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贴敷疗法治疗癌痛的效果观察
2022-07-26魏金荣何正飞
王 惠, 魏金荣, 何正飞
(江苏省扬州市中医院, 1. 肿瘤科, 2. 护理部, 江苏 扬州, 225002)
癌痛是肿瘤患者难以忍受的症状之一,多发生于癌症进展期和晚期,除了躯体方面的痛苦,患者的精神、心理和社会关系等方面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1]。目前,治疗癌痛最常用的方法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三阶梯止痛法。然而,还是有少部分癌症患者疼痛未得到有效控制。阿片类药物常给患者带来大便干结、皮肤瘙痒、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长时间使用可能会引起耐药性和成瘾性。中药贴敷直接作用于皮肤或黏膜,避免了药物内服引起的不良反应[2]。中药贴敷缓解癌痛具有使用方便、安全、毒副反应小等优势[3-4]。本研究对江苏省扬州市中医院肿瘤科274例采用抗癌止痛方中药贴敷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中药贴敷治疗轻中度癌痛患者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江苏省扬州市中医院肿瘤科2017年1月— 2020年12月274例轻中度癌痛住院接受中药贴敷治疗的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男157例,女117 例; 年龄40~88岁,中位年龄66岁; 肠癌30例,胆癌47例,恶性黑色素瘤6例,肺癌30例,肝癌22例,前列腺癌9例,乳癌8例,食道癌20例,胃癌41例,咽癌3例,胰癌5例,癥积53例; 103例患者近期未使用任何止痛药物, 41例患者接受第1阶梯或第2阶梯止痛药(如塞来昔布/双氯酚酸钠/曲马多)治疗, 87例患者接受第3阶梯止痛药(如芬太尼/羟考酮/吗啡缓释片)治疗, 43例患者接受第3阶梯止痛药联合第1或2阶梯止痛药治疗。纳入标准: ① 主要症状为疼痛的恶性肿瘤者; ② 疼痛部位皮肤无破损、无发红、无过敏者; ③ 能够正确进行自身状况及疼痛评估者; ④ 未放化疗或暂停1个月以上者; ⑤ 肝、肾、心、肺功能无明显障碍者; ⑥ 预期生存期大于1个月者。排除标准: ① 不能配合用药,疗效判断不清楚者; ② 治疗期间接受放化疗者; ③ 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者; ④ 对治疗过程不耐受者。
1.2 方法
敷药由江苏省扬州市中医院制剂室制备。将生大黄20 g、枳实20 g、延胡索20 g、桂枝20 g、血竭20 g、冰片3 g中药烘干研末后,按照10 g粉剂加 30 mL中药浓煎剂的比例制成抗癌止痛方。采用调药棒将调配好的抗癌止痛方涂抹于敷料上,厚度以0.3~0.5 cm为宜,敷药时间为3~4 h。为防止中药外溢污染衣被,敷料四周可用胶带封边。将中药贴敷于癌痛部位, 1次/d, 贴敷7~10 d。中药贴敷过程中若出现贴敷皮肤过敏反应,如发红、发肿、发痒、水泡、丘疹等情况,立即停止贴敷治疗。若出现小水泡,可任其自然吸收; 若水泡较大,可用碘伏消毒,注射器抽吸水泡液体,再用无菌纱布覆盖。
1.3 评价指标
采用数字评定量表 (NRS)评分对疼痛情况进行评估。0分表示无痛,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疼痛越严重。有效: 治疗期间NRS评分下降,且≤3分; 无效: 治疗期间NRS评分未降低或需要吗啡处理爆发痛; 疼痛控制: 治疗期间NRS评分未增加; 疼痛未控制: 治疗期间NRS评分增加或需要吗啡处理爆发痛。轻度疼痛为NRS评分1~3分,中度疼痛为NRS评分4~6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卡方检验比较各组疗效,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贴敷治疗的总体疗效
