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代呼唤的“各领风骚”
——“东风朱霞——郭味蕖、郭怡孮、郭玫孮父子画展”有感

2022-07-27钱晓鸣

国画家 2022年4期
关键词:花鸟画中国画创作

钱晓鸣

人间四月天,花重北京城。“东风朱霞——郭味蕖、郭怡孮、郭玫孮父子画展”在北京北海公园阐福寺举办,这个贯穿新中国花鸟画发展历程的展览,使人产生深切感慨并深入思考。

郭味蕖的花鸟画创作代表着新中国成立和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美术成就,在“二为”方针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文艺政策的指引下,成为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最卓有成就的中国花鸟画传统出新的一代大家。

20世纪30年代以后,以徐悲鸿和蒋兆和为代表的人物画体系“徐蒋体系”逐渐形成,齐白石称赞蒋兆和说:“能用中国画笔加入外国法内,此为中外特见,予甚佩之。”新中国成立以后,古老中国画要解决的难题就是如何反映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现实生活和时代主流。在传统中国画中,大致可以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大类,中国画革新的难度在于必须在保持中国画特色笔墨写意高度下,反映现实,如何把传统文人画的写意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写实相结合是历史性的新课题。这一突破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前十多年陆续出现了:人物画出现了以浙江美术学院李震坚《井冈山的斗争》(1960)、周昌谷《两只羊羔》(1954)、方增先《粒粒皆辛苦》(1955)等为代表的“浙江人物画”,以及叶浅予、黄胄等,在吸收西方造型的基础上,把文人画与敦煌民间传统相结合,开始实现了这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转变,工农兵的新人物形象成为人物画的主人翁。山水画方面有三支力量:1954年,张仃、李可染、罗铭山水画写生及其展览;稍后的以钱松喦、亚明、宋文治、魏紫熙等为代表的新金陵画派的新山水画,朝气蓬勃的社会主义新山水面貌跃然纸上;以赵望云、石鲁为代表的长安画派,开创“边疆写生”和“西北写生”新貌,在20世纪60年代的南方写生后笔触创作到南国风光。花鸟画因为其对象的古今无差别性,其创作难度就更大,以郭味蕖《农器》(1961)、《归兴》(1962)、《山乡一角》(1963)、《银锄》(1963)、《麦收时节》(1963)、《午梦》(1963)、《秋熟》(1964)等为代表的北方画家,通过对劳动工具、农业丰收等场景的表现找到了花鸟画社会主义现实的新形象,南方画家潘天寿《新写雁荡山花》(1962)、《雁荡山花图轴》(1963)、《小龙湫一角图轴》(1963)找到了抒写社会主义社会精神形象的新花鸟形象。

新中国成立以后,传统中国画特别是花鸟画如何反映时代、为社会主义服务一直是那一代艺术家亟待破解的难题。郭味蕖的传统笔墨造诣极深,齐白石看了他的作品赞之曰:“这是明朝人的画法,现在很少有人懂了。”他倡导“三结合”,“花鸟与山水相结合、工笔与写意相结合、泼墨与重彩相结合”的创作思想。20世纪60年代郭味蕖创作了一批花鸟画代表作,革新了人们对传统花鸟画的认知,这次展出的四幅佳作《惊雷》《丽日》《归兴》《朝晖》是其中的代表作,作品借助花鸟题材,别开生面地反映了人民当家做主人后劳动光荣和生产之美,其意义堪比新金陵画派的社会主义新山水、浙派新人物画,实属京派新花鸟画的代表。

