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青少年题材电影生产与伦理关系塑造
2022-07-26杨艾凌
杨艾凌
摘 要:本文通过对三部农村教育类题材电影进行分析,发现这三部影片在刻画人物、塑造伦理关系及教育、引导青少年方面呈现出以下特点:父母角色缺失、教师角色发挥重要作用、学生在家庭与教师的影响下实现自我成长。电影制作者以真实动人的故事,突出青少年成长历程中出现的问题,塑造了父母、教师与学生间的伦理关系,展现了学生个体的成长变化,有利于更多青少年从电影中得到人生启示,产生精神力量。
关键词:影视教育;人物塑造;留守儿童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2)05-0087-04
一、引 言
《教育部、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影视教育的指导意见》指出,中小学影视教育以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为目标,致力于让他们在影视教育中感受世界、开阔视野、体验情感[1]。本文所涉及的影视题材适合青少年观影教学,笔者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青少年影视德育通识教程》一书中,选择了《念书的孩子》《破门》和《一个都不能少》三部影片进行解读赏析,发现这些作品不仅能给观众带来心灵启迪,还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二、青少年题材电影中的伦理关系塑造
(一)家庭伦理关系———父母角色缺位
1.2012年上映的影片《念书的孩子》,讲述了留守男孩开开和爷爷及一只名叫“小胆儿”的小狗,在农村相守相伴、共同生活的故事。影片伊始,开开哭着追出村头,却没有看到他外出打工的父母,这一情节为影片家庭伦理关系中父母角色的缺失埋下伏笔。电影伦理,即影片中所表现出来的伦理生活,是整个社会伦理生活的组成部分[2]。农村存在留守儿童和老人一起生活的现象,影片中的爷爷即使年纪大了,还患有严重的肺心病,但仍坚持接送孙子开开;开开想念父母,每晚都会焦急地等待父亲的电话;狗狗“小胆儿”是开开唯一的朋友,陪他上学,听他讲心事儿,陪他玩耍。此时,爷爷、孙子、小狗是相互陪伴守候的三个生命个体。人们常会思考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会不会成为“问题小孩”,但该影片塑造的是独立、勇敢、坚强的儿童形象。爷爷会正面引导孙子,激励开开努力学习,并经常夸奖他;每晚都会以想听开开念书为由,促使其复习功课,养成爱学习的好习惯。此外,爷爷用实际行动教育开开做人做事,例如,开开假装摔倒欺骗爷爷,爷爷也会在外出吃喜酒时不告诉开开,让他误以为爷爷不要他,再通过这件事给他讲道理。爷爷和开开之间相依为命的祖孙情,传承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孝道,淳朴、真实、令人感动,传达了即使父母不在身边也要坚强、正直成长的正能量。
父母陪伴的缺失导致开开父亲并不了解孩子的想法,当开开想把小狗一起带去城里时,父亲却认为可以重新买一条更好的狗。影片中开开父亲的出场不多,但这一人物形象的刻画却撕裂了父与子之间的友好关系。影片最后,小狗追着车跑,车却越开越远,开开对父亲的好感度就如同与小狗之间的距离,越来越低。这里揭示的是父母与孩子的相处问题,传达了只有充分陪伴才能了解彼此,减少隔阂的主题。
2.影片《破门》于2018年上映,讲述了一支山区留守儿童足球队的师生不畏艰苦,努力准备足球训练和比赛,在遭遇突发地震后仍坚持比赛,最终收获成长和崭新生活的故事。影片中的喜哥原是一名县中学数学老师,他放弃了继续留在中学任教的机会,来到川西北山区的新明小学当体育老师,因为这里的孩子已十年没有体育老师。影片中山区的留守儿童缺少父母陪伴,对外界事物知之甚少,课余活动也十分匮乏。喜哥的到来,给大山里的孩子们带来了足球,孩子们开始热爱运动,团结协作,并不断挑战自我。之前性格暴躁、经常逃课的学生坦克也加入了校足球队,不仅成绩得到提升,性格也开朗温顺了很多。
坦克的父母因离异常年不在他身边,致使他缺乏管教,性格古怪暴躁,做事冲动。影片中,坦克与父亲说话时态度恶劣,觉得父亲亏欠他;而坦克父亲因为要支撑起整个家庭,所以必须离家去工作。其实坦克对父亲也有深厚的感情,只是不愿表达出来,在父亲因地震意外离世后,他非常伤心。这时,坦克的母亲突然回来确认他是否活着,坦克气愤地赶母亲走,母亲最后就真的离开了。这部影片同样刻画了父母在孩子成长中的缺位现象,突出为谋求生计而忽略孩子成长的现实问题。
