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能力指导下的高中数学情境教学创设研究

2022-07-23梁荣花

数理天地(高中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情境教学思维能力高中数学

梁荣花

【摘 要】 新课程理念的推进高中数学教学改革步伐,促使传统教学理念逐渐摒弃,教师在教学中转换思维,以全新的模式为基础,以思维能力为指导,强化整体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优质的数学情境,促使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奥妙,提升学习效率.基于此,本文从思维能力指导下的高中数学情境教学内涵入手,深入开展分析,明確其价值,针对性提出教学原则,创设高中数学情境,以提升高中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 思维能力;高中数学;情境教学

数学情境教学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模式,利用这种教学手法可以将知识内容整合,将抽象的知识内容转化为具体的情境,降低知识难度,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探索,实现边探索、边学习的习惯,逐渐养成探索思维能力.这种教学方法的应用,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优化数学课堂,提升学生思维能力,达到教学目的.

1 思维能力指导下的高中数学情境教学的内涵与价值

1.1 内涵

情境教学实际上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营造一定的特殊环境,将知识内容融入到情境中,以情境为媒介传递知识内涵,将复杂繁琐的知识内容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的知识,降低学生探索知识的难度,避免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产生良好的学习主动性,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学会自我学习与自我实践.高中数学属于一门较为特殊的学科,注重逻辑推理,因此,对学生思维能力具有明确要求,且注重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并逐渐掌握数学实质,这促使数学情境教学成为当前教学的重点,用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1].

1.2 价值

数学情境对学生学习数学具有积极的意义,以情境为导向,帮助学生在数学知识之间构建桥梁,学生可以通过桥梁进入到数学世界中,以帮助学生高效掌握知识,达到学习目的.具体来说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学习提高效率,通过数学情境来引导学生,可以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的情境,探索逻辑性实质,掌握知识内容,提升教学质量;

第二,促使学生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数学知识源自于生活,同时生活又促使数学发展,通过数学情境可以促使学生接触到生活中的知识,将数学知识与课堂相结合,引导学生探索数学知识内涵,以帮助与学生获得新知识内容;

第三,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能力,利用情境优势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强化学生价值观,将学习目标与目的进行实质化,落实学习计划,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水平,提升创新意识与能力,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

2 思维能力指导下的高中数学情境教学原则

2.1 科学性原则

教师开展数学情境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科学性原则,保证情境内容、结构符合实际情况,避免出现违背教育规律情况,以教学目的为基础,对教学内容进行再创造,将教学重点与难点进行凸显,与学生的认知相契合,保证教学情境在内容表达、知识结构上呈现出科学性,以保证学生主动进行学习,提升学习效率[2].

2.2 教学性原则

教学情境的目的在于为数学教学内容进行服务,为学生营造优质的学习环境,挖掘其教学优势与价值,辅助学生高效开展学习.因此在情境构建过程中应遵循教学性原则,充分发挥出情境的优势来促使学生学习,帮助学生突破传统思维的限制,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降低学习难度[3].

2.3 针对性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应保证数学情境呈现出针对性,可以发挥出情境优势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考虑学生实际情况,以达到教学目的.如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情境创设,保证其情境与学生学习相契合,可以发挥出自身的优势来引导学生学习,在该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运算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有序开展教学[4].

2.4 探究性原则

受数学知识自身的性质影响,其蕴含大量逻辑性较强的内容,需要学生充分发挥出自身的思维优势进行研究.因此,教师在构建教学情境过程中,应融入探究意识,强化学生整体思维能力,促使学生在情境中主动思考与分析,寻找最佳的解决途径,激发出学生自身的创造性思维,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与能力,全方面发展[5].

3 思维能力指导下的高中数学情境教学创设策略

3.1 结合实际生活创设情境

高中数学知识整体难度较大,容易产生厌烦其心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应合理的构建生活情境,将知识内容与生活情境相契合,将复杂抽象的逻辑知识与课堂相结合,构建完整的教学体系,转变传统的理念,以促使学生深入学习,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尽以提升整体的学习效果.

例如 某梯形ABCD上下底边分别为A、B(A

解(1)延长DA、CB交于点O,过点O作CD的垂线分别交AB、CD于E、F,则EF=h,设OE=x,因为 △OAB∽△ODC,所以xx+h=ab,所以S梯形ABCD=S△ODC-S△OAB=12b(x+h)-12ax=12(b-a)x+12bh=12(α+b)h.

