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羊养殖环境污染问题与防控措施

2022-07-26黎晓磊青海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中国畜牧业 2022年12期
关键词:环境污染问题养殖业牛羊

文│黎晓磊(青海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牛羊养殖业能够带来巨大收益,因此近些年牛羊养殖数量逐渐增多。尽管牛羊养殖规模的扩大,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持续发展,但也对环境构成较大威胁。对此,牛羊养殖过程中,应正视养殖产业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明确污染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积极落实绿色养殖理念,采取可行且针对性的污染问题处理措施,促使牛羊养殖业生态友好型发展。

一、牛羊养殖环境污染问题

1.牛羊粪便对环境的污染。牛羊养殖期间,很多养殖户为促进牛羊发育并获得更多类型牛羊产品,便会增多每日饲料喂养量,以此提升牛羊养殖品质,但与此同时,牛羊也会产生大量排泄物。若养殖人员不能及时处理牛羊粪便,将会造成严重环境污染问题,同时,若缺乏对粪便的管理,排泄物会渗透到地下,既影响土壤元素平衡性,还会污染地下水,甚至水资源失去使用价值,而粪便的发酵也会产生大量污染源,并在空气流通作用下大范围扩散,不利于当地居民身体健康。由此可见,牛羊粪便不仅会污染地下环境,还会对地表环境造成较大威胁。相关数据表明,如果一个养殖场的牛羊养殖量为1000头,每日将会产生50吨粪便,若不能及时对粪便进行有效处理,则不利于当地生态环境良性发展。

2.二氧化碳对环境的污染。随着牛羊养殖业的规模化发展,使得养殖群体逐渐增大,直接增加二氧化碳总排放量,并引发温室效应等环境污染问题,加剧全球气候变暖。尽管这一系列不良变化并非由牛羊养殖业直接造成,但不可否认的是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与牛羊养殖业的发展息息相关,也会严重破坏生态系统整体平衡性。通常来说,在没有其他因素的影响下,生态系统中的二氧化碳与氧含量的比例相对稳定。这是因为系统中的生产者能够借助光合作用尽数吸收二氧化碳,而各类植被则通过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来实时更新生态系统中的二氧化碳与氧气,以此实现生态系统的碳平衡。但由于牛羊养殖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当其进入到生态系统中,会改变内部的氧含量,不利于生态系统平衡性发展。

3.养殖环境造成病原体污染。牛羊粪便长时间堆放会发酵大量有毒气体,同时,也增多蚊虫滋生量,为病原菌的滋生与扩散提供便利条件。很多养殖场为获得更高收益,选择扩建养殖场规模,但却在设置牛羊养殖空间时,为同时容纳更多牛羊,便对养殖空间进行限制,增大病原菌传播与扩散风险。此外,大多数养殖场未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可行且有效的动物防疫制度,致使蚊虫大量滋生,不利于牛羊健康发育。由此可见,牛羊养殖过程中的病原体污染主要因牛羊生长环境质量差所引起,若不能积极落实养殖环境整治工作,将会严重影响牛羊生长速率,如果养殖舍过于潮湿,也会导致牛羊抵抗力大幅下降,致使疾病大范围传播与蔓延。

二、牛羊养殖环境问题的防控手段

1.科学处理牛羊粪便。牛羊养殖期间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主要表现在牛羊粪便未经过科学处理而随意排放方面,既对当地土壤环境、空气环境构成严重威胁,影响居民身体健康,与此同时还会污染地下水资源,不利于发挥资源循环利用价值。对此,需重视起牛羊粪便的处理,做好无污染排放,此外,经过处理的粪便可用于多个领域,促使粪便具有利用价值的发挥,还可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牛羊粪便可应用于清洁能源生产中,达到变废为宝的目的。由于牛羊粪便中含有大量烷烃,可以采取直接燃烧的方式获得相应的能量,但不具备较高的燃烧效率,无法将牛羊粪便的再利用价值最大程度地发挥,且粪便的燃烧还会造成新的环境污染问题。对此,需先经过科学处理再用于制作清洁能源中即将牛羊粪便转化为沼气。首先,收集牛羊粪便并将其统一存放在化粪池中,对粪便湿度进行检测;其次,依据检测结果着手于沼气池整体水分比例的调整工作,确保用料充分湿润;最后,封闭、发酵一段时间,便可产生大量沼气。但在沼气封闭与发酵期间,可以适当调高发酵温度,这是因为沼气的发酵过程可看做成吸热的可逆反应,当所处的温度环境较高时,便可大幅提高反应速率,还能够促进化学反应正向移动,从而达到提升发酵速率的效果。完成沼气发酵作业后,需严格按照所规定的安全注意事项使用沼气。