郭味蕖是一位卓越的美术教育家,他主持建立了20世纪60年代初文化部中国画分科改革试点中央美术学院花鸟画科和教学体系,培养了新中国第一批花鸟画专业的学生。

改革开放被誉为继中国共产党成立、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又一次革命”,在这次“革命”中,国门打开后的新中国第一次面对几百年的西方经典和近百年的西方现代艺术思潮,中国画所面临的任务不仅是反映社会主义事业的新现实,更是需要完成传统中国画艺术的现代转型,跻身于世界艺术之林。面对现代世界,我国中国画领域涌现了一大批创新发展的代表性艺术家,出现了几代人同期齐创新的奇观,大致有几个趋势:人物画的传统出新以方增先、周思聪、吴山明、王迎春、杨力舟等为代表。其中方增先、王迎春、杨力舟以山水画技法和现代构成观念创新了人物画的自由之境;周思聪把人物画的主题性与写意性重构;吴山明开拓了千年墨法淡宿墨的新天地。以卢沉、田黎明等为代表探索现代构成和技法重组。延续传统的,以刘文西、杨之光、李琦、姚有多、王子武等为代表的注重新作品的创作。山水画,有突破的代表性人物是贾又福,其厚重的纪念碑式的形象,为山水画注入了现代形式感和人文厚度。花鸟画领域有以王晋元为代表的热带雨林水墨重彩、以张立辰为代表的坚持传统出新、以董小明为代表的现代设计水墨等,郭怡孮则走出了一条从传统出新到观念革新、材料创新、技法重组的重彩写意新路子。

在改革开放以后,郭怡孮的创作始终是讴歌时代、直面国际。他在20世纪80至90年代就以中国花鸟画的笔触去世界各国写生。20世纪80年代前,郭怡孮主要还是以在藻鉴堂中国画创作组向前辈学习传统出新为主,到了90年代,他创作出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国花鸟画主题性作品,如《春光图》(1994)、《南岛晨光》(1996)、《与海共舞》(1996)、《赤道骄阳——我的内罗毕宣言》(1996)、《泽畔秋浓》(1996)、《高秋图》(1997)、《花香深处》(2002)、《一路看竹到几峰》(2003)、《园中新绿》(2004)、《幽谷》(2005)、《天地和同 春光锦绣》(2010—2011)等。在这些作品中,郭怡孮展示出他所倡导的“大花鸟意识”,作品通过花鸟的形象和重彩写意的笔墨,反映时代的整体精神面貌,正是通过大画幅的主题创作,郭怡孮把重彩与写意相结合的技法发挥得出神入化,极大地改变了传统中国画的审美观念,从传统书斋补壁到现代建筑的环境融入;从自娱、娱情的室内乐,到多声部强配器大乐队的交响乐;从折枝花卉独舞悄吟,到洪波涌起的整体气象精神抒写……在这些当代性表现中,内行的专家依然关注着郭怡孮色墨关系的整体和谐,笔墨书写爽利精到,画面的雅俗,气息的高远,郭怡孮以他童子功的出身以及从未止歇的执着,体现出他与传统高度血肉联系的“风筝不断线”。《大好春光》《天地和同 春光锦绣》《朱竹白石图》等绵延30多年的一大批代表作,展现了郭怡孮讴歌时代,赞美实现“中国梦”伟大历程的胸襟气度,是中华民族崛起的21世纪最具标志性的艺术写照。

前不久,郭怡孮在沉寂了10年后,推出了“百花齐放——郭怡孮绘画展”,年届八秩的郭怡孮一如既往地保持着他拥抱生活、讴歌时代的态度和旺盛的创新激情。这次展览,郭怡孮在中国画的材料、技法、观念上进行了全面革新。他特制了不同颗粒和明度的新材料,并使用了不同材质的纸张。这种革新带来了创作手法的变化,无论是刻画,还是刮削、堆叠,都能尝试,新材料、新技法使得他的创作观念也更为奔放、自由,郭怡孮创造新方法,却不违传统中国画的格调、文化精神。他的创作不仅求新作品、新表现,更要开新路径、新境界。“百花齐放——郭怡孮绘画展”以新时代革新者的姿态,把中国花鸟画的精神、观念、技法、材料都向前推进了一步。再一次显示出郭怡孮作为当代经典美术家的力量,80岁高龄仍能以无可置疑的创新姿态、饱满的热情拥抱生活、讴歌时代,直面当代艺术的世界民族之林。

郭怡孮的探索内涵深厚、准备充分,这些年除了纸质作品,他还对互联网时代有深刻的理解和研究,他正在酝酿一个互联网时代的全新展览。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两个结合”重要论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古老的优秀家族传承文化就是其中重要内容。

