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治疗鸡白痢的效果对比试验
2022-07-25朱国文
朱国文
(广东省惠东县动物检疫检验所,广东惠东 516300)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样本量计算
根据样本量计算公式,计算确定本研究需要样本量28只,根据10%的剔除脱落原则,最终确定总样本量62只,实际的纳入病鸡为60只。
1.1.2 病例来源
惠东县某养殖场在2020年1~2021年5月期间患病治疗患有鸡白痢的病鸡。
1.1.3 病例选择标准
(1)入选标准:腹泻、结膜炎和消瘦[3]。(2)排除标准:合并有其他心、肝、肾、肺等脏器功能障碍疾病;合并有代谢性疾病、电解质紊乱等情况。
1.1.4 分组及基线资料比较
幻方为许多数学爱好者所珍爱,吸引了一大批幻方爱好者.经过这些幻方爱好者的研究,幻方理论有了很大的发展,人们构造出了许多有趣又令人惊叹的幻方.但是人们的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构造幻方和计算幻方的数量上(包括特殊幻方的数量).而本文主要探讨幻方特别是三阶幻方中的恒等式.通常所说的3阶幻方指的是:在3×3的方阵中填入1—9这九个整数,使得每行、每列以及两条对角线上的三个数字之和都相等(如图1),这也被称作是正规幻方.
根据上述标准本研究筛取病鸡60只,按照入组顺序进行随机分组,按照随机数字排列法均分为三组,并设定为A、B、C三组,每组20只,对比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选取的病鸡日龄、饲喂条件和病程相同,且饲养环境营养水平和防疫卫生条件也是相同。三组病鸡分别服用庆大霉素、强力霉素和恩诺沙星,根据说明书标注的剂量进行饮用,连续服用四天。
1.3 观察指标
如实统计三组治疗后的死亡情况,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具体标准为:痊愈,鸡只精神抖擞,停止下痢,饮食恢复正常[4];显效,病鸡存活,但是精神、下痢及饮食尚未完全恢复如初;无效,病鸡死亡,剖检发现大肠杆菌病变严重。
1.4 统计学分析
针对研究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数据,本研究选择使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其中采取(±s)的形式描述计量资料,并进行t检验;以[n(%)]的方式描述计数资料,并进行χ2检验,P<0.05表明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临床总有效率对比
治疗后C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A、B组(P<0.05)。见表1。
表1 各组临床总有效率对比[n(%)]
2.2 三组死亡情况对比
治疗后C组死亡率明显低于A、B组(P<0.05)。见表2。
表2 三组死亡情况对比
3 讨论
鸡白痢是鸡养殖的典型传染疾病,雏鸡患病后出现败血症、灰白色下痢等症状,患病率、死亡率较高[5];成年鸡常常表现为慢性、隐性感染,产蛋量、孵化率、受精率均较低。一旦患上该疾病,治疗时间较长,清除难度较大,死亡率居高不下,经济效率持续降低[6]。对此,养殖户应全面了解该疾病,并基于病鸡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治疗方法,以此来改善症状,保障其生命。
3.1 鸡白痢症状
2~3周龄雏鸡是高发群体,且死亡率较高。因病鸡日龄差异,临床症状有所不同[7]。雏鸡患病后,精神萎靡,食欲差,翅膀没有力量,整个身体完全蜷缩在一起,腹泻不止,排白色或黄绿色稀便,肛门被严重污染,且有大量硬结粪块将肛门堵塞起来,排便较为困难。同时,病鸡也存在呼吸不畅的政治,如果未接受有效地治疗,雏鸡往往在患病后一两天便会死去。成年鸡相比于雏鸡的免疫力较强,感染该病后,症状慢慢地变化,且不明显,患病后越来越消瘦,贫血症状也渐渐显现。产蛋鸡患病后,产蛋量持续降低,且由于病菌的影响,病鸡卵子变性及卵巢萎缩等症状较为明显,从而不利于产蛋。
3.2 发病原因
