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热针疗法治疗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临床疗效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2022-07-25李慧锋马松鹤沙明
李慧锋 马松鹤 沙明
·临床研究·
内热针疗法治疗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临床疗效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李慧锋*1马松鹤2沙明3
(1. 郑州济华骨科医院疼痛科,河南 郑州 450000;2. 河南省人民医院疼痛科,河南 郑州 450000;3. 许昌圆融颈肩腰腿痛医院骨科,河南 许昌 461000)
观察内热针疗法治疗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临床疗效及炎症因子的影响。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在本院治疗的82例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悬吊运动疗法;研究组采用内热针疗法。治疗15 d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干扰素-γ(Interferon-γ,INF-γ)、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疼痛介质者P物质(Substance P,SP)、6-酮前列腺素E1α(6-keto Prostaglandin E1,6-keto-PGE1α)、β内啡肽(β-endorphin,β-EP)水平,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价腰椎功能,疼痛数字评分法(Numeric rating scales,NRS)评价疼痛程度以比较临床疗效。治疗后,研究组IL-1β、INF-γ、TNF-α、SP、6-keto-PGE1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β-E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ODI、NR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5);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内热针疗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可减轻炎症,改善腰椎功能,缓解疼痛,提升临床疗效。
内热针疗法;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炎症因子;临床疗效
非特异性腰痛是临床常见疾病,属于无明显病理学或腰椎器质性改变的腰骶部疼痛,病程在3个月以上为慢性非特异性腰痛[1]。随着人们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加,不良生活习惯导致慢性非特异性腰痛发病率逐年增加,例如长期弯腰工作或长期缺乏腰背肌肉锻炼的体力劳动人群,患者用力不当或在姿势不正确的情况下活动腰部可导致腰部肌肉、韧带、筋膜受到强烈的牵拉,可发生持续性腰部劳损,进而诱发疾病。
非特异性腰痛临床表现为腰骶部活动受限、腰部乏力、协调能力下降、僵硬感,久站、久坐、弯腰时疼痛加剧[2]。临床常通过口服止痛药物、腰部纠正体为锻炼锻炼等方式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但临床疗效不甚理想。内热针疗法是在温针灸和温针灸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结合电脑温控及针刺,将特制针具刺于人体腧穴和肌肉处,加热针具的一种医疗技术,可解除患者肌肉痉挛、僵硬状态,改善患者腰部功能,故本次研究旨在观察内热针疗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临床疗效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82例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符合《中国急/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诊疗专家共识》[3]诊断标准;6 m内无手术治疗史;家属及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内分泌系统疾病、脏器功能不全、恶性肿瘤者;由腰椎滑脱、骨质疏松症、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折、肿瘤等特异性因素引起的腰痛者;精神障碍者;内热针治疗禁忌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中女性患者17例,男性患者24例,年龄在31-60岁,平均年龄40.51±2.25岁,平均病程8.13±1.41 m。研究组中女性患者18例,男性患者23例,年龄32-59岁,平均年龄40.62±2.37岁,平均病程8.26±1.53 m。比较两组一般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患者悬吊运动疗法。患者取仰卧位,将悬吊带置于盆骨,双腿悬挂,抬高髋部,维持动作6 s;取仰卧状态,右侧腘窝处放置窄悬吊带,盆骨处放置宽悬吊带,将盆骨抬高,维持6 s;取仰卧状态,前臂支撑,左侧膝关节处放置窄悬吊带,起点放置于腹部,避免腰部过度前凸,维持6 s,训练前侧运动链核心肌群;取侧卧位,盆骨、右侧小腿中部处放置悬吊带,将盆骨抬高,维持6 s。每日治疗1次,每个动作重复6次,组间休息2 min,连续治疗15 d。
1.2.2 研究组
研究组给予患者内热针治疗。患者取俯卧位,上腰段:L1-L3 棘间两侧3 cm 取4 个点,L1-L3 棘突两侧 2 cm取6个点;下腰段:L4-S1 棘间两侧3 cm 取4个点,L4-S1 棘突两侧2 cm取6个点。消毒,铺巾,对进针点局部麻醉。麻醉后,选择一次性内热针(济宁市佳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1.1 mm×10 mm),依次给予麻醉部位直刺,直刺至到达骨膜不能进针为止,连接导线,设定温度48℃,治疗时间为20 min。治疗结束后拔针、止血消毒,采用敷料贴敷。每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15 d。
1.3 观察指标
1.3.1 炎症因子
取患者空腹肘静脉血5 mL,以3500 r•min-1离心15 min,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试剂盒:睿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检测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干扰素-γ(Interferon-γ,INF-γ)、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
1.3.2 疼痛介质
取患者空腹肘静脉血5 mL,以3500 r•min-1离心15 min,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试剂盒:睿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检测两组患者P物质(Substance P,SP)、6-酮前列腺素E1α(6-keto Prostaglandin E1,6-keto-PGE1α)、β内啡肽(β-endorphin,β-EP)水平。
