比2组手术情况

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观察组均较照组少(P<0.05),见表1。

表1 比较2组手术相关指标(±s)

表1 比较2组手术相关指标(±s)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引流量(mL) 引流管留置时间(d) 下床活动时间(d)对照组 45 228.34±51.07 322.94±14.88 1147.82±78.51 6.86±0.52 4.61±0.54观察组 45 152.76±20.89 237.19±10.27 994.52±67.12 4.37±0.28 2.51±0.25 t 9.189 31.816 9.956 28.282 23.674 P 0.000 0.000 0.000 0.000

2.2 对比2组治疗前后的心肺功能情况

比较2组治疗前的FEV1、FVC、PEF、6MWT,数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心肺功能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心肺功能相关指标(±s,L)

表2 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心肺功能相关指标(±s,L)

组别 例数 治疗前FEV1 治疗后FEV1 治疗前FVC 治疗后FVC对照组 45 1.36±0.59 1.36±0.12 2.03±0.78 2.15±0.31观察组 45 1.37±0.57 1.70±0.27 2.01±0.77 2.86±0.52 t 0.082 7.719 0.122 7.867 P 0.935 0.000 0.903 0.000

2.3 对比2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更少(P<0.05),见表3。

表3 比较2组并发症的发生率[n(%)]

3 讨论

在临床当中,肺癌患者往往会伴有一定程度的呼吸困难、咳痰、低氧血症、咳血等症状,以往主要运用传统的常规术式,也就是开胸手术来进行治疗,尽管获得了一定的治疗成效,但是却会对患者造成很大的创伤,术后易发生较多的并发症,病人往往难以耐受。常规的这一术式,会完整性地破坏人体的胸廓,增大了肋间神经受损的严重度[4-5]。一旦对胸廓的完整性产生破坏,就会影响则患者的呼吸,使呼吸困难的症状加剧,降低肺功能,严重影响心肺运动耐力[6]。

续表2

随着医学的发展,不断探寻治疗肺癌的有效方法,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在临床得到了不断的应用,且获得了不错的使用效果[7]。这一术式的运用,明显提高了手术操作的准确性,对周围组织有着较小的损伤,因手术有着比较小的创伤,因此,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均较少[8]。手术的过程中,不需撑开胸壁,这样不会破坏肋间肌肉及肋骨,确保了胸壁的完整性,从而有效保护了病人的呼吸功能。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作为微创手术,有着明显的优势,术中将钛夹与超声刀进行配合,实施钝性分离,有效减少了渗漏的发生[10]。在实际应用单孔胸腔镜时,其有着放大的功能,这样能够提高术野的清晰度,可有效识别微小血管,避免损伤微小血管,减少出血量[9]。在精细的操作下,能够避免损害周围组织,造成的创伤小,术后并发症也会变少,从而加快病人的恢复。在本次研究中,运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观察组,其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的引流量、留置引流管的时间、下床活动的时间)与常规手术方式相比,均更少,说明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能够发挥出创伤小、手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势,经分析与这一术式精细的操作流程有关,较小的创面,较少的术中失血量,能够缩短拔管的时间,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缩短了治疗的时间[11]。术后2组的心肺功能指标(FVC、PEF、FEV1、6MWT)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在治疗肺癌患者的过程中,应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能够明显发挥出改善患者心肺功能的作用,有助于更好地保护病人的心肺功能,这是因为,这一术式不需要将胸壁肌肉切断,尽可能地降低了对可病灶周围组织的损伤程度,确保患者的肋骨、肋间肌肉处于相对完整的状态,从而有效保护了呼吸功能,进而能够对患者的心肺功能进行有效的改善,有助于提高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12]。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情况,观察组(6.67%)要明显比对照组(26.67%)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学者研究显示,应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来对肺癌患者进行治疗,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为5.17%,而传统的开胸手术治并发症率为31.62%,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明显更低,与本次研究的结果基本保持了一致,说明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实施后,明显降低了患者发生并发症的风险,进一步证明了该方式创伤较小,有着较高的安全性,能够促进患者术后更快、更好的恢复。

综上所述,在治疗肺癌患者的时候,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运用,相比于常规开胸手术,其有着明显的优势,能够减少创伤,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少,可加快术后的恢复。

猜你喜欢

肺叶胸腔镜心肺
心肺康复“试金石”——心肺运动试验
不同肺复张方法应用于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比较
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对胸膜间皮瘤诊治的临床价值
中医急诊医学对心肺复苏术的贡献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心肺血管病杂志》
奈维用于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后防止漏气的疗效观察
胸腔镜亚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浸润性肺癌的疗效分析
“心肺之患”标本兼治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