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融媒体中心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探索
2022-07-26陈伟王晓刚
陈伟 王晓刚
摘 要:高校融媒体中心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党的政策的宣传者、优秀典型的塑造者、先进经验的传播者。如何扮演好这三种角色,为乡村振兴作出更大贡献,是高校融媒体工作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重要命题。本文以电子科技大学融媒体中心讲好“高校扶贫故事”的实践为例,详细介绍了扶贫新闻报道坚持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打好“专栏牌”“融媒牌”“央媒牌”“海外牌”等做法,总结了高校融媒体中心为学校定点扶贫工作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助力脱贫攻坚的经验,进而提出高校融媒体中心助力乡村振兴的传播路径。
关键词:融媒体中心;脱贫攻坚;乡村振兴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2)05-0031-04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在这个伟大历史进程中,教育部直属的75所高校尽锐出战,积极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截至2020年11月,教育部直属高校定点扶贫的所有贫困县已全部脱贫摘帽。那么,该如何讲好“高校扶贫故事”,笔者认为报道得好、传播得广是关键。电子科技大学(以下简称“电子科大”)自2013年起先后定点扶贫了贵州省黔东南州岑巩县和四川省甘孜州康定市,电子科大融媒体中心围绕学校定点扶贫工作,采取了一系列宣传、传播举措,不仅提升了其新闻宣传的影响力,还为高校融媒体中心助力乡村振兴积累了丰富经验、提供了有益借鉴。
一、高校融媒体中心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
在脱贫攻坚伟大事业的进程中,新闻宣传是十分重要的,它虽然不能直接为受帮扶地区提供物质帮助,但可以通过传递信息、营造氛围、引导舆论发挥宣传动员作用。马克思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力量”[1]。新闻报道正是动员学校师生和校友深入了解、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把“理论”转化为“物质力量”的一种重要途径。在宣传报道电子科大定点扶贫工作的过程中,电子科大融媒体中心在解读扶贫政策、塑造优秀典型、传播先进经验方面扮演了以下三种重要角色:
(一)党的政策的宣传者
定点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是党中央交给高校的重大政治任务,也是高校义不容辞的使命与责任。要使广大师生、校友深刻认识并积极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必要的措施。在脱贫攻坚工作开展初期,高校要加大宣传动员力度,使师生深切感受到这项工作的“光荣”,从而形成“全员参与、各尽所能”的强大合力。只有这样,高校定点扶贫工作才不会陷入“上头热、下头冷”的被动局面。为此,电子科大融媒体中心一方面深入解读中央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宣传贵州省和四川省的脱贫攻坚政策措施,以及学校定点扶贫工作的工作要求、布置安排、激励政策、支持保障、推进动态等,动员师生“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另一方面,生动阐释定点扶贫工作的职责使命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之间的辩证关系,引导教师把定点扶贫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起来,把脱贫攻坚当成开展思政育人的大课堂、锤炼师德师风的大舞台。岑巩县和康定市脱贫摘帽之后,电子科大融媒体中心随之将宣传重点转移至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继续推动乡村振兴事业的有效衔接中,动员师生持续弘扬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不松劲、不歇脚,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二)优秀典型的塑造者
扶贫干部和师生校友倾力奉献、苦干实干,为脱贫攻坚事业无私奉献。因此,高校要深入挖掘优秀典型,充分发挥典型人物的示范作用,引领更多师生、校友向优秀人物看齐,积极参与脱贫攻坚事业。其中,优秀典型既包括学校派遣的挂职干部、辅导员以及参与定点扶贫的师生、校友,也包括定点扶贫地区的“致富带头人”等。为此,电子科大融媒体中心深入报道了学校派驻岑巩县塔山村的第一书记、自动化工程学院的“90后”辅导员赵冰,誓言“塔山不脱贫,我就不离岗”,驻村五年半、三次驻村期满主动申请延期的扶贫故事;报道了电子科大派驻四川省甘孜州康定市甲根坝镇亚弄村的第一书记、党委保卫部王雷“舍小家为大家”,扎根雪域高原,带领群众建设具有藏族民俗特色的“民居客栈”的故事;报道了塔山村本地的“大学生猪倌”郑培坤在电子科大的支持下扩大生猪养殖规模、打造“智慧养猪”基地、带动村民增收的故事。《赵冰:“冰”心永远系塔山》《王雷:让藏区美变藏家乐》等报道发表在新华网、《中国教育报》《中华儿女》等主流媒体上,受到了一致好评。
(三)先进经验的传播者
