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体”视域下小说教学策略探微

2022-07-25刘静娴

启迪与智慧·下旬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小说教学语体初中语文

刘静娴

摘要:语体指人们在各种社会活动领域,针对不同对象、环境,使用语言进行交流的时候常用的词汇、句型、修辞手段等。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小说作品,也要让他们基于语体视域赏读。从词语句式角度,学生分析语言特点和特殊句式,揣摩写作手法。从写作手法角度,学生要探究作品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品味细节描写,并思考能否运用反衬等手法展现出特殊的社会意义。从结构视角方面,学生可以探究作品的结构和叙述方式。这些方法都能让学生深入地理解作品,挖掘出其中蕴藏的深刻寓意。

关键词:语体;小说教学;初中语文

在小说创作中,文本的表达方式就是语体的具体体现。所以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探究作者运用了何种词语、句式、修辞、细节、写作手法、结构、视角等进行叙述。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能深入理解小说的语体特点,深入挖掘文本的内涵,提升阅读水平。

1    围绕词语句式,探究语体

1.1鉴赏语言特点,分析表达效果

优秀的小说常常有独具特色的语言,具有传神凝练的特点,作者常常用最准确的词句进行表达,体现出精准的表达效果。在此基础上,还有的作者喜欢用渲染的方式烘托感染,展现人物的细节。不同的作者语言特点也各有不同,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细细品味,看看作品的表达效果是怎样的,并分析总结作者的语言特点。

在学生阅读《孔乙己》后,教师组织大家鉴赏一下文章的语言特点,分析一下作品的表达效果。学生发现,作品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形神兼备地展现了人物形象,并没有过度的渲染,但是却用了一些点睛之笔,很好地体现了人物形象。学生试着分析作品中孔乙己出场时的词句,他们发现,作者的描写十分简单,只是用“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一句,就体现出了孔乙己身上的矛盾点。“‘长衫’是怎样的象征?‘站着喝酒’又是怎样的人?作者为何要特别强调‘唯一’这个词语?”由此学生有所感悟,认识到孔乙己原本是斯文的读书人,应该受人尊敬,但是由于他贫穷、懒惰,所以不能受人尊重,反而还遭人白眼,连喝酒都只能站着。同时“唯一”这个词也展现了孔乙己的尴尬身份,强调了他的穷困。通过这样一个小例子,学生认识到作者用词十分精练,没有累赘之词,却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孔乙己的身份,体现了他的生活境况,增强了表达效果。

教师先让学生整体阅读课文,说说作品的整体语言风格是怎样的,然后再深入围绕某些细节描写或者个别经典的词句进行分析。这样学生能更深入地理解作者的语言特点,从而提升审美鉴赏方面的核心素养。

1.2分析特殊句式,揣摩作者思路

句式也是语体探究的对象之一,相同意思的句子可以用各种不同的句式表达出来,会产生不同的表达效果。很多作者精益求精,他们会围绕句式深入探究,思考如何调整句式,讓表达更符合自己的意图。所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寻找课本中那些特殊的句式,看看它有哪些不同的形式,并思考在特定语境下,要如何选择句式。

如在《孔乙己》中有一个特殊句式——矛盾句:“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学生可以分析一下作者到底想表达什么意思,孔乙己到底是死还是活。学生认识到“大约”和“的确”虽然在语义上是矛盾的,但是在这样的特殊情境中却并不矛盾,“的确”指孔乙己很难在这样残酷的社会中生存下去,所以他一定会死,但是“我”并不关心孔乙己的死活,并没有打听确切的消息,所以只能说“大约”。由此可见,当时的人心麻木不仁,人们对其他人的死活丝毫都不关心,而社会现实又冷酷阴冷,造成孔乙己悲剧命运的必然性。教师又让大家说说如果要完整表达语义,应该用怎样的句式。有学生提出,应该说:“我大约推测了一下,孔乙己肯定活不了,的确死了。”“那么,作者为何不用更明了清晰的句子表达,而要用一个矛盾句呢?这里有什么特别的考虑吗?”学生思考后认为:“首先,这样写比较简略,不会给人拖沓累赘的感觉,而且这样的断句很有力量感,让人一下子看到‘死’这个字,比较有力量。还有就是作者认为这样能更好地体现‘我’麻木的状态,他认为这样更能体现出中心思想。”此后,大家又寻找了作品中其他比较特殊的句式,发现作者并非随意选择句式,而是结合语境、人物形象等加以选择。如“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这个句子将省略句、感叹句、反问句结合在一起,用省略句表达孔乙己说话支支吾吾,暗示他其实本身也知道自己偷窃的事情不光彩,而感叹句则显得理直气壮,表示孔乙己认同自己“读书人”的身份,最后的反问句也有加强语气的作用,表现出孔乙己受到封建礼教的毒害很深,对自己的偷窃行为强词夺理。

