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艺术设计类课程改革探析
2022-07-24李先之
李先之
(湖南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2)
1 艺术设计类课程线上资源与教学分析
现代社会讲求发挥个人的创新性,艺术设计课程内容同样要重视对学生设计思维的培养,最大限度地开发他们的创造潜力,使他们具有将设计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1]艺术设计具有很强的视觉审美特性,在授课过程中课程资源展示效果尤为关键,有效的展示环节结合课程基础知识能让教学事倍功半。
1.1 教学内容分析
随着社会发展艺术设计类课程涵盖范围越来越宽广,课程结构体系上的变化主要源于行业发展,由过去粗放式发展变为现今为多样化、细分化特点;另一方面人们的审美需求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为满足社会需求就需要调整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保持与时俱进的教学思路。通过网络平台建立线上学习平台能更好地展现现今设计趋势,从而能透过设计现象发现本质上的变化:如材料的新颖性、更为科学的设计构建关系及审美倾向等从而拥有更开阔的认识。
1.2 教学目标分析
艺术设计课程大多具有偏向视觉形象化特质,不仅涉及设计原理基础理论知识、材料特性、设计构造原理、更为突出的是应注重大众审美需求及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和设计知识的运用能力。通过网络平台线上案例学习能拓宽学生对设计原理的运用意识,将这种意识培养到生活当中,使教学不局限于课堂;让学生充分理解设计源于生活的理解高度。
1.3 线上资源与线下教学相结合
通过线上网络平台搭建让课中、课后、形成同步关系,使学习环境不局限于课堂,形成全天候教学育人环境,如:学生在线上平台完成作业通过网络平台能很好地反映学生对课堂知识掌握情况,根据网络平台数据统计,能精准反馈学生对知识节点掌握程度,同时在课程资源上能及时调整课程所学内容,使课程的教学变得更为灵动;在课后练习时还可以展开知识论坛,让多门课程教师参与引导和讨论,使课程不是孤立存在,有效强化了知识的连贯性;加强学生对课程内容深度挖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让学生找到自己对于设计原理运用的兴趣点。
2 混合式教学改革课程目标
艺术设计课程非常重视对学生的问题意识、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因此,学生学会提出自己的疑问非常重要,让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成为课堂教学的主线,使学生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2]如:艺术设计主干课程设计材料主要是培养学生掌握设计当中所涉及的各类常用材料属性及美学特点,且能将材料灵活运用到设计作品当中,让学生能以“材料”的角度去分析设计并且达到创新设计。然而设计材料种类繁多并不能单纯地在课堂上一一讲授,所以课堂讲授有一定的局限性,容易造成知识面狭窄,学习连贯性不强、碎片化,而通过混合式教学,以线下课程对材料基础知识及典型材料内容进行讲授让学生充实课堂学习,再制作相对应的课后资料让学生课后通过线上资源广泛接触材料的多样性,从而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使学习不止步于课堂延伸至课后,另外除课堂教学内容外,还增加了线上案例学习,通过分享有针对性的设计案例使学生能站在全盘视野角度看待材料所带来的效果,并增设线上练习,增设课程相对应材料设计运用练习同时教师参与线上与学生互动环节。归纳下来具体课程教学目标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2.1 知识目标
“互联网+”时代的混合式学习赋予了学习新的内涵,学习由共性的标准化知识的习得转变为个性化知识的自主建构与创造性知识的生成。[3]以线下基础知识讲授教学的方式和线上案例知识拓宽相结合让学生掌握艺术设计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特性、构造特点,同时需要掌握艺术设计课程在实践设计当中遵循环保、节能、美观、经济多个指标的设计原则。并能促使发挥学生主动运用线下所学知识拓宽对线上的设计内容的分析能力。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当中对知识全面化、主动化、深入化。
2.2 能力目标
艺术设计课程需要掌握知识的运用问题及方法,灵活运用课程所学的知识快速有效地找到解决设计方案当中疑难问题的方法,形成自己特有解决问题的思路,形成树状知识体系。通过精选线上相对应线下课程章节内容的案例将所学内容上升至应用环节,让学生在接触预设案例的同时联想到线上所学知识,达到对线上课堂学习知识巩固的目的。同时将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学生讲授艺术设计基础理论知识,使学生能清楚地将理论与实践成果一一对应。在讲解完章节内容时应注重总结回顾建立起知识节点,穿插案例教学法做横向对比、同时还采用案例纵向分析展开深度思考使学生自主探究。
混合式艺术设计课程构架
2.3 素质目标
艺术设计类课程需要学会灵活运用理论将其变换于设计创意(创新思想素养),通过该课程理论与实践的学习,以及实际案例中解决问题方法的训练,学生最终达到通过已学习知识,具备举一反三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会运用理论进行设计的逻辑思维方法,并将其运用到自己所学的专业和生活中,形成解决问题及创新思想素养。
3 混合式教学改革课程意义
通过混合制教学模式,艺术设计类课程改革意义总结如下几方面:
(1)课程教学整体性对接时代需求更强。从艺术设计教材角度来看,在系统讲解这一块具有优势,但教材也具有一定的滞后特征,与现实生活中的艺术设计展现的各类作品具有一定的偏差,另外艺术设计课程最终反映的结果表现之一设计美学是设计作品的灵魂所在,设计作品第一眼印象更为直接作用于美学角度,而纸制教材具有局限。所以在常规的教学资料中增设了网络教学,导入了大量有针对性的实际案例,丰富了整个教与学内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明显感觉到设计案例新颖性,视觉效果的冲击从而提升了学生对艺术设计课程学习兴趣;另一方面网络资源的导入也使学生在学习课程的同时有意识的养成利用网络资源建立个人资料库,为今后从职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2)通过线下布置让学生对下堂课程内容有提前预习作用,既提升了课程内容的衔接性,又提高了学生对课程学习的主动性。在以往线下教学中通常是每堂课针对某章节做讲解,课后布置相应作业。而对于课程与课程之间的衔接做工作很少,单纯依靠书本学生也无头绪提前预习下节课程内容,在通过网络平台提前导入课程内容,使下堂课程所要讲授内容知识结构清晰明显,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无主次现象,通过预习从而使课程与课程直接有了更好的衔接关系。
(3)艺术设计课程体系具有非常强的艺术审美视角。在混合制课程当中引用大量的图片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前言设计语言并提升审美观念。在传统课堂教学上课程时间有限,对于艺术设计课程它的目的是围绕设计目标展开,所以更多的浏览案例图片能提升学生的眼界,但在浏览的同时要具备目的性,将课堂知识与案例图片相结合能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效果;从实际效果来看,学生对于偏图片化的教学及学习更为有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