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响应面优化水性化环氧磷酸酯制备工艺

2022-07-25袁爱群白丽娟黄增尉

合成树脂及塑料 2022年3期
关键词:化学键环氧环氧树脂

付 聪,袁爱群,白丽娟,黄增尉

(广西民族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6)

环氧树脂结构的特异性赋予其非亲水性,只溶解于少数有机溶剂中,所构成的溶剂型树脂、涂料在应用中会对人类及其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危害[1]。随着新时代绿色发展理念的推行,环氧树脂水性化成为发展的主流方向[2]。常用的水性环氧树脂制备方法主要有机械法、相反转法以及化学改性法[3]。其中,机械法和相反转法制备的水性环氧树脂乳液会出现乳液粒径较大、稳定性差、易分层等缺陷。而化学改性法,又称自乳化法[4],通过在环氧树脂中引入亲水基团从而获得水性化的效果,得到的乳液具有更好的稳定性,耐化学药品腐蚀性能更好[5]。

在环氧树脂的化学改性中,Liu Bin等[6]将聚乙烯醇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混合,加入硫化橡胶制得环氧树脂乳化剂,将其作为改性剂,且以水性胺分散体为固化剂,得到了性能优良的水性环氧树脂防腐涂层。郑延清等[7]将环氧树脂E-44与聚乙二醇(PEG)反应合成乳化剂,且对环氧树脂E-51进行乳化,得到了固含量为50%(w)的水性环氧树脂乳液,该乳液固化物的耐热性能与未改性的环氧树脂相当。杨红光等[8]利用二乙醇胺对环氧树脂E-51进行改性得到自乳化环氧树脂乳液,并使其成膜,对漆膜性能进行了一系列分析,发现所制备的涂膜铅笔硬度为3H,柔韧性为1 mm,附着力为1级,耐冲击性为50 kg/cm。沈一丁等[9]将环氧树脂、丙烯酸类化合物、有机硅氧烷单体接枝共聚,在环氧树脂长链上引入了亲水性羧基和有机硅氧烷单元,得到了丙烯酸酯/有机硅改性水性环氧树脂。在用无机含磷物质改性方面,周存等[10-11]利用五氧化二磷对环氧树脂E-20进行磷酸化改性,探讨了物料比、时间、温度对于环氧基以及磷酸酯含量的影响,环氧基转化率为89.0%;而对环氧树脂E-51的改性,环氧基转化率只有86.3%。陈玉娴[12]以高环氧值环氧树脂E-51和E-44、低环氧值环氧树脂E-20和E-6为研究对象,采用磷酸为酯化剂,分别于60 ℃反应6 h,80℃反应24 h,发现只有E-51和E-20酯化后涂层综合性能好。本工作采用磷酸和大分子环氧树脂为原料,磷钨酸为催化剂,通过单因素实验设计以及响应面优选的实验设计,得到较佳的工艺条件,以期达到缩短磷酸与环氧树脂化学键合的时间,提高其水性化性能的目的。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原料与仪器

环氧树脂DER671,工业级,上海凯茵化工有限公司;磷酸,磷钨酸,丙酮,高氯酸,三氯甲烷,冰乙酸:均为分析纯,西陇科学股份有限公司。

Bruker AvanceⅢ 400MHz型核磁共振仪,德国Bruker公司;Magna-FT-IR 550Ⅱ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美国尼高力仪器公司。

1.2 实验方法

将环氧树脂、磷钨酸和丙酮溶剂分别加入三口烧瓶,控制磁力搅拌速率,加热混合溶解后,加入磷酸与丙酮的混合液,升至反应温度,持续搅拌,回流反应一定时间后冷却至室温,然后加入三乙胺中和至pH值为7~8,反应0.5 h,缓慢滴加去离子水,以1 500 r/min高速搅拌0.5 h,得到泛蓝光的白色乳液,即水性化环氧磷酸酯。

催化反应过程:磷钨酸是多元质子强酸,在溶液中电离出氢离子,环氧基的氧原子电负性大、电子云密度增加,与氢离子配位,使环氧基开环并形成碳正离子,碳正离子与磷酸在溶液中解离出带负电的磷酸氢根离子作用,形成环氧磷酸酯。反应过程见式(1)~式(2)。