在围绕句式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理解了各种不同句式的含义,提升了语言建构和表达的能力,认识到针对不同的对象、环境,需要选择不同的句式,这样才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意图。此外,学生还借助分析句子的机会,更好地了解了文章的中心思想,深入探究了各种人物形象,提升了文本阅读水平。

2    围绕写作手法,探究语体

2.1鉴赏修辞手法,体会独特表达

探究写作手法,这也是语体分析中的重要环节,不同的修辞手法功能不同,突出体现的语义也不一样,所以一个优秀的作者一定会在修辞手法上动脑筋,创作出新颖而独特的修辞句,同时也展现出创作者的特定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审视作品的修辞手法,体会其中的深意,同时还可以组织读写结合的活动,让大家思考如何结合对象、环境选择不同的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多样化而且新奇,这是鲁迅作品的一大特点,在《孔乙己》中,作者也使用了多种形式的修辞手法,如夸张、反复等,让人物形象塑造得更到位,而且还体现出一定的深意。如“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里就使用了夸张的手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何要特别强调他是‘唯一’的人呢?为何不能只说这样的人很少,孔乙己就是其中之一。”学生认识到这能更好地展现出孔乙己的身份地位,但是他贫困的生活现状却让他的身份显得十分尴尬,孔乙己虽然如此,还是不想做出改变,这样就凸显出他被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很深。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拓展阅读,总结各种修辞手法,并思考如何合理运用修辞手法表达自己的想法。如有学生提出:“排比的手法适合用于体现事物的丰富性,十分适合用在介绍性场合。”还有学生认为:“比喻的修辞手法比较适合用于说明某种物体,尤其是当对方对你所描绘的物体了解不深刻的时候,可以利用比喻的手法,更生动形象地展现事物的特点。”还有学生认为:“反问的手法比较适合用于陈述自己的观点,尤其是当对方对你提出的观点感到疑惑、怀疑的时候,为了让对方确信你所说的话,就要使用反问的手法。”这样的分析不仅让大家了解了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而且基于语体层面,思考了对不同对象、环境,要使用哪种修辞手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2.2品咂细节描写,揣摩人物心理

小说中的细节指细小的情节,包括动作细节、神态细节、环境细节等各方面。作者如何进行细节描写,这也是语体研究的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入手探究,品味作品的细节描写,并深入挖掘下去,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学生渐渐发现,细节描写往往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具有烘托人物形象、展现人物复杂内心世界的特点。

《孔乙己》一文在语体上独具特色,下面就以本文为例,探究一下如何在语体视域下引导学生阅读小说。以文本细节描写为例,教师让学生找出作品中孔乙己买酒、饮酒的细节,看看作者选择了哪些动词来形容,思考这些词是否体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如在买酒的时候,作者一开始用的是“排”,这个动作体现出孔乙己虽然没钱,但是依然很喜欢摆阔绰。通过这个细节,学生认为展现出了孔乙己内心十分虚荣,总是想要在人前卖弄自己。但是在文章的后半段,孔乙己更加没落了,在买酒的时候,作者用的是“摸”,从这个词语中能看出孔乙己的举动变得小心翼翼,他的拮据和落魄顿时体现出来。不仅如此,还有学生发现孔乙己一开始是“站”着喝酒的,但是孔乙己的腿被打断后,却只能“坐”着喝酒。可以引导学生说说从这个细节中能否看出孔乙己生活状态的变化。在这样的阅读中,学生发现从细节部分能看到人物的内心世界,看到人物的身份、地位发生的变化,从而辅助自己阅读作品。

挖掘作品中的细节描写,能让学生体会人物形象的特点。学生在分析人物、挖掘人物内心活动的时候,就会找到合适的切入点,避免说空话、套话,他们能有理有据地分析人物形象,进而更深入地理解小说,体会作者的创作思路。

2.3探究正襯反衬,认知社会意义

不少作者在创作小说的时候喜欢使用正面衬托或者反面衬托的方式,这样能让读者印象更深刻,同时,读者也从社会上其他人物对主人公的态度入手,了解了特定社会的基本状况,认识了当时社会的特点。