山东潍坊郭家是古代有名的文化望族,清末大画家郑板桥就曾在郭家住过多时。郭味蕖的老友、著名画家黄永玉说:“当然这是郭味蕖的祖宗做的东。”家学渊深的郭味蕖是20世纪下半叶最具文人画特色的传统大家,郭味蕖完整地传承了传统文化艺术的精髓和老一辈大师亲炙的真功夫,并被老一辈寄予了厚望。1937年郭味蕖到北平故宫博物院国画研究室学习,黄宾虹先生当时兼任研究室导师,从此郭味蕖与黄宾虹开始了长达18年的友谊,直到宾老逝世。1950年,郭味蕖被徐悲鸿聘入了中央美院任教,他所著的《宋元明清画家年表》由徐悲鸿题签、黄宾虹作序。他的学生薛永年称之为“中国美术史论研究第一部现代工具书”。郭味蕖完成了《中国版画史略》《写意花鸟画创作技法十六讲》《郑板桥评传》等诸多开创性的学术研究成果。郭味蕖是著名的鉴藏家,他的“知鱼堂藏画”极为精彩,堪称国家瑰宝,尤以其中两张大石涛藏品为著,他为此自号“二湘堂”。

郭怡孮、郭玫孮等郭家子孙子承父业再一次把花鸟画发扬光大。如果说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郭味蕖要解决的是“笔墨当随时代”即中国画反映现实生活的问题,是国内的转型。到了20世纪80年代郭怡孮所面临的问题,不仅是要反映时代,而且还要面对西方当代美术在观念、技法和表现形式上等多方面的挑战。从20世纪70年代末,郭怡孮跟着前辈艺术家在藻鉴堂中国画创作组继续学习、创作,到20世纪90年代自成面目,郭怡孮从中国画色彩和色墨关系入手,拉开了自己与家学和其他前辈的距离,走出了一条独特的新时代花鸟画创作之路。潘絜兹看到他的创作后说:“你的心胸是拥抱生活的,我画的是‘工笔重彩’,你的创作是‘重彩写意’。”郭怡孮的创作始终坚持着理论自觉,他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当代花鸟画创作和教学的理论:“大花鸟精神”“你的野草是我的花园”“重彩写意”“技法重组”。郭怡孮说:“我不断努力创作,希望把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对时代的感受和对大自然的热爱,尽情地在作品中展现出来……我深爱中国花鸟画,我深信当代花鸟画在表现时代、歌颂生命、关爱自然、保护环境、提高民族文化素养、滋养温润人们心灵等当前和未来的大事方面,有着特有的价值和生命力,我为之而不懈努力。”

与父辈相比,郭怡孮还是一位当代中国美术事业的组织者和事业的推动者,他先后担任过中央美院国画系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主任、中国画学会创会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创作院院长、中国国家画院中国画院副院长、中国热带雨林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他是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常务理事兼书画联谊会会长,全国政协第八届、第九届委员,还担任过全国政协书画室副主任。

郭怡孮、郭玫孮分别为郭味蕖三子和六子。郭玫孮自幼随父学画,曾获世界儿童绘画比赛银杯。他长期致力于中国花鸟画的理论研究、教学研究和创作实践,从20世纪80年代起作品入选国家级一系列重要展览,两次荣获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所作花鸟画作品传统意韵深远,又生机勃发、自出机杼,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强烈的现实主义传统和民族精神,是活跃于当代画坛且影响和潜力巨大的中国花鸟画家。

郭玫孮历任北京服装学院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三级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服装学院美术学院中国画教研室主任、学科带头人。现为中国画学会创会理事,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艺术创作院研究员。

在几百年的优秀家族文化传统传承下,经过20世纪,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郭家几代人的创造,郭家父子的作品已独具审美辨识度,由此被人们赞誉为“郭家样”。此“郭家样”并非特指某一种孤立的作品样式,因为郭家父子作品风格丰富,彼此虽有联系但具体样貌迥异。此“郭家样”是一种家族文脉、风采,其特点是传统深厚、放歌时代、拥抱生活、昂扬多彩、开拓创新的共同追求。

