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犊牛和羔羊佝偻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

2022-07-26木哈斯库纳洪古力克孜阿布来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乐市乌图布拉格镇农业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

中国畜牧业 2022年13期
关键词:饲草料佝偻病犊牛

文│木哈斯·库纳洪 古力克孜·阿布来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乐市乌图布拉格镇农业(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

佝偻病是指幼畜由于缺乏维生素D、钙、磷等矿物质而引起的骨骼发育不良的一种慢性代谢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消化机能紊乱、跛足、异嗜、关节畸形及生长缓慢等症状。该病多发生于青绿饲草缺乏的春冬季节,对犊牛和羔羊的生长发育及生产效益带来严重影响,给牛羊养殖户造成巨大的困扰。犊牛和羔羊的生长发育是否良好直接关乎养殖效益。笔者结合多年来对当地犊牛及羔羊佝偻病发病情况的深入调研,详细分析了该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及诊断措施,并总结出相应的防治手段,以期为更好地防御该病提供帮助,从而促进犊牛和羔羊的健康生长。

一、发病原因

1.先天性因素。在生产实践中有少数犊牛和羔羊出生便患有佝偻病,这往往是由于母牛和母羊在妊娠期间由于饲养管理不当而引起的,如饲料中钙、磷缺乏,钙磷比失衡或光照时间不充足等,使胎儿钙、磷及维生素D等营养物质摄入不足而影响胎儿骨骼的正常生长发育,最终造成羔羊和犊牛出生便患有佝偻病,也容易使母牛和母羊出现产后瘫痪。

2.疾病因素。动物机体对钙的吸收需要通过维生素D3协助完成。而饲草料中往往摄入的是维生素D,而维生素D本身不具有生物活性,需要在肝脏25-羟化酶作用下生成25-羟胆骨化[25-(OH)D3],然后进入血液循环,再经肾脏近曲小管细胞内1-a羟化酶作用,生成具有很强生物活性的1,25-二羟胆骨化醇[1,25-(OH)2D3],这样才能发挥对机体钙、磷的吸收利用功能。但若犊牛和羔羊患有肝肾疾病,参与代谢的相关酶的活性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到维生素D3的活化,最终使钙磷吸收障碍,导致骨骼发育异常。另外,钙的消化吸收场所主要在胃部、回肠和空肠,同时还需要胆汁的辅助。若犊牛和羔羊患有肠胃疾病,消化不良、长期腹泻,均会降低对钙、磷等物质的吸收,进而导致佝偻病的发生。再者,动物机体对钙、磷的吸收利用还需要依赖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等激素的协同作用,若内分泌系统紊乱,同样也会影响机体对钙、磷的吸收。此外,有相关研究报道,患有一些寄生虫病也会影响机体对钙、磷的吸收。

3.饲料因素。犊牛和羔羊在哺乳期间体内的钙主要从母乳获得,如果妊娠期和产后母牛及母羊饲粮中缺乏钙、磷及维生素D等物质,便无法满足幼畜的营养需求,造成幼畜长期钙、磷及维生素D摄入不足,从而导致佝偻病的发生。若断奶过早或断奶方式不正确,引起肠胃应激反应诱发肠胃疾病,进而引起消化吸收紊乱,最终影响钙、磷及维生素D的吸收利用。断奶后的幼畜钙、磷及维生素D需要从饲草料中获得,若长期饲喂单一的饲草料或未经太阳晒过的饲草料也会导致钙、磷吸收不足。另外,若幼畜钙、磷摄入量充足,但维生素D缺乏同样也会影响钙、磷的吸收利用。饲料中钙∶磷比通常为(1~2)∶1,配比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幼畜对其的吸收利用,若再加上维生素D缺乏,会加剧佝偻病的发生。此外,维生素A和维生素C也参与动物机体对钙、磷的吸收利用。维生素A是胚胎发育和骨骼生长的必要物质,参与了骨骼中粘多糖的合成;而维生素C是多种羟化酶的辅助因子,具有促进有机硒合成的作用;维生素A和维生素C的缺乏均会导致钙、磷吸收异常,进而发生佝偻病。此外,饲料中铁、锌、锰、铜、碘、硒的缺乏也会影响钙、磷的吸收。

4.管理因素。部分小规模牛羊养殖户,由于时间管理不当或未建运动场所而长期舍内养饲牛羊,牛羊运动量较少,从而影响其骨骼钙化,使骨骼发生软化现象。另外,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通过紫外照射可转化为维生素D3,通过给予适当的日光照射可提高维生素D3的转化。但部分养殖户由于长时间舍饲或未修剪厚密的被毛而导致畜禽光照时间不足,引起乳汁维生素D3含量低,最终影响幼畜维生素D3的摄入量。

