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效果对生计影响研究——基于左右江革命老区的实证

2022-07-27张少龙周叮波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22年7期
关键词:生计移民资本

张少龙,周叮波

(1.百色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广西 百色 533000;2.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广西 来宾 546100)

0 引 言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现已建成不同规模大小的水库或者水电站共8 万余座,为了新修水利水电设施大概动迁2 517 万人,水电工程移民群众为了区域经济发展和国家的整体战略部署作出了巨大牺牲,移民群众背井离乡,搬离了自己祖辈生活的故土,脱离了原有的人际关系,但是通过移民群众的艰苦奋斗和国家相关政策帮助扶持,移民群众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移民群众的生活铮铮日上。

左右江革命老区山高水长,仅以百色市为例山区约占全市总面积的95.4%,年平均降雨量可达1 114.9 mm,该区域分布有南盘江、红水河、右江、百都河等,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82.4 亿m3,水能资源丰富、集中,便于开发利用,是国家“西电东送”的重要基地之一。天生桥一级水电站、天生桥二级水电站、百色水利枢纽等国家及自治区重点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和一大批地方水库在防洪、发电、灌溉、供水、生态、旅游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有力支援了国家建设和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广大水库移民也作出了重大贡献,仅百色市就现有水库移民及涉及人口140 956 人,分布在全市12 个县(区),约占全市总人口3.94%。由于水库移民工作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左右江革命老区水电工程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加之该区域集老少边穷库于一体,发展相对缓慢,并且发展后劲不足,移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依然相对落后。

为帮助移民群众加快适应易地环境,加速生产生活恢复,加强创业就业增收能力,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诸多扶持政策。帮扶政策的实施,以移民安置和库区发展同步进行为路径,结合地方优势发展特色农业、畜牧养殖业、林渔业、工副业等,既消化了移民安置区的剩余劳动力,提升了生活水平,也实现了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激活了区域经济活力。从传统的补偿性移民的困境中探索出了多赢的开发性移民路子。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后期扶持政策的出台不仅仅是要解决当下脱贫、重建、恢复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改善易地搬迁移民生活的可持续性,降低、规避、转移生计风险,帮助他们提高抵抗风险的能力,促进未来生活的良好发展和现有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以往的研究较少从后期扶持的角度来探究政策的实施通过什么的途径来实现水电工程移民的生活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认为后期扶持政策的实施能够降低生计风险,进而提升移民群众的可持续生计结果,而不同的家庭面对风险时的策略差异会调节这一中介机制。同时我们通过对左右江革命老区不同移民工程涉及的群体走访调研得到的数据验证了理论假设和研究模型。

1 理论回顾与研究假设

20世纪80年代Chambers[1]致力于开拓可持续生计方法研究,随后研究日渐丰富与深入,Chambers 和Conway(1992)[2]认为当依托于基本生存单位现有的资产、具备的能力和从事的活动开展的生计能够适应、抵抗、减弱外部突发事件或者周期性因素的冲击、影响,并保持现有状态的持续向好,但又不损害自然资源时,我们把这种生计模式称为可持续生计方法。现行对可持续生计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3 种,分别是由英国国际发展署(DFID)、关怀国际(CARE)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提出的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3]。其中DFID 在《可持续生计指南》中提出的SL框架(靳小怡等,2011)[4]被广泛使用。

1.1 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效果与可持续生计结果

在DFID 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中可以看出相关政策、制度的颁布、实施可以优化不同的生计策略,进而提高生计产出,具体可表现为收入的增加、福利的改善、生活水平的提升等。胡宝柱等(2004)[5]以SX水利枢纽工程移民为研究对象,针对不同安置方式的移民提出了不同的后期扶持和生产开发的相关措施,以促进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持续性的提升。陈洁等(2008)[6]利用针对农牧交错带的调查研究,发现当地农民家庭的生计高度依赖畜牧业,禁牧的政策会降低农户生计水平。董文福等(2007)[7]针对密云水库上游地区实施的“退稻还旱”政策定量评估了对该区域农民生计的影响。蒋敬平、张科(2008)[8]指出为切实提升移民生活品质,提高后期扶持资金的使用效率,应改进当前后期扶持资金的发放方式。桂冬梅(2012)[9]针对新安江水库移民利用熵值理论对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效果总体上有效提高了移民生活水平,提升了获得感。杨晓琪(2017)[10]对北京市9 个区的2710户样本户进行典型调查,采用数据分析和调查问卷统计的方法分析评价了近三年来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效果的变化情况,发现移民收入水平、就业率等指标明显提升。综上所述,后期扶持政策的实施效果越好客观上越能提高移民的生活水平,因此,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效果与移民可持续生计结果呈现正相关。