3.影片《一个都不能少》于1999年上映,讲述了水泉小学唯一的老师———高老师要回家看望病重的母亲,村长从邻村找来13岁女孩魏敏芝让她代课期间所发生的故事。水泉小学学生的辍学情况非常严重,全校只有28个学生,高老师临行前再三叮嘱魏敏芝一定要看住学生,一个都不能少。10岁的张慧科为给家里还债,便辍学进城去打工了,魏敏芝牢记叮嘱,决心把学生张慧科找回来。影片中,张慧科的父亲已离世,母亲重病在床,因此,他想通过打工去挣钱还债,但年幼的他却在火车站走丢了。虽然他平时喜欢和老师对着干,是班里最顽皮的学生,但只比他大三岁的魏老师,却没有因此而放弃他。当魏敏芝去张慧科家寻找他时,他的母亲却说“不读书了,去打工了。”该电影刻画的是迫于生活重压,无法为孩子成长助力的父母形象,凸显了农村贫困家庭父母教育缺失的现实境况。
(二)社会伦理关系———教师的出现
1.影片《念書的孩子》中,开开虽然是留守儿童,但他能够在学校学习知识,与老师、同学和谐相处,这种教育环境对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具有指导作用。青少年正处在成长引导期,需要老师的指导与认可,老师的言行也是最具权威的参考。课堂上老师念了开开写的作文,真挚的情感表达触动了班级里的每一个人,老师给予开开的夸奖和鼓励,让他的内心感到温暖,从而提升了他的学习积极性。
开开爷爷离世后,老师承担起对开开的照顾,让他放学后到自己家里学习和住宿。影片里的老师善于发现学生优点,鼓励学生、关爱学生,学生也感谢老师,营造出良性互动的氛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老师能以爱人之心对待学生,学生报以感激尊敬,从而形成良性互动关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信心。
2.《破门》里体育老师喜哥的到来,把学生们凝聚了起来。坦克因踢足球时只顾自己,不配合其他队员,被喜哥批评了,便吵着要退队。为了缓和师生关系,他给坦克一个台阶,让他把球捡回来,用行动教育了学生。喜哥后来让自己的妻子给坦克做思想工作,是对学生内心想法重视的体现。坦克和队员因小事打架又被老师教育,师母教育他打人会影响队伍团结,把同学打伤了还得赔偿。影片中喜哥和妻子不仅关心、照顾学生,还通过足球训练和比赛,教育他们要克服困难、挑战自我。影片通过歌曲《伊斯坦布尔之夜》《你永远不会独行》告诉学生一次失败并没有关系,挫折是前进的动力,要有永不言败的决心。在遭遇地震后,有的学生残疾甚至离世,喜哥的儿子也遇到意外,但他放下伤痛仍坚持带孩子们踢球。对学生来说,喜哥这一人物形象如同父亲、朋友,教育陪伴着他们,是学生的坚强后盾,让他们变得更加坚强和勇敢。
3.影片《一个都不能少》中,魏敏芝老师想尽办法筹集路费想去城里找回学生张慧科,她尝试过搬砖、混车等方式,但都没能成功,只好步行去城里。她在火车站播广播、写寻人启事,最后通过电视播出了她哭着找张慧科的画面,最终找到了他。魏敏芝也还只是一个孩子,她用自己的行动坚守对别人的承诺,守护着班里的每一位学生,历经种种困难但仍坚持不懈,用言行感化了学生,让张慧科感受到了来自老师的关爱。张慧科从一开始对魏敏芝不认可,到最后主动在黑板上写下“魏老师”三个大字,他对老师感情的变化体现出魏老师的付出收获了学生的喜爱和尊敬。于张慧科而言,老师对他的关心和在意,弥补了他在家庭中缺失的父母之愛。此时,影片要凸显的便不仅仅是师生情谊,更是家庭情感的替补。
(三)自我对话———学生的成长
1.《念书的孩子》里,开开生活在并不富裕的家庭环境下,为帮助爷爷减轻负担,他从小便学着煮饭;在爷爷不小心煤气中毒时,他拨打急救电话及时挽救了爷爷的生命,并忙前跑后地在医院照顾爷爷;面对爷爷的突然离世,一个人声声呼唤着爷爷。他是懂事的孩子,考虑到父母不会那么快就能在城里找好学校,便主动要求自己先留在家里学习;即使一个人会孤独害怕,也不去邻居家里睡。“电影作品要发挥其教育、认知和审美功能,离不开电影观众”[3]。观众可以从影片中感受到,开开和爷爷一起生活的经历,促使他成长为一个勇敢、坚强和独立的孩子,他认识到家庭条件不富裕,便要接受教育,用读书来改变命运和生活。生活条件虽艰难,但能够让孩子学会责任与担当,影片用开开的经历给有同样经历,或仍处在这种现实生存环境下的孩子以精神鼓舞,让他们明白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要乐观向上。
2.在影片《破门》里,足球比赛失败只是一个小小的挫折;而遇到地震,大家才看到生命的脆弱与渺小。就像喜哥说的“要是他当初没有选择踢球唱歌这些没用的东西,那他的老婆孩子早就过上好日子了。”踢球唱歌看似“不务正业”,但实际上与学习息息相关,锻炼身体可以强健体魄,而唱歌属于艺术教育,两者都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且“艺术最忌功利、势利,艺术遵循的是文化原则而非技术原则,人格素养、情感熏染、心灵抚慰是其本质”[4]。唱歌看似与学习无关,其实却是在用美育来熏陶人,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动力、拼搏的精神、追求美好生活的力量等。“电影美育作为美育的一部分,它的使命是‘立人’,所谓‘立人’就是着眼于人性的完美,培养感性与理性和谐发展的人”[5]。