274例患者采用贴敷治疗过程中, 41例患者因NRS 评分增加使用了吗啡处理爆发痛。186例患者经贴敷治疗后疼痛程度下降且NRS评分≤3分,有效率为67.9%。228例患者疼痛未加重,疼痛控制率83.2%。根据治疗前NRS评分将274例患者分为轻度疼痛(n=175, NRS评分1~3分)组和中度疼痛(n=99, NRS评分4~6分)组。175例轻度疼痛患者贴敷治疗后138例有效, 170例疼痛控制,轻度疼痛组治疗有效率和疼痛控制率分别为78.9%和97.1%; 99例中度疼痛患者贴敷治疗后48例有效, 58例疼痛控制,中度疼痛组治疗有效率和疼痛控制率分别为48.5%和58.6%。轻度疼痛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和疼痛控制率高于中度疼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2组总体疗效比较
2.2 轻度疼痛患者贴敷治疗后的疗效分析
NRS评分为1、2、3分的患者贴敷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2.2%、79.7%、76.1%, 3种评分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8)。NRS评分为1、2、3分的患者贴敷治疗后的疼痛控制率分别为97.8%、96.6%、97.2%, 3种评分患者贴敷治疗后的疼痛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39), 见表 2。
表2 轻度疼痛患者贴敷治疗后的治疗效果分析
2.3 中度疼痛患者贴敷治疗后的疗效分析
NRS评分为4、5、6分的患者贴敷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5.8%、48.0%、26.8%。NRS评分为4分的患者贴敷治疗有效率高于NRS评分为5分者和NRS评分为6分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而NRS评分为5分和6分患者的贴敷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
NRS评分为4、5、6分的患者贴敷治疗疼痛控制率分别为90.9%、56.0%、34.1%。NRS评分为4分患者贴敷治疗后的疼痛控制率高于NRS评分为5分和6分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而NRS评分为5分和6分患者贴敷治疗的疼痛控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3), 见表 3。
表3 中度疼痛患者贴敷治疗后的治疗效果分析
3 讨 论
癌痛是一种特有的疼痛形式[5]。WHO的三阶梯止痛疗法虽行之有效,但仍有50%~80%的癌痛未得到充分缓解,患者生活质量受到极大影响[6]。研究[7]表明,中药治疗癌痛的副作用小,无成瘾性,在缓解疼痛的同时还能够舒缓精神,减轻心理因素对患者的影响。中药具有抗癌的作用,与西药配合使用,不仅能提高止痛效果,还能减少西药的副作用[8]。本研究抗癌止痛外用方中的大黄[9]具有攻下泻火、止血凉血等功效,与枳实合用能够治疗腹痛、胀满; 桂枝发挥温经驱寒、镇痛、消炎之效; 玄胡索[10]行气止痛,祛瘀活血,气血运行畅通则不痛; 血竭[11]具有活血化瘀、止痛、止血的功效。
本研究结果发现,贴敷治疗更适宜轻度癌痛患者,其治疗有效率和疼痛控制率均显著高于中度疼痛患者。对于NRS评分≤3分的患者,中药贴敷治疗癌痛的有效率和控制率相似,因此对于轻度癌痛患者,中药贴敷治疗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手段。对于中度癌痛患者,随着疼痛加重,贴敷的有效率和控制率逐渐下降, NRS评分为4分的患者使用中药贴敷后仍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疗效,但对于NRS评分为5分和6分的患者,单纯使用贴敷的疗效有效率及控制率降低,往往需要阿片类药物来辅助止痛。
综上所述,中药贴敷能够通过皮肤透入、黏膜吸收、经络传导使药力直达病所[12], 发挥消癥散结止痛的功效。中药贴敷的临床应用人群甚广、疗效确切[13], 尤其适合老年人、幼儿及虚弱体质、不能和不愿服药以及攻补难施的患者。中药贴敷能够直接作用于局部,避免口服止痛药损伤脾胃等副作用,降低口服药用量,甚至无需服药,增加了用药的安全性,在癌痛患者中可首选应用。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肿瘤癌痛患者中,中药贴敷疗法还需要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辨明病性从本论治,以发挥更大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