1.2 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效果与生计资本风险

生计资本风险可广义的认为是在脆弱性环境下,生计资本产生的减弱、损失和不适应等问题,黄伟(2008)[11]将脆弱性风险按照属性差异分为生计资产风险、生计活动风险、生计结果风险等。后期扶持政策的出台,旨在通过外力支撑生计资本的韧性,抵抗突发和周期性因素的冲击与影响。陈建西、何明章(2006)[12]认为大型水库后期安置的农村移民的生计资本较低,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措施来提升生计资本属性,以降低生计资本风险。生计风险根据适应主体可分为计划性适应和自适应两种,计划性适应是指政府、各类组织为规避、减弱和转移生计风险制定和出台的政策和措施。阎建忠等(2011)[13]对生计脆弱性进行定量分析,认为政府应采取积极措施降低生计资本风险,强化生计风险的计划适应性和群众的自适应性。库区移民在后期扶持政策的帮助效果越好,越能强化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的可持续性,同时多元化物质资本,不断降低生计资本的总体风险。综上所述,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2: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效果与生计资本风险呈现负相关。

1.3 生计资本风险与可持续生计结果

移民群众的生计风险主要集中于大病、慢性病等疾病风险,并且由此带来的劳动力缺失,人力资本的减弱;还包括子女的教育投入,教育成本不仅仅是学费的可见成本,还包括与教育、学习相关的其他周边成本;还包括政策变化导致生计方式转变产生的不确定性等。许汉石和乐章(2012)[14]认为生计资本是群众抵抗生计风险、选择生计模式的基础,生计资本的风险也影响着生计的可持续性发展。黄伟(2008)[11]以脆弱性为视角,以生计资本风险为重点,建立了风险与贫困之间的分析架构。王兴中(2008)[15]等认为务工和务农为主的生计模式在生计资本风险影响下适应性较弱,生计的可持续性较差。可见生计资本风险可以影响生计模式的选择,可以改变生计资本的组合,对生计产出和持续性产生作用。后期扶持政策的落地可以在制度上给群众的生活提供保障和依据,规避、减弱和转移生计风险,进而提高生计的可持续性。综上所述,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3:生计资本风险与可持续生计结果呈现负相关。

假设4: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效果可能会通过生计资本风险的中介作用对可持续生计结果产生间接影响。

1.4 风险应对策略的调节作用

后期扶持政策的实施可以提高移民群众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为可持续生计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在脆弱性环境中,家庭抵抗突变和冲击的能力越强,应对风险的策略越及时有效,越能显著强化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效果与生计可持续性发展的正相关关系。生计资本风险是无法预知的不确定性因素,而生计模式的多元、生计资本的优化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生计的可持续性发展。胡江霞(2018)[16]通过对三峡库区石柱县的移民的数据分析,指出生计风险评估能力可以预测生计风险的概率,采取配置最优的生计资本策略以降低生计风险损失,提高生计的可持续性。杜云素和钟涨宝(2012)[17]从对丹江口水库移民利用统计方法对贫困风险认知及应对策略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移民普遍寄希望于政府的政策和扶持的有效实施来缓解各种风险,以提升未来生活的信心。综上所述,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5:生计风险应对策略可调节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效果与可持续生计结果的正向关系。

假设6:生计风险对可持续生计结果的中介作用会受到风险应对策略的调节。

本研究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见图1),同时考虑了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效果、生计资本风险及风险应对策略与可持续生计结果的关系。具体来说,本研究拟探究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效果与可持续生计结果的中介(生计资本风险)作用和调节(风险应对策略)机制。