3.影片《一个都不能少》中,10岁的张慧科在火车站走失,一个人在外流浪的日子,孤独无依。电视台的记者问张慧科在城里打工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他回答的是“要饭”,画面配合语境,小孩子的回答掷地有声,辛酸的经历让他成长了不少。影片里张慧科的眼睛盯着街边摊位上的食物,但饥肠辘辘的他没钱,只能奢求别人施舍,这样的经历给他心里留下了烙印,而魏老师千辛万苦寻找到他,给予了他温暖和感动,促使他认识到了努力学习的重要性。在城里打工的经历是他宝贵的人生经验,让他从中得到成长。
三、结 语
这三部影片在反映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上各有侧重,《念书的孩子》刻画的是孩子勇敢自力自强“念书”的儿童形象;《破门》展示的是农村孩子对体育课踢足球的喜爱;《一个都不能少》则是对农村教育资源匮乏、学生辍学现象的展现。《念书的孩子》整体来说是向善的,片中唯一的“恶”是父亲抛弃小狗给孩子心中留下了遗憾;《破门》和《一个都不能少》的结局也是积极乐观的。从电影对观众的影响效果来说,农村题材类影片在刻画父母形象时,多展现孩子在缺少父母陪伴、照顾和教育的情况下面临的问题。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其在家庭教育中的缺失,会让教育孩子的责任落到隔代的爷爷奶奶身上,老一辈的陪伴教育显然不能替代父母的陪伴和教育。农村教育中最重要的角色是老师,负责任的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面对生活中的苦难和挫折,进而鼓励和影响学生积极面对生活,重视读书,接受教育。据统计,截至“十三五”末期,全国共有农村留守儿童643.6万名,较“十三五”初期下降28.6%[6]。这类影片能使留守儿童在观影时产生共鸣,给予他们正确的价值观指引,引导他们追求美好的生活;同样,影片也给在外打工的父母或不常在孩子身边的父母以启示,让他们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陪伴孩子成长,还使农村教师深刻体会到自身的责任。
“电影并不是一个完全独立于社会之外的想象体系,而是社会体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没有好的影视教育,就难以提高影视创作队伍的文化水平和思想见识,难以生产出好作品[7]。影视生产与影视教育相辅相成,生产适合青少年观看的教育类电影,可以促进影视教育的发展。以优质电影满足青少年的观影需求并提高其鉴赏能力,要求电影制作者的审美意识跟随时代发展,沉到现实中去,发现青少年可能遇到的问题;应注重家庭伦理、社会伦理和对学生个体自我对话的刻画,发挥优秀电影“以美化人,以德育人”的教化功能,生产出与时俱进的电影,助力青少年影视教育发展,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吴键.2018年中国艺术教育年度报告———中学篇[J].艺术评论,2019(3):162.
[2] 贾磊磊,袁智忠.中国电影伦理学的元命题及其理论主旨[J].当代电影,2017(8):126.
[3] 袁智忠,杨瞡.电影伦理学的命名、对象、边界与谱系[J].电影艺术,2019(4):73.
[4] 周星.21世纪艺术教育格局中的影视教育发展分析[J].电影艺术,2004(5):101.
[5] 李子良.论电影美育的实现途径[J].电影文学,2009(24):132.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民政部对“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的提案”的答复[EB/OL].(2021-08-19)[2021-11-23].http://xxgk. mca.gov.cn:8011/gdnps/pc/content.jsp?id=15314&mtype=1.
[7] 周星.略论21世纪艺术教育格局中的影视艺术教育[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6):78.
[责任编辑:武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