1.3 测试与表征

环氧当量检测:采用GB/T 4612—2008所述高氯酸法测环氧磷酸酯的环氧当量,称取0.500 0~1.000 0 g待测试样于锥形瓶中,溶解于10 mL的三氯甲烷,加入20 mL冰乙酸,用移液管移取10.00 mL的溴化四乙基铵溶液混合,加入3~5滴结晶紫指示剂振荡均匀后用高氯酸标准溶液滴定至稳定的绿色,并做一组空白实验进行对照。环氧当量按式(3)计算。

式中:EE为环氧当量,g/mol;m为待测液的质量,g;V1为测定时所用标准高氯酸溶液的体积,mL;V0为空白实验所用标准高氯酸溶液的体积,mL;c为测定时所用标准高氯酸溶液的浓度,mol/L;t为测定时所用标准高氯酸溶液的温度,℃;ts为标定时所用标准高氯酸溶液的温度,℃。下同。

转化率的测定:取定量产物,加入甲苯与正丁醇混合溶剂溶解,加水分层,去除磷酸和催化剂,得到有机层,取样测试环氧当量,按式(4)计算环氧基转化率。

式中:n环氧基为加入的环氧基的物质的量,mol;m0为萃取后的有机层质量,g;m总为反应物与溶剂总质量,g;m样为甲苯-正丁醇萃取的质量,g。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检测:键合前将固体环氧树脂与KBr混合压片后进行检测;磷酸化学键合后的水性化环氧磷酸酯则是取少量液体树脂,滴在压好的KBr薄片上,烘干后测试。核磁共振测试采用二甲基亚砜作为溶剂,测试温度为25 ℃,共振频率为400 MHz。

2 结果与讨论

2.1 单因素实验

2.1.1 磷钨酸用量对环氧基转化率的影响

固定环氧树脂与磷酸摩尔比为3∶1,反应时间3 h,反应温度57 ℃,溶剂用量30 mL,搅拌速率100 r/min,从图1可以看出:随着磷钨酸用量的增加,环氧基反应程度增大,增大至一定数值后保持不变,说明磷钨酸作为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当催化剂用量少时,反应物浓度较大,催化剂不足以使所有的环氧基活化,导致环氧基转化率较低;随着催化剂用量的增多,活化中心增多,分子间有效碰撞增大,转化率增大,直至活化中心达到最大后,环氧基转化率基本不再变化,考虑损耗,催化剂磷钨酸最佳用量为1.00%(w)。

图1 磷钨酸用量对转化率的影响Fig.1 Amount of catalyst as a function of conversion rate

2.1.2 环氧树脂与磷酸摩尔比对环氧基转化率的影响

反应条件:磷钨酸用量为1.00%(w),反应时间为3 h,反应温度为57 ℃,溶剂用量为30 mL,搅拌速率为100 r/min。从图2可以看出:随着环氧树脂与磷酸摩尔比的增大,环氧基反应程度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理论上环氧树脂可以与磷酸反应生成磷酸单酯、磷酸双酯和磷酸三酯。当磷酸过量时,主要生成磷酸单酯,所以环氧基转化率较低;而随着磷酸用量的降低,多余的环氧树脂与磷酸反应生成磷酸双酯,促进反应进行,环氧基转化率升高;当磷酸用量继续减少时,环氧树脂过量,所以环氧基转化率降低,环氧树脂与磷酸摩尔比最佳为3∶1。

图2 环氧树脂与磷酸摩尔比对转化率的影响Fig.2 Mole ratio of epoxy resin to phosphoric acid as a function of conversion rate

2.1.3 反应时间对环氧基转化率的影响

磷钨酸用量1.00%(w),环氧树脂与磷酸摩尔比为3∶1,反应温度57 ℃,溶剂用量30 mL,搅拌速率100 r/min,从图3可以看出: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环氧基转化率增大,反应3 h时最大,之后转化率增加趋势很小。这是由于环氧基与磷酸反应属于酯化反应,反应活性不高,所以在反应前期,环氧基的转化率较低;而随着反应的继续进行,酯化程度增加,所以环氧基转化率增大;反应后期酯化反应基本达到最大,所以转化率增大趋势变小。考虑能量的损耗以及时间成本,选择反应时间为3 h。

图3 反应时间对转化率的影响Fig.3 Reaction time as a function of conversion rate

2.1.4 反应温度对环氧基转化率的影响

磷钨酸用量1.00%(w),环氧树脂与磷酸摩尔比为3∶1,反应时间3 h,溶剂用量30 mL,搅拌速率100 r/min,从图4看出:随着反应温度升高,环氧基转化率快速升高,50 ℃后变化不大。这是因为温度升高,活化分子增多,使反应速率加快,反应程度提高,接近溶剂沸点后,反应物黏度增大,分子运动速率下降,反应程度不再增大。