图1 假设模型图Fig.1 Hypothetical model diagram

2 数据来源及变量选择

2.1 数据来源

为充分了解左右江革命老区水电工程易地移民生计情况,课题组于2020年6月20日赴右江河段百色水利枢纽涉及到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右江区阳圩镇汪乡村大罗屯、六丰村隆福屯、阳圩村开展调研访谈及收集调查问卷。7月3日赴南盘江天生桥水电站涉及到的广西壮族自治区隆林各族自治县桠杈镇忠义村、天生桥镇马窝村、祥播村和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龙县万峰湖镇港湾村开展调研访谈及收集调查问卷。9月16日赴红水河流域龙滩、岩滩、大化水电站和龙滩、岩滩、大化、百龙滩、乐滩库区涉及到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天峨县六排镇连迁移民点、向阳镇全平村大寨屯、下老乡圭里村祥望屯、下老乡纳明村交斋屯、下老乡下老村、百色市西林县马蚌镇鲁维村、贵州省兴义市顶效镇、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乐业县雅长乡尾沟村马日塘屯和乐业县雅长乡尾沟村开展调研访谈及收集调查问卷。累计发放调查问卷486 份,回收412 份,回收率85%。回收的412 份问卷,删除非搬迁移民问卷25 份,有效调查问卷一共377份。

2.2 人口变量描述性统计

从样本特征看,性别:男性占65.8%,女性占34.2%;年龄:18~24 周岁占12.5%,25~34 周岁占15.9%,35~44 周岁占23.9%,45~54 周岁占27.9%,55~64 周岁占14.6%,65 周岁及以上占5.3%;职业: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占5.3%,普通工人占4.5%,商人占6.1%,务工者占14.6%,农民占50.9%,无职人员(无业、离退休、学生)占17%,其他占1.6%;受访者在该小区或村子生活的时间:1年及以下占1.1%,2~3年占2.4%,3~4年占1.9%,4~5年占4.2%,5年及以上占90.5%;家庭人口数:1 人占0.8%,2 人占2.7%,3 人占9%,4 人占33.4%,5 人及以上占54.1%;移民安置方式:分散安置占17%,集中安置占83%;搬迁安置时间:3年及3年以下占6.4%,3年以上占93.6%。

2.3 变量选择及测量

本研究所涉及量表均采用李克特5 级形式,全部来自国内外权威期刊论文,并且经过反复验证,信度、效度可以满足要求,被证明为成熟量表,各量表均由水电工程易地搬迁移民自行匿名汇报。自变量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效果(IELSP:Implemen‐tation Effect of Later Supporting Policies),主要参考郑瑞强(2013)[18]、孙海兵、段跃芳(2013)[19]等对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效果实施的满意度研究以及后期扶持对易地搬迁农户生计的影响研究,并结合调研实际进行小样本测试修正后形成了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效果量表(9个题项),由政策落实(6个题项)和政策效果(3 个题项)两个维度进行测量。因变量可持续生计结果(SLO:Sustainable Livelihoods Outcomes),主要参考DFID 的分析框架内容,根据相关研究学者的研究成果,借鉴了袁梁(2018)[20]在调查陕西秦巴生态功能区时开发的量表,该量表从易地搬迁农户收入、就业能力、自我价值、生活满意度四个方面测量易地搬迁农户的可持续生计结果,共有4 个题项。中介变量移民生计资本风险(LCR:Livelihood Capital Risk)和调节变量风险应对策略(RRS:Risk Response Strategy)参考冯伟林(2017)[21]中的生态移民贫困风险模型评价指标体系层次结构而成,其中中介变量移民生计资本风险(12个题项)包括物质资本风险(4个题项)、人力资本风险(4个题项)及社会资本风险(4个题项)三个纬度,调节变量风险应对策略(3个题项)采用单纬度量表。

运用SPSS26.0 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效果、可持续生计结果、移民生计资本风险和风险应对策略的Cronbach's α值分别为0.844、0.857、0.886和0.70,结果显示各量表的Cronbach's α 值均大于0.70,删除任何题项后的Cronbach's α值无明显提高,证明量表的内部一致性较好,KMO值为0.860,说明各个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较高。

3 实证分析与假设检验

3.1 共同方法偏差的控制与检验

共同方法偏差是指受访者在同一时间、同一场景、同一语境下做出的判断导致预测源和效标变量之间的人为共变,在为避免共同方法偏差设置了匿名填写和部分项目反向计分,但还需进一步采用熊红星(2012)[22]推荐的“控制未测单一方法潜因子法”对共同方法偏差进行检验。首先,建构验证性因素分析模型M1,其次,构建包含方法因子的模型M2。比较两个模型的主要拟合指数得:ΔNFI=0.028,ΔIFI=0.024,ΔTFI=0.016,ΔCFI=0.023,ΔRMSEA=0.05。各项拟合指数的变化均小于0.05,表明加入共同方法因子后,模型并未得到明显改善,测量中不存在明显的共同方法偏差(刘斯漫,2015)[23]。