二、临床症状

患病犊牛和羔羊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消化机能紊乱,甚至痉挛,出现舔食尿粪、泥土或砖块等异嗜现象,拒绝走动,跛足,腰背拱起,步态强拘,喜卧。随着病情的发展,四肢关节发生肿胀,骨骼弯曲变形,骨端增粗,骨质松软,四肢呈现O型腿或X型腿,肌肉和肌腱的张力变小,或发生骨骼断裂现象;肋骨和肋软骨结合部呈串珠状肿胀,肋骨扁平,胸骨突起成鸡胸;出牙期延后,牙齿发育不良,钙化程度低,排列不整齐,常呈波状齿,口腔无法闭合,流涎,采食困难,咀嚼不灵活;下颌骨增厚而硬度不强,颜面增宽,鼻腔变窄,且幼畜发育缓慢甚至停滞,贫血,营养不良,机体消瘦,被毛粗乱,无光泽,换毛延期。同时患病幼畜还会出现呼吸困难、咳嗽、腹泻及间歇性痉挛、抽搐等现象。

三、诊断方法

通过临床症状可以进行初步诊断,然后可再进行骨骼X光检查,若为佝偻病,X光片显示四肢骨骼末端扁平,呈杯状凹陷,长骨发生变形,骨密度降低,骨骺不规则且增宽。同时再结合血清生化检测,检测血液中钙、磷含量,若为佝偻病,血钙水平低于正常值,血液中磷含量显著下降,通过以上诊断便可确诊。

四、治疗方法

该病通常采用补钙、磷、维生素D进行药物治疗。方法如下:肌内注射1000~20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注射液,每天1次,连续使用3~5天,同时注射10%葡萄糖酸钙10~20毫升或氯化钙5~10毫升,每天1次。或者口服鱼肝油10~15毫升或肌内注射2~4毫升浓缩鱼肝油,但腹泻的病畜不能使用,同时配合肌内注射维丁胶性钙注射液(含有0.5毫克/毫升钙和0.125毫克/毫升维生素D3)20毫升,每天1次,连续使用7天,再配合肌内注射地塞米松酸钠注射液20毫克,每天1次,连续使用7天,可用于治疗消化功能紊乱、消化不良的佝偻病幼畜。重症病畜可皮下或肌内注射80~100万国际单位维生素D,每天1次,连续使用10~15天,或者400万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2胶性钙液,分2~3个点肌内注射,每周1次,连续使用2~3周,并内服5~10克的乳酸钙。对于缺磷佝偻病,可将0.02~0.05克的磷制剂溶于15毫升鱼肝油中,内服,每天1次,或肌内注射20%磷酸氢二钠300~500毫升,每天1次,连续使用3~5天,具有较好的补磷效果。四肢出现严重弯曲变形的可采用夹板绑带或石膏绑带加以辅助治疗,固定矫正,通常7天为1疗程,1~2个疗程可恢复正常。同时增加运动量及光照时间,调整好饲料配方,推荐精料:53%玉米、18%糠麸、20%豆饼、5%鱼粉、3%骨粉、0.5%食盐、0.5%饲料添加剂,同时,保障饲粮中含有70%的优质青绿饲草料,尽量减少麦秸和稻草等干草料。

五、预防措施

首先,确保妊娠期及哺乳期母牛及母羊的营养需求,提供优质的青绿饲草料,适当提高饲草料中的蛋白质含量,增加钙、磷、骨粉、维生素A、C、D及微量元素等含量,合理调配饲料中钙磷比,使其达到(1~2)∶1,以提高胎儿的正常发育,保障胎儿出生后母乳的质量,防治佝偻病的发生。其次,合理科学地断奶,避免过早或过晚断奶而引起肠胃应激反应,同时提供鲜嫩多汁的青绿饲草料,科学饲喂,满足犊牛和羔羊钙磷需求,适当补充维生素D,坚持适量运动,增加光照时间,以促进钙、磷的吸收利用。再者,营造干净、通风、干燥、适宜的饲养环境,及时清理粪污,更换垫草,定期对栏舍进行严格清洗及消毒驱虫,保障饲养工具卫生、洁净,防止病原体滋生,完善水电气等设备,确保适宜的温度、湿度及良好的通风,避免夏日闷热、冬日寒冷潮湿,尽可能减少长途运输,以减少应激反应的发生,进而引起消化不良等肠胃疾病或肝肾疾病,最终影响了幼畜对钙磷、维生素D的吸收利用,诱发骨骼发育不良。最后,提高养殖人员的防范意识及专业饲养水平,科学合理地饲养,时刻掌握畜禽群体的健康动态,做到尽早发现,尽早治疗,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六、结语

综上所述,犊牛和羔羊佝偻病的发生通常是由于饲料配方及饲养管理不当引起的钙、磷及维生素D摄入量不足导致的,给牛羊生产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犊牛和羔羊生产实践中,养殖户需合理搭配饲粮中的营养比例,适当增加钙、磷及维生素D的含量,并提供适当的运动量,给予充足的日光照射,以促进钙、磷及维生素D的吸收;同时加强饲养管理,提供卫生、洁净、舒适的饲养环境,防止各种病原体的滋生,减少各种应激反应,避免诱发肠胃和肝肾等疾病而影响钙、磷及维生素D的吸收。

猜你喜欢

饲草料佝偻病犊牛
犊牛腹泻病原因分析与防治措施
X连锁低磷性佝偻病一家系报告并文献复习
犊牛肺炎巧防治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犊牛疾病的预防保健措施
饲草料资源的利用途径
《饲草料收贮与加工》课程教学方法探究
饲草料加工调制方法及今后发展建议
儿童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合并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治疗分析
全血钙与骨碱性磷酸酶检测在佝偻病诊断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