对高校师生和广大校友来说,扶贫工作是“新事物”,工作开展初期所面临的共同难题是如何找准“切入点”,把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与脱贫攻坚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并通过不断挖掘、总结、传播先进经验,从而启发师生校友找到立足自身优势、发挥自身特长的具体路径。为此,电子科大融媒体中心报道了学校以“电子信息+精准扶贫”理念为指导,推动岑巩县的党建、产业、教育、医疗、文旅等事业发展的具体做法和经验。例如,《“e帮扶”:让消费扶贫在“云”端接地气》介绍了电子科大携手校友企业打造教育系统消费扶贫平台,促进“以购代捐”,助农增收的故事;《贵州岑巩杂交水稻迎来大数据“智慧管家”》《“3D资源数字地图”让贵州岑巩资源管理“智能化”》等介绍了电子科大科研团队将遥感、大数据、人工智能、图像处理等技术,应用于岑巩县水稻制种产业、资源环境管理与规划等方面的故事;《电子科大开展“空中课堂”赋能岑巩县基础教育》介绍了电子科大为岑巩县引入“在线教育”,提升基础教育水平的做法。新華社、《科技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媒体纷纷对这些创新举措进行了报道,为其他高校开展扶贫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二、高校融媒体中心助力乡村振兴的方向策略
怎样才能做好党的政策的宣传者、优秀典型的塑造者、先进经验的传播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思想干部要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增强本领能力,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2]践行群众路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是做好新闻工作的宝贵经验,也是新闻人工作作风的内在要求。电子科大融媒体中心深入挖掘生动的扶贫故事、了解一线的真实情况,推出了受众喜闻乐见的新闻作品,并主动适应融媒体时代的传播特点和受众心理,提升了融媒体产品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一)真正走基层,新闻采访深入化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这不仅是对扶贫工作者的期望,也是对新闻工作者的期望。从扶贫工作相关文字材料中“改编”出来的“新闻”,是生硬且缺乏灵气的,只有“扑”到一线去,才能身临其境地了解扶贫工作的酸甜苦辣,采写出具有感染力的新闻作品。电子科大融媒体中心的记者亲赴岑巩县、康定市,与扶贫干部同吃同住,深入了解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见证了扶贫干部是如何推进工作、落实项目的,在此基础上采写出了《电子科大“智慧养猪”助脱贫》《电子科大扶贫干部:倾心康定唱响致富“情歌”》等高质量稿件,被新华网、光明网、《中国科学报》等媒体刊发。2020年暑期,电子科大融媒体中心摄制组赴平均海拔2600米的康定市吉居乡菜玉村和平均海拔3500米的康定市甲根坝镇等3个村,克服高原反应和其它困难,用真实镜头全景呈现了雪域高原的秀美山川,既记录了扶贫工作的艰辛、扶贫成绩的来之不易,又向社会大众推介了这些村庄的生态之美、人文之美。此外,摄制组还为当地的“民居客栈”和特色农产品做了品牌推广,制作的视频《初心·致远》在央视频、微博、B站等各大平台播放,并被网络“大V”积极转发,获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二)积极转作风,新闻报道全媒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3]新媒体的发展为新闻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是否能抓住这个机遇,关键要看高校新闻宣传工作者能否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准确把握新媒体特点,强化新媒体思维。电子科大融媒体中心实施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一体化发展,并不断加强新媒体传播矩阵建设,在微信、微博、新华号、人民号、央视频、今日头条、学习强国、抖音、B站、Facebook等近20个平台开通了账号,累计粉丝260余万。在宣传报道中,针对不同类型的平台及受众特点,主动寻找宣传报道的着力点和落脚点,打造并推送了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扶贫报道。2019年10月,电子科大定点扶贫采购了康定市甲根坝镇亚弄村的50吨土豆,融媒体中心分工协作,采写了文字稿件、拍摄了大量图片、制作了多个视频,同步在融媒体矩阵推出并向主流媒体推送。《“电子土豆大学”,来了!》的报道迅速引起《人民日报》、央视新闻、《中国青年报》等媒体的跟进,截至2019年10月底,全网阅读量超过1亿次。围绕该话题,《中国纪检监察报》等媒体还发表了题为《期待更多“土豆大学”的扶贫作为》《高校“土豆宴”是一举多得的“扶贫课”》等评论,“点赞”电子科大的扶贫行动,产生了良好的舆论引导效果。
(三)切实改文风,新闻叙事故事化
报道典型人物和事件,要避免陷入格式化、脸谱化、说教化的误区,报道手法单一、人物刻意拔高都容易使受众产生逆反心理,传播效果适得其反。通过故事化叙事,从侧面展示扶贫工作的“丰满形象”,更易使受众接受和认可。在对赵冰等扶贫典型人物进行采访报道时,电子科大融媒体中心没有把他们塑造成为“独当一面”的“拯救英雄”,而是用细腻的笔触呈现了他们初到基层“想为乡亲们做点实事”的热情和使命,介绍了他们因没有基层工作经验、“生怕做不好工作辜负了大家的期望”而产生的忐忑和不安;在采访报道“智慧养猪”等扶贫典型项目时,既注意“从大处着眼”,凝练和概括扶贫工作的特色做法和模式经验,又注意“从小处着手”,用细节全面呈现出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在介绍“党建引领扶贫”的重要经验时,没有一味讲述党建工作做得如何好,而是毫不回避地介绍了驻村初期,塔山村党建薄弱、党员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的现实情况,让受众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抓党建、促扶贫”的重要意义。