(1)未做好消毒。日常养殖过程中,未认真、细致地消毒鸡舍、各种器具,导致病菌长期存在于鸡舍中,长期如此,感染鸡便会渐渐患病,特别是孵化房、种蛋等若未彻底消毒,由于孵化房拥有致病菌生存与繁殖的最佳温度、湿度环境,若没有有效消毒,出壳雏鸡极易患病。
(2)未科学饲养。若鸡舍温度上下波动、饲养密度较大、饲料质量差、湿度较高等,鸡群免疫力均会逐渐降低,从而提高了感染风险[8]。
3.3 病原及流行病学
3.3.1 病原
鸡白痢沙门氏菌大多数表现为细长杆状,是一种活动性较低、没有芽孢、鞭毛的革兰氏阴性菌,肝、肠、胆囊等器官是高发部位[9]。该病菌具有较强的适应力,特别是在低温环境中生长与繁殖速度较快。对于高温、消毒剂而言,鸡白痢沙门氏菌抵抗力较低。当鸡蛋被污染,滚烫的开水煮五分钟便可杀死病菌。同时,一般消毒剂也能够迅速地消灭病菌。
3.3.2 流行病学
不同日龄、品种的鸡均会感染鸡白痢沙门氏菌,其中2~3周龄雏鸡是高发群体,且病雏鸡治愈后身体内依然携带了这一病菌[10];育成鸡和成年鸡感染该病菌后,临床症状不明显。鸡白痢在各个季节均会出现,然而在多雨、闷热的季节发病风险更大。病鸡、带菌鸡是这一疾病的主要传染源,其排除的病原菌均会严重污染空气、饲料等,且病原菌可借助呼吸道、消化道等感染健康鸡,从而导致大规模爆发。
3.4 诊断
患病后往往需基于具体症状进行准确诊断,有利于后续治疗。为了提高诊断准确率,还应结合解剖等病理学。剖解病死鸡,能够观察到肾病变化十分明显,出现充血、肿胀等症状,且胆囊中存在大量胆汁,心脏表面出现各种斑点;肝肿大,颜色为土黄色,存在灰白色坏死灶;盲肠中出现了很多白色豆腐渣样物质。产蛋鸡卵巢上的卵泡渐渐萎缩,逐渐变形,颜色为灰色,卵泡中内容物为豆腐渣状。
3.5 综合防治措施
3.5.1 做好消毒和检疫工作
养殖过程中,消毒是重点。各养殖场应基于养殖环境与规模,制定针对性有效地消毒计划,保证能够全面、有效、彻底地消除致病菌,降低被感染的风险。对此,为了能够预防鸡白痢,应对鸡舍进行定期、彻底消毒,且在孵化时,应细致消毒种蛋、孵化室以及所使用的器具,保证各环节致病菌均能够被完全消灭,有效预防感染。同时,加强检疫工作,有效预防鸡白痢。第一次检疫后,每隔1个月检疫1次,直到整个鸡群中没有任何一例阳性鸡,最后在十四天后再进行最后一次检疫。针对种公鸡而言,第一次检疫后一年开展两次检疫活动;针对日龄在150日的鸡群,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检疫活动,一旦发现阳性鸡应迅速淘汰,且在一个月后再进行检疫,直到将全部阳性鸡检出[11]。
3.5.2 加强饲养管理
及时清理鸡舍中的粪便,维持鸡舍中适宜的温湿度,且对鸡群饲养密度进行有效及控制。同时,确保鸡舍中充足的光照,注重通风,为鸡群创设一个优质的生长环境。饲料喂养时,应注重合理搭配营养,适口性较为良好,为鸡群提供丰富、平衡的营养物质,且不得喂养发霉变质的饲料、不干净的水,保证科学饲养,特别是雏鸡,最好采用少喂勤添的饲养原则。同时,将适量的微生物制剂添加到饲料中,对肠道中病原菌生长繁殖速度进行有效抑制,确保肠道中的菌群能够始终处于平衡状态,抑制患病风险。日常喂养时,应细致地观察鸡群,若发现病鸡应迅速淘汰或隔离。针对病死鸡的尸体及排泄物,应进行深埋处理。
3.5.3 坚持自繁自养
采取自繁自养的原则,对种鸡群进行有效净化,建立无鸡白痢沙门氏菌的健康种鸡群。针对种蛋,应严格进行熏蒸消毒处理,对沙门氏菌进行有效消除,避免种蛋携带病菌,从而有效抑制鸡白痢沙门氏菌广泛传播。
3.6 治疗措施
针对鸡白痢治疗,应做到对症用药,预防错失最佳治疗时机,甚至出现病情恶化的现象,经济损失十分严重。治疗时,首选抗菌药物。基于药敏试验结果,沙门氏菌对庆大霉素、恩诺沙星、阿莫西林、强力霉素等敏感性较大,其中恩诺沙星最为敏感,可积极抑制各种病菌。本研究结果也证实这这一结论,因此治疗时,首选恩诺沙星开展治疗,以此来降低鸡白痢对鸡群健康的影响。治疗时,可在饲料或饮水中投入适量的药物,积极发挥有效地防治作用。每只鸡每天摄入恩诺沙星2000单位拌料服用,连续治疗四天便可获取理想治疗效果;或者在鸡翅下部位肌肉注射2万~3万单位的恩诺沙星,治疗效果较佳。
总之,养殖过程中鸡白痢是典型疾病之一,严重影响了养鸡业的健康发展,不利于鸡群的健康。养殖人员应真正认识到该疾病对养殖业的不良影响,充分了解鸡白痢,采取有效的方法对鸡白痢进行积极防控,降低该疾病对养殖业的负面影响,确保整个养殖业可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