经过处理后的牛羊粪便还可以被用作有机肥料为当地农作物的生长提供充足养分。采用商品催腐法、酵素菌堆肥法、发酵催熟法等方法将牛羊粪便制作成有机肥。以发酵催熟法为例,其处理原理如下:借助酵母菌生物作用催熟粪便,从而得到多类别有机物。但酵母菌发酵时需要的营养成分是牛羊粪便中所不具备的,因此在处理时,应添加适量营养物质,比如水、豆渣、米糠等,做好充分搅拌工作,并对发酵环境进行科学调控,确保温度不低于30℃,发酵时间以40天为宜。充分发酵后,与草木灰按照1∶1比例进行混合,便得到可用于农业生产中的有机化肥。不过需注意的是,采取上述方法生成的有机化肥中含有大量水分,需再加入适量稻草或干燥的软性植物以此减少肥料中的水分,处理过后便可用于农产品催熟与堆肥。

2.做好二氧化碳排放。通过分析牛羊养殖期间二氧化碳过量排放造成的严重后果,便需针对这一问题采取可行且科学防控措施,确保二氧化碳排放的合理性,维持生态系统整体平衡性。现阶段,植物光合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最有效方法,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问题的解决。因此,在发展牛羊养殖过程中,可通过植树造林的方式来增加养殖区域植物光合作用总量,以此增多二氧化碳吸收量,这种防控手段的执行能够从根本上改变生态系统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比例,确保系统整体平衡,从而规避二氧化碳过度排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此外,植树造林不仅可以增加系统中的氧含量,还能够起到吸收水分巩固水土的作用,防范水土流失问题的发生。

3.构建生态养殖模式。为规避养殖环境造成的病原体污染问题,需加强对养殖舍卫生的管理。首先,要求当地相关部门加大宣传与指导力度,定期组织养殖户开展培训教育工作,使其认识到环境污染对养殖效益、畜牧业发展造成的不良影响,有助于养殖户环境保护意识的强化,并对日常养殖行为进行规范,自觉清扫养殖舍,为牛羊生长创造良好环境。其次,注重技术指导,创新出饲料管理新模式,依托于牛羊生长实际需要科学选择饲料,并做好精饲料、粗饲料的调配工作。与此同时,还需制定饲喂方案,既能够改善牛羊生长状况,规避病原微生物的产生与传播,还可实现饲料利用效率的大幅提高,减少牛羊粪便产生量,降低养殖成本的同时有效处理环境污染问题。再次,大力推行养殖舍卫生管理、消毒杀菌制度,积极引进现代化检测设备,对牛羊粪便、二氧化碳排放指标进行检测,防范过量排放问题的发生。此外,养殖舍清理期间,要求工作人员按照相应规范佩戴口罩、帽子等防护品,避免同病原微生物相接触,降低交叉感染发生概率。最后,发展生态养殖,制定并实施分群饲养制度,对养殖舍饲养密度进行合理控制。做好各类养殖设备与设施的完善工作,包括通风、防寒、保温等设施,确保养殖舍内部湿度、温度与空气新鲜度始终保持适宜状态。还需定期清洁牛羊身体,规避气味污染问题的发生,积极落实饲料槽、饮水槽等饲用器具的清洗消毒工作,并观察牛羊生长状态,及时隔离患病牛羊,而在处理病死牛羊时,需采用无害化处理方法,避免疫病传播与扩散。

三、结语

牛羊养殖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视域下,会增多粪便和污染物的产生量,若不加以及时、有效处理,将会严重破坏当地生态系统,也无法保障人体健康。对此,要求牛羊养殖人员加强对牛羊污染问题的治理,做好牛羊粪便处理以及二氧化碳排放工作,同时,还需定期清理养殖舍,确保牛羊生长环境良好,并坚持绿色养殖理念,创新出生态养殖模式,实现牛羊养殖业环保型、生态型发展。

猜你喜欢

环境污染问题养殖业牛羊
养殖业如何应对饲料成本高企
“旅月”归来出苗 牛羊有望吃上“太空草”
论养殖业“减抗”背景下无抗替代品与畜产品安全
引种牛羊时布病防控策略
未来三年农村养殖业发展方向
2020年小龙虾养殖业的机遇与挑战
袋式除尘器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
工程施工中环境污染主要因素及相应措施讨论
紧迫的环境污染问题(上)
草原的牛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