三、高校融媒体中心助力乡村振兴的传播路径
让优秀的报道得到广泛传播是高校融媒体中心面对的共同难题。扶贫宣传动员的对象既包括校内师生,也包括广大校友和社会力量,这就意味着高校融媒体中心在新闻报道内容的传播路径选择上要兼顾学校内外,使扶贫报道产生最大的社会影响力。但是,校园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有限,即使高校主动借助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也会因粉丝量较少而难以达到较好的传播效果。为了破解传播难题,电子科大融媒体中心打好“专栏牌”“融媒牌”“央媒牌”“海外牌”,苦練内功、“借船出海”,努力吸引校内外受众的广泛关注。
(一)打好“专栏牌”,做好乡村振兴舆论引导
栏目具有统领内容、引导阅读、吸引眼球、方便查阅等作用,是增强传播效果、打造媒体品牌的重要方式。电子科大融媒体中心在学校官网、新媒体平台、《电子科大报》等开设“扶贫在行动”栏目,持续报道学校定点扶贫工作动态。其中,学校官网在首页突出呈现“扶贫在行动”栏目,引导师生及社会受众认识到扶贫工作的重要性,并感受到高校师生积极参与扶贫工作的热情,从而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电子科大报》在“国家扶贫日”等重要时间节点以及扶贫项目取得重要成果时,设置专刊或专版进行集中展示和深度报道;学校新媒体平台也会通过设置话题或参与热门话题等方式加强舆论引导,吸引更多网友了解贫困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引导更多人关注和支持高校扶贫工作。
(二)打好“融媒牌”,形成融媒体矩阵传播合力
传统校园媒体的影响范围主要在校园内,无法动员广大校友和社会力量,难以满足构建“大扶贫”格局的工作需要。鉴于此,电子科大融媒体中心积极适应新媒体的发展趋势,构建融媒体矩阵,不断完善内容生产和发布机制,扩大了校园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2019年10月17日是第6个国家扶贫日,电子科大等7所部属高校共同推出了短视频《我和我的祖国》,致敬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广大干部。该视频在学校融媒体中心各平台同步推出,并被新华网等主流媒体转载。学校新媒体平台还通过“直播带货”等方式助力“消费扶贫”,在新闻报道和视频中导入商品购买链接,方便受众在阅读、观看后进入“消费扶贫”购买页面下单。例如,融媒体中心在推广教育部消费扶贫平台“e帮扶”时,每篇报道后均添加了该平台APP的下载链接,积极向受众推介宣传该平台。
(三)打好“央媒牌”,借权威媒体拓宽传播渠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4]。主流媒体在此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是高校新闻宣传工作扩大影响力的重要途径。电子科大融媒体中心针对不同媒体、不同栏目的报道需求和用稿标准,或主动向主流媒体推送,或积极参与其主题宣传活动,为相关报道提供了可用的新闻素材。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以来,电子科大定点扶贫工作被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70余次。例如,2018年国庆,央视新闻频道推出系列报道“我家的奖章奖状”,电子科大融媒体中心得知消息后,及时与央视联系并积极配合后续采编工作,于10月3日在央视播出了电子科大驻贵州省岑巩县塔山村第一书记赵冰的奋斗故事。
(四)打好“海外牌”,“走出去”讲好中国扶贫故事
中国的脱贫攻坚伟大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向全世界讲述了脱贫攻坚的中国故事。电子科大融媒体中心主要是借助中国的外文媒体和国内主流媒体的外文平台来进行国际传播的。例如,2020年7月3日,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报道了电子科大定量遥感团队在何彬彬教授的带领下,开发并在贵州省岑巩县应用了“天空地一体化水稻农情监测”系统的事件。此外,电子科大于2017年开始布局海外社交平台,截至2022年3月底,其脸书、推特等平台的粉丝总数已达10余万,为推介高校扶贫工作开辟了新渠道,也为塑造高校的全球品牌形象作出了有益尝试。
四、结 语
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又开启了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高校融媒体中心大有可为,要在总结脱贫攻坚宣传报道经验的基础上,加快推进融媒体中心建设,立足新發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继续讲好“高校乡村振兴故事”。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2] 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342.
[3] 曹智,栾建强,李宣良.坚持军报姓党坚持强军为本坚持创新为要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提供思想舆论支持[N].人民日报,2015-12-27(01).
[4] 杜尚泽.坚持正确方向创新方法手段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N].人民日报,2016-02-20(01).
[责任编辑:武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