本次展览共展出郭味蕖、郭怡孮、郭玫孮父子三人80年来的70多张作品。展览取名“东风朱霞”,来自郭味蕖1962年创作的一幅同名作品,借以缅怀慈父先师在北海公园1962年举办过展览的历史文脉。这虽然是父子三人的首次大型联展,却也是历史的回声。郭怡孮、郭玫孮谈道,在北海公园举行此次展览具有特别的意义,展题中也特别选用了“北海情深”四个字点题。“父亲1951年到北京,卜居北海旁边的米粮库胡同,经常带家人去北海公园。1952年和1960年时我们在北海公园照了‘全家福’,1952年那次就是在离此次展览不远的天王殿照的,父亲也常常在画上署‘琼岛听莺归来’‘琼岛踏雪归来’,北海公园留下了全家非常美好的记忆。”

郭味蕖先生新中国成立后的首次个人画展就是1962年在北海画舫斋举行的。画展受到各界广泛好评,中国美术馆和北京画院收藏了多幅作品。原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靳尚谊先生后来在郭味蕖研讨会上说:“20世纪60年代初,我在北海画舫斋看到了郭味蕖先生画展,十分惊喜和敬佩,真正懂艺术的人都能感觉到,郭味蕖先生在当时所起的作用和达到的成就,我感到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继承传统文化多么重要。郭味蕖先生就是继承传统又有创新,又具个性方面的一个典范。”

郭味蕖 归兴 138cm×98cm 1962年

郭怡孮说:“1954年我的画就在北海公园天王殿展出过,那是由宋庆龄领导的中国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组织的‘中国儿童画展’,那是我的作品第一次参展,印象非常深刻。1960年上大学二年级时作品入选第六届北京国画展,时任北京市委文教书记的邓拓写了观感发表在《北京日报》上,‘郭味蕖、郭怡孮父子同台展出,特别是郭怡孮画的燕子花生机勃勃,大有出蓝之概’。这一评价一生难忘,给了我极大的鼓舞和动力。”

郭味蕖、郭怡孮、郭玫孮父子三人的花鸟画展是新中国花鸟画走过的历程写照,是一道艺术风景。是郭家两代人在两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创造,既具有“根植传统,勇于创造,注重写生,注重现实感受,用满腔热忱去表现自然,拥抱社会,赞颂祖国,讴歌时代”的共性,也有他们迥异的艺术风格和个性,是一份难得的中国花鸟画的研究样本。

1.郭味蕖 朴友图 128cm×65cm 纸本 1949年

2.郭味蕖 银锄 136cm×99cm 纸本 1963年

3.郭味蕖 秋熟 134cm×111cm 1964年

郭味蕖 丽日 122cm×96cm 纸本 1962年

郭味蕖 惊雷 122cm×94cm 纸本 1962年

郭怡孮 海南写生四条屏之扶桑 140cm×60cm 2020年

郭怡孮 海南写生四条屏之无忧花 140cm×60cm 2020年

郭怡孮 海南写生四条屏之金竹 140cm×60cm 2020年

郭怡孮 海南写生四条屏之朱蕉 140cm×60cm 2020年

郭怡孮 春光图 180cm×400cm 1994年

郭怡孮 天地和同 春光锦绣 180cm×450cm 2010—2011年

郭怡孮 一路看竹到几峰 160cm×220cm 2003年

郭玫孮 春在枝头已十分 123cm×123cm 纸本彩墨 2012年

郭玫孮清风笑若寂寥 68cm×68cm 2020年

郭玫孮山风起处 236cm×123cm 2021年

猜你喜欢

花鸟画中国画创作
多彩链接(中国画)
关东风(中国画128cm×68cm 2022年)
吴思颖工笔花鸟画作品
丰谷秋歌(中国画45cm×33cm 2022年)
国画中的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
浅论中国写意花鸟画的笔墨情趣
工笔花鸟画
Jazz
书画名人汇
创作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