3.2 各变量的平均数、标准差及相关矩阵

描述及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见表1):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效果与可持续生计结果呈显著正相关;生计资本风险与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效果、可持续生计结果呈显著负相关;年龄与生计资本风险呈显著正相关,与风险应对呈显著负相关;移民安置方式与生计资本风险呈显著负相关,移民安置时间与生计资本风险呈显著正相关。

表1 描述性统计和相关系数(N=377)Tab.1 Descriptive statistics and correlation coefficient(N=377)

3.3 检验假设

带有调节的中介效应回归分析结果见表2。

3.3.1 生计资本风险的中介效应检验

首先,采用Hayes(2012)编制的SPSS宏中的Model 4进行简单中介模型检验,根据Baron 和Kenny(1986)[24]提出的方法进行分析,首先验证自变量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效果对因变量可持续生计结果的总效应c显著,然后验证自变量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效果对中介变量生计资本风险的效应a显著,接下来验证自变量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效果和中介变量生计资本风险对因变量可持续生计结果的效应c'和b是否显著,如果c'和b都显著且c'<c,则说明该中介作用为部分中介,如果c'不显著,但b显著,则判断为完全中介。中介变量生计资本风险对在控制性别、年龄、职业、该地生活时间、家庭人数、移民安置方式、移民安置时间的情况下对生计资本风险在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效果与可持续生计结果之间关系中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结果(见表2)表明,从模型2中可见,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效果与可持续生计结果呈显著正相关(B=0.622,P<0.001),且当放入中介变量生计资本风险后(模型3),后期期扶持政策对可持续生计结果的直接正向作用依然显著(B=0.567,P<0.001),并且中介模型的直接效应c'小于自变量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效果对因变量可持续生计结果的总效应c(c'=0.567<c=0.622)。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效果与生计资本风险呈显著负相关(B=-0.216,P<0.001),生计资本风险与可持续生计结果的负向作用也显著(B=-0.251,P<0.001)。结果表明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效果不仅能够直接正向作用可持续生计结果,而且能够通过生计资本风险的中介效应部分作用可持续生计结果。

3.3.2 带有风险应对策略的调节效应的中介模型检验

其次,在控制性别、年龄、职业、该地生活时间、家庭人数、移民安置方式、移民安置时间的情况下采用Hayes(2012)在SPSS 中编制的process 宏中的Model 15(Model 15 假设中介模型的后半段及直接路径受到调节,与本研究的理论模型一致)进行带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检验。结果表明(见表2),将风险应对策略放入模型后,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效果与风险应对策略的乘积项与可持续生计结果的回归系数显著(B=0.202,P<0.001),生计资本风险与风险应对策略的乘积项与可持续生计结果的回归系数同样显著(B=0.091,P<0.05),说明风险应对策略不仅能够在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效果与可持续生计结果直接效应中起调节作用,而且能够调节生计资本风险作为中介效应影响可持续生计结果的后半段路径的作用。进一步简单斜率分析表明(见图2、3),由图2可知,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效果与可持续生计结果呈正向关系,移民的风险应对策略较高(M+1SD)时,回归直线斜率较大。即如果应对风险的策略较好,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效果可更为显著的提高可持续生计结果。因此,风险应对策略对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效果与可持续生计结果之间关系发挥了显著调节作用。由图3可知,生计资本风险与可持续生计结果呈负向关系,对于移民而言当风险应对策略较低(M-1SD)时,回归直线斜率较大。即生活发生变故,面对生计资本风险增大,如果应对风险的策略较差,那移民可持续生计结果就会显著低于风险应对策略较好的移民。因此,风险应对策略对生计资本风险与可持续生计结果之间关系同样发挥了显著调节作用。

图2 风险应对策略在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效果与可持续生计结果之间关系中的调节作用Fig.2 The moderating role of risk response strategie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mplementation effect of later supporting policies and sustainable livelihood outcomes

图3 风险应对策略在生计资本风险与可持续生计结果之间关系中的调节作用Fig.3 The moderating role of risk response strategie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velihood capital risk and sustainable livelihood outcomes

表2 带有调节的中介效应回归分析结果(N=377)Tab.2 Regression analysis results of mediating effect with moderating effect

4 研究结论、启示及展望

4.1 结 论

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效果与水电工程易地搬迁移民可持续生计结果呈显著正相关。生计资本风险在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效果与可持续生计结果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风险应对策略调节了部分中介模型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的后半段路径。