1.3.3 腰椎功能
给予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价,该量表包含个人综合功能、单项功能、疼痛3个领域,总分50分,分数越高,患者腰椎功能障碍越严重。
1.3.4 疼痛程度
给予患者疼痛数字评分法(Numeric rating scales,NRS)评价,具体如下:在纸上画一条直线,分为10段,以0~10评价疼痛程度,患者根据自我感觉在直线上做标记,0表示无痛,10表示疼痛难以忍受。
1.3.5 临床疗效
疗效判定标准为临床控制:临床症状明显改善,ODI评分减少75%以上;有效:临床症状改善,ODI评分减少35%~75%;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ODI评分减少35%以下。总有效率(%)=(临床控制+有效)/总数ⅹ100%。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内热针疗法缓解炎症
治疗前两组患者IL-1β、INF-γ、TNF-α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L-1β、INF-γ、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IL-1β、INF-γ、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内热针疗法改善疼痛介质表达
治疗前两组患者β-EP、6-keto-PGE1α、SP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P、6-keto-PGE1α水平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SP、6-keto-PGE1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β-EP水平明显升高(P<0.05),研究组β-E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内热针疗法改善腰椎功能以及缓解疼痛
治疗前,两组患者ODI、NR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ODI、NRS评分明显降低(P<0.005),且研究组患者上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05),见表3。
2.4 内热针疗法提升临床疗效
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1 血清炎症因子比较(±SD,n=41)
注:与治疗前比,aP<0.05;与对照组相比,bP<0.05。
表2 疼痛介质表达水平(±SD,n=41)
注:与治疗前相比,aP<0.05;与对照组相比,bP<0.05。
表3 腰椎功能和疼痛程度比较(±SD,n=41)
注:与治疗前比,aP<0.05;与对照组相比,bP<0.05。
表4 临床疗效比较(n=41)
注:与对照组相比,bP<0.05。
3 讨论
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是临床常见疾病,好发于青壮年人群,无器质性病变,多由不良坐姿、缺乏运动、长久伏案工作固定姿势、腰部超负荷、受风寒等因素导致腰椎不稳、腰部废用性萎缩、腰部受力不均,日久,引起椎间盘及周围、椎间小关节、肌肉等损伤发病[1-2]。
内热针是在温针灸和温针灸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结合电脑温控及针刺,将特制针具刺于人体腧穴和肌肉处,加热针具的一种医疗技术,可松弛肌肉,降低神经兴奋性,提高疼痛阈值,从而缓解疼痛;还可调节肌肉血液系统,促进机体炎症因子代谢,改善肌肉功能[4]。
研究表明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多伴随炎症。而构成腰部脊柱的生物结构中由椎体和关节组成框架,被肌肉和韧带等软组织进行覆盖,共同支撑和控制维持腰部稳定并控制腰部活动。若腰部动态平衡失调或损伤,可引起无菌性炎症。无菌性炎症主要是由于腰部软组织损伤后局部组织因受力不均以及持续的不规则牵拉导致水肿并发生炎性渗出,机体不断分泌炎性因子和致痛因子,导致持续性的疼痛。TNF-α是一种炎症因子,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产生;IL-1β可加重机体炎症反应,增加患者疼痛敏感性;INF-γ为促炎因子,与患者炎症程度呈正相关,还可与其它炎症因子产生协同作用,加重炎症[4-5]。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IL-1β、INF-γ、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说明内热针疗法治疗可抑制炎症因子。6-keto-PGE1α为前列腺素E2代谢产物,具有强烈致痛作用;SP可扩张血管,促进血浆渗出,释放组胺、缓激肽、前列腺素等物质,传递痛觉;β-EP可减少初级感觉神经元释放至脊髓,抑制机体释放疼痛介质,缓解患者疼痛[9]。研究组SP、6-keto-PGE1α水平低于对照组,β-EP水平高于对照组,说明内热针疗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可改善疼痛介质指标。研究组患者ODI、NRS评分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说明内热针疗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可缓解患者疼痛,提升患者腰部功能及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内热针疗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可抑制患者炎症因子,改善疼痛介质指标,缓解患者疼痛,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1 任英杰, 汪桂青, 赵美英, 等. 脑电刺激和外周电刺激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镇痛效果[J]. 颈腰痛杂志, 2021, 42(3): 330-333.
2 吴旭明, 潘星安, 陈静. 穴位埋线联合常规针刺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的效果分析[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2, 22(2): 98-100, 110.
3 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专家组. 中国急/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诊疗专家共识[J].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6, 26(12): 1134-1138.
4 曾思远, 杨少锋. 内热针配合减压系统治疗肾虚型慢性腰痛28例临床观察[J]. 湖南中医杂志, 2020, 36(12): 59-61.
5 李伟, 黄肖群, 汪道明, 等. 银质针联合肌内效贴对老年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疗效及血清TNF-α和IL-1β水平影响[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 21(12): 115-118.
(2022-5-6)
李慧锋,女,主治医师,主要从事临床疼痛诊疗,Email:lihuifeng2022@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