图4 反应温度对转化率的影响Fig.4 Reaction temperature as a function of conversion rate

2.1.5 溶剂用量对环氧基转化率的影响

实验发现,当溶剂用量小于15 mL,反应液黏稠,甚至无法搅拌,随着溶剂量的增大,树脂溶解良好。磷钨酸用量1.00%(w),环氧树脂与磷酸摩尔比为3∶1,反应时间3 h,反应温度57 ℃,搅拌速率100 r/min,从图5可以看出:环氧基转化率随着溶剂用量的增大而减小,这是因为溶剂用量的增多使反应物浓度降低,降低了反应物之间的有效碰撞,从而导致反应速率变慢,环氧基转化率降低;但是溶剂过少使体系黏度增大,形成胶状物,一般溶剂用量在30 mL左右为宜。

图5 溶剂用量对转化率的影响Fig.5 Amount of solvent as a function of on conversion rate

2.1.6 搅拌速率对环氧基转化率的影响

磷钨酸用量1.00%(w),环氧树脂与磷酸摩尔比为3∶1,反应时间3 h,反应温度57 ℃,溶剂用量30 mL,从图6可以看出:环氧基转化率随着搅拌速率的增大变化不明显,特别是搅拌速率在300~400 r/min对于转化率影响不大。

图6 搅拌速率对转化率的影响Fig.6 Stirring speed as a function of conversion rate

2.2 响应面实验

基于单因素实验,选择响应面法进行优化实验。固定搅拌速率100 r/min,环氧树脂与磷酸摩尔比为3∶1,用Design-Expert8.0.6软件按照中心组合设计4因素5水平响应面实验,因素与水平表见表1,实验1~实验10的环氧基转化率分别为91.81%,92.65%,92.21%,90.56%,90.93%,92.56%,93.04%,91.22%,92.74%,91.43%。

表1 因素与水平表Tab.1 Factor and level table

从表2可以看出:模型的自由度(F)为84.55,显著性差异(P)<0.000 1,表明模型为极显著;模型的失拟项为0.449 8,大于0.050 0,为不显著,表明无失拟因素;模型相关系数(R2)为0.987 5,校正绝对系数(R2Adj)为0.975 8,预测相关系数为0.943 9,R2和都接近1,变异系数为0.83%<10.00%,表明稳定性强;信噪比为35.148,大于4.000,表明精准度高,回归的响应面二次多项式方程为:Y=90.88+2.88A+1.63B +2.75C-1.42D-0.74AB-0.96AC-0.11AD-0.56BC+0.75BD+0.55CD-1.71A2-0.19B2-0.91C2-0.76D2。式中:Y为环氧基转化率。回归方程各因素中一次项A,B,C,D,交互项AB,AC,BC,BD,CD,二次项A2,C2,D2对该实验有极显著的影响(P<0.000 1)。AD的P大于0.050 0,说明影响较小。

表2 回归模型方差分析Tab.2 Variance analysis of regression model

从图7可以看出:实验结果与模型预测结果的拟合度较好,因此该模型可用于预测环氧基的转化率。4因素对转化率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磷钨酸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溶剂用量。

图7 环氧基转化率的模型预测值与实际值比较Fig.7 Comparison between predicted value and actual value of model

在选取的各因素范围内,根据回归模型利用Design-Expert8.0.6软件分析得出的较佳工艺条件:磷钨酸用量为1.15%(w),反应温度为53 ℃,溶剂用量为26 mL,反应时间为160 min。较佳工艺条件下的环氧基转化率的预测值是93.37%。进行5 次平行实验,转化率分别为9 3.1 1%,92.42%,93.45%,93.85%,93.54%,平均值为93.27%,与预测值接近,说明该方程与实际情况拟合较好。

2.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从图8看出:化学键合前,3 439.25 cm-1处为羟基的吸收峰,键合后有所增强,2 960.00~2 800.00 cm-1为脂肪族的C—H特征峰,1 608.00,1 585.00,1 453.00,1 459.00 cm-1处是苯环的特征吸收峰,913.08 cm-1处为环氧基的特征吸收峰,而键合后的环氧基在此处的吸收峰明显减弱,是因为环氧基与磷酸反应形成了磷酸酯;键合后的环氧树脂在2 676.64,2 738.32 cm-1处出现的新峰是P=O—H的伸缩振动吸收峰,同时在1 081.31 cm-1处出现新的吸收峰,为P=O伸缩振动吸收峰。说明磷酸与环氧树脂发生了开环反应并生成了磷酸酯类化合物[12]。

