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黔西南州肉牛养殖情况及产业发展建议

2022-07-26刘发付贺纛黄龙邵吴霜贵州省黔西南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中国畜牧业 2022年12期
关键词:肉牛养殖发展

文│刘发付 贺纛 黄龙 邵吴霜(贵州省黔西南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滇桂黔三省区结合部,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农业山区,全州国土总面积16804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16508平方千米,占98.24%,宜耕地面积占1%;宜牧面积占11.8%。肉牛产业属于本州传统农业产业,饲草饲料资源丰富,产业基础好,市场价格稳定,消费需求宽,经济效益好,发展潜力大。笔者认为该产业能打造成为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地区农民增收产业和乡村振兴中支柱产业,有效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肉牛养殖情况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依托资源、产业优势,紧紧围绕全省肉牛产业发展“三年打基础、五年育品牌、十年磨一剑”的目标。采取政府引导,推广“分户饲养、集中育肥、培育品牌、统一营销”养殖模式,狠抓“三级协议”落实,做好“六方合作”、示范县、乡镇、家庭牧场示范创建,着力解决肉牛养殖融资、保险等问题,强化龙头企业、合作社引领带动作用,通过招商引资、项目申报、品种改良、优质饲草饲料种植等措施,建成一批规模化肉牛育肥场、养殖合作社(养殖小区)及适度规模家庭牧场,有效推动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2021年,统计部门数据显示,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牛存栏44.54万头;出栏20.14万头;牛肉产量2.55万吨;行业部门数据显示,肉牛养殖省级龙头企业4家,州级龙头企业4家,饲养量100头以上肉牛场53家、20头以上肉牛家庭牧场1410家;可放牧的自然草山草坡320万亩,人工种植皇竹草、黑麦草等优质牧草29万亩,农作物玉米秸秆、薏仁米秸秆、高粱尾稍等400万吨,饲草料专业加工厂6家。肉牛特色品种主要有盘江黄牛,引进肉牛品种主要有安格斯、西门塔尔、利木赞等,共有肉牛人工授精点110个,受胎率80%以上,年产犊率达75%以上,有效推进了全州肉牛品种改良的进程。充分发挥社会及地方资源作用,拥有义龙新区万屯镇西南地区最大肉牛交易市场,安龙县招提街道办、普安县青山镇等部分乡镇在赶集日形成肉牛临时集中交易点,实现出栏肉牛就近交易,市场活跃,交易频繁,效益明显,统计分析2021年义龙新区万屯镇肉牛交易市场活牛年平均成交价格为36元/千克,养殖户饲养1头犊牛12个月重量可达400千克,平均每天增重1.1千克,产值14400万元,平均每天需饲料成本18元、其他费用2元,纯收入为7100元。全州已建成了肉牛定点屠宰场(点)4个,产品加工上了一个新台阶,延长了肉牛产业发展链条,产业效益更加明显。目前肉牛产品远销上海、浙江、重庆、广州等地,销售渠道宽,市场需求量大,地方品牌逐步形成。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产业用地问题日益突出。新建肉牛养殖场要兼顾土地性质,多数养殖场用地涉及耕地和林地,符合建场条件的土地资源较少,加之国土空间规划、光伏发电及其他产业发展,大大挤占了草山草坡资源,肉牛产业发展空间受限。

2.产业发展环保压力大。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肉牛养殖规模企业较少,主要以家庭牧场和散户为主,部分养殖业主环保意识薄弱,对环境污染处理设施投入很少,粪污处置设施设备简陋,资源回收利用能力不足,牛粪直接还田还地普遍存在,甚至出现不少乱堆乱放的情况,环境保护压力大,村寨清洁环境治理困难,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风险高,肉牛产品质量安全得不到保障。

3.产业招商融资较为困难。肉牛养殖周期长,投资大,社会资本投入较少,金融贷款门槛高,活体贷款额度小、周期短,家庭牧场、养殖场户难以从银行获得贷款,已成为制约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瓶颈难题。

4.潜在动物疫病风险较高。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肉牛养殖是传统农业产业,但规范化、标准化产业发展起步较晚,生物安全条件水平不高,动物疫病防控意识不强,消毒灭源工作不够重视,重点疫病免疫注射不到位,在肉牛交易场(点)不断增多、运输频繁、交易活跃的情况下,自然疫源和外来重大动物疫病出入潜在风险较高。