(2)四棱台ABCD-A′B′C′D′补为四棱锥V-ABCD,设前其点V到面A′B′C′D′距离为h′,获得S1S2=h′h+h′2,所以S1S2=h′h+h′,即S1S2-S1=h′h,所以V台=13S2(h1+h)-13S1h1=13(S2+S1)h1+13S2h=13(S1+S2)S1h+13S2h=13(S1+S1S2+S2)h.所以四棱台ABCD-A'B'C'D'的体积为13(S1+S1S2+S2)h.

在上述研究过程中,教师为保证学生可以掌握实际的计算方法,以实际生活中空心的棱台为案例,并运用细沙作为道具进行体积验算,要求学生计算后运用细沙对比实际的体积结果,以保证学生可以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事物进行问题思考,将知识应用在生活中,真正意义上发展自身的思维能力,达到学习的目的[6].

3.2 注重思维启迪创设问题情境

对于学生来说,问题是引出知识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内容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进行知识探索,启迪思维,达到教学目的.在问题创设过程中,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构建,保证问题与学生的思维水平、实际能力相契合,以保证学生对问题产生趣味性,进而主动进行探索.如教师在讲解不等关系与不等式时,创设问题情景:

例如 某教学练习册每本定价 2.5元,并以此为销售价格,预测可以售出8 万练习册,在研究过程中发现,该练习册的价格与销售数量存在一定的关系,关系为练习册的单价每提高 0.1元,销售量降低2000 本,通过已知的问题提出,如果练习册的定价设为 X 元,怎样用不等式表示销售的总收入大于20万元?

解 分析如果将书册的定价设为X元,可知其销售总额为8-x-2.50.1×0.2X万元,

所以其销售总收入不低于20万元不等式关系可表达为:8-x-2.50.1×0.2≥20.

通过设计问题情景,学生学习兴趣较为浓厚,可以自主进行问题探索,利用自身的思维进行有目的的分析,在研究分析过程中学会思考,促使自身的思维全面发展.

3.3 融入实践理念创设实践情境

数学知识具有特殊性,整体的逻辑性较强,可以说数学是一门实践课程,学生在掌握知识过程中必须学会知识的实践应用,以促使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层次内涵.因此,教师可以灵活创设实践情景,激发出学生的实践兴趣,主动进行知识实践与应用,提高整体的学习效率.如教师在讲解线面垂直判定知识时,以折纸为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判断,首先提出现实生活中的垂直物品,如墙角、旗杆等,引导学生确定线面垂直概念,并以三角形纸板为实验,要求学生过△ABC的顶点A进行任意的翻折,获得折痕AD,将折后的纸板放置于桌面上,要求学生观察AD是否与桌面呈垂直状态.

例如 如图3所示为部分学者折纸.

在上述实践过程中,教师通过实践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探索,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折纸后AD与桌面垂直的情况较少,且该类情况存在明显的共同点,当折痕AD为BC边上的高时,其折痕与桌面呈垂直状态,由此引出学生进行问题讨论,获得知识,掌握线面垂直的判定[7].

3.4 打造活动情境扩展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合理构建活动情景,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探索,并激发出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以达到教学的目的.

例如 教师在讲解概率过程中,为保证学生可以掌握概率知识内涵,引导学生构建活动情景,将学生划分多个小组,要求学生完成抛硬币活动,由学生记录抛硬币的次数与结果,进而计算其正反面的概率.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可以通过参与来提升自身的学习主动性,产生学习兴趣.

利用情境优势来扩展学生的意识,激发出求知欲,在该过程中扩展思维能力,以保证学生高效掌握知识内容,达到学习的目的.与此同时,教师在情境构建过程中,还需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保证情境与学生自身实际情况相契合,进而营造优质的学习环境,實现寓教于乐,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成为综合型素质人才[8].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思维能力成为高中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直接关系着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因此,教师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创新,为学生构建优质的数学情境,对学生进行引导,通过情境优势来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在思维浪潮中掌握数学内容,逐渐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水平,实现高效学习,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王世凤.学思融合,提升素养——深度学习下高中数学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10(20):141-142.

[2]王在方.学思融合 提升素养——深度学习下高中数学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1,14(12):97-98.

[3]杨旭辉.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16(30):71-72.

[4]韩萍.基于数学建模思维和能力的培养下高中数学的教学实践探究[J].数理化学习(教研版),2021,14(03):21-22.

[5]高维宗,丁艳芬.学思融合,提升素养——深度学习下高中数学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20,16(06):109-112.

[6]李维兴.基于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14(20):130-131.

[7]任其云.浅谈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14(17):118-119.

[8]李华.思维能力提升导向下的高中数学情境教学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15(24):2-3.

猜你喜欢

情境教学思维能力高中数学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