学习《孔乙己》后,教师组织大家找出文章中运用了正面衬托和反面衬托的地方,并说说作者展现了怎样的社会,挖掘其中的社会意义。教学时首先让学生注意文章中展现酒家的词句,学生发现这里展现了酒店掌柜是一个唯利是图的小人,喜欢用给酒掺水的方式来谋取利益,同时,作者也写了一些冷漠无情的看客,他们自己也生活在底层,却嘲笑一个穷困潦倒的读书人。这里作者用的是正面衬托的方式,展现出了社会的冷漠、无情。此外,教学时还要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反面衬托的例子,比如在孔乙己被打断腿后,他明明是受害者,为何人们还嘲笑他,将其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呢?学生认识到,这里作者用的是反衬,用孔乙己的悲惨遭遇和举人的暴行、众人的冷漠无情进行对比,能更好地展现出社会面貌,引发读者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在这样一番分析中,学生认识到不管是正面衬托还是反面衬托,都能很好地体现出社会面貌,具有揭示社会黑暗面的积极作用,也能更为鲜明地体现文章的主题思想。

3    围绕结构视角,探究语体

3.1分析文章结构,体会匠心独具

不少学生在谈到文章结构的时候,只能想到总分总等比较简单的结构,还有学生认为要严格按照事情发生的时间顺序来写。但是实际上,作者常常按照自己的意图运用不同的结构,体现出独具匠心的特点。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所读课文的结构,看看其中有什么独特的地方,然后思考在自己创作时要如何选择合适的结构。

如《孔乙己》一文的结构就很有特色,它在文章的一开始,先介绍了一下鲁镇的咸亨酒店,写了酒店的格局,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甚至连酒菜的价码和顾客的特点也进行了详细介绍,还写了小伙计的自我介绍,并引出孔乙己。之后,作者才写了孔乙己的具体遭遇。教师启发学生思考:“既然作品的名字叫《孔乙己》,为何不在一开始的时候就直接介绍孔乙己呢?写咸亨酒店和小伙计是否和文章内容无关呢?”在深入分析后,学生发现这段文字看似和主人公关系不大,但是起了交代背景的作用,让读者了解这是怎样的一个时代,人们的特点是什么。读者发现,酒店老板唯利是图、酒客们麻木不仁,在读到孔乙己悲惨遭遇的时候,就不会感到奇怪了。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认识到读者并不了解当时的时代特点,所以作者为了更好地展现时代特征,就加入了一段背景信息,这种结构设计也是从语体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到倾听对象的特点后做的选择。最后教师又让学生思考如何修改自己作品的结构,学生总结出:“可以考虑一下作文的读者是谁,他们希望读到什么,然后调整结构。”

3.2推敲叙述方式,理解文本主题

叙述方式也是小说语体的重要内容,教师指导学生分析作品的叙述方式,看看作者采用的是什么人称,思考故事的叙述者是否参与故事,属于故事外叙述者还是故事内叙述者,然后思考作者为何要如此处理,和文章的主题思想有什么关系。这样学生能更好地聚焦作品的叙述视角,进而深入挖掘作品的感情色彩。

《孔乙己》一文用的叙述者是“我”,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何要用第一人称来叙述,是否能更好地体现文章的主题思想。如有学生认为:“作者想要呼唤同时代人们觉醒,所以他用了第一人称,这样就让读者觉得这里的‘我’说的就是自己。他们在阅读的同时,也会反思自己的行为,这样就能更好地批判社会,引起人们重视,而这正是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思想。”教师还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留白处,思考作者为何不直接写孔乙己的死,让读者感到震撼,此处留白的目的是什么。学生结合第一人称叙述角度进行分析,认识到:“‘我’并不关心孔乙己的生死,所以他其实并不知道其结局如何,因此作者设置了留白处。通过这样的留白,也能很好地展现当时人们十分冷漠,并不关心孔乙己的生死,这样就更好地烘托了文章的主题思想。”学生发现,探究作品的叙述方式不仅能更好地理解人物,还能以此为切入口,辅助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关注作品的留白处。学生可以思考作者在什么时候留白,为何要留白,能否从留白最后挖掘出深层次的主题。让学生体会到作品的意味深长,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在初中语文小说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基于语体视域积极阅读,这样学生能找到细节化的文字内容,将它们作为切入点,体会文章的创作风格,感受作品的主题思想,从而提升阅读水平。

参考文献:

[1] 经鑫.  核心素养视野下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实践探索[J]. 基础教育论坛. 2019 (25):58-59.

[2]任万里.  浅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J]. 当代教研论丛. 2020 (06):63.

猜你喜欢

小说教学语体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高中小说教学策略探究
浅论小说教学对于中学生人格塑造的意义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语体语法:从“在”字句的语体特征说开去
语体转化的量度与语体规范
汉代语体思想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