三、产业发展建议

1.以“十四五”规划统领产业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州“十四五”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探索行之有效的农业产业发展方式,选择好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合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农业产业发展的实际,肉牛产业应是乡村振兴产业选择的一个好产业,但要做好高效、优质、安全、环保产业发展,建立和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才能提振肉牛产业经济,达到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新要求,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2.科学规划产业发展布局。结合产业基础、资源条件、生产优势及发展潜力等因素,坚持相对集中、分散饲养相结合的原则,规划布局全州以义龙新区为肉牛产业发展核心区,打造全州肉牛产业发展亮点;以兴义市、兴仁市、安龙县、贞丰县为肉牛产业发展重点区,引领带动全州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以晴隆县、普安县、册亨县、望谟县为肉牛产业发展潜力培育增长区,加大品种改良力度,培育适度规模家庭牧场,开展产业发展示范创建,不断提高肉牛饲养管理水平和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培育品牌,增加效益,提振肉牛养殖从业者信心,稳步推进全州肉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3.加大产业招商引资力度。一是积极营造良好的招商引资环境,搞好招商引资服务,加强部门间协调配合,信息互通,跟踪项目进度,确保项目落地建成。二是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资源、区域、政策和技术等优势,积极谋划项目,贮备项目,瞄准省内外大型肉牛产业化龙头企业、愿意发展肉牛产业的单位和个人,做好“保姆式”服务,建立良好的营商环境,保障企业产业发展需求。

4.培育壮大经营主体。采取“企业+农户”“合作社+农户”“大户+农户”“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合作发展模式,以龙头企业或实力雄厚养殖场为引领,带动发展一批中小型肉牛养殖场,培育壮大一批适度规模家庭牧场;以贵州省倡导的“省、州、县三级合作”“六方合作”为契机,积极开展肉牛产业发展示范县、示范乡镇、示范村、示范场创建活动,鼓励支持企业、养殖场(户)改造提升基础设施条件,提高肉牛产业良种化、规范化、标准化、品牌化水平;以“小规模、大群体”的千家万户散户养牛为主体,推行“自繁自育、藏牛于户”为主的养殖方式,增加基础母牛存栏量,逐步形成多户带一村,一村带多村,多村集聚连片的发展格局。

5.破解融资保险难题。一是争取并完善顶层政策设计,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合理运用好“兴农贷”,加强与银行部门沟通协调,创新金融支持肉牛产业贷款品种和方式,降低贷款准入门槛,延长贷款期限,执行优惠利率,提高贷款审批效率,有效破解融资难题,撬动金融贷款及社会资本投入产业发展。二是采取政策性保险与商业性保险相结合方式,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的原则,建立企业、养殖场户与保险公司稳定合作关系,提高肉牛保险保费政策补贴支持力度,完善病死牛无害化处理与保险联动机制,扩大保险覆盖范围,提高产业发展风险抵御能力。

6.延长产业发展链条。采取内培外引、政策扶持等措施,推动本地肉牛屠宰加工企业升级改造,引进精深加工领军型企业,提升产品精深加工工艺,瞄准高端市场需求,开发熟食制品、休闲食品、保健食品等中高档牛肉产品,研发骨血、脏器等高附加值产品,推动肉牛产品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延伸。依托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帮扶资源,建立完善销售平台设施及物流配送体系,开启线上线下双模式驱动销售,力争提高在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成渝商圈市场销售占比。

7.创建产业特色品牌。依托肉牛养殖自然资源条件优势,积极申报绿色、有机、地理标志肉牛产品认证,抓好肉牛产品特色品牌建设,充分利用好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文旅兴州战略政策资源,开发具有旅游元素的特色肉牛产品,着力做好品牌创建,利用好互联网、电商等平台拓宽销售渠道,提高品牌知名度,抓好品牌商标注册及保护,严厉打击商标侵权假冒违法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8.保障产业发展人才需求。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应认真研判肉牛产业发展人才需求,争取当地党委政府重视和支持,补充、配齐、用好本土科技人才,实实在在地深入实地开展业务培训和技术服务指导工作。积极引导企业与国家、省、州科研院所及高科技企业进行“高位嫁接”,开展产学研科技创新,充分转化应用科技成果,提高产业发展科技含量,推动全州肉牛产业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肉牛养殖发展
青山绿水 健康养殖
冬季肉牛咋喂精料
开发林下养殖吃上瓢鸡“产业饭”
冬春如何提高肉牛采食量
红螯螯虾的养殖技术
黄颡鱼养殖,不变不通
老挝肉牛输华实现突破
肉牛口炎咋防治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