图8 环氧树脂和磷酸化学键合前后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ig.8 FTIR spectra of epoxy resin before and after chemical bonding with phosphoric acid

2.4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从图9可以看出:化学键合前,环氧树脂化学位移(δ)在2.82,3.35处为环氧基上的氢;δ在3.96处为氧原子连接的亚甲基上的氢;δ在6.90,7.09处为苯环上的氢,在苯环上存在与氧原子为取代基的邻间位氢,由于氧原子取代基使邻位和间位氢原子电子云密度减少,吸收峰向高场移动,而邻位影响更大,所以δ在6.90处为邻位氢峰,δ在7.09处为间位氢峰;δ在1.55处为甲基上的氢;δ在4.09处为羟基所连的次甲基氢。化学键合后,δ在3.96处为环氧树脂亚甲基上的氢峰增强,是因为接入了磷酸基团,产生了P=O所连接的亚甲基氢峰,表明化学键合后环氧树脂中有P=O生成,而δ在2.82,3.35处峰减弱甚至消失,表明环氧基发生了反应,键合后环氧树脂的环氧键已打开。

图9 化学键合前后环氧树脂的核磁共振氢谱Fig.9 1H-NMR spectra of epoxy resin before and after chemical bonding with phosphoric acid

从图10看出:化学键合前,δ在44.0处为环氧基上的亚甲基上的碳原子;δ在50.0处为环氧基上的次甲基上的碳原子;δ在70.0处为亚甲基的碳原子;δ在156.0,114.0,127.0,143.0处为苯环上的碳原子,由于氧原子的取代,δ在156.0处于场强较低的位置,邻位碳原子由于取代基而电子云降低,向场强较高的位置(δ在114.0处)移动,δ在127.0处碳原子处于间位影响较小,而δ在143.0处碳原子则由季碳原子取代;δ在31.0处为双酚A的甲基碳原子;δ在39.9处表示氘代二甲基亚砜;δ在40.1处为双酚A的季碳原子。化学键合后,δ在45.0处为磷酸基团所接的亚甲基上的碳原子,δ在50.0处碳峰消失,说明环氧基发生了开环反应,且反应效率高。

图10 化学键合前后环氧树脂的核磁共振碳谱Fig.10 12C-NMR spectra of epoxy resin before and after chemical bonding with phosphoric acid

从图11可以看出:δ在0.304处存在磷酸双酯峰,δ在1.295处存在磷酸单酯峰,表明环氧树脂与磷酸发生了化学键合,分子中引入了磷酸基团。

图11 化学键合后环氧树脂的核磁共振磷谱Fig.11 31P-NMR spectra of epoxy resin after chemical bonding with phosphoric acid

2.5 乳液性能测试

从表3可以看出:环氧树脂键合磷酸得到水性化环氧磷酸酯,其水稀释性良好,乳液稳定性良好,基本具备水性树脂的水分散稳定性。

表3 水性化环氧磷酸酯乳液性能Tab.3 Performance of waterborne epoxy phosphate ester emulsion

3 结论

a)在磷钨酸催化下,磷酸与环氧树脂发生化学键合,合成了水性化环氧磷酸酯。

b)固定搅拌速率100 r/min,环氧树脂与磷酸摩尔比为3∶1,通过单因素实验设计得到各因素对环氧基转化率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磷钨酸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溶剂用量。

c)通过4因素5水平响应面优选实验,得到较优工艺条件:磷钨酸用量为1.15%(w),反应时间为160 min,反应温度为53 ℃,溶剂用量为26 mL。在较优工艺条件下环氧基的转化率为93.27%,所制备的水性化环氧磷酸酯水分散性、稳定性良好。

猜你喜欢

化学键环氧环氧树脂
阻燃高导热环氧灌封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加筋板结构吸湿行为研究
纳米B4C(BN)/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
2027 年全球环氧树脂复材规模将达242 亿美元
现制环氧基水磨石地坪施工工艺
民机内饰用阻燃环氧树脂及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水性环氧乳化沥青应用进展
基于学科观念建构的“化学键”教学尝试
基于微观认识的“化学键”教学设计
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考点精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