4.2 启示及讨论

水电工程易地搬迁移民由于迁徙地空间局限、资源有限,供给给移民群体的可用资源不够充分,物质资本和自然资本相较搬迁之前没有得到有效补偿,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在生活、社交、政治环境发生变化以后难以适应,金融资本本身的薄弱加之生活的动荡更难以起到对生活支撑的作用。后移民时代的政策扶持实施及其针对性、有效性都能显著改善移民重建生活所需的生计资本不足的问题,从而降低生计资本风险,增强移民群体生计的可持续性。风险应对策略的制定和风险应对的能力也是根据生计资本的禀赋和特性来生成的,风险应对的策略越科学有效,风险应对的能力就越有力,就越能给移民群众提供更为持续的生计。可见针对后移民时代的扶持政策是移民生计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借此特提出以下几点思考和建议。

(1)以政策为导向,以政府为主导,逐步强化生计资本建设。由政府主导着力解决、优化移民安置区内饮水、供电、通讯、照明、道路、排污等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农田水利设施的质量和规模,同时考虑农用机械道路的新建,改变传统的耕作模式和人力畜力的运输方式,优先处理库岸失稳、滑坡、塌落等地质灾害问题,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常态化管理。确保《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等政策的落实,同时还要考虑移民后期扶持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

(2)结合区域发展特色,丰富产业形式,加快推进产业布局。地方政府应结合地方实际情况、优势特色以及未来趋势,考虑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实际情况,规划产业布局,发展数字农业、生态农业和智能农业,通过多渠道、灵活方式大力引进资本和企业助力产业升级,打通农业的转化渠道,提高农业的附加利润,引进科技力量和金融支持降低农业风险。以农为根,拓展相关的下游渠道,开展农副产品深加工;以林业、牧业、渔业为特色带动旅游产业发展,同时谋划生物加工、生物制药、中药药材等产业形式。并且以乡村集体或合作经营为基础,依托互联网,以大湾区建设和东盟经济圈为契机,形成丰富的产业格局和持久的产业延续,为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群众的生活提供保障。

(3)多种教育形式相互支撑,强化人力资本,增强就业技能。继续逐步提高库区移民对教育的重视的程度,坚持把提高库区和移民安置区人口素质放到优先地位。进一步巩固义务教育的根基,倡导多种教育形式齐头并进,针对理论知识薄弱的青年,鼓励其继续参加职业教育;针对适龄的劳动群众开展实用的技能培训。充分发挥基层农技人员的力量,开展集中授课与现场教学相结合的培训指导;邀请群众中间的模范先锋、致富能手开展经验分享和知识传授,形成先富带动后富的良好风尚;拥抱互联网,结合群众所需所及,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平台帮助大家找技术、找专家、找路子。着力培养现代农业、服务业、现代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整体提高库区移民的人力资源,帮助群众获得一技之长,增加就业选择,强调农业生产的同时改变传统的单一生计模式,提高抵御生活风险的能力。

(4)着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创建和谐宜居生活环境。库区移民医疗、疾病风险严重制约生活水平的可持续发展,因病返贫,因病致贫成为急需降低的外部风险,政府应出台政策着力完善移民群众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便利、及时、可负担的医疗保障体系。长鸣安全生产警钟,确保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避免重大事故对移民家庭的强烈冲击,着力完善公共安全应急体系,大力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创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生活环境。着力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推进移民安置区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

4.3 展 望

研究以左右江革命老区为例,尽管对水电工程易地搬迁移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效果、生计风险与可持续生计结果关系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但是现有的研究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欠缺与不足,现对未来的研究提出以下几个建议:

第一,移民群众由于部分进城务工,较为分散,给走访调查带来了巨大困难,入户调查没有涉及该部分群体,该群体的现状没有数据支撑,样本的代表性不够科学,未来可以通过电话访谈,网络视频,或者重大节日期间入户调研等形式对该部分群体的可持续生计结果做进一步研究。

第二,在DFID 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中可见生计资本作为应对生计风险,选择生计模式的基础,至关重要。未来可深入研究各类生计资本与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效果之间的影响,剖析什么样的政策导向影响哪类资本的改变,为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更为具体的理论支持。

猜你喜欢

生计移民资本
BY THE SEA
移民安置
移民后期扶持
资本策局变
第一资本观
签证移民
VR 资本之路
2月2日世界湿地日 湿地与未来——可持续生计
农户生计资本与生计策略的选择
Immigration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